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方大人回来必然要入宫觐见,您不必亲自到宫门去迎,这不合规矩。”唐丞相劝道。
他没想到自己被薅过来是这种事。
如果能重回当年,他必然要好好御下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有您这位百官之首跟着,朕自然放心。”白明理半是开玩笑,半是当真地说道。
赵朗月同样被陛下召见,如今他站在一旁静静地瞧着唐丞相。
唐丞相:“……”
我这也不知是犯了哪路神仙了,我改还不行吗?!
唐丞相叹了口气,组织了下话语才说道:“方大人代陛下巡视,还发现了晒盐法,劳苦功高,陛下去迎乃是亲近之意,无可指摘。”
白明理点点头:“你说得对。特别对!”
唐丞相:“……”
赵朗月则是惊讶地看向唐丞相,虽然刚才唐丞相是在胡扯,但巧了,他还真是说中了。
突然赵朗月觉得,让唐丞相先当着这个丞相,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方大人果然深谋远虑。
唐丞相:“???”
赵朗月一直看着自己干什么?
难道赵大人觉得自己还不够倒霉?!
白明理如今没有多余的心思关心他们的眉眼官司。
宋河早就让人备好了龙撵。
白明理去寝殿中换了身郑重些的朝服。
另一边,方长鸣没有回府,他准备先入宫……见一见白老师。
他骑着马同季连惠缓慢并行。
在京中,便是能够骑马也不能狂奔。
到了靠近皇城的位置,他们更是要下马步行。
“那里,怎么是。”龙撵。
季连惠耳目清明,一下子就看到了在皇宫南门等待的龙撵,那是朝臣觐见的必须通过的宫门。
方长鸣也看到了!
他木愣愣地站在那里。
季连惠回身去看他,他看了看宫门口,又看了看方大人,他想说这里有禁军把守,似乎还有朝臣跟着陛下,他想要说让方长鸣收敛一些……
可是,许许多多的叮嘱到了嘴边变成了。
“去吧,你快去吧!”
方长鸣被他的声音吵醒,这才回过神来。
白明理噙着笑意,远远地对他挥手。
方长鸣黑了些,也瘦了,应当吃了许多苦头,白明理鼻头一酸,他微笑着不让自己留下泪来。
突然,他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情绪,直接从龙撵上跳了下来。
“陛下!”宋河伸手想要搀扶白明理。
白明理却推开了他的手,快步走向前。
此时此刻,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皇帝。
或许他打心里也没记得这件事。
方长鸣他快步,几乎是小跑着来到皇宫宫门口。
方长鸣一撩衣角,便要行礼。
白明理紧走几步,扶住了他的胳膊。
两个人瞬间进入了黑漆漆的空间中。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
好像一切话语都变得那么无力。
方长鸣试探着伸出手,环抱住白明理,白明理轻轻地抱住了方长鸣的腰。
两人就久久的,久久的拥抱着。
在这里,外界的时间凝固,他们终于可以只面对彼此了。
第150章 番外一
自方长鸣回来后, 只是回方府上住了两日,就入宫住下了。
吓得季连惠每次上朝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真不会有一日需要他带兵勤王吧。
让他纳闷的是, 朝中竟然一片安静。
好像根本看不出陛下和方长鸣之间的猫腻似的。
这是……几年未见,大家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这天季连惠实在没忍住,偷偷找了最为正经的高成林询问:“你们就不觉得哪里奇怪?”
他问得尽量含蓄。
高成林倒是听懂了,他沉默了好一会才无奈叹气:“陛下亲政许多年了, 真若下定决心,不是我等能劝动的,陛下早早就召宗室子入宫了, 到底是顾忌礼法,再说如今未尝传出谣言, 盐政之事已到收尾,各处都等着功劳。”
“陛下和方大人年少,往后日子还长, 说不准有转圜的余地。”
说到这里高成林品了热茶补了一句:“这是旁人想的,按我的意思,方大人和陛下下的决定, 怕是过上几十年都改不了, 不过这样也好, 让他们心中抱个幻想。朝中还能安宁上许久。”
季连惠:“……”
感情是大伙都知道,不过都默契地装不知道,正是分功劳的时候呢, 再说了,这不是没摆到明面上吗?他们总不能钻到陛下和方大人床底下吧。
这, 他的想法是跟高成林一样的,改?他看玄啊!
季连惠很快就从高家告辞了。
唉, 他觉得陛下跟方大人是改不了了,倒是朝中大臣,会被慢慢改变想法。
现在是觉得只要不闹出‘谣言’来就行了。
往后会不会是只要陛下让宗室子继承皇位就行了?
这能退步一次,自然就能退步两次、三次。
陛下和方大人怕就是打得这样的主意!
季连惠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嗯,反正自己站陛下跟方长鸣,在一旁看热闹就是了!
想通了这一点,季连惠只感觉无比轻松。
季连惠心中痛快,难得没有起马也没有坐马车,而是哼着小曲牵着自己的骏马走回去。
如今京城没了宵禁,听说京兆府更忙了,但也有好处,这京城中更加热闹了,如今还是傍晚,便有许多小贩摆摊。
虽说现在商户可以在居住区域开设店铺,不设坊市,可对占道等等违法行为惩处严格,同出来觅食逛街的人群走在一处,倒也不算拥挤。
“炸薯丸,热腾腾的炸薯丸!”
听到吆喝声,季连惠脚步微顿,要了十来个炸红薯丸,并付了五文钱。
如今良种并不贵,农户更是喜欢在田间地头,或是院子里多种一些,当年在美食节上十分昂贵的食物,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了,这十几个丸子能卖五文钱,还是因为这用了油炸。
“客官,要撒什么调料?”小贩用干净的荷叶将红薯丸包住,插进一根小木棍,随即指着一排调料粉说道。
说来他没吃过这个,倒是吃过土豆丸。
“盐、胡椒、辣椒……”季连惠随意点了感兴趣的几样。
小贩手脚麻利地将季连惠点的调料粉撒在红薯丸上,然后熟练地摇了摇荷叶,让圆溜溜的红薯丸随之裹满调料。
季连惠也不怕烫结果荷叶,当即用木棍插了一个饱满的红薯丸放进嘴里。
香辣、热气腾腾。
吃得季连惠直流眼泪。
没办法,他只好带着属下们去了一家食铺,买了些饭菜和酒吃。
吃了饭菜,喝了酒,当然要吃些甜的。
季连惠出了食铺已经到了夜晚,街道更加热闹,季连惠看到这个也想吃,觉得那个也不错。
他边吃边想,得亏自己从小习武,每日都要练得大汗淋漓,不然就这么吃下去,怕是往后都要上不了马了。
堂堂下任镇北王因为笨拙上不了马。
光是想想都能让人笑掉大牙。
说来自从边防大修过之后,边境更加安稳了,自家老爹寄来的信中也说他们近日有些松懈了,老爹反思过后准备上书,操练一下手中的兵士,不能因为安逸而松懈。
季连惠在心中为老爹手下的人,掬了一把同情泪。
他吃完手中的甜糕,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太平盛世啊。”
—————————
“好闲啊。”方长鸣靠在白老师腿上,懒懒散散地感叹,“都没人找事。”
白明理正拿着折子看,在床上办公还怪舒服的。
只不过偶尔这样还行,办公还是得去书房,不然效率太低。
白明理拿起朱笔,写了批注。
然后再去拿下一个折子。
“你还想有人找事啊?”白明理哭笑不得。
方长鸣翻了个身,侧脸朝着白明理,窝在他怀里说:“那倒是没有,就是没想到,连我小妹都接受得那么快。”
白明理翻折子的动作一顿。
“这个我也没想到。”
方长鸣回来之后,发现他小妹已经将母亲接了过去住。
方长鸣原先不在京城,女婿家中帮忙照料是正常。
现在方长鸣回来了,按理说周氏就不该住在苏府上了。
可是小妹说她要准备要孩子了,身边需要娘亲跟着,这准备生孩子定然要养上一段时日身体,外加生养,还有孩子长到三四岁,其中就有个五六年的空档。
小妹说要是四五年后,他心志不改,她就会慢慢同母亲暗示此事,让他不必忧心。
听到那话时,方长鸣的心情复杂,有种自己养的白菜突然就变成了大白菜都能给自己遮风避雨了。
要不然,方长鸣也不会放心搬进宫中,赵兴如今替他照看着府邸,他也会经常出去住,距离产生美嘛,而且他需要维持自己的势力,总要有一个可以见外人的地方。
“我妹子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虽说猜出他们之间关系的人也不少,小妹猜出来不稀奇,可是这提前将事都想好了,还是让方长鸣惊讶。
白明理放下折子和朱笔,捏了捏方长鸣的脸说:“那可是咱们妹妹。”
两人相视而笑,方长鸣拿起白明理批完的折子,上面写的是春耕之事,他眉头一挑说:“我巡查这段时间,也看到了许多农事上的错漏,良种的潜力还能被挖掘出来,等盐政的事结束了,我准备下一步整合粮仓。”
“你现在是左仆射了,管农事也能名正言顺。”白明理放松地靠在床架边。
方长鸣笑得眉眼弯弯。
“那是,我现在可是副相了。”大齐朝最年轻的副相。
白明理耸了耸肩:“那我还是皇帝呢,你可归我管。”
颇有几分霸道总裁的风采。
方长鸣眼睛一亮慢慢坐起身,在白明理唇边啄了一口,轻笑着说:“当然了,我的皇帝。”
第151章 番外二
“阿簌, 我这身新裙子如何,会不会太花哨了?”着一赭红色上衣,锦绣纱裁成的留仙裙的小姑娘在沈簌面前打了个转。
二十褶留仙裙, 在转动中绽开,如同一朵娇艳的花朵。
而小姑娘沈彩,面上的笑容比花还要娇三分。
沈簌放下手中书卷,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 表情认真地说:“还好。”
“唉,阿簌你怎么什么时候都说还行啊,差不多, 还好,就不能夸夸我吗?”沈彩亲昵地抱住沈簌的肩膀说道。
“哎呀, 你又不是不知道,在阿簌这里,还好就是很高的评价了, 我们阿簌的夸奖很宝贵的。”另一个看起来就很调皮的小男孩笑着说道。
“就是!就是!”不少小孩都附和。
沈簌只是温柔笑笑,没有说什么,任由沈彩靠在自己身上。
“阿簌, 今个陛下好像要来给我们讲课, 你说会讲什么啊。陛下讲得东西我很多都听不懂。”
沈簌听到自己座位前面的少年冷笑了一声。
“你当然听不懂了, 你心里只有如何打扮。”
“学着如何打扮也难,我就总学不会。”沈簌笑着说,本来沈彩还要生气, 一听小姐妹这么说,立刻说道, “没关系,阿簌, 我可以教你。”
沈簌的模样只是清秀,但是阿簌时常带笑,似乎永远不会着急,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喜欢。
前面的少年自觉无趣,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对着沈簌说道:“你天资不差,入宫读书机会难得,多多学些东西。”
沈簌笑笑真诚地说:“我知晓了。”
少年这才满意地回过头,沈彩翻了个白眼,也就阿簌能受得了他说教。
白明理入了书馆,十几个小孩赶紧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白明理的目光扫过众人,在沈簌的身上停了一停。
上回他教了众人关于盐政改革的事,让他们写一写听后的感想。
众人都是歌功颂德。
如今,他跟方长鸣的关系已经是半公开的了。
方长鸣又权倾朝野,再说盐政改革一事确实办得漂亮。
歌功颂德也是应该。
只有沈簌提出了些不解,她不解之处是若是按照区域改革,其中交接之处的矛盾该如何处理,朝中会不会有分裂,该如何弥合其中的关系。
每一个问题都是盐政改革中的关键。
要不是知道沈簌家中只是破落的旁支,她甚至是个孤儿,寄居在沈彩家中,平日她又是个宽和的性子,最爱说的便是‘还行’,‘都好’,‘差不多’等话。
他和方长鸣都要以为她背后有高人指点了。
白明理收回目光,讲完了课程,便说道:“沈簌你跟朕来一下,你这课业写得太偏了些,朕要看着你重写。”
他当然不是真心说这个,只是这些孩子的位置特殊,要是自己现在就表现出对沈簌的特别关心,那不是看重她,完全是害了她。
沈簌不疾不徐起身,跟上白明理。
众人都对她投去同情的目光。
以往有人做作业写的太差,也会被提溜过去,被陛下盯着改。
没想到,从来都是好学生的沈簌也有被抓住的时候。
等到了白明理的‘办公室’。
沈簌一眼就看到了在里面等着的方长鸣。
沈簌行礼:“见过方大人。”
121/122 首页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