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穿越重生)——思风林

时间:2024-03-05 08:57:01  作者:思风林
 
 
第74章 
  “这有什么难猜测的, 他就是这个性子。”白明理笑着摇头,他的笑容中有几分宠溺。
  反正也没人敢直视他,他在龙溪宫中也就放肆了许多。
  可以稍微, 稍微不再压抑他对方长鸣的喜欢。
  当然说不定自己在方长鸣面前时也忍不住透漏出了些马脚。
  不过方长鸣那个大直男,根本没发现。
  甚至会顺势向他撒娇。
  呵呵,直男的小把戏。
  宋河虽然不敢直视皇上,却也看出了陛下对方大人的看重。
  这种私下结交举子的事, 到了陛下这里都是一笑了之啊!
  “对了,方大人嘱咐要给陛下带句话。”苏硕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
  “没事,小书房中都是可信之人, 你直说便是。”白明理说道。
  苏硕这才继续说:“方大人的意思是,沈大将军和唐丞相的关系可能会亲近起来, 方大人让陛下留心。”
  白明理面上的笑意逐渐消失。
  “也是,沈大将军这些日很是安静啊。”白明理将此事记在了心中。
  “对了,今日刘娘子入宫了?”白明理看向宋河。
  宋河点头:“是, 今日刘娘子去给路太妃诊病,路太妃原是宫中的宫女,因秉性柔顺, 面貌出众, 入了先帝的后宫。”
  “路太妃性子好, 必然不会惹出事端的。”
  刘青黛如鱼得水一般。
  她最擅长恰好是妇人病,尤擅推拿和针灸,每日入宫她过得乐不思蜀。
  有宋河推着, 这短短几日,京中夫人之间已经渐渐耳闻到了刘青黛的名声。
  就是难为刘老太医了, 这般大的年纪了,还要时不时入宫, 这和在宫中当太医也无甚区别了。
  白明理听了宋河的话,满意点头:“好,你去安排就是。”
  —————————
  孙三柳没想到是他考上了。
  知道结果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蒙的。
  他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了回到租住的房屋中。
  两个书童上前道喜。
  三人对此次春闱并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只留了两个书童在城郊等着,如果真是天上掉馅饼了,有小吏来报喜,好歹有个人接待。
  “刚在方学兄面前,人太多了,我险些忘了跟孙兄道喜。能一次得中实在难得。”顾明真心实意地道喜。
  “就是,就是,幸亏咱们没有全军覆没,我前几日做梦还梦到我们三人均落了榜,幸亏还有孙兄在,不然方大人该是多没面子,还有我竟是没想到,钱世子他们的学识不错啊,我还当这些个世子公子的多是样子货。没想到他们还真有些本事。”
  吕贺笑嘻嘻地说道,虽然有点失望,不过他们年纪尚小。
  五十少进士,他们才不过刚过弱冠。
  便是下次不中,下下次不中也无妨。
  吕贺和顾明虽然想得开,但是孙三柳却有些不好意思。
  “我等三人学识都差不多,我自认没有好过你们,想必是我的文风更得学官的眼。”孙三柳挠挠头说道,科举也是有运道在的,便是能打听主考的文风喜好,但批卷的不止主官一人,便是才华横溢屡次不中的人也有。
  孙三柳只感觉自己十分幸运。
  “你且安心准备殿试,若是能够进了二甲之列那就最好了。”顾明拍了拍孙三柳的肩膀说道。
  其实若不是孙三柳家中贫苦,以他的学识年纪应该先存下名次,但是不参加殿试,再学上三年,三年后再去参加殿试,那时想要考入二甲就有希望了。
  反正他们还年轻,总不缺这三年。
  只是孙兄家中贫苦,便是得了陛下的赏赐,手中有了些银钱,也都是托镖局捎回家中,孙兄平日喜爱说的还是早些入仕,好早些有俸禄,顾明便没有开口劝导。
  “是啊,我们会等殿试了再走,到时候你也能跟我们说说这殿试是个什么模样,等以后若是我们考上了,也好有个参照。这离着殿试还有月余呢,现在开始头悬梁说不定真能成。兄弟我相信你!”吕贺也鼓励了孙三柳几句。
  孙三柳笑笑,没有搭这话。
  他都不相信自己。
  他心中有数,能够挂在榜末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且若是自己名次突然提高,只怕会给方大人惹麻烦,他们毕竟最近与方大人走得很近。
  “你们要直接回乡吗?若是你们留在京城,方大人应该能给你们找到更好的夫子。”孙三柳觉得这点小忙,方大人定然是乐意帮忙的,顾家和吕家也能支撑得起他们在京中求学。
  更别说他们还得了陛下的不少赏赐。
  “这个,孙兄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这样是不是太麻烦方学兄了。”吕贺倒是没想到这法子,从举人到进士确实需要更好的夫子。
  只不过这话怎么开口呢?
  吴家家学倒是极好,只是方大人已经跟吴家走得很近了。
  不好再为他们筹谋吧。
  “京城中如今也不算是安稳,我等还是回乡读书好些。”顾明有些心动,却有把这份心思压了下去。
  “如此也好,家中清静,也有亲人相伴。”孙三柳只是试着劝说,见他们心中都有了决断就没有再说什么。
  谁知今日还没过完,吴家就给他们下了帖子。
  邀他们入府一叙。
  这?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他们赶紧套了骡车,去找方长鸣。
  这事他们可不能稀里糊涂地去啊。
  方府中,赵兴给三人倒了茶水。
  “你们怎么这般着急,过几日再来问也可,方大人去衙门了,明日就要张贴告示了,公子要去盯着,很是忙碌。”赵兴说道。
  “啊?可,这,我们受到了吴家的帖子。”吕贺将名帖拿出来问道,“赵小哥,你说我们该不该去啊?”
  赵兴倒茶的手微微颤抖,随即又恢复正常。
  “公子留了话,要是吴家邀你们,你们想去便去。”
  “真的?!”顾明忍不住惊喜道,“怎会这般巧,方学兄正好留了这话?”
  赵兴耸了耸肩:“别说你们了,便是我跟在公子身边多年,还有时候都觉得我们家公子能掐会算。你放心便是,公子确实留了话。”
  这倒不是方长鸣能掐会算,不过是看吴家的行动猜出来的罢了。
  ——————————
  吴家。
  吴华清笑道:“既是方大人看重的人,教导一番也无妨。他们也够入吴家家学了,只是我觉得方大人对他们另有安排,怕是也待不了多久。”
  即便如此这样也能多少有些师生之谊,他们吴家同方长鸣的关系就更近一步了。
  “祖父,我已然在同刘娘子议亲了,我们再如此招摇地拉拢他们三人,方大人心中怕是会有疙瘩。”吴瑞卿倒是能理解祖父对方大人的看重。
  方大人暗中的势力有多少,他们至今都没摸透,想必就算当年科举舞弊案之事重演,有方大人这么盟友在,他们也不会落得全族倾覆的下场。
  更别说陛下对方大人的爱重,简直是可以用不可思议形容。
  但他不明白,他们现在的动作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
  “不,不快。”
  “方大人看似盟友众多,但实际上此人极其独。”
  “你看,他入京这些日,可有同他那些个同盟结交为好友?蒙齐同白箐这两个统领都出去喝了好几回的酒了,相视一笑泯恩仇啊。换了方大人,他可曾在私下同你喝过酒。”
  吴华清神情淡然,目光沉静,他看得出只有同方大人的关系完全摆在明面上。
  他们这位方大人办事才会有几分顾及。
  情分反而是最靠不住的。
  “这?方大人也未同旁人饮宴,只是偶尔去过几次不能推拒的宴会。”吴瑞卿还想说什么。
  吴华清却是一摆手:“行了,我知道你要说方大人的性子如此,为人有孩子气,可你说哪个孩子能做出这些事来,孩子气不过是用来骗骗你们。”
  “你看看,你才和他相处几日,就敢为了他同我顶嘴了,我不是说你的不是,我是让你仔细想想,用脑子想想!”
  “以往你便是在意好友,也从来不会同你祖父我顶嘴。”
  “你要知道,方长鸣此人确实值得信任值得效忠。只是不可托付情谊。”
  “一个你怎看怎么好,甚至有些幼气的人,你怎么敢全盘交付啊?!”
  吴华清叹了口气,单是这一点,吴瑞卿便比不上方长鸣。
  吴瑞卿愣在原地,有些不明白,方长鸣作为同盟已然是极好了。
  东太后也要被迎回宫中。
  吴家如今蒸蒸日上,不就是托了方大人的筹谋?
  吴华清看他这么模样,就知道他还没有想通。
  “罢了,你年纪尚小,将来便会明白,你敬着他,忠心于他都好,但不该依托于什么情分,你且瞧着若是吴家敢成为下一个俞家,他会毫不犹豫对我们下手。”
  其实他有一点想不通,方长鸣这样的人怎么像是真的忠心于皇上呢。
  陛下又怎么会这般相信他?
  以他的眼光看来,方长鸣便是弑君篡朝,他都不会觉得奇怪!
  如今,方长鸣能够容忍他们和他看重的人深交,不过是方长鸣亲缘淡薄,需要他们这个家族子弟众多的吴家帮他做些事。
  此事不下手,何时下手?
  吴瑞卿心想,他们若是做出俞家干的事,被灭似乎也不奇怪吧,怎么能怪罪到方大人身上?
  祖父说着这话好生没有道理。
  怎么能没凭没据地污人清白,说的方大人似乎是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旁的不说,若是吴家同旁人合作,哪能那么快平反?
  怎好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呢?
  吴华清见他这样,气得是说不出话来。
  感情自己说了那么多,这臭小子还是什么都没懂,一句没听到心里去!
  “去去去,你明日带着礼去刘府拜见。”
  “刘姑娘这些日常常要入宫,渐渐也有了些名气,你若是想要配得上将来的名医,你就给我好生读书!好歹有个功名在身,方长鸣也好给你谋个有实差的官职。”
  “孙儿知晓了。”吴瑞卿明面上乖顺地行了个礼。
  他心想,既然还要倚靠方大人谋差事,私下还要编排人家,实在非君子所为啊。
  便是祖父,吴瑞卿也不能苟同。
  就他那几分养气功夫,吴华清看上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更加生气了!!!
  “孙儿告退了!”吴瑞卿见势不对,立马躬身小跑着溜了。
  让吴华清那是有气没出发,他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
  竖子不可教也!
 
 
第75章 
  今日, 京城又有了件新鲜事。
  昨日张贴会试中榜的名单的地方,今日变成了张贴肥田之法的去处。
  还有那小吏在一旁一遍又一遍地读傍上的内容,偶尔还讲解上两句。
  这下可好。
  昨日就很热闹的地方, 今天就更热闹了。
  因为入城的时候太晚只能在方家歇息了一晚的顾明三人,刚坐上骡车到了街上,就看到许多人往贡院方向走。
  顾明三人一脸懵。
  吕贺下车随手拦住了一人问道:“这位兄台,烦请问一句, 你们这急匆匆地是要去做什么?”
  “你竟是不知?贡院外贴了工部研究出的肥田之法,如今圣人看重农耕,我等怎么能不去看看。”被拦住的人匆匆说了一句便走了。
  吕贺立马上了车:“走, 咱们也去看看!”
  孙三柳一拉缰绳,让骡车换了个方向, 朝着贡院的方向而去。
  “这些便是老农都不知道吧,朝廷竟然乐意交给咱们!”
  “朝廷现在看重种地的事呢,你以为这大人们都跟咱们一样, 有点好东西恨不得全都捂住。想着传给自家儿子啊?”
  “哎呦,这又是良种,又是肥田法子的, 你说咱们这日子真是好了。”
  “粮食还没吃到呢, 你这嘴就变甜了?”
  “咋了?这会是没吃上, 这不还长在地里吗?今年我是舍不得吃那土豆,都得留下来当种子。”
  “行了行了,你们都安静些吧, 那小吏说的什么,我都听不清了。”
  ……
  虽有衙役巡逻, 这原本该是偏僻的贡院旁也围满了人。
  车马根本进不去,便是贵人来了也只能下车走着。
  顾明三人只能也下了骡车, 将车留在官家设的棚子里,顾明还多给了小吏几文钱,让他帮着看好骡车。
  “诚惠三文。”看棚子的小吏笑着接过银钱,一眼看去手中有十几个铜板,笑得更开心了。
  他们这处偏得很,每过三年才能有一次热闹的时候。
  没想到啊,今个竟是比放榜的时候还热闹。
  光是他就得了不少赏钱!
  就是不知道那些讲解肥田之法的同僚能得多少银钱了。
  这来听的可不只是农户,商户仆从和官员府上的下人也不少,还有凑热闹的。
  旁人不说,那些个商户想要将事记清楚记仔细,少不得想要请那些小吏私下详细讲一讲。不得稍微递上一点赏钱!
  只是这种事,可就轮不到他这个看棚子的小吏了。
  ——————————
  唐丞相亲手给沈大将军到了一杯茶水。
  “你瞧,方大人每回出手,都这般令人侧目啊。”
  沈大将军接了唐丞相给他的茶。
  郑重地喝了一口,这才说道:“方大人还未到而立,心性活泛喜欢热闹也是有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