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景来到赵三口中的那个大排档,并询问了老板是否确有此事。
也亏得赵三平时游手好闲惯了,是这一片儿有名的二流子。故而当陶景问及此人时,老板一下子就想起来了,那天晚上,确实有这么回事儿。
警方为确保万无一失,又找到了赵三口中的那名发小,事实也证明,赵三的确没有说假话,案发当天,他确实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据。
公安局里,小伙子们一个个地发蔫,干活都提不起精神,显然都被这徒劳无功打击的不轻。
而且就在刚才,小敏的爸妈又来哭了一场,质问他们怎么好几天过去了还是找不到女儿,一众人等真是心里有苦却说不出。
队长办公室里,骆峥坐在椅子上,一遍遍地翻看之前的监控。
陶景敲门进来,坐到他对面。
“怎么样,有进展吗?”
骆峥薄唇轻抿,缓缓揺了摇头。
陶景轻轻叹了口气,心中也着实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也真是奇了怪了,明明就看见这辆白色面包一路开进了越河市,怎么人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陶景看着他,又是一晚上没合眼,面前的男人眼睛红红的,连下巴上都生出了些许淡青色的胡茬。
“你先去睡吧,我替你盯一会儿。”
骆峥没答应,反而问道: “你不是也没休息?”
陶景有些发愁: “你别跟我比,我起码还睡了两个小时呢。你再这样下去,身子耗不起。”
两人僵持了一会,末了,骆峥叹了口气,语气里几分妥协: “成,一个小时之后叫我。”
说完之后便站了起来,谁知刚走几步,身子却突然一晃。
陶景心里一抖,赶忙过去扶了他一把。
“你没事吧?”
骆峥嘴角轻轻扯了扯: “没事,可能是盯着屏幕时间久了,头有点疼,挺一会儿就好了。”说着便要往外走。
“等等。”陶景忽然叫住他。
骆峥脚步一顿: “怎么,还有事?”
陶景: “你回来坐下。”
骆峥不明所以地看他一眼,不过见陶景一脸认真,还是重新坐了回去。
陶景继续道: “闭眼睛。”
骆峥挑了挑眉: “干嘛?”
陶景白了他一眼: “让你闭上你就闭上。”
骆峥: “……”
平时威风八面的刑警队长在他的小下属面前听话地合上了眼睛。
陶景声音终于柔和了下来: “放松。”
话音未落,骆峥就感觉对方的指尖触到了自己的皮肤,紧接着太阳穴传来了一股温热的力量。
下一秒,骆峥的脑子里后知后觉地跳出一个念头,这是……在给他做头部按摩?
男人手上动作温和却又不失力道,骨节分明的手指灵活而精准地依次滑过安眠穴,鱼腰穴,百会穴……以及一大堆他叫不出来名字的穴道。
骆峥只觉得有股前所未有的酥麻之感沿着神经的脉络肆意游走。
陶景: “好点了吗?”
骆峥应了一声: “好多了。”
陶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骆峥: “想不到,你会的还挺多。”
“我会的多着呢。”陶景半开玩笑似的道: “怎么样,骆大队长,还不表扬表扬我?”
骆峥: “嗯,不愧是我的人,就是这么贤惠。”
陶景: “…。。”
这人越来越没个正经了……
陶景轻轻一推他脑袋: “得了,不按了。”
骆峥笑,压低了声音说: “这么不禁夸?嗯?”
陶景耳朵一红,不想理他。刚拔脚要走,目光无意中扫过电脑上的监控视频。
仿佛有一道极细的光亮闪过脑海,他脚下蓦地一顿: “等等,我好像发现了什么。”
————————
第35章
众里寻他(六)
陶景身子一顿,目光落在了电脑的显示器上。
画面中正在放着监控录像,是岔路口那段。
陶景修长的手指轻点桌面: “再把刚才的放一边。”
骆峥闻言把进度往回倒,那辆熟悉的白色面包再一次闯入两人的视线。
骆峥抬眼看他: “怎么了?”
陶景抬起手指竖在唇边,示意他先不要讲话,往下看。
骆峥的目光落回到屏幕上,只见大概在白色面包驶离十分钟之后,画面中又进来了一辆小型灰色厢货。
那厢货平稳驶过岔路口,似乎与正常车辆并无异常。然而就在它要驶离监控范围时,骆峥忽然看见,有什么东西从车的后座窗户抛了下来。
他拧了拧眉,立刻按了暂停。
他随后将这片区域放大,身子微微前倾,仔细辨认。镜头一下子拉近,画面有些发虚,可认真观察之下,这东西的轮廓渐渐在眼前成形。
形状细长,不大,颜色鲜艳……
骆峥心中一动。
“发卡?”
陶景看着他,缓缓点了头。
原来这被人从车窗抛下如此不起眼的小物件,竟然是之前那女人送给小敏的发卡。
仿佛巨大的石头浮出水面,陶景只觉得心中那股阻塞豁然贯通。
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原来,后面那辆厢货里,才真正坐的是那三人,之前的白色面包,竟然只是个幌子。
这人贩子竟然还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想必是他们为了摆脱警方的追击,事先安排同伙开着厢货停在中间缺少监控的那一路段。等白色面包出现时,双方进行互换。同伙驾着白色面包吸引警方注意力,把车开到越河市,之后逃之夭夭。而此时真正的嫌犯,早就带着小敏开着厢货驶向了相反方向的黑岭山。
好一出移花接木的大戏。
不过到底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估计万万都不会想到看起来如此周全的计划竟会毁在一个发卡手里。那小东西很可能就是小敏趁嫌疑人不注意,偷偷扔下车窗的。
聪明的孩子,她在为寻找她的人留下线索。
***
两个小时后,城南,岔路口。
骆峥和陶景带人赶到监控地点。
几人凭着视频记录的位置在小敏丢失发卡的路段寻找。没过几分钟,果然在马路上发现了那抹粉色的痕迹。
经过和视频中的比对,这发卡正是之前女人送给小敏的那一个。
至此,嫌犯的真正行踪,已经暴露无疑。
他们真正的目标,恰恰是越河市的相反方向,位于阳城东南方向四十公里外的黑岭山。
黑岭山和阳城同属A省。A省南部多山地,黑岭山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但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较为落后,故而平时鲜少有外人来。在黑岭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小村子,只零零散散住了几十户人,村民们靠山吃山,平时自给自足,几乎算得上与外界隔绝了。
然而也是这样的环境,早就了其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文明的脱节。村民们普遍思想较为落后,法律意识较低。有许多人至今认为,买卖孩子和女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此前失踪的小敏,很可能就是被卖到了山里。
解了大概的方向,下一步警方要做的,便是怎样把人安全地救出来。
根据在原来世界两人侦断此类案件的经验来看,一般存在这种人口贩卖行为的地区,暗地里必然有一个复杂地网络。即有人负责在城市里盗抢孩子,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联系买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警方要面对的,不只是两个犯罪嫌疑人那么简单,而是其背后强大的团伙。
故而倘若警方要是大张旗鼓地去村里找人,必然会打草惊蛇,引起村民的警觉,到时候他们若是偷偷将孩子运到别处,这茫茫大山,再找到就难了。更何况村里必然不只有一家从外面买孩子,如果全村沆瀣一气与警方作对,很可能爆发不必要的流血冲突。
所以关于解救小敏的事情,不能硬来,只能智取。
掌握了嫌疑人位置信息后,公安局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终于制定出救人的方案。
几个小时后,距黑岭山不到一公里的小路上,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小货车行驶在土路上。
车上一共有两个人,都是一身普通的长衣长裤打扮,衣服颜色洗的发白,裤脚处还有磨损,像是穿了很长时间。
驾驶座上的男人,五官硬朗,短发干净利落。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个人,身形偏瘦,肤色稍白。
骆峥眼睛看着前方高耸的山尖: “准备好了吗?”
陶景: “放心,小王他们已经在外面布置妥当了,只要我们一发信号,大队人马就会赶来。”
“嗯。”骆峥应了一声,末了不忘嘱咐一句: “一会儿要加点小心,见机行事。”
陶景点了点头: “明白。”
***
山路蜿蜒崎岖,车子开上去不方便。骆峥和陶景两人下车步行。
虽然这山不高,但爬到半山腰的位置,还是用了将近两个小时。
陶景直起身子微微喘着气,抬手抹了把头上的汗,余光光却瞥见了远处走过的人影。
那是几个男人,正扛着锄头走过,应该就是当地的村民了。
骆峥和陶景悄悄跟上,不一会儿,果然望见了村口。
村口很小,边上儿立了一根木头杆子,上面挂着一个破旧的牌子,不甚清晰地印着黑岭村几个字。
陶景收回目光,正欲进村,背后忽然想起一道粗豪的声音。
“喂,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
今天晚上还有一更对了,我想问亲们一个事儿。这篇文打算改文名,以下几个选项,大家觉得哪个好?A: 《破案,我们是认真的(快穿)》;B: 《疑案追踪(快穿)》C: 《攻受搭配,破案不累(快穿)》D: 《破案进行时(快穿)》E:《对方正在破案……(快穿)》
第36章
众里寻他(七)
听到身后传来的说话声,两人脚步不约而同地一顿。
默了一瞬,骆峥率先转过身去。
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看起来二十多岁的样子。
那人盯着他们看,表情有些防备。
陶景笑了一下: “老乡,我们是来收山货的。”
那人皱了皱眉,似是在思索: “收山货?老徐怎么没来?”
陶景脑子转的飞快: “老徐这两天生病了,就让我们俩来的。”
“哦”那人含糊地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陶景向那村民介绍: “我叫陶景,这是我哥,叫骆峥。这次我们哥俩来,主要是收点核桃,五味子,香菇。”
那村民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两个外人,不过也没有原先那样防备了。
“我叫刘勇,是村里的猎户。 “那人看着他俩道, “既然你们来收东西,走吧,我带你们去见村长。”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子傍着黑岭山,便自发地利用起山里的资源来养家糊口。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来收山货,村民们也都会将几个月来攒下的野山鸡,木耳等一大堆山里的特产拿来换钱。而那收山货的人再把收来的东西拿到外面卖,以此来赚取差价。
刚才猎户提到的老徐,原先就经常来此收货。
陶景和骆峥在猎户的引领下进了村子。
一路走来,看到不少上房揭瓦的半大小孩,和许多刚刚忙完农活准备回家吃饭的男人们。
十分钟后,众人来到一家院门前。
猎户用手指了指:”这就是村长家。”
接着扯着嗓子往里面喊: “老张叔,受山货的来了。”
话音落下不一会儿,屋子里慢腾腾走出来一个男人。国字脸,五十多岁的年纪,走道一边背着手,一边上下打量着他们。
走到近前,张村长瞄了刘勇一眼, “这两位…。。”
“哦,他俩说老徐生病了,今天是他们来收货。”
村长点了点头,手向屋里抬了抬: “来来来,进来坐。”
骆峥和陶景跟着张村长走进屋子。
村长坐下来,不疾不徐地说道: “上次老徐收了大批的五味子,不知道你们这次需要什么?”
骆峥随意找了个说辞: “我们这次来,是打算收一些野山鸡。”
村长: “没问题啊,不是我吹牛。我们这的野山鸡是真不错,绝对健康,毛色还亮!你如果要的多,价格好商量。”
骆峥不动声色: “野山鸡可以,但我们得先看一看,病鸡我们可不要。”
村长: “那是肯定的。”
接下来的交谈中,俩人主要都是在讨论收购山货的事。骆峥面上没什么明显地表情,可话里话外都跟个行家似的,谈到如今山货行情也是头头是道的,倒是把村长给唬住了。而且由于害怕打草惊蛇,骆峥全程对关于小敏的事情只字未提,故而这半个钟头下来,村长已经对他俩的身份放心很多。
半个点过去了,村长说的口干舌燥。
他拿起手中的茶缸子喝了口水,随后站了起来: “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天时间不早了,明天我让乡亲们把最近捕的鸡都带来,你仔细点点。”
骆峥也起身: “行,那我明天再来。”
三人一起往出走,走到门口,村长抬头看了眼天。
只见头顶天色越来越暗,太阳渐渐沉入山间。
“时候不找了,你先住下吧。”村长想了想,说: “我们村子小,也没什么招待所,要不你们就先在老乡家里将就一宿?”
骆峥: “好啊。”
村长摸了摸地中海的头顶,瞥了一眼边上的王勇: “要不你们今晚就先住大勇这吧。”
25/35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