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大将军的小神医(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4-03-11 09:06:06  作者:初吻江湖
  “如果有打到的野味,您老就收着吧。”古羽笑了笑:“没有就算了。”
  “成,这事儿我注意着。”李老头儿接了钱,心里又踏实了不少。
  古羽付钱痛快,他也不拖拉,主要是古羽还有一半的钱没给,这最后的尾款,要等房子修好了,古羽看过了,觉得可以才会给他。
  这就是古代盖房子的一般流程。
  “这上头的茅草都是用的最好的,起码两年之内不用换。”李老头儿道:“要想换了,就找我,保证给你办的妥妥当当。”
  “可以,那就麻烦您老了。”古羽很好说话,又很客气有礼貌,让李老头儿很是受用。
  他看过了这里的进程,又跟着姚家父子回去了。
  姚伟大叔问他:“房子我看有了个模样,什么时候能盖好?”
  “说是在五月之前,就能入住。”古羽道:“反正都是新的,如果盖的不好,我住的不舒服,我就找他算账。”
  古代盖房子没那么多有害物质,加上他也没啥钱,绝对是清一色的环保材料,就地取材嘛。
  “很是!”姚伟大叔笑着道:“他就在桃溪镇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古羽笑嘻嘻的道:“千万别让他老人家听见!”
  “哈哈哈……。”一群人笑嘻嘻的回到了家里。
  这是要开春了,大家都忙着,古羽就越发的忙了,他要去采药,而且他还顺便在山上捡拾一些枯树枝子什么的,回来当柴烧。
  头一次捡了一小捆回来,姚伟大叔还怪他:“家里有柴的,你这是干什么?”
  “多少是那么个意思,我这背篓里的草药不沉,带一些顺手捡拾来的柴,回来哪怕能炒个菜也好。”古羽并不觉得累:“而且我现在力气也有了一些。”
  这些日子,每日上山下来的,他权当锻炼了,感觉他的亚健康都好了。
  空气好,吃的绿色,还天天运动,这日子过得不错。
  “看出来了,这脸色都好了一些。”姚大婶笑着道:“刚来那会儿,脸色白惨惨的,看着就吓人。”
  现在嘛,红润可爱。
  “都是家里伙食好。”古羽每次去卖了草药,留下一点钱,剩下的就会买一些肉类带回来,老姚家全家人都能吃到肉。
  姚大婶听了心里很是喜欢:“今天晚上吃腊肉炒豆干,对了,你吃不吃香椿?”
  “吃的。”古羽道:“那可是个好东西,过了季节就没了。”
  “可不是么!”姚大婶一听他爱吃,顿时就一拍大腿:“明天就去采一些。”
  香椿这个东西,季节性很强,一年之中,只有那么几天能吃到,过了时间,香椿树新生的枝桠就老了,吃不了啦。
  但是呢,香椿这个嫩芽也不是谁都能吃的,有的人就不爱这一口。
  知道古羽吃这个,果然,第二天姚大婶就带着俩儿媳妇和闺女,去采了一些回来,晚上的时候,古羽就吃到了香椿炒蛋。
  又去卖了一次草药,这次有六百多个铜板呢。
  古羽特意买了五斤五花肉,还有两只大肥鹅。
  “家里有看家护院的大鹅子,买这个干什么?”看到他买了这么多东西,姚伟大叔有些不高兴,尤其是俩活物,那俩大鹅肥肥大大的,一看就是大公鹅,又不能下蛋。
 
 
第30章 春耕与书铺
  “当然是吃了。”古羽却道:“我知道明日开始,就要春耕了,家里的活儿恐怕要多一些,我不会下田,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吃的上面使使劲儿。”
  春耕很累,这个时候,吃的一定要好一些。
  可古羽看姚家的生活也不是太好,他们家一共就两块腊肉,后来姚甲和姚丙回来,带了一些,也才七八块,姚大婶每次做菜都少少的放一些。
  他干脆就买肉,请姚大婶做了,大家一起吃。
  古语不是必须要吃肉的人,但是吃点好的总不会有错。
  “你这孩子。”姚伟大叔感叹了一句,但是也不知道说什么合适,就没继续说。
  古羽笑嘻嘻的一乐,也不辩解,回去之后,姚大婶倒是很高兴。
  第二天要下田正式春耕了,姚大婶就干脆做了一顿好的:红烧肉!
  当然,她做的时候,往红烧肉里头放了一些豆干,五斤五花肉都炖了,放了二斤豆干进去。
  而古羽则是上山采集茵陈蒿。
  江南是三月茵陈四月蒿,江北则是四月茵陈五月蒿。
  整体差了一个月的时差。
  但是说明了一件事情,这味草药跟香椿一样,季节性很强。
  三四月份的才能叫茵陈,过了这个时间,就都是草蒿子啦!
  所以古羽趁着这个时间,赶紧上山采集茵陈,此种草药遍地都是,只要认识就行了,他采了不少,每日晾晒,收拾的干干净净。
  他不知道地里的活儿要做多久,所以在攒了很多草药之后,他就自己背着背篓,走着去了县城,其实牛车很慢,走着也不快,他倒是能找到地方。
  卖了草药之后,古羽特意去了一趟书铺。
  县城的书铺只有三家,这三家都不在一个地方。
  但是这三家是最大的,也最有名,古羽去不为了别的,要看一看历史书。
  他对这个时空很陌生,没听过的朝代,没听过的皇家姓氏,以及周边都是什么样的?
  统统不知道!
  倒也庆幸,他是被姚伟大叔带回去的,要是被个有点文化的人带回去,几句话就露底,他对这个时代的一无所知。
  会让人起疑心的!
  因为没有哪个读书人是这么无知的好么。
  可是他就是这么的“无知”啊。
  到了书铺,这里的伙计加掌柜的就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都是识文断字的,说话都跟普通人不同,看到古羽一身短打扮,还背着个柳条筐,可古羽的衣服干净利索,没有补丁。
  人长得也好,气质更好。
  掌柜的立刻主动招呼:“不知道小哥儿要看点什么?”
  “史书。”古羽也很客气的道:“还有蒙童用的启蒙书籍。”
  “这边有。”掌柜的客气的把古羽引到了一边的书架上:“这里有《史记》全套,有蒙童学的《三百千合集》,还有这里是《算术章》。”
  古羽看到那《史记》全套,竟然有三部之多,而且各个都很厚。
  每一部的标价竟然高达五十两银子,还不是手抄本,是印刻版!
  倒是蒙童学的《三百千合集》,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本捆在一起卖,只卖十两银子而已。
  所谓的《算术章》,就像是小学生数学课本一样,只有浅显的数学知识。
  但应付日常生活足够了,价格也不贵,二十两银子一本。
  可是再便宜,那价格对古羽来说还是很贵的啦。
  他看了看《三百千合集》,内容都是繁体字,他用不上。
  《算术章》也不用了,他自认他的那点数学知识,还没还给数学老师。
  最重要的是就数《史记》全套了。
  三部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啊!
  古羽不得不问了一声:“难道没有简史吗?这么多都要看?”
  “《史记》全套,没有简史。”掌柜的道:“如果觉得贵,可以买笔墨纸砚,自己抄,那样便宜,一部只需要十两银子。”
  古羽一看那《史记》全套有八个,其中一套已经被翻过好多次了,都有些毛边了。
  看来这里不是卖书,而是指望大家抄书赚钱呢。
  一本没损失,还让人白赚十两银子,是个好买卖。
  “如果只是看呢?”古羽觉得,他应该没那么多时间抄写,看总可以吧?
  “租赁的话,也是十两银子,而且只能在这里看。”掌柜的劝他:“其实还是抄写一遍合适。”
 
 
第31章 上房大梁
  古羽也觉得抄一遍的好,但是他没时间啊!
  “小哥若是一日抄不完,可以多次前来,本店就在这里,又跑不了。”掌柜的好像常见这种情况:“笔墨纸砚也可以留存在本店,本店单独有地方存放,不会让您的文房四宝有所损失。”
  “也好。”古羽最后还是同意了。
  毕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就跟瞎子一样,两眼一抹黑啊。
  于是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了这《史记》的抄写权,另外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了笔墨纸砚,存放在这里。
  他没有开始抄,而是约定好了,有时间就过来。
  从书铺出来,他去了集市,买了点东西,又买了肉回去。
  “不用每次都买肉。”姚大婶看他又买了肉,有些心疼的道:“攒点银子不容易。”
  “我这次草药卖的好。”古羽放下肉:“还给囡囡买了个头花。”
  其实就是一个小巧可爱的红色的绒线头花,他看着新鲜,顺便买了一个,才五文钱。
  而他这次的草药卖了八百多文呢,去掉花销还剩下三百文。
  “你这辛辛苦苦整天爬山上下的,自己也攒点吧。”姚大婶拿了肉:“这次想怎么吃?”
  毕竟是人家买的肉,姚大婶还是要尊重古羽的意思。
  “您看着办,要不就还红烧?”古羽摸了摸下巴:“少放点豆干,这一顿吃完,下一顿还有呢。”
  上次姚大婶就放了豆干,其实放一点可以,不要放太多,那就成了肉炖豆干,而不是红烧肉了。
  “知道了。”姚大婶何尝不明白古羽的意思你,只是农家人节俭习惯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看到饭菜,姚伟大叔就一拍额头:“你要去县城卖草药,怎么不说一声呢,赶牛车带你去啊!”
  “大家都那么忙,我这草药也不急着脱手,走着去就行了。”古羽道:“来回一天的时间也够了。”
  而且古羽在县城还办了其他的事情,有姚伟大叔跟着,总是不放心嘛!
  他都这么说了,姚伟大叔还能说什么?不过姚伟大叔告诉他:“明天去桃花坞,你要不要去看看?”
  “要!”要去桃花坞,他当然要去了。
  结果第二天真的去了桃花坞,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帮人的手艺,他的房子都盖的差不多了,李老头儿告诉他:“要上房梁了,买一挂爆竹吧。”
  按照规矩,上梁的那一天,要放爆竹驱邪。
  因为古代起新屋,盖新房,都是人生大事,自然是不能含糊。
  上梁这环节,民俗讲究就不少。
  什么跑梁,压门的,各有说法。
  古羽不懂这些,就老实的说了:“全都依仗您老给指点,要什么我这就去办置。”
  “其他的都好说,爆竹这边有现成的。”李老头儿道:“你得请个风水先生来看看,再买半匹红绸子,挂房梁用。”
  “我这人生地不熟的,风水先生就麻烦您老给请一个可靠的。”古羽塞给李老头儿二两银子:“红绸子我明天就去买,什么时候用?”
  “我得找风水先生看看,定了吉日吉时才能知道。”李老头儿很满意古羽的痛快,也不吝啬的多说了一些:“其他的我就看着准备了。”
  “行!”古羽点头,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些讲究,虽然他不迷信,可是他都穿越了,谁能知道还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听人劝,吃饱饭。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他不想饿肚子,也不想吃亏。
  第二天,古羽有跑去采药,第三天就又去了县城,卖了草药,买了半匹的大红色绸缎。
  还买了两张大红纸,他觉得有可能用得上。
  果然,再去的时候,大红绸子用上了,红纸也没浪费,李老头儿让他写了几个横批,贴在大梁上。
  什么“吉星高照”、“四季平安”的,可没少写。
  而其他人看到他会写字,顿时一脸的敬畏表情,干活更卖力气了。
  请来的风水先生已经离开了,古羽没见着人,但是李老头儿特意记下了吉日和吉时,就在三天之后。
  连香案和高香都准备好了,就差上大梁啦。
  古羽特意请姚大婶买来了两只大红公鸡:“上大梁的那天杀了吃。”
  其实也有要用公鸡血的需要在内。
  两只鸡,这么多人吃,也就一人三两块。
 
 
第32章 清明纷纷
  到了那天,古羽不止杀了鸡炖了一大锅蘑菇吃,还特意买了两条大鱼,红烧了给大家吃。
  在这边种田的姚家父子三人也来吃了个饭。
  上了大梁之后,古羽又开始去采药,他最近采药很频繁的往县城跑,又买肉回来,不过这几天,姚大婶多数都是做的红烧鱼,她发现古羽很爱吃鱼。
  于是除了肉类蛋类,做的最多的就是鱼,红烧,清蒸的。
  而且这里是鱼米之乡,鱼类的价格不高,比吃肉划算啊!
  蛋类价格下来了一些,古羽也买过一些大鹅蛋回来,用来做个炒菜什么的。
  等到了清明时节,天空下起了雨,这个时候田地刚刚种好,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
  古羽这一天没出门,将自己的草药收了起来,老姚家的人去扫墓了,他没有墓可以扫,就在十字路口,写了师父的名讳与生卒年,烧了一打冥纸,聊表心意。
  姚伟大叔他们知道了也没说什么,倒是姚大婶做了青团给他吃:“既然在这里安家落户了,以后请人做个灵位,供奉就好,先人们地下有知,不会怪你的。”
  “我知道了,姚大婶放心。”古羽淡淡一笑,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