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才多久啊?还没等来好消息,等来了国丧。
家里本来杀了的鸡只有两只,倒是可以用来吃的,那接下来呢?
姚大婶还指望俩儿媳妇调理好身体,好给她生几个孙子孙女儿。
感觉一下子就没了指望,心情能好才怪。
“我也正在想这件事情。”古羽道:“吃不得肉也没关系,可以吃一些别的嘛,豆干啊,麻花啊,油炸花生米都可以啊。”
主要是补充蛋白质,补充脂肪。
女子腹部没有脂肪,是护不住子宫的,他那个时代,女孩子拼命的减肥,不要小肚腩什么的,结果一来大姨妈就疼的死去活来。
还不是因为追求好体型,瘦过了头。
全身脂肪不够的话,是很难受孕的。
“不吃肉?”姚大婶眼睛都亮了好么。
“这个时候了,能吃肉吗?”古羽道:“等过了这个风头,再吃肉也来得及。”
肉类是必须要吃的,不然怎么能补好身体?
他没给吃药膳就不错了,当然,药膳老姚家也吃不起。
古羽将抓来的十几个药包给了姚大婶:“还是要坚持吃药。”
“唉……。”姚大婶有些失望,还以为能不吃肉就补好身体呢。
姚伟大叔却将古羽拉进了屋里:“这国丧呢,你跑出来干什么?外头乱哄哄的,我们族长还让我们都消停点。”
能不消停吗?现在哪儿哪儿都风声鹤唳的样子。
底层的小老百姓见过什么呀?先帝在位快四十年了,上次国丧的时候,姚伟大叔还不记事儿呢。
“我想来看看么,何况现在不能吃肉,还是要吃点别的,不能把补养断掉。”古羽正色道:“这才刚开始,断了不治疗多浪费啊?还要不要孙子了?”
这最后一句,说到了姚伟大叔的心里去了。
“唉!”姚伟大叔也叹了口气:“这事儿赶的太巧了。”
可不是太巧了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了个国丧,什么都能防得住,这可防不住,简直是晴天霹雳。
“没办法,山陵崩,谁能阻止得了。”古羽也挺无语的,他还想快点让老姚家有好消息呢。
结果好消息没来,坏消息传遍天下。
“也是,生老病死。”腰围大叔有点沉默。
古羽开导了他一番,总算是让他心情好了点儿,在这里吃了一顿午饭,同样是素菜,姚大婶做的味道比他好多了。
姚大婶给他打包了两个大包袱让他带回去:“一包是蒸的杂粮馒头,我知道你不会做,给你做现成的你拿回去慢慢吃,一包是菜包子,也是素的,不犯忌讳,你带回去慢慢吃。”
这是符合当下的情况。
两个男人也不会做饭,姚大婶都能想象的出来,他们俩的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儿。
给他们俩带了这么多的干粮,随时可以吃的那种。
“哎,谢谢婶子。”古羽拎着两大包东西走人了。
回去之后,靳不二卸车,看他拎着这么多东西:“嗯?”
疑惑的眼神看过去。
“给咱们俩拿的干粮,以后可以方便吃。”古羽呲牙:“放心,都是素的,不犯忌讳。”
一听说是素的,靳不二就不感兴趣了。
但是没办法,起码这段时间,他们吃肉的时候少,吃素的时候多。
起码要过一个月,才能吃一些腊肉之类的东西。
晚上的时候,古羽就真的爆炒了一份五香豆干,还有杂粮馒头,以及一份蛋汤。
“明天我再给你检查一下腿。”古羽道:“看看情况如何?要是见好的话,再给你搭配一副接骨续筋丸,不用喝汤药了,换成丸药吃。”
接骨续筋丸,配方简单,得药方便,他就选了这个给靳不二作为后续治疗的手段。
“接骨续筋丸?”靳不二没听过这个配方,但是一听就觉得,清晰明了:“真的可以,接骨续筋?”
“当然。”古羽告诉他:“这个配方还很简单,但是效果特别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筋骨损伤、骨裂骨折。”
“很简单吗?”靳不二想了想:“可以说么?”
第81章 长河书院
不是什么不传之秘,秘方之类的东西吧?
“可以啊,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古羽眼下嘴里的食物:“成分就三样,四脚蛇、骨碎补和穿山龙。”
四脚蛇其实就是俗称的马蛇子,也叫蜥蜴。
穿山龙呢,其实就是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
骨碎补为治疗跌打损伤补骨碎之要药,因此而得名。
三样药材都不难得,价格更是不贵,他早就弄好了。
就差制成药丸子,给靳不二慢慢养:“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可不到一百天呢,伤的那么重,可得养好了,不然将来老了,有的你受啦。”
“嗯。”靳不二点头。
将来,老了,好好远的打算。
“对了,明天我们蒸个咸鱼吃吧!”古羽换了个话题,他们家有咸鱼的,蒸一份来吃吃,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嘛。
那天去县城,他们是披麻戴孝的架势,县城里也一片白,不过这么几天过去了,古羽觉得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啦,死了一个皇帝,又不是天塌下来了。
大家偷偷摸摸的吃点肉,解解馋。
“嗯。”靳不二点头。
但是古羽还是很谨慎的,白天没敢做,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他才蒸了咸鱼,一人一条,虽然没到啃得满嘴流油的地步,但是好几天没吃到肉了,鱼肉也是肉啊,觉得太好吃了。
等到再下雪的时候,古羽也将接骨续筋丸给做了出来:“味道可能不太好,但药效绝对够,早晚各一丸,我给你打了黄酒,温了之后,用黄酒送服。”
黄酒?
靳不二皱眉:“嗯?”
古羽已经能解读他的微表情了:“可以让药效发挥的更好。”
其实很多治疗骨折骨裂的中药都是如此,为的是更好地发挥药效,并不是让他没事儿就喝两盅。
“哦。”靳不二点头,吃药的时候,就喝两口黄酒。
他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古羽要买两大坛子的陈年黄酒了,不是为了做菜的时候好吃,而是为了给他服药用啊。
心里说不上是感慨还是感动,他以前喝最烈的酒,骑最猛的马,杀最凶的敌人,吃过喝过见过的无数,也没有这种感觉。
好像御酒都没有这黄酒好喝。
他突然有些不想恢复全部的记忆了,这样也挺好的,不是么?
“对了,我明天要上山,你在家没问题吧?”古羽到底是想上山去看看的,他发现青竹山是个宝地的,青竹山后头连着青山山脉,里头应该是宝藏无数的,各种海拔高度,有各种药材生长,只是这里的人不太认而已。
反倒是便宜了他。
“可。”他在家也好,一个人也能想一些事情。
古羽点头:“那就好。”
第二天古羽就上了山,青竹山上虽然也冷,但没有多少积雪,这地方的雪,落地就化,根本攒不住。
采药,挖笋,一样不少。
等到下午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用做晚饭了。
因为靳不二给他做好了晚饭!
“你会做饭?”古羽真的是吃惊了。
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一只琉璃猫。
“会一些。”靳不二想了想:“才想起来一点,做的不好。”
古羽嗅了嗅空气种饭菜的香气:“挺好啦,比我强多了。”
他去收拾了一下自己带回来的东西,草药阴干,冬笋收拾了一下,那边就被靳不二拿去下锅了。
而古羽洗了手,又换了干净的衣服,头发重新梳理整齐,出来就正好能坐下吃晚饭了。
“吃饭。”靳不二端着东西出来了。
“竹筒饭?”古羽看到他端出来放到了饭桌上的竹筒饭,更惊讶了。
他那个时代,这种竹筒饭都玩出花样来了,而且是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呢,分了好几种,做法也略有不同。
但统一的是好吃,味美,还方便,更环保。
“竹筒饭?”靳不二却皱了一下眉头:“你吃过?”
“我……我……我看这是用竹筒盛着的米饭,就脱口而出了,不叫竹筒饭,叫什么?”靳不二的表情告诉古羽,这个异时空里的竹筒饭,可能跟他认识的那个竹筒饭,不是一个竹筒饭。
看的晕不晕?乱不乱?
“哦。”靳不二看了他一眼,眼神有点复杂难解,但是因为古羽是在低头捏着筷子,正扒拉一个竹筒饭,没有抬头看,就没有发现。
“吃饭,吃饭!”古羽打开竹筒:“做的不错啊?”
他没想到,靳不二这么一个大男人,竟然会做饭,还做得不错。
“只会这一点。”靳不二抿紧了一下嘴皮子,本来不想说,但是到底逼着自己多说了两句:“如果你愿意,以后我可以做饭。”
他看出来了,古羽是真的不擅长家务。
哪怕他尽量做得很好,但是靳不二还是瞧得出来,古羽不擅长。
但是古羽又最讲究,哪怕累一些,他也要干干净净,大冬天的谁总是泡澡洗漱呢?古羽就是这样,每隔三五日就要沐浴,每天都要洗漱,用的洗发用品,他是没见过,但是洗头发很好,并且还有一股清新的气息。
他不是没有用过洗发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要么就是非常珍贵的御赐之物,宫廷制造,外面看不到,且造价昂贵;要么就是随便糊弄一下,皂角水他也能拿来用,反正都差不多,他生活很随意。
可按照古羽的说法,那不叫随意,那叫粗糙。
而古羽的东西,肯定不是造价昂贵,用的效果却不输给宫廷制造的昂贵玩意儿。
只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古羽制作的东西,配方独特,做法简单,就像是他的人一样简单,
另外一个可能的理由,就是宫廷造办有人中饱私囊,将造价抬了起来,借此贪墨。
两种可能他觉得都有存在,其中第一种,应该是占大头,毕竟不论是先帝还是新帝,眼睛里都揉不得沙子。
“好呀好呀!”古羽忙不迭的点头:“你身体好了点儿,可以做点家务了。”
“嗯。”靳不二点头。
他在这里总不能,白吃白喝吧?
好歹也算是手脚健全的一个人。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古羽发现了靳不二的新作用:帮他将杂七杂八的家务给承包了一大半。
比如说喂狗狗,喂鸡鸭鹅,做饭烧汤,虽然做的饭菜,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但是味道不错啊。
为什么是一大半,而不是全部呢?
是因为古羽不让他做一些活,尤其是重活。
首先收拾屋子就不用他,古羽发现他做不了细致的打扫,每次都糊弄,或者说没看到,不会收拾卫生。
其次是挑水,古羽也不怎么有力气挑水的,但是这个活儿对重伤初愈,还在恢复期的人来说,还是不要做的好。
至于劈柴?那就更不用了,古羽自己都不劈柴。
他只捡拾一些枯枝烂竹,作为烧柴用,根本不需要劈柴。
不过才几天的时间,古羽就觉得收留了靳不二真是太对了。
他现在勉强算是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是粗茶淡饭,那也很好了。
在这几天里,古羽抄写的书籍也差不多了,又搜罗了一些草药,在一个晴朗的冬日里,赶着小驴车,带着靳不二,又去了县城。
因为冬月了,加上落雪,道路有些难走,用了比平时多一些的时间到了县城,古羽卖了草药又带着靳不二去了吃了面,吃热乎了的两个人,就去了长河书院。
这里是官府设立的书院,但凡是认识字的男子都能入学读书,不收钱的,但是要给先生束脩,这是必定要有的礼节。
虽然很少,但是很多人家也拿不出来。
何况要认识字,上哪儿找人教导孩子们认识字儿呢?
私塾一般就是用来启蒙用的,教导孩童们读书识字,但要教导好,起码六岁入学,十二三才有资格入书院读书,能在二十岁之前考功名的都是年轻有为啦。
三十岁能中进士当官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而这一路上要读书,要写字,要学更多的知识,甚至为了开阔眼界,需要游历天下,更有甚者,进入衙门做一些事情,来增加阅历。
能支撑起这么庞大且常年开销的人家,非富即贵。
而富人家多数都经商,商人重利轻离别,又被人看不起。
能读得起书,也未必有好的先生肯用心教导他们的子弟。
所以在整个书院里,读书的人真的很少。
古羽来的时候,就看到二十几个人出入,整个长河县,起码有几万人,就这么少的读书人,更没有什么书香四家在此地。
据说整个书院的在读人员,都没超过一百之数。
也怪不得,长河县如此落魄。
文,文不行;武,更是没有。
武将在本朝人才济济,文臣就没几个了,更别提鸿儒名宿,那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福书村,传承好几代人,才培养出来一个文人墨客。
“这位,有什么事情吗?”古羽刚到了门口,进了大门没多久,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也是,这里可是书院,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是不敢进来的,何况还是两个人一起进来,小驴车被古羽寄存在了不远处的一家小客栈门口,给了十个铜板,给小驴子喂点草料和水。
为了今天,古羽特意穿了一身长衫,虽然不是很好看的广袖长袍,但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家穿得起的衣服。
他本来年少,这么一打扮,说是一个小秀才,都会有人信。
38/305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