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病体未愈,你就在这里大放厥词,你想害得殿下病情加重不成?!你不是想看吗,来,过来,你给我看!”
说着,他就拽住万怀信的领子,让他过去。
然而这一拽,他没拽动。
孟昔昭:“……”
死太监,吃什么长大的,怎么这么沉啊。
还是郁浮岚看他脸色有点挂不住,赶紧上前,跟其他人一起,把万怀信拉了起来。
本来还不敢碰他的侍卫们,这时候就像是靠山到了,一个个气势汹汹的,知道的是要进去看望太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要直接把万怀信拉去屠宰场了。
有他们代劳,也就不用自己出手了,孟昔昭乐得清静,只在前面引路,等来到宫门处的时候,突然,他转过身,一个用力,啪的一声,抽了万怀信一巴掌。
万怀信不可置信的把脑袋转回来,然后就看到孟昔昭怒不可遏的指着他:“进去以后,不准发出声音来!你要是敢喧哗,我就当场宰了你!”
万怀信:“…………”
他要吐血了。
我就是再能喧哗,也不会比你抽我这一巴掌声音大!
万怀信十分悲愤,可下一瞬,孟昔昭就带着他进了宫殿,他顿时像个被掐住脖子的公鸡,半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其他人也放轻了脚步。
来到离崔冶有一丈远的地方,孟昔昭就停了下来,然后踹了一脚万怀信,用气声说道:“看,你使劲的看。”
秉着自己不能白挨打的想法,万怀信赶紧直起腰,伸着脖子往那边看。
其实不用伸,这个距离,他连崔冶脸上流了几颗汗珠都能看清。
人的状态如何,真的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万怀信在皇宫工作三十年了,打崔冶刚出生的时候,他就见过他,但他发誓,这还是第一次,他看见太子殿下的状态如此差。
说句不太好听的,仿佛都有了死相。
万怀信顿时慌了,孟昔昭一直看着他的表情,见他这样,不禁无声的冷笑了一下,然后,他就指挥着那群侍卫,再把万怀信拉出去。
等出了宫门,孟昔昭把门关上,转过身,然后对着正六神无主的万怀信,又是啪的一下。
万怀信:“…………”
你有完没完啊!!!
向来都是他抽人,何时轮到人抽他,万怀信实在受不了了:“你怎么还打我!”
孟昔昭:“你还敢横?!要不是因为你,闹出这通乱子,惊扰了殿下,我会出来打你?现在是什么时候,谁有工夫浪费在打你上面!”
万怀信:“……”
而说完这句话,孟昔昭一秒收敛暴怒的模样,满脸都只剩担忧:“这场病来势汹汹,殿下的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若殿下真的有个三长两短……”
他瞥向万怀信:“万副都知,我看,你便不要回去了。”
嗯。
众所周知,皇帝和太子一旦出事,尤其是意外而亡的时候,周围人,都不用审,上到大臣,下到洗衣服的婢女,通通宰了了事。
君死有疑就是这样的,先宰,宰完了再看继任者愿不愿意追究这是怎么回事。
幸亏啊,只有皇权集中的中原是有这么一个规矩,要是匈奴也有,孟昔昭当初就得换个办法了。
万怀信:“…………”
他熬了这么多年,才终于熬成了副都知,他可不想给太子陪葬!
其实他强烈怀疑孟昔昭是吓唬他的,可问题是,刚才他也亲眼看到了太子的模样,万怀信不敢下结论,也不敢拖着。
万一是真的,万一太子真有不好的倾向,他得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回去禀报啊。
当天晚上,万怀信就着急忙慌的回应天府了,连贞安罗都忘了再提。
孟昔昭看着他离开,冷哼一声,转身又回了殿内。
*
白日的时候,崔冶的确睡着了,他病了的消息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但孟昔昭不让别人进来,只自己一人守在这里。
多数人都没什么意见,毕竟大家都忙着呢,照顾病号这种事,他们这些大老粗,也帮不上忙。
只有詹不休,详细打听了一下,得知他吃住都和太子在一处,他不禁古怪的看了一眼宫门。
孟昔昭自然是不知道他来过的。
他坐在崔冶的床边,守着他的同时也没闲着,手中总是鼓捣一些粉末和汁液,幸亏郁浮岚和张硕恭信任他,不然,他们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想给太子再下一种新毒了。
第一天药效是最猛的,崔冶连睡觉都很困难,太疼了,根本睡不着,第二天就好了一些,有时候清醒,有时候昏睡,但不管什么时候,他的脸上,都皱着眉。
今日已经是第三日,崔冶昏睡了一个时辰,醒来的时候,外面天已经黑了,孟昔昭也不再鼓捣他那些东西,而是半躺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张湿润的帕子,身子朝他这边倾斜,眼睛却看着远处的灯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注意到崔冶动了,他这才把目光收了回来。
坐起身,他问:“要不要吃些东西?”
崔冶摇头:“如今什么时辰了。”
孟昔昭回答:“二更。”
闻言,崔冶撑着身子,要坐起来,孟昔昭帮了他一把,摸到他背上冰冷又濡湿的布料,孟昔昭拧了拧眉。
崔冶还毫无所觉,坐起来以后,就对他笑了一下:“我感觉好些了,你睡吧,我坐着看会儿书。”
孟昔昭看看他:“我不睡,睡不着。”
崔冶一顿:“怎么会睡不着,你都好几日没有休息了。”
孟昔昭靠着床头,唔了一声:“因为我心里想着事情,得不到答案,便睡不着。”
崔冶望着他,面露疑惑:“什么事?”
孟昔昭听见了他的问话,却没有吭声,只是瞥了他一眼。
感觉再等下去也毫无意义,还不如像郁浮岚说的那样,直接问他好了。
至于能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答案……
孟昔昭不确定,他只知道,一日得不到答案,他就一日敞不开心扉,因为他总觉得,崔冶对他有所保留,他的真心,也不是那么的真。
平心而论,孟昔昭知道自己有点过分,毕竟他也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告诉崔冶,但……他控制不住。
因为在他看来,他的来历已经成为了过去,是无论如何都影响不了现在的,可崔冶的中毒,一直都是现在,它时时刻刻都存在,而明知道自己那样的担心,他却还是不告诉自己,那所谓的旧疾,其实是中毒。
一段关系,最怕裂痕,而裂痕的产生,一开始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孟昔昭想要和崔冶经营一段关系,便不想留下可能会成为裂痕的隐患。
抿了抿唇,孟昔昭终于开口:“崔冶。”
崔冶怔了怔。
上次孟昔昭叫他名字的时候,便十分严肃,这次,大约也是要问他一件很重要的事。
有了心理准备,再听到孟昔昭的问题后,崔冶就没那么惊讶了。
孟昔昭问他:“你的旧疾,当真是旧疾吗?”
气氛十分安静,崔冶望着孟昔昭,后者也看着他,不退让,不躲闪。
须臾之后,崔冶淡淡的笑了一下:“不是。”
孟昔昭得到答案了,反而愣了愣,他转过头去,觉得到这里就可以了。
“不是便不是吧,反正都知道可以治好了。”
孟昔昭不想再追问,然而崔冶不放过。
他轻笑着看向孟昔昭的侧脸:“你想问我这个,想多久了?”
孟昔昭:“……我说从你第一次旧疾发作开始到现在,你信吗?”
崔冶古怪的看着他:“为何不信,我的二郎天资第一聪颖,看出这点小事来,有什么不可。”
孟昔昭:“…………”
崔冶见他又不说话了,便转过头,坐正了身子,他轻轻的叹了口气:“不过,还是有些诧异的,既诧异二郎这么早就发现了,也诧异二郎竟然想知道这等事。”
孟昔昭本来都不想再搭理他了,听到这话,又倏地把头扭过来:“为什么我会不想知道。”
崔冶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以二郎的聪慧,不会猜不到此事干系重大,沾上了,便可能要命。”
孟昔昭听懂了:“所以你觉得,我应当心照不宣,哪怕知道了,也不跟你提起才对?”
崔冶眨巴眨巴眼睛,对他讨好的笑笑:“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二郎比我想象当中的,更在意我。”
孟昔昭:“……”
他有些气闷,干脆不理他。
其实崔冶猜得对,孟昔昭就是这样的性格,要是他对崔冶没什么感情,肯定是永远都不会问他这些,看来崔冶很了解他。
但又不是太了解他。
崔冶看着他气鼓鼓的模样,感觉有点难哄,干脆,他说起别的,调转了孟昔昭的注意力。
“二郎可知,甘贵妃当年突然离世,她究竟是如何死的?”
孟昔昭再一次不受控的转过头来,他震惊的看着崔冶。
很多时候,某些问题一问出来,这答案,其实就已经摆在问题当中了。
孟昔昭满脸惊愕,张了张口,他好不容易才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话:“……你干的?”
崔冶歪着头看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微笑着点了点头:“是,我干的。”
第90章 仙缘
孟昔昭呆呆傻傻的看着崔冶。
崔冶耐心的等了片刻, 见他始终都回不过神来,只好叫了他一声:“二郎?”
孟昔昭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而他第一反应,是低下头去, 掰着手指头算:“甘贵妃是天寿三年年底殡天的, 距今已经十三年,而你在十三年前……才七岁?”
崔冶垂着眸, 笑了一下:“有些事,恰巧适合孩童去做。”
孟昔昭:“…………”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崔冶, 崔冶任他打量, 看上去平静,实际这心里, 还是有一些忐忑的。
毕竟一个成年人杀人,和小孩子杀人,有本质上的区别。
崔冶抿着唇, 感觉本就隐隐作痛的五脏六腑, 如今又开始扭曲一般的疼。
而这时候,孟昔昭突然一声招呼不打, 直接一个漂移, 把自己咻的一下挪到了崔冶面前,他眼睛亮亮的抓住崔冶的胳膊, 摇晃了两下:“你是怎么杀掉她的,快,仔细说说!”
崔冶:“…………”
其实, 这事没有孟昔昭想的那么复杂。
如果按照一般的套路,天寿帝此人, 应当过去还算不错,等遇见了他的真爱之后,才会性情大变,突然为了甘贵妃要死要活,不顾自己的发妻和长子。
但事实是,没有甘贵妃,天寿帝也一直都是那个德行。
……
好色,自私,任性,贪图享乐。
从崔冶记事起,他这个爹,有就跟没有差不多,是他娘一直照顾他,是他娘教他认字,教他明理,教他如何对待旁人的阿谀奉承与冷嘲热讽,他娘忙碌的时候,他那个爹,不是在青楼里和别人把酒言欢,就是在诗会上听人捧臭脚。
成婚四年,也诞下了嫡子,没有外界的压力了。如此一来,天寿帝和谢皇后很快摸出了一套相敬如宾的相处之道,天寿帝在外胡混,但混就混了,不会随随便便往宫里放小妾,而谢皇后管着彼时的东宫,在外给足了天寿帝面子,在内,则完全不管他,只一心一意的教养自己的孩子。
要是没有甘贵妃出现,他俩能这样过一辈子。
很可惜,“要是没有”这四个字,本身就是一句悖论。
天寿帝刚登基第三个月,就急不可耐的要纳新妃,要不是有祖宗规矩在那压着,可能他爹刚死,他就想选秀了。
过去这些年,谢皇后除了不招他喜欢,其余的处处都做得特别好,于是,天寿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把这事交给谢皇后来办。
谢皇后也没意见,按部就班的昭告天下,选官女、选民女,而根据开国皇帝留下的遗言,高位嫔妃必须是平民出身,当然了,真要这么实行,根本不现实,没看谢皇后自己都是知府之女么。
所以,她折中了一下,选的都是家里没什么根基的,只有一个人在朝,按家世筛选完以后,再按相貌选,谁让皇帝就好这一口呢,不选好看的,他也不干啊。
谢皇后此举,不过是按章程办事,可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已经招来了祸事。
在这次选秀当中,甘太师瞒着待嫁的二女儿,把她的名字报上去了,但因为在第一轮筛选里,就被谢皇后挑了出去,所以根本没起什么水花。
然而在选秀宣布告终的两个月以后,天寿帝出去玩,恰逢乞巧节,他看见甘静月挑着花灯站在树下,安静的看着河面,当时便惊为天人,他追过去,想要去问这个女郎是谁,但等他过去的时候,甘静月早就走了。
从此,天寿帝茶饭不思,殿前司被他折腾的什么事都不干,净找人了,等得知这个女郎就是甘太师家的二女儿,而且没有婚嫁,他立刻就发了一道圣旨,让甘静月进宫,而且一上来,就封了她嫔妃当中最高级的封号,贵妃。
因为这个,还把一位谢皇后早就挑好的女子给挤下去了。
所以说啊……天寿帝和甘贵妃的相遇,真的没有猫腻,就是那么的巧,而甘贵妃也就是这么厉害,能让天寿帝对她一见钟情。对于这件事,最开心的人莫过甘太师,本以为没戏了,谁知道峰回路转,自己这个女儿这么争气,直接一步登天了。
而甘静月这人……也有点难以描述。
她进宫是被迫的,之前她定亲了,而且按照原本的计划,再过半年,她就过门了,突然变成皇家小妾,甘贵妃其实很生气,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她对天寿帝根本没有好脸色,惹得天寿帝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放在哄她上面。
147/217 首页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