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经纪人他总是对我意图不轨(近代现代)——白木沧澜

时间:2024-03-10 08:52:18  作者:白木沧澜
 
 
 
叶秋没见过这种风景,一时间有些好奇。
 
 
 
但这好奇并没延续太久,前方一个岔路口分出两条路,一条路仍然是现在走的水泥公路,另一条路遍布黄土和石头,加上前天云南这边下过雨的缘故,泥路中央还有几块没干的水洼。
 
 
 
司机把方向盘往旁边一转,驾车驶上了那条惨不忍睹的泥路。
 
 
 
水洼和石头的阻挡,让车身在行驶过程中不停摇晃,从不晕车的叶秋差点被抖的昨晚吃的饭都快要吐出来。
 
 
 
摇摇晃晃近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这是山林深处的一个村庄,村屋的建造都很具有当地的特色,都是用木头堆砌的,窗户,门也都是整块的木头。
 
 
 
村上的人衣服穿着也很有特色,全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叶秋对少数民族不太了解,光凭衣服猜不出他们到底是那个民族。
 
 
 
他询问刚才开车的司机,想问他这里居住都是什么民族,可是司机一开口回答叶秋就彻底懵逼,司机断断续续说了一大堆,叶秋一句都听不懂。
 
 
 
深山老林,语言不通,叶秋很难想象,未来的半个月,他要怎么在这里生活。
 
 
 
节目组给叶秋安排的居住的地方是村上看起来比较好的一家。
 
 
 
说是比较好,其实也就是一个两层楼的木屋。
 
 
 
一楼是猪圈和鸡窝,主人家里养了几只黑猪和十几只鸡,看起来是村里的大户,其实猪他们都舍不得吃,而是等到过年的时候卖给从城里来的客人,这是他们这一年唯一的经济收入。
 
 
 
从猪圈旁边的楼梯上去,就到了二楼。
 
 
 
二楼是用来生活的地方,家里中央有一个火炉,平时用来做饭,到了冬天还可以用来取暖。
 
 
 
这家的主人是村上普通的一对农民夫妻,男的姓吴,女的姓赵,因为节目组表示让艺人住在他们家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他们便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等着叶秋来入住。
 
 
 
节目组给的钱不多,就五万块钱,可这对他们来说,比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有人在酒吧一夜消费百万,有人为了区区的五万块钱心甘情愿的放一个陌生人到家里来住,住的过程中,还要尽心伺候着,生怕惹到了客人不高兴没有了钱。
 
 
 
吴家的房间不多,他们特地给叶秋收拾出通风最好,面积最大的一间,床上铺满了柔软的稻草,被褥也是拿出了一直舍不得用的新棉被。
 
 
 
叶秋虽然娇气但也不做作,他知道这里的情况,也不嫌弃,一路上的颠簸让他头昏脑涨,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就一头倒在了床上。
 
 
 
因为叶秋突然的提前到来,节目组很多东西还没准备好,按照原本计划在叶秋生活的房间四周会安上摄像头,方便记录他真实的状态。
 
 
 
现在没来得及安装的摄像头反而遂了叶秋的心愿,就算他是艺人,经常面对着镜头,也不能接受睡觉时也有几个摄像头对着拍。
 
 
 
叶秋这一觉睡到了晚上,期间小程来叫他起床吃中午饭,他不知道嘟囔了几句什么,又沉沉的睡了过去,结果到晚上的时候,叶秋彻底睡不住了,肚子饿的咕咕直叫。
 
 
 
正好这个时候小程又进屋叫他吃晚上,叶秋饿的没力气,想都不想穿上鞋往屋外走。
 
 
 
晚饭不是节目组准备的,为了让叶秋能够完全适应这边的生活,特地让他和当地居民同吃同住。
 
 
 
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吴叔夫妻专门拿出平时不舍得吃的腊肉,就着青菜头炖了满满一锅。
 
 
 
叶秋没见过这种乱锅炖,看着就没什么食欲,他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在小程的带领下坐到锅边。
 
 
 
锅边放着两只干净的碗,还有几双发黑的筷子,吴叔拿起筷子,不好意思在衣袖擦了擦,然后递给叶秋。
 
 
 
叶秋没接,正好赵婶走过来,看到他给客人旧筷子,用方言骂道:“我不是买了新筷子回来吗,怎么不拿出来用。”
 
 
 
知道家里要来人,赵婶特地上镇置办了一些东西,干净的新筷子就是其中之一。
 
 
 
吴叔憨声道:“在哪儿?我在灶屋没没找到。”
 
 
 
赵婶想了想,指向叶秋刚刚睡过的房间:“好像放到那屋里的。”
 
 
 
说完,她下意识的朝房间走去,可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又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呢?”叶秋望向她僵住的背影,问道。
 
 
 
赵婶垂着头,望着地面的脚尖,用夹生的普通话局促不安道:“我刚从地里回来,脚上有泥巴,我怕......进去弄脏了。”
 
 
 
农村不像城里,马路上全是泥土,一出门就踩回来一脚泥。
 
 
 
赵婶刚刚去了菜地里摘菜,脚上的胶鞋裹满了泥巴,一踩就是一个脚印,外面的屋子本来就不干净,踩了就踩了,可给叶秋住的房间,可是经过精心收拾过的,可不能轻易弄脏。
 
 
 
闻言,叶秋莫名的一股心酸。
 
 
 
明明自己只是一个暂时来居住的客人,现在搞得像他才是当家作主的,让原本的主人在自己家里待的反而不自然了。
 
 
 
叶秋微微一笑:“婶儿,没关系,这是您的家,你想去哪儿都无所谓,我只是一个客人,不用顾及我。”
 
 
 
赵婶依旧站着没动,叶秋不客气的踹了一下一旁没有眼力劲儿的小程:“你去把东西拿出来。”
 
 
 
“哦哦!”
 
 
 
小程起身跑进屋里,在赵婶的指示下成功找出一把新的竹筷子。
 
 
 
赵婶把新筷子给了叶秋和小程一人一双,自己和吴叔则还用着以前的旧筷子。
 
 
 
农村人节约惯了,对此叶秋也没有说什么。
 
 
 
想到刚刚的事情,赵婶还有些不好意思,歉声道:“不好意思啊,我们农村人,不太干净,不像你们城里头。”
 
 
 
叶秋扯了扯嘴角,扯出一个无奈的笑:“您说笑了,我们也算不上什么城里人,都是一些打工的。”
 
 
 
现在的城里人,往上倒三代,那个不是农村出来的,就连叶秋的曾祖父,没有带兵打仗之前,还不是农村的一个放牛娃。
 
 
 
叶秋从小他爷爷就教导他,做人不能忘根儿,不能因为现在富贵了,住上了大房子,就忘了自己本来的落魄生活。
 
 
 
叶秋虽然没过过苦日子,但也能表示理解。
 
 
 
农村的米不如城里的米白净,装在碗里看起来有点发黄的样子,吴叔怕叶秋吃不惯,特地去地窖里拿出几颗红薯,放在柴火炉子里烤好。
 
 
 
叶秋看着他们直接从柴灰里把红薯扒出来,担心这东西不太干净,在夫妻二人渴望的目光下咬了一口,却发现出乎意料的好吃。
 
 
 
红薯的甜胜过他在北京吃的任何一家烤红薯。
 
 
 
吃饭的过程中,赵婶不停的往叶秋碗里舀肉,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吃午饭太饿的缘故,叶秋感觉这肉也格外好吃,赵婶看出他的喜欢,手上的动作不停。
 
 
 
“来,吃肉!”
 
 
 
直到不大的瓷碗快要装满,叶秋捧着碗躲避她的热情:“够了,够了,吃不了了。”
 
 
 
赵婶这才停下手,从锅里捞出几块菜头放进自己和吴叔碗里。
 
 
 
农村的饭菜看起来没什么食欲,吃起来却格外香,纯天然的蔬菜和土猪肉不需要怎么加工都能成为一道美味。
 
 
 
小程这几年跟着叶秋吃惯了山珍海味,舌头都养刁了,难得吃到这么纯正的土家菜,人家给他舀多少肉他就一股脑吃多少,没心没肺的。
 
 
 
只有叶秋清楚的看见,赵婶除了给他和小程舀肉,他们自己碗里舀的菜一块肉都没有。
 
--------------------
 
 
 
 
第24章 病情
 
 
叶秋去了云南一周,这一周时沐屿每晚都会去他家里睡觉,用叶秋的牙膏牙刷洗漱用品,晚上抱着叶秋的衣物入睡。
 
 
 
第二天一早,他又将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恢复成没有住过人的样子。
 
 
 
果然只有在叶秋家里他才能睡得着觉,但这也只是坚持了前三天,后面几天时沐屿的睡眠状态一日不如一日。
 
 
 
时沐屿猜想,这可能是因为没有见到叶秋本人的缘故。
 
 
 
这么想着,他心里思念的躁动就压不住,想了一下,他决定去云南找叶秋。
 
 
 
去找叶秋之前,时沐屿抽空去了趟医院。
 
 
 
西城区的安定医院,主治精神类疾病。
 
 
 
时沐屿的主治医生是他的朋友,和他一样在孤儿院里待过,后面被一个结婚十多年还没有孩子的有钱夫妻领养。
 
 
 
精神疾病虽不像普通疾病那么多的患者,但安定医院里的病人也不少,时沐屿挂完号,在诊室外面等了大半个小时,才轮到他的号。
 
 
 
主治医生陈志云是医院难得年轻博士,每天挂他的号人不少,这一上午,他已经不停歇的看了将近三十个病人。
 
 
 
时沐屿推门进去,他正在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听到门被打开的声音,微微睁开眼看了一下,看清来人后又闭上了眼睛。
 
 
 
“来了!”
 
 
 
“嗯。”时沐屿点点头,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陈志云休息了大概五分钟,他睁开眼,拿过手边的保温水杯喝了一口,用眼神让身边助手从电脑上调出时沐屿病历,放下杯子问道:“最近感觉怎么样?”
 
 
 
时沐屿认真答道:“其他还好,就是失眠,安眠药可以再给我开一点,换个药效比较强的,以前那个已经没有效果了。”
 
 
 
陈志云看着他的病历,疲惫了捏了捏自己的山根:“吃药这么多年,你的身体对它产生了抗体,不是药的原因。”
 
 
 
时沐屿的病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遗传。
 
 
 
他的母亲和他有同样的症状,官方学名叫做“持久妄想性障碍”,也叫偏执型性精神病,具体的情况不好解释,反正主要的表现为被害妄想症,疑心重,嫉妒心强,严重的还会伴随易燥易怒的暴力倾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