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赵家夫郎有点田(穿越重生)——狂炫冰西瓜

时间:2024-03-27 08:42:13  作者:狂炫冰西瓜
  几人跟着站起身,王新阳笑道:“明知道你这里有好果子吃可不踩着点儿来。”
  “过两日我们走时一块儿带走便是了,就放在咱们火锅店里,压根不愁卖。”
  “去年冬日你让人送来的那批果子压根撑不了两日便被抢光了,今年可要多拉些走,就放店里卖银子照常结算给你。”
  李颜道:“今年量可不少哦,山上的还有呢,一部分放火锅店里一部分放外头卖吧。”
  “都成。”
  几人边说着边往院子里去。
  ***
  霍听风夫夫俩只在李颜家待了三日便回去了,走时又带走了两万斤的果子,一同前去的还有卢刚和曾木遥。
  今年的柑橘类果子结得多,除了京都还会再运一部分到天河郡和江阳郡卖。
  一连卖到过年才算是都卖完了,大伙儿今年比往年都要忙,但收到工钱和年终奖金的时候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冬去春来,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
  沈家去年秋收既已将稻种进献给皇帝,那李颜他们便不用再藏着了,今年家里的水稻都用了高产的稻种。
  到时候若是被村民看出来了便说是他爹娘送的稻种,沈家进献稻种给皇帝时已经说明了自家已经自留了一小部分种植,这没毛病。
  沈家给他这个远嫁在乡下的哥儿珍贵的稻种,这更没毛病。
  若是等皇帝今年亲自试验成功,这稻种想普及到各地不知道还要多少年。
  李颜等不及了,既然都要花力气花时间管理,有了沈家做理由他为何不自己种?
  到时候收成了再拿出来换给林溪村的村民一块儿种,不出两年这附近的其他村子便都能种上这些高产的水稻。
  让村民们以至天下老百姓都能有饭吃是迟早的事。
 
 
第449章 天大的惊喜
  稻种的事除了赵虎夫夫俩和自家的人李颜谁也没说,一种一个不吱声。
  只等着村里人自行发现端倪到时在同村长解释。
  赵虎和陆景听李颜说的时候还感觉晕乎乎的,他们不知道这世上会不会真的有这么高产的稻种。
  他们没见过那批水稻,但他俩是已经无条件相信李颜和赵珩的,只要他俩说有那便有,他俩说种那便种。
  两人是好奇又期待,从水稻种下去之后每隔几日便要去自家田边瞅一瞅。
  直到水稻开始长出稻穗,又长又饱满的稻穗将水稻压弯了两人才算是确认了,这水稻长势确实是比之前强上许多。
  村里边大家的农田都是挨在一处的,这家一块儿那家一块。
  谁家田里庄稼长得好谁家地里的差一些一眼便能瞧出来。
  赵珩和赵虎两家田里水稻的不寻常已经被人发现了。
  李颜也发现了最近两日田间地头上总有村民在聚集讨论,但没人寻到他跟前来他便没有管,他们在热火朝天的摘西瓜呢。
  今日赵珩他们摘西瓜,他带着一岁多的崽崽去地头间帮忙。
  崽崽小小一个,戴着草帽穿着短袖和短裤露出胖乎乎的手臂和腿。
  手上拿着一片李颜给的西瓜吃着,屁股下则是一个大西瓜,被他拿来当板凳坐着。
  同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岁多的西西,哥俩面对着面哼哧哼哧的吃西瓜。
  李颜和陆景在一旁帮忙摘西瓜,隔一会儿便回头看看两个孩子。
  崽崽吃完西瓜便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看着大人的动作,随后他把目光放在了方才坐着的西瓜上。
  蹲下小身子学着他小爹想要把西瓜抱起来,谁知他哼哧哼哧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那西瓜还是没有挪动半分。
  西西见着弟弟的动作西瓜也不吃了,跟着蹲下来要跟弟弟一起搬。
  两个小人儿愣是忙活了许久,累到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李颜在不远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由觉得好笑,这俩崽子真是可爱得紧。
  眼看着日头已经升高了便招呼着不远处的陆景。
  “咱俩不摘西瓜了,准备回去吧,太热了一会儿两个孩子闹腾。”
  陆景应了一声将手中的两个西瓜抱到一旁的西瓜堆放一块儿。
  李颜悄摸着走近了崽崽,谁知被眼尖的西西瞧见了。
  “小干爹!”脆生生小奶音。
  西西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崽崽手里揪着西瓜叶子转头看了一眼,见着他小爹脸上绽出个笑来,紧接着立马爬起来。
  “啊!叭叭。”
  李颜走近了蹲下身子摸摸两个乖仔毛茸茸的脑袋。
  “你俩在做什么呢?”
  崽崽扑到他小爹怀里,嘴里咯咯直笑。
  西西指了指地上的西瓜,“抱瓜瓜。”
  李颜笑着:“这么棒呢?都知道帮着爹爹们摘西瓜了?”
  崽崽:“瓜!”
  李颜亲了儿子一口,“崽崽也棒。”
  陆景这会儿走了过来,看着地上被两个崽子坐得一团乱的西瓜叶子。
  一旁那西瓜上还有划痕,两个崽子脏兮兮的手指甲缝里还有一点从西瓜上抠下来的绿皮。
  “脏的哟,一会儿回去又得洗澡了。”
  西西扑到他小爹腿上抱着,“小爹,瓜瓜。”
  陆景捏了捏西西的脸又将西西抱了起来
  “瓜瓜放这儿吧,咱们回家洗香香。”
  李颜跟着将崽崽抱起来,和陆景一块儿往外头走。
  赵珩正在路边装车,瞧见夫郎和儿子出来忙停了下来。
  看着儿子脏兮兮的模样忍不住笑。
  崽崽伸着双手要他爹爹抱,赵珩将他接过来往上抛了抛,崽崽便咯咯咯的笑起来,他喜欢他爹这么抛他。
  李颜道:“日头猛了,我们先回去了。”
  赵珩将笑得正开心的儿子交给李颜,说道:“回吧,我看再过半个时辰这边也就差不多了。”
  李颜:“回去做饭等你。”
  说着就同陆景带着两个崽子回去了。
  赵珩在这头忙活完,将车队送走之后便往回走,谁知他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被村长追了上来。
  村长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民。
  “叔儿,您怎么过来了?”
  村长道:“这不有事问你吗,特意掐着车队走了才过来寻你。”
  赵珩看着村长和几个村民心里便知晓是什么事了。
  “走吧,进屋说。”赵珩说着打开了大门。
  村长同几个村民跟着他一块儿进了门。
  一进门便有村民迫不及待的问道:“赵珩,你家今年的水稻倒是长得极好,我瞧着那稻穗长得比别家都要好,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颜在客厅听见声音便牵着崽崽出来了。
  一看到这些人他便知晓了,村民们能按耐到现在才上门问也算是沉得住气。
  赵珩也不打算跟他们绕弯子,直言道:“稻种与以往种的不一样。”
  “这稻种是我夫郎的爹娘给的,他们偶然得了比寻常稻种还要高产的稻种。”
  村长惊道:“当真?高产能比寻常高出多少?”
  其他村民面上也都是又惊又喜。
  赵珩没有直言,只道:“我今年也是头一回种不怎么清楚,想必大家已经见过我田里的稻谷了心中自有估算。”
  “具体的还要等过段时间秋收了才知道。”
  “原来是稻种的原因,我就说嘛,怎的都是一同种下去的水稻偏生你家的稻穗就长得又长又饱满。”
  “那这稻种你们卖不卖?我们能不能也买一些明年种?”
  “对啊赵珩,你们家稻种卖不卖?”其他人纷纷开口询问。
  这高产的稻种谁不想要?
  崽崽这会儿正拉着李颜的手走过来找他爹。
  赵珩将崽崽抱了起来,李颜跟着站在他身边。
  赵珩道:“都别急,听我说。”
  其他人都安静下来看着他。
  “这些我同我夫郎都商量过了,都是一个村的我们不会藏私。”
  “若是大家伙儿想要稻种我们不会收钱,只需要用相同的稻谷过来同我们换便成。”
  “当真?”
  “你们真不要钱?”
  李颜道,“是不要,但是以防其他人拿了稻种去倒卖,我们每家给的稻种不会太多,每家十斤的量足够了。”
  “你们自家种有剩余的分亲戚些也成。”
  “好啊,那太好了。”
  “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们了。”
  李颜道:“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得等着秋收之后才知道产量如何。”
  村长这才道:“我们大伙儿种了大半辈子的田,你们家田里的水稻如何我们一瞧便能知道个七七八八。”
  “有你俩这些话我就放心了,我替咱们村村民感谢你们。”
  “是啊,你们可真是太仁厚了,乡亲们都记着了。”
  “等秋收的时候我定会头一个来帮忙。”
  “我也是,到时候吆喝一声,我来给你们割稻谷。”
  几个村民这会儿激动的不行,恨不得现在就撸起袖子下田割稻谷。
  李颜和赵珩相视一笑没有多说什么,村长他们今日来得了准信儿高兴的不行,琢磨着要去赵珩他们家稻田再看看。
  这会儿是午饭时间,大家伙儿也都没多久,同他们告别便往外头走了。
  这几日,赵珩家有高产稻田的事可在村里轰动了一把。
  时常有人跑去田间地头去看,当然,村长只让他们只在村里讨论不让到外头说去。
  这稻谷就这么些,赵珩已经答应了会给他们,若是去外头嚷嚷引了什么人来要将稻谷都买了去他们就得不偿失了。
  村里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九月初,赵家的稻田里已经是一片金黄,连风都带上了稻谷的香气。
  今年换了稻种的原因,他们家的水稻要比以往成熟得早,收稻谷这一日村里的汉子们都来了,一部分都带了镰刀跟着下地割稻谷。
  其他的妇人夫郎和孩子们都围在田埂上瞧着热闹。
  村民们的稻子还未成熟未到收割的时候,这会儿最要紧的是先把赵珩他们家的稻子给收了。
  这事儿悬在他们心中已经许久了,今日终于能亲自验证了。
  赵珩能理解乡亲们的急切,他倒是没说什么,既然大伙儿都愿意来帮忙那便一起,人多今日便能出结果。
  一部分人收割,一部分人脱粒,一部分人运走。
  大家仿佛都不会累似的,若不是中午日头太毒被村长赶回家吃午饭歇息片刻,众人都打算一鼓作气割完所有的稻谷。
  李颜也安排人给煮了酸梅汤运到地里给大伙儿解渴。
  大家伙儿都做惯了这活儿,手脚麻利得很,今日人多动作也快,天还未黑赵珩家连带赵虎家的水稻全被收完脱粒运回家了。
  看着一袋袋堆成个小山包的稻谷众人眼里是藏不住的欣喜。
  这堆稻谷肉眼可见的多,比往常多一倍不止。
  村长嘴咧得收也收不住,在一旁忙着带人给稻谷过秤,让赵大山家那个在镇上上工的儿子赵博英带着算盘候在一旁。
  众人全都翘首以盼,都想看看赵珩他们这十亩地到底能有多少收成。
  李颜抱着崽崽站在人群中看着这番热闹景象。
  过秤,记账,打算盘。
  许久以后,赵博英看着村长,脸上是难掩的激动。
  “村长,赵珩,统共是六千二百三十斤…”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多少?”
  六千多斤…”
  “我没听错吧?十亩地能出六千多斤粮?”
  赵博英道:“是真的,十亩地六千二百三十斤,平均下来一亩地便是六百二十三斤!”
  村长此刻激动得手都抖了,紧抓着赵博英的双臂嘴里反复确认道:“亩产六百斤?”
  “当真亩产六百多斤!老天爷啊,我没在做梦。”
  在场的村民们哪个不是地里刨食的,一年到头没几顿能吃上大白米饭。
  饥一顿饱一顿,吃红薯吃其他的粗粮,谁舍得吃这大白米饭?
  这两年虽说各家各户种红薯赚了些银子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可这粮食不一样。
  粮食在庄稼汉心中是天大的事儿。
  这会儿被这惊天大消息砸中了,一个个又惊又喜,激动得面色涨红。
  “亩产六百多斤!咱们以往亩产也就两百五十斤左右,最好也就两百七八,那都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从没想过有一日这亩产能上六百多斤。”
  “好啊,太好了,咱们这日子可算是有盼头了。”
  有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庄稼汉这会儿都忍不住红了眼睛,没人想到能有这么一日。
  李颜在一旁听了这结果,心中倒是没有多失望也没有多高兴,他拿出来的不过是现代改良培育过的普通水稻稻种。
  在没有化肥只有普通粪肥的情况下能亩产六百斤已经算是高产了。
  若是日后能将化肥琢磨出来,那水稻产量会更高。
  他空间倒是有在现代能亩一千多斤的杂交水稻的稻种,但种这东西需要的条件太高。
  这地方又不是现代,他没有那么多的化肥肥料,这杂交水稻没办法普及便只能先作罢。
  林溪村这般热闹,远在京都的皇帝和官员也都被这惊喜砸昏头了。
 
 
第450章 大结局上
  李颜他们家的稻谷收完之后林溪村的村民们在第二日便开始了每年最要紧的秋收。
  放眼望去田野间全是在紧锣密鼓抢收粮食的村民。
  即使再累也没人喊一句,他们脸上都充满了干劲儿。
  这批稻谷收完等到明年就能种下高产量的稻谷,付出同样的劳动能获得翻倍的收获谁不高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