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靠脸上位后我谋反了[穿书]——五枝灯

时间:2024-03-22 07:34:35  作者:五枝灯
  这场戏谢熠秋做了太久,也牵连了太多人。该结束了,他想着,可他要给助他之人一个好的名声,他们是忠良,不是逆臣。
  再者,人心易变,虎符却不会变,这是独属于权者的心思,是他捏在手里的北明的命。
  谢熠秋收回了手,水滴顺着指尖落下,将手指衬得白皙水润,好看得不像一个男人的手。“彪炳青史还是遗臭万年,他选了后者,我也是。”
  远在临牧的顾濯被落在脖颈里的雪冷得直哆嗦,这地方太靠北了,冷得跟甘宁有得一拼。他钻进帐子便急忙脱了袄子,误之一瞧,忙道:“别脱呀!主子这是想冻死自己!”
  韩承正在烤火,闻言抬头道:“你懂个屁,主子的衣裳湿了。”
  误之恍然大悟,“哦,那我来烤。”他刚要接过手,但是顾濯没给他,亲自把着放在炉边烤。
  韩承道:“你还是不懂,这可不是你能拿的。”
  误之白了他一眼,顾濯道:“替我给顾尔金写封信,误之,你去拿笔墨。”
  “好嘞!”误之将纸笔准备好,“可是为什么要我写啊!”
  “你不是会以我的名义写信吗?”顾濯道。
  陈年旧事一提,误之险些羞的将脑袋埋进脚底下去。当初他以顾濯的名义给谢熠秋送过信,那时候还不是因为他太过于担心了,一时情急,害的谢熠秋急着往甘宁赶,听说路上还遇了险,好在顾濯到的及时。
  他给顾尔金写了信,这场仗要打的久一些,最好是拖到北明的粮马道修好了。
  没过几天,顾尔金便绕道来了临牧。“打仗还有不愿意快打完的?顾濯,你是在为人拖延时间吧?”
  顾濯立即承认了,“秋玉需要时间,费州、楯州,还有甘宁的军队不能悄无声息地到帝京,那便只能拼速度,需得等粮马道修好,一夜之间跨越千里不成问题。等他到了帝京,到时我带着我手里的军队回去,与他一道,并肩而战。”
  顾尔金笑着道:“我本就没打算再让你回莽蒙,知道你放不下谢熠秋,可既然你要我陪你做个戏,我便只能当一次恶人了。来日你和谢熠秋都要谢我。”
  “此次出兵并不全是为了秋玉,而是北明确实有仇恨在北蛮人身上。”
  卫扬的死,当年帝京的一场疫病,谢熠秋身上的蛊毒,以及李南淮身上的蛊毒。这场仗是非打不可的,这或许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必须解决的问题。
  顾濯当顾尔金是他的亲兄长了,这两年多亏了顾尔金,他才做成了那么多事。
  .
  先帝忌辰将至,阖宫都忙了起来,谢岫在皇宫安排了守卫,便帮着礼部准备祭典要用的东西。受忠帝为帝八年,虽然算不上是一个特别贤明的君主,但到底也算励精图治,光拿禅位这一条来说他就比以往帝王都让人称赞。
  典籍司的人这些日子要再重新修撰受忠帝的那部分史书,为了颂扬他让贤,便不得不多拿他以前的功绩做文章,以此锦上添花。若是还按照以前的来写,说受忠帝多么暴戾,甚至让阉党乱政,那这个皇帝既然品行这么恶劣,又怎会让贤呢?这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了,倒显得天汉帝的位置来得奇怪了。
  所以重修史书不算是为了受忠帝,他一个死人任凭后人怎么书写都无所谓,世人的评价都搁在心里呢。但天汉帝可是活生生的,世人对天汉帝的评价绝不能带有污点。
  受忠帝升迁所批阅的折子,看的书籍,写的诗词全都被翻了出来。人品再怎么差的人也总是会留下那么一丁点值得被人称颂的东西,典籍司的人便要从这堆废品里找出能被添油加醋放进史书里的东西。
  那日帝京落着雨,皇宫的青砖上泛着涟漪,谢岫撑着伞进了典籍司,望着人忙忙碌碌,来迎他的是个老头。“统领大人这些日子忙,怎么亲自过来了?”
  谢岫道:“礼部要典籍司尽快找些受忠帝的功绩出来,要不然祭文写不出啊。”
  这老头是典籍司的司长,点头应和道:“这事真是记不得,咱们这里修撰了几个月都没找出多少好听的东西来,实在是为难,还请礼部多等等吧,或是让他们自己写就是了,哪里非得用我们典籍司写的东西呢!”
  谢岫笑着道:“受忠帝生前就没多少拿得出手的功绩,不是失了土地就是宦官专政,就连当年疫病他也是什么都没做,自己离京痛快了。说他勤政爱民、睦邻安边,这都是胡扯,更谈不上忠厚仁恕,这让礼部怎么写?所以也只能靠你们典籍司多找找了。受忠帝做的事,只能屎里淘金,到底是个苦差事,真是难为你们了。”
  这谢岫到底是姓谢的,还是受忠帝的堂弟,竟也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令典籍司长忽然汗颜了,这话谢岫说说便罢了,他可不敢多说,于是只能应着说:“咱们都是为朝廷办事,多累的活都不算难为。”
  谢岫见他忙,便没多打扰,只是拱手说自己在这里看看,一会儿就走。
  典籍司好几层阁楼,东西摆的高,不过也都是按照年份摆的,不会乱。
  谢岫望了一圈便撑伞离开了,此时天气隐晦,加之下了雨,更显清寒。只闻身后一阵脚步声跑过来,谢岫疾步往前走着,不一会儿就被身后之人追上了,他虎口握在腰间的刀柄上,佯装要抽刀,却被那人按住的手。
  余苗见他这样防备,惊讶道:“你要杀了我啊?”
  谢岫一笑,道:“你偷偷摸摸跟在我身后要做什么?”
  余苗伸开手臂给他看被雨淋湿的身子,道:“我来时还没下雨,没带伞。”
  谢岫道:“蹭伞的啊。”
  两人一道往宫外走,谢岫这两年长得快,以往在楯州那种苦地方吃穿都不好,年龄也小,那时候长得慢,个头也矮,他刚来帝京的时候还比余苗矮上一个头,如今差不都一样高了。一把伞难装两个人,谢岫走的沉稳,但还是没走几步两个人的腿便都湿了,余苗望了一眼底下,还没说什么呢,谢岫便开口道:“你来撑伞这腿也得湿。”
  余苗干脆接过伞来,道:“是,小的给您撑伞。”
  谢岫看了他一眼,恍然一笑。余苗道:“你今日去了典籍司?礼部的人让你去的?统领大人最近挺忙呀。”
  谢岫答道:“礼部要准备祭典,需要禁军帮着搬东西。从前祭典的台子搭建都是工部的活,可工部忙着修粮马道和水利,眼下正是忙的时候,各部都忙,我们禁军不能干等着吃白饭呀。”
  他忽然压低声音,“况且,有户部拨款,谁不是拿钱办差?这份银子不赚白不赚。”
  “你一个禁军统领还缺钱?”
  谢岫道:“缺呀,吃花酒可要花不少钱呢。那秀春楼我常去,听说这些日子又多了些新菜品,指挥使大人要不陪我去尝尝?”
  余苗瞬间皱了眉头,“你还吃花酒?该不会还有什么貌若天仙的姐儿陪着?”
  “姐儿貌若天仙,哥儿也长得不错。我身边有个撑伞的,长得比秀春楼里的姐儿都好看。”
  谢岫哈哈笑着,余苗却忽然哑了言,不知怎得只觉得从脖子到脸都是热的。他僵硬地看着路,开口道:“没事少去典籍司,这些日子人多眼杂,里面的东西金贵,少了什么或是多了什么都说不清楚。”
  谢岫哼笑一声,歪头看向余苗道:“指挥使大人放心,我心里有数。走,陪我吃酒去。”
  受忠帝的忌辰在寒冬腊月,当年他死的突然,只有李南淮亲眼瞧见了他吐血而亡,死状悲惨。说来也是悲戚,受忠帝自那年中秋出行过后倒在街上,被李南淮送回了皇宫,朝中大臣乃至帝京百姓便再也没见过受忠帝一眼了,直到他死后入馆葬入帝陵,也没人能瞧上一眼。
  一日典籍司的小官怀里抱着给用布裹着的东西急忙到了司长面前,险些摔倒在地,那东西露着一角,赫然是个黄绫锦,司长打开一看,是落款于受忠八年的一份遗诏。
  一阵脚步声踏着泥水进了阳神殿,李南淮捏着这东西厉色道:“当初闻律拿着这东西跟朕逼宫,朕不是让人烧了吗。是谁将这东西又翻出来了!”
  那老司长跪倒在地,吓得哆嗦。“这东西搁在架子上,完好无损呐,臣也不知是谁将它收进来呀!”
  这时候殿外已经跪了一众臣子,天气湿冷,脸上被突如其来的落雨打湿。“陛下!近日帝京传言受忠帝当年死的蹊跷,臣等当年未见过受忠帝,一时也无力为陛下辩驳几句。当年唯有陛下亲眼看着受忠帝殡天,陛下当真要看着京中流言四起吗!”
  殿门忽然打开,李南淮立在门前,冷声道:“这世上没有空穴来风,流言是谁传的?”
  “陛下也知道这是空穴来风吗!臣等听闻典籍司里放着当初闻律谋反所持受忠帝遗诏,竟是和陛下登基时候的圣旨搁在一起的,陛下曾说那遗诏是假的,可臣等看见的却是两份诏书的字迹没有丝毫差别,陛下怎知一真一假!”
  “你们现在到朕的面前,是为了质问朕?”李南淮挥袖。
  他们跪在殿外,高声道:“臣等不敢!这些说辞尽是京中传言,陛下要压下去,不是给臣等一个交代,而是得给天下百姓一个说法呀!如若那遗诏真是假的,闻律怎敢拿着它前来逼宫!”
  李南淮厉声大喝:“这世上无人不垂涎金銮龙椅,即便是铤而走险也要放手一试。闻律这等乱臣贼子,你们如今竟在朕面前拿他出来说话,安的什么心!”
  “臣等一心为了陛下啊!若流言不灭,后患无穷!如今那两份圣旨放在同一处,看着皆是出自一人手笔,要么皆为真,要么皆为假!要么,陛下应该现身说法,指出那遗诏假在何处?”
  天空阴云密布,殿内的残灯被风吹的摇曳。那两个东西全是假的,皆是王宏的手笔。李南淮心中犹如一块巨石滚落,砸的自己肉疼。他儿时记得王叔的字好看,学问也高,既是父亲的军师,也是他的老师。如今王叔还是他的老师,只是这些年一直不见天日,像老鼠一样活着。
  王叔说,只要给闻律一个造反的机会,再一举拿下他,连同他盘根错节的党羽也能一并连根拔起。给闻律一个假的遗诏,既是帮了闻律一把,也能顺便试探谢岫是否真的臣服,这是一箭双雕的事,事成之后只需烧了那假的遗诏,此事便能做的滴水不漏。
  李南淮忽然胸口一疼,是那蛊毒又发作了。他想得太多,乱了心神,一不留神竟在大臣们面前露了怯,这不该是一个帝王给露出的。于是他强忍着一口气,道:“朕自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他喘出一口粗气,“朕乏了,你们先下去。”
  那夜李南淮喝了药并未歇下,只要一闭眼,他的眼前就是谢熠秋死在他面前的景象。京中传言谢熠秋死的蹊跷,可那时他望着尸体,只觉得解恨,从未想过是否蹊跷。如今,那厉鬼竟要来索他的命了。
  他咳了几声,胸口疼得厉害,这时候门外钻进来了身影,李南淮抬眼一看,王宏已经跪在自己面前。
  “王叔……”
  “老臣侍奉陛下至今,已经五年,亲眼看着陛下从风姿俊逸的青年长成气度非凡的帝王。陛下从前遭奸人构陷,受尽了苦楚,好不容易熬到如今,青甘已收,北蛮将亡,陛下自此以后前路光明。”王宏已经年老,此刻胡须颤抖着,“可今日之事,是想要了陛下的命。”
  李南淮欲扶起他来,“朕会有法子的,朕会烧了那东西。”
  王宏却一直跪着,“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啊!陛下即便是现在烧了那东西,流言已经收不回去了,烧了更是雪上加霜。如今要杀陛下的不是那假的遗诏,是人!”
  “朕会查出来是谁进了典籍司。”
  “当务之急不是查出来谁放的,如今的箭头指的是陛下,天下百姓要陛下给出一个交代,陛下便必须给出个交代。水推舟行,陛下只能顺着走。”
  李南淮在这件事上走到了绝境,他忽然一愣。顺着走,他是皇帝,竟要被人推着走?若他至死不行,这水是否就要淹了他?
  王宏道:“身处高位,做什么事都是要被天下百姓看着的。陛下拒不得,躲不得,更争不得。天下人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他们便会觉得陛下是怎样的人,陛下要看天下人的脸色,这帝位才坐得长久。如今百姓要陛下给个说法,陛下只能给啊!”
  殿内寂静,李南淮胸中气闷地捏着手,“朕……朕是皇帝……”
  他是皇帝,为何会走到这种境地?为何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王宏道:“陛下是皇帝,因此错都是臣的。臣让陛下走了歪路,路走歪了,很难直得回去了。陛下身边那位侍卫从小跟着陛下,是个忠诚的人。臣老了,不敢再作孽,怕入不了轮回,来生见不着陛下了。”
  外面忽然冒了火光,一阵杂乱。“典籍司走水了!”
  李南淮艰难起身,只见王宏重重磕在地上,那声音苍老,又显悲怆。“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老臣今日替陛下拾起这一子,陛下日后万望当心。”
  典籍司失了火,很快便被扑灭了,但是立李南淮为皇帝的诏书被烧的体无完肤了,那立谢岫为储的假遗诏却安然无恙。
  第二日出来了人抵罪,说这假遗诏是出自他手,为的就是助闻律谋反。大臣们不知他说的话是真是假,那人便亲手写了一幅字,这字当真是与遗诏上的别无二致,皆是仿的受忠帝的字。且他是为了帮着闻律逼宫谋反,自然就不需要李南淮再说什么了。李南淮亲自下令将其打入诏狱,择日处斩。
  李南淮在朝上没有好颜色,看着王宏的字骤然咳出了血,忽然便栽倒下去了。
  辅明君,为良臣。
  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不论那两个黄锦圣旨是真是假,如今也都成了灰烬,同写字的人一起消失在了腊月深冬。李南淮的身份无变,依旧坐在明堂之上。
  正旦以后,整个北明的粮马道建成,临牧也传来的捷报。那日天降瑞雪,年后浓墨重彩的帝京忽然变作一片煞白。顾濯的信件事先传到了朝廷,要李南淮大开城门接他回京,他将在天下百姓面前将虎符上呈皇帝。
  大雪在天地间飘摇,李南淮一身黄袍立在城墙望楼上,身边皆是北明臣。
  数里以外,奔腾的战马激起雪雾,冒着严寒往帝京驰去。顾濯骑着骏马踏着满地霜雪,飞奔而来。
  “来了!”李南淮身边的大臣眼神好,急忙笑着大喊,“顾濯回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