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你七叔会处理的,不过,今天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姚伟大叔小声的告诉他:“你七叔说了,这事儿啊,还真不怪谁,主要是外面现在乱的很,听说有好几伙强盗都被官兵给剿灭了。”
“这不是好事儿吗?”强盗没有了,大家都安全了。
“好什么呀?”姚伟大叔却道:“以前官兵都是得过且过,谁闲着没事儿剿匪啊?现在不同了,听说是有贵人路过,出了岔子,上面为此非常生气,让下头的人都紧起了皮子,再这么懒懒散散下去,容易被人收拾,还有啊,那些歹人也太不知道轻重了,好像是动了不该动的人,让上头发了话,必须剿灭,死活不论,你家那个病人又是全身的外伤,也不怪县令大人听风就是雨。”
古羽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一个内情:“可是他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再说了,他也不能是个坏人,他识文断字。”
“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还能识文断字?”姚伟大叔果然立刻就问出了矛盾的地方。
“哦,这叫间歇性失忆,就是有的东西他记得,有的东西他忘了,还有的记忆会慢慢恢复,可能有的记忆,比如说太痛苦的,太久了的,可能就会被脑袋选择性的遗忘。”古羽尽量让他能听明白:“他都受了那么重的伤,身边还没有一个人,能是坏人吗?我可听说,不少强盗都是一窝一窝的。”
“那是强盗歹人,不是老鼠,还一窝一窝的。”姚伟大叔都被他这话逗笑了:“你这孩子啊,救了人,那就救到底,他以后的户籍,就落在你名下好了,这样的话,谁也不能说什么,你是流民,他也算是流民吧。”
古羽点头,古代这个时候,户籍管得不严,弄一个清清白白的户籍,还是没问题的,民不举,官不究。
何况也纠察不过来。
古羽在这里吃了饭,买了老姚家几匹老土布,说好了是要回去做被褥的,不然姚大婶都不想要钱了,就这,还多给了古羽半匹料子,是直接从纺织机上拆下来的,非得要给他带回去不可。
古羽却之不恭,收下了,拿了东西吃了饭他就回去了。
下午到了桃花坞,他先去了张龙张虎家,请两位嫂子,先给做两床厚实的棉被和褥子,再做六套厚实的棉袍,还要给他跟靳不二量一下尺子,做冬衣。
包括手筒在内,布料绰绰有余,棉花也多了三五斤。
他还买了针线,以及两大包的蜡烛,当做灯火了。
更是一家送了一扇猪排,给工钱就不是这个味儿了,给吃的和用的才好,显得亲近,又给孩子们带了十几根麻花。
这东西油炸的,好吃。
他自己也买了一些,可以放一段时间,起码三五天是没问题的,带着东西回了家,靳不二没在院子里,而是在屋里。
“我回来啦!”古羽大声的喊了一嗓子。
“嗯。”靳不二还是那个回答。
古羽没在意的是,每次他的回答,的确是很简单,但是那个“嗯”字,就像是在耳边。
他没什么这方面的常识,将东西都卸下车,小驴子安排好,又把东西送去了厨房,药房和屋里。
最后收拾了一下,换了一身衣服,去了厨房,打开锅子才发现,晚饭早就放在锅里了,他只需要加热一下就能吃。
是张大嫂的手艺,一份腊肉蒸菜,一份凉拌的野菜,还有半锅米饭。
而旁边还有几个煮熟了的咸鸭蛋,以及大概是中午剩下的切了片儿的腊肠。
古羽的腊肠是买的辛辣口味的,这个时代他没看到辣椒。
辛辣的味道来源,是芥子和吴茱、萸以及胡椒粉等调味品。
麻利的热了饭菜,端去了病房,跟靳不二一起吃:“我都安排好了,这两天就做得衣服和被褥。”
“好。”靳不二低头吃饭。
吃过了饭古羽收拾好了就给他把药端来了:“喝吧!”
靳不二接过了就一口干了,吃药从来不费劲儿。
“对了,你今天好点了没?我明天给你号一下脉。”古羽坐在那里跟他聊天:“看看是不是要调理一下药方。”
“好。”靳不二就一个“好”字回答。
“你这么闷可不行啊,要多说话,才能让你的思维越发的清晰起来。”古羽问他:“最近想起来什么没有?”
他以为靳不二会摇头,结果靳不二竟然认真的细想了一下:“有一些,嗯,不确定。”
古羽顿时来了兴趣:“是不是想起来什么了?比如说一些零碎的片段?或者是什么东西引起了你的熟悉感?”
如果靳不二能想起来什么,那可太好了。
古羽不是周扒皮,靳不二如果能想起来,联系到他的家里人,当然是要回到家人的身边啦。
虽然他救了他,可他不是带着什么目的救人的,只是医者仁心而已。
“不知道。”靳不二这次摇头了:“我觉得有些熟悉,可想不来了。”
同时头疼,他的脸色一白。
古羽注意到了,赶紧喊停:“好好好,想不起来就不想了,不急这一时。”
人都这样了,他还催什么催?
第二天张氏兄弟就找来了,他们俩负责上山砍伐毛竹,古羽在家负责设计炭窑。
张家妯娌俩负责做饭,为此,古羽家的小野猪,都送去了老张家炖了吃。
反正如今就他们三家人在,倒是能放松不少。
古羽见过烧炭的炭窑,很古旧的那种,还是在农家乐见过的呢,还有人想真的烧炭,可惜没有合适的材料。
但不妨碍当时好奇的游客们,对着炭窑一顿研究。
如今这不就用上了么。
所以古羽他们兵分两路开始做准备。
张家妯娌俩不仅要做饭,还要带孩子,做家务,并且抽空给古羽做衣服和被褥等针线活儿。
大家都很忙呢。
唯有靳不二,坐在庭院里晒太阳,身边趴着两只狗。
跟大家的忙碌一对比,相当的清闲。
但是他病号的身份,也让人说不出什么来,也不能让他干活啊。
中午的时候就凑合吃了一顿,张氏兄弟没回来,他们带了干粮上山。
下午的时候回来了,一人拖拽了一大捆三五年长成的大毛竹,古羽那边已经将炭窑搭建了起来:“一晚上怎么也得干透了,明天开始用柴草熏,后天就能烧竹炭了。”
“不能用火熏干吗?”张虎是个急性子。
恨不得第二天就烧炭,第三天就出窑。
“不能。”古羽摇头:“用火烤容易烤出缝隙,那就不好了。”
烧炭说白了就是植物炭化,要封闭的环境,你要是透风,那还怎么无氧啊?
“听古羽的,这个炭窑建在咱们家后院里,用柴草垛围着,以后别让那两家人看到。”张龙早就想好了,这在自家后院的东西,谁敢不经允许就伸爪子来扒拉?进来就一箭射出去,他的箭法也不错,到时候就说对方是来偷东西的,上衙门都不怕。
于是第二天他们兄弟继续上山砍竹子,古羽继续捣鼓炭窑。
一直到第三天,古羽才让他们拉开竹子,开始烧炭。
这一天,连靳不二都拄着拐来了,他现在可以慢吞吞的走路,但还离不开拐。
张龙看古羽不在意靳不二在一旁观看,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时不时的挡一下靳不二的视线。
可靳不二就当看不明白一样,就站在那里不离开。
古羽将炭窑填满,封死之后开烧……虽然头一次做,但是他稳得住啊。
其他人都眼巴巴的等着,古羽想了想:“我们别干等着,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我们俩没什么事情。”张氏兄弟还真没什么事情。
倒是张家大嫂,听说没事儿,赶紧开口:“你俩过来量一下尺子,做衣服呢,还有啊,当家的先去砍柴。”
于是四个老爷们儿,都听女眷指挥。
古羽跟靳不二量了一下尺子,俩妇女也没什么可避讳的,人家丈夫还在这里呢。
倒是量尺子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靳不二这身高可真不低,八尺半,这要是穿上靴子,快九尺了。
身材也好啊。
古羽就不行了,而且古羽这身材还有些消瘦,看的张二嫂子直呲牙:“你这可瘦了,多吃点肉,胖一点才好。”
“我这是天生的,呵呵……。”古羽能说什么?他也很想胖一点,高一点,壮一点什么的,可他天生骨架小,还真不是什么人高马大的胚子。
“这腰太细了。”张虎随口说了一句。
靳不二听见了,眼睛就盯上了古羽的腰,是挺细的,比旁边两个妇道人家都细。
“他才多大?要是现在就虎背熊腰的,以后还不得成个胖子啊?”张虎笑着道:“当年我也是个少年郎呢。”
“当年你可比他健壮多了。”张二嫂子呲牙。
大家一顿哄笑,古羽在这些人里年纪应该是最小的,被大家当弟弟一样看待。
古羽也是无语了:“都看我身材干什么?看我的医术,看我的人品。”
“毛都没长期,品什么品?”结果被劈柴回来的张虎吐槽了一顿。
又一阵哄笑,大家还挺开心。
中午的时候,俩妇人做了一顿丰富的午饭,特意蒸了腊肠,还有腊肉爆炒的青菜,以及蒸了好几只自己家的风干野鸡。
一群人吃了个饱,等到下午的时候,终于可以开窑,看看竹炭烧成了没有?
都很紧张啊!
就连靳不二都有些好奇:“能成?”
“应该可以吧?”古羽也说不准。
靳不二心说他还从来没有见过,烧制竹炭的,都是木炭。
古羽让张氏兄弟打开了炭窑,终于看到了里头东西的全貌。
作者闲话: 今天五更,两万字以上哈!谢谢大家对江湖的支持。
第76章 烧竹炭准备过冬
打开之后的炭窑内,一片黑漆漆,竹炭,烧成了!
而且是整块的,不是碎片。
“烧成了!”古羽大喜。
“成了!”
“成了!”
张虎他们也高兴的不得了。
整整齐齐的黑色竹炭,并没有一般炭的气味,反倒是有一股竹子的味道,而且形状完整,就连靳不二都觉得,哪怕这竹炭不好烧,也能比一般的木炭卖得好,主要是自带清香。
冬天烧炭取暖,除了添加一些果壳与子核,炭就剩下一点酸臭气了。
哪儿能有这竹炭自带清香来的自然?
“这能烧火取暖吗?”张氏妯娌俩更关心的是实际使用效果。
“要是真的能烧了取暖,冬天也不怕孩子们冻着了。”
妇道人家想的就是孩子丈夫这个家,男人们则是想的可以不可烧了竹炭卖钱。
“烧一下不就知道了!”古羽拿了上头的几块:“不过事先说好啊,竹炭毕竟是竹子烧制成的,你们也知道,竹子烧火的时候,有点吵。”
“那倒是。”这个大家都知道。
“其实也挺好啊,挺有古意的。”古羽将竹炭交给了两个嫂子去烧个火盆试一试。
“嗯?”只有靳不二,看向了他,等待下文的意思。
古羽神奇的明白了他这个“嗯”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他继续道:“古时候说的爆竹,爆竿,最早不就是烧竹竿,发出响动,来报平安,驱邪祟嘛,只是现在改成了鞭炮而已。”
而且鞭炮还是起步阶段。
如果说热武器是火药成长成了巨人之后的形态,那么现在的鞭炮,就是刚刚诞生而已。
连炮房都是衙门在经营,毕竟这东西的配方,没人知道,只有朝廷的火炮匠人会配置。
以张氏兄弟的教育程度,他们也不会口口相传这种事情,但是靳不二倒是记得,的确是这么一个说法。
鞭炮的诞生,也不太久。
“真的吗?”果然,张氏兄弟没有听过这个说法。
“真。”这是靳不二给的肯定答案。
张氏兄弟俩更兴致勃勃的开始从火窑里往外捡拾竹炭了,都轻拿轻放,万分小心的样子。
一窑出了一百二十多斤,三家人分,一家分了四十斤,剩下的碎炭,古羽都要了。
“这样的碎炭可以用来配药。”古羽将那些碎的不能再碎的竹炭,专门用了一个小布包包起来,还挺珍惜的样子。
“这也是药材?”张虎觉得黑了吧唧的炭,不管是什么,都是用来烧着取暖的,做饭都奢侈。
“当然,不过只能外用哦!”古羽赶紧告诉他们:“不能乱吃。”
这竹炭中含有乙酸、乙醚等等成份,对皮肤的过敏、气喘、脚气有作用。
而且长期使用竹炭牙膏、香皂、洗面奶、美容霜和竹炭浴,能促进皮肤角质软化,使皮肤增白清爽,光滑柔润,起到护理皮肤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它对皮肤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更别提其他的用处,可以说是一炭多用的最佳参考物。
“谁没事儿吃它呀。”张虎看着黑漆漆的竹炭,一点食欲都没有。
不过张氏妯娌俩却很高兴的告诉他们:“能烧,热乎的很,也旺火,的确是有点响动,别的没什么。”
“响动怕什么?又不是地动山摇。”张龙搓了搓手,看着古羽:“要不,再烧一窑?”
他们只搭建了一个火窑,一次也就能烧一百来斤,多烧点,也好冬天好过一些,何况还有梅雨季节要指望这些竹炭呢。
“你们去砍竹子,我在家烧,再起两个火窑。”古羽也擦拳磨掌:“一家先攒个三五百斤的竹炭再说。”
因为不止冬天要用,梅雨季节也得用。
“行!”张龙非常麻利的点头。
33/305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