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伯环,不现在应该就叫原仲环。
原仲环一时间被吴瑞卿的直接哽住了。
他们才见面多久,原仲环并不敢相信眼前人。
“你哥被卖的时候身上没有伤疤和胎记,身上也没有特殊的痕迹,不知他小时候长相如何,但他如今长相只是寻常,身子骨却还不错,这才是他被选上的原因。”
原仲环沉默地听着,他知道吴瑞卿说的没错。
爹说,他当时没有细想,现在仔细回忆,大哥卖身所得的粮食和银钱有些多了。
买命,能不多给些粮食吗?
这买主真真心善呢!
“爹娘常说,大哥小时候不爱同人玩耍却喜欢爬树,他自小就会爬树,却从来没有摔下来过。当年我家院中种了一棵桃树,是大哥出生的时候种下的。”原仲环抿了抿嘴说道。
“多谢。”吴瑞卿露出了个温和地笑。
“我,我能见见他吗?”原仲环低声问道。
“能,只是不是现在,还要等安国公小公子遇害这事落定之后。”
——————————
“陛下!安国公乃是朝中重臣,如今竟有贼人敢当街屠戮安国公重孙!还请陛下为安国公府做主!”长兴侯苏方之扬声说道。
似乎如果白明理不为他们做主,他们就要以死进谏。
白明理心想,这东芝宫他除了抢玉玺的时候,就没来过。
这次倒是闹到他面前让他做主了。
真是把他当成工具人了。
唐丞相、俞尚书、被抬来的安国公、沈大将军、季连惠、沈至诚、六部长官、平日大朝会上根本聚不齐的勋贵等等,全部都来了。
哦,还有似乎是被逼,不得不过来的蔡大人和方长鸣。
蔡合一脸菜色,方长鸣倒是稳稳当当地坐着似乎今天要探讨的朝政与他无关似的。
至于蒙齐?
他执掌禁军,哪怕勋贵想要裹挟他来议政,如今美食节根本离不开他,只要蒙齐不想动,他们还能跟他动手不成,更被说谁人不想要同禁军交好,蒙齐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蔡合心中暗骂,这不是欺软怕硬吗?!
一个个你们倒是把蒙齐抓来啊?
你们敢吗?
拱卫皇城的禁军统领,借给你们十个胆子你们也不敢吧。
蔡合沉着脸,随便长信侯唾骂
白明理和方长鸣的眼神在空中无声对上。
方长鸣冲着他慢慢眨了眨眼。
放心,人已经找到了。
安心。
白明理隐约竟是能够看懂方长鸣在说什么。
他没什么好不放心的,要是连人证都保不住,那他们就不必跟这些人斗了。
“长信侯稍安勿躁,京兆府查案也需要时日,那些贼人要被抓住了,却都自尽想要继续往下查,到底没了线头,相信假以时日定能水落石出。”没有意义的套话白明理也很会说,白明理等长信侯说完了,就慢悠悠地道。
“陛下!老臣,老臣自知查案需要时日,可,可京兆府竟是在安哥儿去后,仍办那美食节,臣听闻当日便是封街,那些摊子买卖也极为热闹,如此羞辱臣实在无法忍受!”安国公傅清晏直直盯着身上的软塌,他已经无法坐立只能如此。
傅清晏那幅气息奄奄的模样,任谁看了都要不忍心。
“方大人、蔡大人,你们分明说要将案子查个清楚,转眼一个出城去了皇庄,一个只在京兆府上不露面,老臣怎么能安心?!咳咳咳咳咳咳!!”安国公猛然看向一边的蔡合和方长鸣,一双衰老昏花的眼中似乎淬了毒。
蔡合和方长鸣岿然不动。
“安国公,我本就担着试种之事,还请息怒。”方长鸣一拱手淡淡地道。
蔡合根本没有说话,他为何在京兆府,当然是盯着仵作验看尸体。
倒是奇了,傅家人竟然没有阻拦,那悲痛欲绝的安氏也没有坚持要将小公子尸体带走。
甚至还说若是能找出真凶,查明实情,查验尸体便查验尸体。
仵作也说了,这尸体没有特别之处,一刀毙命做的十分果决,小孩也没有不足之症,只看皮肤毛发就知道这小孩是被精心养大的。蔡合亲自去看了,那孩子皮肤细腻像是金玉堆里长大的,不是随便哪个孩子能冒充的。
蔡合这会子正想着此事。
见此白明理不得不开口。
“是吗?可这美食节到底是国家大事,朕,自小虽未参与政务,却也知晓国事在家事之前,无国则无家,虽说让贼人进了美食节有疏漏之处,但美食节的举办不能拖延,京兆府的做法,朕实在挑不出错来。”白明理似乎深感疑惑地看向唐丞相,“唐丞相,朕说的对吗?”扣帽子谁不会啊。
方长鸣挑眉,这就是传说中的你讲人情,我讲大义?
白老师‘学坏’了,不过他喜欢!
唐丞相:“???”
第37章
“臣, 臣以为陛下说的是,美食节的举办是朝廷大事,安国公还请给禁军和京兆府一些时日。相信他们定然能够查得水落石出。”
虽然被小皇帝突然点了名, 但是唐丞相还是面色不变地说。
他想要拉拢方长鸣,这件事自然要先将他摘出去,再说了,小皇帝这借口找的不错, 他顺着说便是。
“唐丞相,你我皆是有孙有子之人,老臣并非要逼京兆府阻止美食节举办。老臣怎会如此糊涂?!”安国公听到唐丞相的话并没有发怒, 语气中带着悲痛和无助。
“只是方大人和蔡大人所为,臣实在不敢苟同, 方大人和蔡大人但凡上心些,老夫今日也不会豁出脸面闹到陛下面前!”
安国公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安国公既然觉得本官并未将此案放在心上,不如安国公出个章程, 小臣自然会竭力办到。”方长鸣突然开口。
这一开口就许下承诺。
惊得蔡合都顾上掩饰自己面上的震惊了,猛然看向身侧的方长鸣,一双大大的眼睛里面是疑惑。
这话可不是能随便说的!!!
方大人你是疯了吗?!
白明理也瞬间挺直了脊背。
他不觉得方长鸣是说错话了, 他更觉得方长鸣是准备坑人了。
这几日束手束脚的, 估计把方长鸣给憋坏了。
他坐直身子主要是为了方便换个姿势看戏。
在旁人看来却是小皇帝瞬间紧张起来。
沉默着坐在一旁的俞尚书和沈大将军两人不动声色地对视了一眼。
方长鸣这么轻易地说出这种话, 是真的觉得此事避不过去,还是另有图谋?!
“咳咳咳……”便是还在咳嗽的安国公心中都有些迟疑,方长鸣不像是这般容易屈服的。
“国公?国公若是不方便说, 那长信侯,您来说吧, 本官洗耳恭听。”方长鸣仔细地瞧了瞧面上满是灰败之色的安国公,见他不说话便对刚才激动万分的长信侯。
一副要从中挑拨的模样。
刚还喧闹的侧殿竟然慢慢安静了下来。
长信侯皱眉, 方长鸣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勋贵众人此次过来,虽说有安国公小公子出事,却没受到看重的缘故,最大的缘故却是他们见旁人都从良种上得了好处。
他们这些跟着安国公的勋贵却没什么好处,大多数勋贵都是武将出身,可如今军户中良种推广的事自有武官和当地的官吏来办。
更别说如今的美食节竟是连禁军都插了一脚。
他们什么都得不到,看不惯方长鸣许久了。
今日他们过来,最大的目的便是将方长鸣拖下水,逼迫唐丞相分他们一杯羹。
方长鸣挑了挑眉,看长信侯等人的反应,安国公应该没有同他们说什么机密之事,只是想要借机打秋风,不然他们不会是这种反应。
安国公干咳几声在长信侯说话前抢先说道:“老臣自知方大人试种之事繁琐,却也希望方大人能主持此案,方大人的能力老臣还是相信的,只望方大人能答应老臣。”
季连惠心中嗤笑,怎么看这过错按不到方长鸣头上了,这是想要给方长鸣一个名分?
此案如此明了,难道安国公还准备了后手?想到这里季连惠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或许他们闹出这么一个乌龙案,不是为了阻碍良种推广之事。
而是为了铲除方大人呢?!
想到这一点,季连惠也顾不上规矩了,他下意识看向白明理。
白明理的眼中同样是一片冰冷。
他也感觉到了安国公等人的恶意。
想到刘老太医说的,安国公命不久矣了,他就是在着急想要抱住国公府的位置,也不该急匆匆地出这个一个昏招。
良种推广是大势所趋,如果换个想法,他们对良种推广没有螳臂当车的打算,只是为了针对方长鸣呢?
这么看这个昏招反而极其高明。
方长鸣自从入京以来便耀眼的很,若是此次办事不力,良种推广之事又尘埃落定,朝中官员该是会重新评估方长鸣的能力了。
不少墙头草现在可还在掂量要不要效忠皇帝。
若是不光是办事不力,还与贼人有仇呢?
若是贼人杀人是迁怒呢?方长鸣能把奇丰县治理得平平安安,其中难道没有结仇吗?
白明理知道如果他要对付一个人,方便的话最好就是从他的人生经历查起,总能找到突破口。
“方大人,安国公如此信任你,臣以为,方大人不如将试种之事交出,专心查案。”俞尚书起身说道。
众人的目光瞬间落到了发声的俞尚书身上。
就这样想要把方长鸣身上的差事弄过去?
唐丞相立即反驳道:“安国公爱孙心切,你我皆知!可方大人是工部少府监,既不是大理寺卿也不是京兆府尹,这查案之事,怎么能平白让个从未办过案子的人去?更别说是牵扯上安国公的重案?!”
突然被点名的大理寺卿陈啄继续保持沉默。
“唐丞相不必着急,方大人是工部少府监没错,但他也在奇丰县当了七年县令,期间断案无数,怎么能说是从未办过案呢?”俞尚书朝着白明理一抬笏板。
方长鸣很给俞尚书的冷笑了下。
俞尚书眼睛余光扫过方长鸣,不疾不徐地说:“况且方大人亲口说了,会竭力完成安国公的心愿,此时若是连举手之劳都不答应,岂不是信口雌黄?陛下您说是吗?”
白明理沉默不语,良种的争端是从试种开始的,俞尚书似乎打定了主意也要从试种开始打击方长鸣。
“方大人如何看?”白明理直接看向方长鸣。
刚才他那么轻易许下承诺,估计就心中有数了。
所以白明理不着急,耐心这东西他最不缺了。
蔡合急啊!!!
他不是知道发现尸体的那两个人跟他的关系吗?
说不定这就是安国公留下的后手之一!
虽然这姓方的小子太过跳脱,但是为人还成,蔡合不知不觉间开始为方长鸣着急。
可回头一看方长鸣,除了脸色冰冷一点,其他没有任何变化!
皇上也稳得住?只有他嗅到了危险吗?
“好啊,臣自当竭心尽力不辜负安国公所托。”方长鸣收敛了面上的冷意,话锋一转说道,“但是臣到底是工部少府监,这皇庄试种之事,臣还需交于工部,请陛下成全。”
唐丞相等人一愣住了,方长鸣果然识相,还知道将皇庄上的事留给工部。
方长鸣到了如今还要拉拢唐丞相,俞尚书嘴角忍不住微微上翘。
在方长鸣入京之时,他就等着这一天了!
“方大人既然乐意,朕总不好拦着,蔡大人。”白明理看向蔡合。
蔡合立即行礼:“臣在。”
“此案虽然交于方大人主持,京兆府还需从旁协助。”白明理心想,京兆府不协助方长鸣现在手下也没什么能用的人。
蔡合立即应是。
如此,白明理看向躺在榻上的安国公:“不知如此,国公可安心些了?”
“多谢陛下成全。”安国公气若游丝地说道。
替俞家砍掉小皇帝这根臂膀,俞家替他的儿子保住国公之位,这边是他们的交易。
到了如今,侧殿中不少人都明白,俞尚书不知什么时候和安国公有了默契?
长信侯等人可不觉得此事能这么算了。
他们若是什么都捞不着何必来这么一趟呢?
“陛下,方大人确实能力出众,此事交给他,臣等自然放心,只是安哥儿尸骨未寒,美食节就办的如此热闹,实在让臣等心寒。”长信侯立即说道。
安国公也没有出声阻止,默认了他这般直接的要好处。
不对,要好处这说法太难听了,应当是让白明理这个小皇帝安抚属下。
白明理极其想要翻白眼,理智让他生生忍住了。
好容易勋贵没了实权,他要是再给他们权力不是憨子吗?
唐丞相和沈大将军也不可能答应。
怕是安国公把这些人弄来,一是来壮声势,二就是给他添堵。
这些勋贵或许心中也有数,但是他们空有人脉,手中无大权也很多年了,这次便是讨人嫌也要出头。
“长信侯你不必多想,美食节不是将那几条街封了起来吗?何谈心寒之说?”白明理笑着说道,“这样吧,朕听闻镇北王世子文武双全却没个差事?”
“皇上谬赞!”季连惠看白明理那幅模样,总觉得没什么好事等着他。
“方大人先前提议要将美食节摆摊所得的银钱用于奖赏培育出良种之人。”白明理可没忘方长鸣的提议,这件事有的是大臣去争着做。
反正培育一年是培育,培育两年是培育,其中时日长了能做的事就多了,美食节摆摊所得的银钱可不少。
过上几年,中饱私囊,到时候真有老农种出良种也能随意应付。
不仅清闲又是个肥差。
唐丞相还没听到白明理后面的话,眉头就皱了起来。
39/122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