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一杆入洞漫画_下拉免费阅读

时间:2024-03-13 17:12:18  作者:cocodor

  郎中令不敢直视始皇,领命而去,走出两步方才察觉自己通体发寒。

  皇帝陛下虽则没有勃然大怒,却显然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这天幕如此之大,恐怕卢生他们早已闻风欲逃,他得多带些人去才是。

  【后世总是将焚书坑儒连起来,误以为这两件事都是为了打压儒家,实则这也实在是后世儒家为了抹黑秦始皇,同时给自己立上好一朵暴君治下小白菜的可怜人设。焚书与坑儒,这是两件全然不相干的事。始皇焚书,完全是出自于政治考量,而坑儒嘛,追根溯源,便是源自于对方士背叛的愤怒。】

  【其实秦始皇的愤怒是可以预见的,别说他本来就是一个颇为自负,权柄在握的帝王,这事换谁谁都生气啊,我好吃好喝供着你,结果你非但说的那些都是给我画大饼,还随便就给我找口锅就扣上,这波属实是花钱找骂来了,这钱花的冤枉啊。

  于是,天子之怒,浮尸百万。】

  始皇帝握住腰间的鹿卢剑,指尖攥的发白。

  很好,等会儿卢生到了,他便用此剑砍了卢生。

  天幕中的女声此刻带上了几分戏谑。

  【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地添油加醋,秦始皇暴君形象便愈发跃然纸上,所以说,求长生求到最后一无所有,平白还多了个硕大无比的黑点,被人大书特书。】

  始皇帝精准抓取了关键词:历朝历代?

  所以他大秦的基业,别说万世一系,连千年都没能成功延续吗?

  千万别让他知道到底是那些人篡了他大秦的江山,他倒要看看是谁给他安的这暴君之名。

  【我还是要为始皇帝多说一句,始皇帝虽然下令烧掉六国史书、诗书和百家语,但是只烧掉了民间的,秦宫之内是留有备份的,如果说是因为秦始皇焚书所以就说他是古代典籍佚失的罪魁祸首,那他可太冤了,哪次战乱被毁的典籍不比这多?

  何况,若要彻底灭亡一个国家,便要先毁灭它的历史。这话虽残忍,却也道尽了真理。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便是真的都付之一炬,其实也挑不出什么大问题。

  再者说,秦始皇刚刚接手的,是一个人心未能凝聚的帝国,如果想要提高凝聚力,就必须要统一学说,统一思想,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走的其实是一样的道路,不过我们始皇帝恰恰如他

  的为人一样,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那条路罢了。于是这口黑锅,一背就是两千多年。】

  始皇帝纵然已经有些适应了天幕之人略微轻佻和不重视的语气,闻此言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

  虽然这天幕好像是在帮他说话,只是这语气怎么听着这么让他想打人呢?

  还说什么背黑锅,他威风凛凛的始皇帝,功盖三皇,德比五帝,怎会如此。

  还有什么汉朝,独尊儒术?

  儒生酸腐,都跟扶苏一样想着凭借仁德感化天下,都是空谈,如何可行?

  就是这样的王朝取代了法度整肃的大秦吗?怎么可能。

  而另一边的汉朝

  开国皇帝刘邦此刻干脆在大殿前摆上了一桌酒席,边吃边看,听到天幕这么说,有点疑惑。

  汉朝?说的是他的大汉吗?

  他大汉什么时候成了“独尊儒术”了?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吗?

  在汉武帝方登基没有多久的那个世界。

  窦太皇太后在年轻的汉武帝的搀扶下走出宫殿,虽然看不清天幕的内容,但是常柚略含戏谑的声音却能让她听得清清楚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想到自己这个孙子对儒学的浓厚兴趣,窦太皇太后忍不住蹙了蹙眉。

  不会就是她的好孙子搞出来的事吧。

  不行,得想个由头,去把弄乱了朝堂的赵绾和王臧这些狂妄自大,总想着对汉家天下指手画脚的儒生们赶出朝堂。

  她扭头看向刘彻,声音虽然仍旧和煦,却带上了几分审视,“皇帝觉得这天幕之中所说如何?”

  刘彻自然是否认三连。

  皇祖母想多了,自然不可能是朕。

  但却抬眸看向天幕,内心忍不住思忖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听起来倒有那么些意思。

  【当然了,秦汉时期方士是很猖獗的,听信方士的话,去寻找那所谓的海上蓬莱仙山的,也远不止秦始皇一人,汉武帝寻仙问药的故事可是结结实实在《史记》里占据了许多的篇幅,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方士,这个我们后面再提。】

  刘彻感觉自己好像被臣子们偷看了。他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尖,暗自心想,自己肯定不是这个天幕说的汉武帝吧。

  虽然他很喜欢打仗,之前对方士说的那些话也十分信以为真。

  但他可舍不得把自己的宝贝公主嫁给一个方士。

  可是那些方士所说的,也确实很有道理,更是曾为他展露过自己不外传的秘术,这又如何作假?

  更何况还能化丹砂为黄金,如何能不让人信服?

  不过……

  他抬头看向硕大无比的天幕,心道,一仙更比一仙高,像天幕这种神迹,他还是第一回 看到,可比之前那些方士的能力强多了。

  那既然天幕之中的仙子如此说,恐也是有自己的道理,怕不是早就看穿了那些方士的把戏,特意来提点他。

  【但若只是听信方士的谎言,去找找那虚无缥缈的仙山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也许是古代中华过于先进的设备,给这些方士们提供了途径,竟然开始钻研起了丹药。说起丹药,这还真是一个敢做,一个敢吃,可真是吃死了不少人。】

  丹药还会吃死人!?

  天幕前的诸位陛下虎躯一震。

  寝殿里放着的丹药忽然就烫手了起来。

  【比如我们至今津津乐道的大唐。终唐一朝,共有22位帝王,沉迷丹药的,便就有15位,遥遥领先于其他朝代,更有甚者,有五位皇帝直接死于服用丹药。当真是有一些家族传承在的。

  不过唐朝皇帝如此沉迷丹药,可能也跟李唐王朝家族有“风疾”这样的遗传病有着一定的关系,可能也有一些治病的考量。但这个数字确实也太触目惊心了一点,毕竟有超过一半的皇帝求仙问道,有四分之一的皇帝死于丹药,实在是冠绝华夏。

  其中不乏有如唐太宗和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这样有能力的帝王。】

  天幕狠辣无情地打碎了原本抱着最后一丝幻想的皇帝们。

  被点名批评的唐朝皇帝们显然更是如坐针毡。

  最先反应过来的便是唐宣宗李忱最先反应过来。

  小太宗,说的不会就是他吧?

  毕竟那些朝臣们最喜欢夸他有太宗之风,他平时也很乐意被这么夸赞。

  毕竟那可是他们大唐的太宗皇帝欸!

  大臣们看自家圣人愣在原地,这可真是个好时机,赶紧进谏道:“圣人呐,咱要不还是别吃丹药了吧。”

  好不容易盼来个有作为的皇帝,可不能就这么吃丹药没了啊。

  李世民则有些迟疑地看向自己挚爱的观音婢,语气弱弱道:“这这这唐太宗应该不是朕吧。也不是所有不走寻常路的皇帝都号太宗的吧。”

  虽然他确实向往汉文帝,颇想做那大唐的文帝,与汉太宗遥遥相对。

  长孙皇后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此刻也异常震惊地望向李世民,她家二郎不是素来对秦皇汉武追求仙药的行为嗤之以鼻的吗?怎么就忽然嗑上药了呢。

  而且……怎么吃死了这么多,说出来,是有那么亿点点丢脸啦。

  【不过无论是秦汉时期比较流行的丹砂类丹药还是后世所谓改良版的草本类丹药,其实都是有毒的,毕竟毫无毒性,吃下去没知没觉的,怎么取得皇帝的信任嘛。】

  被整肃的秦军围了个底朝天,脚下发软,被秦军架着过来的卢生,才刚刚走进始皇帝寝居所在,就被这天幕振聋发聩的一句“有毒”吓破了胆,“砰——”的一声跪在了地上。

  始皇帝此刻已然过去了自己最愤怒的顶点,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卢生,便如同看一只将死的蝼蚁。

  甚至于有些轻蔑地想着,自己之前怎么会被这种一点胆色都没有的人给忽悠去了呢。

  还给他吃有毒的丹药?

  他突然就改了主意。

  此等小人的血,不配染脏他的帝王剑。

  始皇帝甚至微微勾起一个弧度,声音平静却让听的人惊涛骇浪,“不是说朕刚愎自用,不配寻药吗?”

  他此刻已然弃用了卢生进言,让他自称的“真人”称呼。

  卢生狠狠磕头,只妄图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那就好好在我大秦的狱牢里求求神仙保佑,护住你的性命吧。”

  始皇帝挥一挥手,瘫成烂泥的卢生便已被带了下去。

  想来徐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天幕不是说了吗,数年后他还会再见到徐福一面,就是再不久于世,也得把那胆敢玩弄他于股掌之上的徐福给砍了。

  【因而目前有种观点认为,如果秦始皇不吃丹药,恐怕不会壮年暴毙,秦朝又何至于二世而亡,纵使二世而亡,又怎会只存在区区十四载?】

  还没缓过神来的始皇帝骤然听到此消息,眼前便是一黑。

  他就着旁人的搀扶站稳了,咬牙切齿道:“扶!苏!”

 

 

第3章 长生之梦【三】

  天幕中的常柚自是不知道自己给秦朝丢下了怎样的一颗深水炸弹,差点炸了个人仰马翻。

  【不过关于秦朝二世而亡的事,就不在这过多赘述了,有想听的小可爱们可以给我一键三连,我们下期就来讲讲这些历史上的败家子们。】

  别啊,这怎么就不多赘述了呢?

  下期?下期又是什么时候啊?

  秦朝时空已然赶到始皇帝身边的满朝文武全都翘首以盼,结果就等来了这么四个字。

  还有那个什么一键三连,又是何物?给了便可以听我大秦是如何……咳咳,如何亡的了吗?

  始皇帝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此刻缓过最震惊的一刻,已然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他暗暗咀嚼着方才天幕中人的只言片语,脸色愈来愈差。

  二世加起来十四载?

  他泱泱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方才创下如今之一统局面,怎会只存在了十四载?

  虽然现如今,六国余孽一直蠢蠢欲动,可大秦六世之家业,远非其余六国可比拟,更别说大秦自孝公变法以来,国富兵强,那只大秦劲旅,足以睥睨天下,还有无数良将能臣。

  他就是放头猪在皇位上,也不至于败得如此快吧。

  始皇帝从没觉得自己的识人之能这么差过。

  扶苏虽然,仁懦好儒,但却不是个完全没有能力的人啊,莫不是上位之后失心疯了?

  扶苏原本安安生生在自己的寝殿门口吃瓜看热闹,毕竟近来他跟父皇之间的政见愈发不合,再加上他父皇随着年岁渐长,愈发喜爱追求长生之术,便听了卢生所言,最忌讳别人打听自己所在,他还是不要前去触霉头比较好。

  谁曾想到,这天幕不仅大肆夸赞父皇江山一统的功绩,听起来对父皇设郡县之事也并无异议,更是在焚书事件中言语间对后世儒生颇有些内涵,本就喜爱反省自身的扶苏已然在心中暗暗打鼓,莫非儒家所倡导的复古,尊周的分封真的不可取吗?

  自小被儒生教育熏陶长大的扶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也许他确实不应该只听一家一言,父皇让他看的《商君书》,也许他确实应该再仔细思量一下其间是否有之前自己嗤之以鼻但其实可以提供借鉴的地方。

  紧接着便又骤然听得此言,说他大秦二世而亡,只存在了十四载。

  五雷轰顶,莫过于是。

  秦二世,秦二世,秦二世除了他还能有谁啊!

  他虽不认同父皇的诸多政策,也曾频频出言顶撞,致使父皇对他也没什么好脸色,可他却也知道,这大秦的江山迟早有一天是会交到他的手上的。

  可怎么,就给自己三五年就败光了呢?

  如果不是始皇帝那边的郎中令来得快,扶苏差点就想触柱而亡算了,总好过败坏他大秦数代人上百年的努力。

  他出现在大殿门口的时候,面色犹自苍白苍白的,始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愤怒一时间没压住

  扶苏不躲不闪,生受了这一顿揍。

  心里却仍旧在惶惶然,思忖自己将来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败家法才能在数年之内直接给大秦败亡国啊。

  他真的想不通。

  而常柚自然不知道秦朝的公子因为她的三言两语差点怀疑人生,已然转了个话题,毕竟今天的主题是长生嘛。

  【好,接下来邀请我们下一位选手出场。他,内修礼乐,外拒匈奴,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与荣耀,他所建立的昭昭伟业,鼎立千秋,他的手下,将星璀璨,人才济济,他的国号“汉”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大家在弹幕区告诉我他是谁!】

  此刻犹自醉卧美人膝的刘邦豪饮罢,哈哈大笑道:“大汉?这说的肯定就是乃公我啊。乃公我手下可不就是将星璀璨,人才济济嘛。”

  坐在他身侧的吕雉挪了挪眼,没眼看这个不要脸的帝王。

  人家还说外拒匈奴,给了国家尊严呢。

  你拒了什么匈奴?

  哦,也不是没拒,不是在白登山好生困了七天七夜嘛。

  其余臣子也十分意会地垂下了头,反正对于陛下的厚脸皮也习以为常了。

  他们心底未免也有些蠢蠢欲动。

  万一真的说的是他们呢,这样的功绩,听起来就让人豪气万千。

  何况他们随着陛下四方征战,最终问鼎中原,如何算不得一件足矣称颂千秋的伟业?

  不过看着只想生前快活,很少求仙问药的刘邦,心里也兀自狐疑,就自家陛下这个德行,恐怕不会跟所谓长生搭上关系吧。

  【没错,这说的就是汉武帝刘彻。他北拒匈奴,南逐百越,东并朝鲜,西越葱岭,东南西北四面开花,一举奠定了华夏的版图,让汉人有十足的底气说出那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让无数人心潮澎拜。】得知了自己谥号的刘彻也很想心潮澎湃,如果不是早先天幕仙人已经剧透过汉武帝把自己女儿嫁给了那什么劳子方士,再加上有了秦始皇在前打样,他显然对即将到来的内容有了些心理准备。

  尤其是他的“罪证”至今还实打实摆在那甘露宫里呢。

  真让人恨不能现在就昏过去。

  知道了不是自己的刘邦却毫无尴尬之色,反倒仍旧豪爽非常:“好!说得好!”

  只是在心中有些打鼓,这孩子看着怎么不像是刘盈能生得出来的呢。

  但很快便被他抛诸脑后了,说不定返祖效祖宗了呢,这孩子,一听就像他。

  【不过翻开《孝武本纪》,里面妥妥的就是汉武皇帝寻仙记,不过也没有办法,毕竟原本的《今上本纪》已经被删去了,恐怕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司马迁曾经写下过什么了,如今的《孝武本纪》主要是从《封禅书》及其他篇目中将有关汉武帝的内容全部搬迁过来,因而便全是汉武帝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