幸而那蛇无毒,还是孩子的连祝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行了,不会有事了,出去吧。”脏辫说,“可真能折腾!”
留下一盏台灯,两人再次回外面守门去。
尽管伤口已经经过处理,连祝后半夜还是发起了高烧。
舒云逸于心不忍,就着绑匪留下的帕子沾了水给他擦脸。
那时的连祝迷迷糊糊睁眼,便看见了一张皱成一团满是担忧的小脸。
这是四人被绑架的第一晚。
因为人质在手,加上对绑匪的实力和物资储备一无所知,军方行动起来束手束脚,错过了最佳营救时间。
第二晚,好不容易连祝情况有所好转,傅池彦又出了问题。
饿的。
一连两天没吃饱饭,而且精神高度紧绷,意料之中出了问题。
“给你糖。”舒云逸朝他伸出手,又怕他不接赶紧补充,“干净的。”
傅池彦此时已经虚弱至极,好歹是没继续嫌弃了。
“小舒。我这里还有几颗,你拿去给他吧。”冷静下来开始自闭的小孩儿拉住舒云逸的手,小心翼翼地瞥了眼那边的人。
他怕傅池彦凶他,不敢自已去。
第162章 番外七 平行世界·前世篇(4)
彼时彼世的他同样不会想到,自已会和这人纠缠一生。
舒云逸自无不应,带着糖再次向傅池彦走过去,顺便递了杯水给他。
这便是“命运”的起点,勾勾缠缠,理不分明。
——
从绑架案之后,连祝黏着柳拂晓的时候肉眼可见地变多。
“柳姐姐,你明天来学校接我好不好?”
“柳姐姐,后天要开家长会,我想要你去可不可以?”
“柳姐姐,……”
柳拂晓有时候也会觉得小家伙过于依赖自已,但每当看到他露出一点难过的苗头,她就忍不住想起那天踢开铁门时看到的画面,便觉得什么都依他才好。
从奶团子到孩童,从孩童到少年,柳拂晓参与了连祝的整个童年,陪他长大陪他迈向成熟。
这一年,连祝高三。
临近成年,国际班的很多学生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爱情和婚姻。
有人求证:“听说你和x家少爷决定留学回来就摆婚宴,订婚宴都定下来了,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家里已经在准备请柬了,到时候你可要来捧场啊!”
“也是,你俩青梅竹马,走到一起再正常不过了,真是羡慕死我们这群天天吃狗粮的单身汪了!”
又有人说:“据说x家二少最近看上了一个农村女孩,死缠烂打非觉得对方非同一般……”
还有人说:“要说感情这事,谁都没有成飞那个花花公子经验丰富……”
于他们中的有些人而言,婚姻不仅是个人意愿,还是家族荣辱,各种利益牵扯其中。
“傅家那位最近都有动静了,整天追着个小明星忙前忙后,连少就没点想法?”有关系亲近点的朋友忍不住打趣。
连祝忙着看书做题,闻言抬起头轻飘飘瞧了那人一眼,冷冷淡淡:“没有。”
“追你的人那么多,就没有一个看得上的?”那人不信。
“没有。”
他回答得没有一丝犹豫。
问话的人觉得无趣,自已走开了。
等人走后,连祝停下笔望向窗外,注视着天上的流云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又是一个周末。
照例是万伯开车来接,连祝刚坐好,万伯便问:“先生和太太这几天忙不过来,大概率不会回家,柳小姐工作刚结束在家休息。少爷您看是回家还是?”
“小姨和姨夫呢?”连祝先问了一句。
“正在国外旅行。”
“去找柳姐姐。”他说。
万伯早就猜到是这个结果。
以前放假也是,家里没人他就经常往虞晚晚和柳拂晓那边跑。后来虞晚晚结婚,那两口子时不时就来一趟旅行,连祝可去的地方就又少了一个。
到柳拂晓家门外,连祝刚用指纹打开门就听见了一个小女孩兴奋的声音。
“快看我折的玫瑰花!”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捧着一朵红色的纸玫瑰,迫不及待给坐在沙发上的女人看。
来到这个世界时柳拂晓16岁,眨眼就是十几年过去。她的样貌比起当年更加成熟精致,褪去稚嫩变得英气十足,却看不出丝毫变老的痕迹。
时间于她,仿佛停滞。
只有柳拂晓自已知道,这个世界的时间流速,在她身上好像不太一样。
她曾暗中留意过,从来到这里开始,她的身体机能就与之前不同了。旁人生活了三年,对于她的身体而言却只过去了一年。
也就是说现在33岁的她,实际身体年龄却在22岁左右。
不是不老,而是慢到看不出来。
“生来就是让我们嫉妒的!”虞晚晚时常这样说。
看到人,连祝身上的冷冽气息瞬间褪去,从冷淡到温柔的转变只在刹那间:“柳姐姐。”
“回来了?”柳拂晓一抬眼就看见了他,“冰箱里给你留了荔枝,自已拿了吃。”
这表现,一看就是习以为常。
“哥!”小女孩也注意到了他的到来,规规矩矩站好打招呼。
那是虞晚晚的女儿,连祝表妹。
看来那夫妻俩又把孩子扔给柳姐姐,自已出去潇洒去了。
柳拂晓自已还没结婚,带小孩的经验倒是丰富。
夜间,小姑娘闹着要听故事。
“她累了,我给你讲。”连祝试图阻拦。
但小家伙不干:“不嘛,就要柳姨讲!”
两兄妹明争暗斗了半天,最后还是看不过去的柳拂晓主动揽活:“躺好,我给你讲故事。”
小丫头得了逞,背对着柳拂晓朝连祝做鬼脸。
等把她哄睡,柳拂晓轻手轻脚出门,便看到杵在卧室门口当门神的某大小孩儿。
“怎么,你也想听故事?”她笑说。
谁知连祝竟当真应了一句:“也不是不可以。”
柳拂晓这才不得不正视他的神情。
那一晚,连祝久违地听见了柳拂晓的故事,是她家乡的“童话”。
这是连祝听的第二次。
第一次时他还是个幼童,只觉得故事新奇有趣,较他以前听到的故事都不一样。
而今再听一遍,却觉得讲故事的人温柔得像在发光,直往他心头撞。
床上的男孩陷入沉眠,柳拂晓久久未动。
连祝从会说话开始就坚持叫她姐姐,而不肯称她为阿姨或姨娘。
虞晚晚曾多次抗议,说这样她和她家晓晓就差辈儿了,无奈小孩儿固执,坚决不肯改,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一晃当年的小孩儿也这么大了,即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今天之前,柳拂晓从来没有往那个方向考虑过。
有时候看到连祝那样优秀,她会想不知道未来他会找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看到他对自已的依赖,她也会犹豫要不要适当让他“独立”一些。
只是在面对连祝时,总是会不忍心,只想纵容。
左右她知道这是个好孩子,知道他足够出色也不缺善良。
可今日,她似乎从少年人的眼中看见了一些别的、不该出现的东西。
柳拂晓知道,有什么东西就要变得不一样了,而她……亦不知是好是坏。
罢了,先给他时间冷静冷静,兴许只是她想多了呢?
如果还是那样发展的话……
那时再说吧。
第163章 番外八 日常篇(2)
03.说走就走的旅行
燕拂晓出道即成名,多年来虽有小波折,却也算顺风顺水,比之许多数年摸爬滚打的小角色不知道幸运了多少。
只是他自已却总觉得不够,想寻求突破。
“你想怎么个突破法?”连祝晒着太阳眯着眼,像只懒散的白猫。
燕拂晓耐心温柔地给他的白猫顺毛,突然话题一转:“我们去旅游吧?”
连祝:“?”这两句话有关联吗?
他家阿晓好像越年长越幼稚,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连祝就着仰躺的姿势睁开眼,目光落在那张藏在光影之下的脸上:“行。去哪儿?”
幼稚就幼稚吧,反正他乐意陪着他闹。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日下午,他们各自交接了手头上的工作,一路飞机、火车、汽车、小三轮,最后双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
越往里走交通越不方便,爬坡上坎是时有的事,两人互相扶持,并不觉得疲累,反而乐在其中。
除了必要的两三套衣物,燕拂晓只带了一个笔记本、几支笔和一台摄影机。
“连先生,累吗?”燕拂晓躲在镜头后,问话时掩不住的笑意。
连祝看着怼到跟前的镜头,无奈浅笑:“不累,四周风景不错,别总拍我。”
燕拂晓却回答:“你好看。”然后听话地将镜头移开,没过多久又移了回来,只是不再对着他的脸。
到了镇上再往里走,行过一片灿黄的稻田,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白墙灰瓦,青竹环绕,那是一座独立在此间的农家小院。
小院正前方有个铺了水泥的小坝,一边堆着需要晾晒的作物,一边坐着位头发花白老人,孤独的背影,时光静谧。
“大爷,”燕拂晓把摄像头递到连祝手里,走近老人高声道,“还记得我吗?”
大爷耳朵不好,又一心摆弄自已手里的宝贝疙瘩,好一会儿才发现身边蹲了个人。
他眯着眼细瞧,随即笑了起来:“我想起来了!你是那天找我买木雕的那个娃娃。有小半年了吧?”
半年前燕拂晓在附近的某处拍戏,有次在镇上闲逛的时候,遇到了在角落里摆摊卖木雕的大爷。
大爷的木雕各个栩栩如生,可惜很少有人上前光顾,便是有,问了几句也就走开了。他在旁边看了很久,大爷一个木雕都没卖出去。
但他没有失落,独自一人安静地咂摸着自已的老伙计,嘴里吐出一个个白色烟团。
燕拂晓上前问,他也只是笑笑说:“早习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夕阳西下,两人时隔半年再次见面。
“你那次一下把我的木雕包圆了,买那么多回去没挨你家那口子骂吧?”
燕拂晓扭头瞥了眼摄像机的方向,轻笑:“没呢,他也很喜欢您的木雕。我送了一些给家里人和朋友,他们都很喜欢。”
“您连这些都记得?记性真好!”他仰头看着老人,落日余晖映入他的眼中,像是洗去了一切世俗的味道。
听到他的夸奖,老人更是眉开眼笑,露出所剩不多的牙:“那是!我记性好着咧!有些岁数比我小的都不一定有我记性好!”
又说:“木雕你们喜欢就好,喜欢我待会儿再送你几个!年轻人有心咧,还专门过来看我。”
04.传承(接上节)
镜头记下他们的谈话,记录着夕阳下的白头老翁与黑发青年。
燕拂晓想要的突破,也许并不在演戏这件事上面。
半年之后,一部简短的纪录片悄然问世。该片只有三集,每集不过半个小时,在众多高调华美的片子里排不上名号。
直到半月过去,有观众偶然发现镜头中那位一闪而过的“连先生”太过眼熟,又有人认出出镜不多的“小燕”好像是他们耳熟能详的某位影视界老熟人。
自我怀疑的粉丝们翻到片尾,看到了主创栏里大摇大摆的三个大字:燕拂晓。
人就没想藏过,只不过他们自已发现得晚而已。
『一看账号:三无;再看片尾:芜湖~身为粉丝,我麻了。燕子你又背着我们搞大动作!』
『要转行当导演了?虽然这是纪录片……但是!燕砸,你敢不敢让你老婆多出镜几次!咱是外人吗?藏着掖着有意思吗?啊?』
『我记得你俩都不是爱笑的人设啊,在一起的时候敢不敢别笑那么甜?』
『合理怀疑,有段路视线突然变高,是因为燕把大佬背起来了。』
片中放出来的互动不多,但粉丝们总能发现隐藏的狗粮,酸得牙疼,甜得掉牙。
『有一幕很有意思,吃饭的时候爷爷的老伴给爷爷夹菜,他俩也偷摸往对方碗里夹,结果一低头自已碗里堆满了!』
『老两口也好有爱,奶奶不在的时候爷爷专心埋头刻木雕,奶奶在旁边爷爷刻两下就要抬头,奶奶一瞅他他就笑,还怪奶奶影响他工作。』
『这样一想,突然就get到燕子和连大佬的老年生活了。』
有人磕cP,有人看深意。
『没人关注主题吗?讲的是木雕,是非遗诶!』
『看到了看到了!我们燕子一直在努力给传统文化做宣传啊!』
从最初直播时的古琴演奏,到后来节目上的草药科普,再到影视作品里常出现的传统武术。
还有他所学的专业,以及他做过的很多媒体人不知道的事,例如之前那次的中医典籍。
燕拂晓身上从不缺古韵,他清楚如今传统文化式微的现状,也曾见证经历过那个辉煌的时代,所以为之痛心,更不愿放弃。
好在他如今影响力不低。
『爷爷笑得好慈祥啊!我想我爷爷了……』
『爷爷雕的木雕也太逼真了吧?上了色跟真的一样,总给我一种它马上就能振翅高飞的错觉!』
『很喜欢爷爷出场时的那一幕,爷爷坐在木椅上,手里抱着刚有雏形的木雕,燕子蹲着仰头,两人相视而笑。老年和青年,旧与新,是传承啊!』
76/77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