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贾赦上门都是失礼的,只是因为他去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去的,身边又跟着人。
最后,两人一商量,几日之后,贾赦跟张氏办个小认亲宴,稍微请几个亲朋好友给见证一下,到时候让石呆子悄悄看一眼。
这个也没有瞒着邢氏,所以,邢氏跟张氏坐在一起,大大方方的任石呆子偷看,只是耳根子变得通红,代表着女子的羞涩,配上端庄大气的脸庞,把石呆子看的眼睛都直了。
好了,两人的事情成了,说好的交换,石呆子也没耍赖,将这二十把扇子封好送给了贾赦,其实就相当于聘礼了。
但扇通散,自然是不能在明面上说这扇子是聘礼,而是贾赦给另外拾掇的价值五千两的聘礼,这些到时候会原封不动的被抬回石家,充作嫁妆的一部分。
虽然邢氏的嫁妆谈不上十里红妆,但也算得上丰厚,多少官家女子出嫁的时候,嫁妆还没有邢氏的多呢,这合起来,可是近万两的嫁妆。
石呆子是真的相中邢氏了,又因为两人相似的人生,甚至邢氏更加可怜,毕竟他只要顾好自己,家中还有薄产供以度日,可邢氏却还要照顾三个弟妹,想办法活下来。
所以,既有同病相怜的意思在里面,又钦佩邢氏的行为,所以对邢氏非常好。
邢氏同样也非常满意自己这个夫君,虽然自己的夫君其貌不扬,也没有什么本事,但对她非常体贴爱重,又是做正头娘子,邢氏哪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
所以两人非常恩爱,反正是把去道贺的贾赦给酸的,回家就把张氏拉进屋里好一阵啃。
第34章
二月十二花朝节这一日,贾敏在太阳刚刚升起的那一刻,生下一女婴,婴儿发出啼哭的瞬间,由产房向四周,百花争先绽放。
林玉轩眼神一凝,没等扩散出贾敏生产的院子前,直接打了诀,将那股逸散的灵气收拢在手中。
此时,林玉轩终于明白,故事中林黛玉身体为什么那么羸弱了。
之前他就有些疑惑,虽然这世家小姐都因为娇养,少有运动,所以大多身娇体贵,不如普通人家劳作女子康健。
但像林家这样豪富人家,人参燕窝、阿胶鱼胶的补品时时进补,至少在去贾家寄人篱下,吃碗燕窝都要被人说嘴之前,林家是绝对不会少了这些东西的,林黛玉绝不至于一个出生时,娘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还一直没法解决。
所谓的不足之症,说白了就是小孩子的脾胃弱,这是正常的,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只要稍微调理一下,很快就能控制。
林家供养的府医可都不是吃干饭的,一个小儿脾胃失调,至于让她拖到六岁进贾府,还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情况?
还有这林黛玉再怎么说也是修成了的绛珠仙子转世,身上有着最养人的木之精华,小儿脾胃失调,来源于肝气不舒日久,肝木化火。
这个倒是能理解,毕竟,原著中,贾敏成亲十余年,却没有给林家生下一子半女,心中愧疚,又恐慌自己夫妻死后无人祭祀,断了林家传承,无颜进祖坟,自然会心火,肝火旺盛,因而影响胎儿。
但林黛玉是花妖,最不惧的就是肝木化火,她可以自然而然的,催化肝木滋润心肺,将娘胎带来的火气压制,可她非但没有压制住心火,反倒累及五府,最后十几岁就吐血而亡。
此时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这绛珠仙子一降生,就糟了人算计,一身的灵气被出生的浊气冲击,直接溃散于天地间,化来了出生时的奇景,滋养了整个扬州城的百花。
因为林玉轩出手及时,虽然院中几株植物因为离得太近,得了灵气灌溉,瞬间开放,却也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毕竟,花朝节本就是百花开放的预示节日。
很快,收拾干净,用襁褓包裹严实后的黛玉被范嬷嬷抱到花厅,给等候在这里的林如海跟林玉轩父子看。
范嬷嬷抱着林黛玉的襁褓蹲礼后道:“恭喜老爷、大少爷,太太生下一千金,母女平安!”接着又是一阵类似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新生儿的话说出来了。
林玉轩听得偷偷撇嘴,没办法,这话他听得太耳熟了,不管是他自己出生,还是后面贾琏几个出生,这话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搬出来,他都不信了。
你想想,当年贾琏出生的时候,那小老头的样子,都把贾瑚给愁成什么样了,就那,贾琏的接生嬷嬷还能面不改色的夸出口,这话还有什么可信度?
但林如海爱听啊,听完后更是大喜,一边儿接过女儿一边儿道:“好好好,接生嬷嬷大赏,另全府赏一月月钱,正院儿伺候夫人有功,赏三个月月钱。”
大家一听,赶紧跪谢,喜庆祝福的话,更是不要钱的往外吐,尤其是请来的接生婆子,更是觉得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虽然知道,不管是哥儿还是姐儿,林家必然不会省了喜钱,但毕竟这姐儿不如哥儿金贵,林家又是出了名的子嗣艰难,必是再盼着来个哥儿的,却没想到,还能混个大封,那可是十两银子啊!
这里的银子还是很珍贵的,没有那种夸张的张口就千八百两的不当回事儿的情况,当然,像皇商薛家或那些大盐商除外,他们去花船随便捧个小戏子,眨眼间扔出个万八千的,绝对不用眨眼心疼,这个比不了。
所以,林如海一出手就给几个稳婆一人赏了十两银子的红包,绝对是出手大方的。
其实,对于林如海来说,这个女儿真的是意外之喜,林家几代单传的魔咒,终于随着怀里女儿的出生被打破了,心里除了高兴之外,哪有什么抱怨是哥儿还是姐儿的心思。
接着,林如海再跟府医以及稳婆再三确定,贾敏现在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又看着襁褓中的女儿自己夸了一遍,对着羊水泡出来的肿眼泡中的一条缝,愣是看出了剪水秋眸,当即给起了黛玉的乳名。
林玉轩舔了舔嘴唇,凑近了端详这刚出生的林妹妹,终于体会了一把贾瑚当初的心理,这怎么看也就是个丑了吧唧的胖婴儿。
眉毛淡的看不出来,脸上还有没退掉的生理性黄疸,虽然不严重,只是淡淡的黄色,但这绝对不能称作漂亮,也就林如海这个带了不知道几十层滤镜的傻爹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夸出口。
林玉轩没有办法,只能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些说道:“妹妹小小的,真可爱。”说着,他用手摸向了林黛玉的头信儿位置。
他凑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黛玉溃散的灵气打回体内,林如海赶紧一把打掉儿子的爪子,很有经验的说道:“别碰你妹妹的头顶,免得你妹妹鼻息不畅。”
索性那一瞬间,林玉轩已经将灵气逼回林黛玉的身体内了,所以也就顺势讪讪的收回了手。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候,林黛玉似乎是有了感应,知道是林玉轩帮了她,竟然冲着林玉轩咧嘴儿露出了个无齿笑容。
就算林玉轩这样的大直男,都被激动的差点儿捂着胸口叫萌,于是他真心实意的又补充了一句:“妹妹真可爱!”
林如海哪能看不出来自己儿子之前夸奖的时候是有多敷衍,现在才发现自己妹妹的可爱了,他哼了一声,转身挡住林玉轩的眼睛道:“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说完,用自己的斗篷将闺女遮挡的严严实实的,抱去了贾敏事先准备好的月子房旁边的暖房里,府医已经等在那边儿了。
嘶,个傲娇的小老头,林玉轩没好气儿的翻了个白眼儿,也不搭理这个有了小号就抛弃大号的破老头,径直来到产房门口,跟范嬷嬷打听贾敏什么时候能回房休息。
知道贾敏还得一会儿才能出来,林玉轩就去小厨房催促给贾敏熬煮的补气血的人参汤准备好,又去了黛玉的暖房里探望新出生的黛玉。
血缘亲情这个是真的很神奇,黛玉没出生之前,在林玉轩看来,这是他的任务对象,是责任,但林黛玉出生后,见到这小胖丫头之后,那就是他要疼爱的妹妹。
林玉轩到的时候,正赶上黛玉排胎便,看不出来眉毛的小眉头皱在一起娇气的哼唧,林如海非常有经验的指派的奶嬷嬷给换褯子的热闹场景。
估计一会儿奶嬷嬷就得给黛玉喂奶了,林玉轩干脆就回到了这边儿的外间儿,问府医道:“房叔叔,妹妹的身体如何?”
府医笑着捋捋胡须,这才说道:“太太身体好,怀孕时进补得当,小小姐自是康健的,只是稍微有些脾胃虚弱,并无大碍,之后稍微注意些饮食就没问题了。”
林玉轩一听,赶紧拱手道:“那之后就有劳房叔叔辛苦出两个进补的方子,我叫奶嬷嬷注意食用。”
府医摆摆手道:“少爷客气了,这些都是职责内的事情,至于方子,倒也不必,是药三分毒,小姐身体并无大碍,只需要注意不要让奶嬷嬷嘴馋吃了油腻、辛辣等物,刺激了小姐脾胃就行。”
林玉轩听后,赶紧答应一声之后,交代林黛玉的两个奶嬷嬷,然后说道:“你们既然被选了做小姐的奶嬷嬷,自己也是愿意的,那就得管住了自己的嘴。”
“若是被我发现,谁因为嘴馋让妹妹伤了脾胃,我不管你是母亲的陪嫁还是府里几辈的老人,只管全家都发卖了事,左右,不尽心的奴才要来也没用。”
两个奶嬷嬷都是贾敏或林如海身边得用的人的儿媳妇,自然是知道,林家上下,说话最管用的就是这个大少爷,只要大少爷要做的事情,贾敏跟林如海都不会阻拦。
就像年前,贾敏的陪嫁中的几个,被老太太跟王夫人收买指使,跟贾敏吹耳边风,被正好来给贾敏请安的林玉轩听到了,他直接就让人连着一家子一起给老太太送了回去。
那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留,当然,送回去的名头是贾敏惦记母亲,又不能近身伺候,所以就把自己觉得伺候好的人送来替自己身前尽孝。
贾敏对此,没有拦着,只默默地给备了一些当地特产,聊表自己的思念之情,就让那些人跟着回去了。
等两人诚惶诚恐的表忠心之后,林玉轩又道:“你们也别觉得这事儿苛刻,找下人就是为了伺候主子的,自然万事儿都得以主子安全为主。”
“不过,等妹妹半岁以后,能吃些辅食了,你们也能轻松些,待妹妹周岁断奶之后,你们表现好,以后就留在妹妹身边,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说着,他顺手拿出几颗金瓜子赏给了这两个奶嬷嬷道:“你们喂妹妹,别让我听到妹妹还得吃剩饭的消息,当然,妹妹吃不下的,挤了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吃些,也是能理解的。”
“到底是损了你们家孩子的口粮,所以这几个金瓜子,你们两个分了,回头让家里的孩子找补些营养吧。”
他这既是敲打,也是打一棍子给个甜枣了,两个奶嬷嬷赶紧表示明白,保证绝对不会亏了小姐的嘴。
第35章
黛玉抓周礼后没几天,就是林玉轩十五岁生日,林玉轩想要参加今年的会试,所以,生日的第二天,他就骑马离开了家。
林如海夫妻还好,虽然舍不得跟儿子分开,但林玉轩从小懂事独立,又分开惯了,很快就接受了,但黛玉不行,小丫头哭的直打嗝。
林黛玉最喜欢的不是拿她宝贝的不行的老父亲,也不是温柔的娘亲,而是没事儿就作弄她的哥哥林玉轩。
这会儿林玉轩恨不得直接带着小丫头一起走,但最后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才压下这个想法,然后许诺等办完事儿回来带她一起走,这才暂时将小哭包哄好。
林玉轩不敢再耽误,怕黛玉再反口不干,他不能保证自己还能狠下心拒绝妹妹的请求,所以只能赶紧离开黛玉的视线,一会儿林如海再抱着她去外边儿走走,尽量转移她注意力吧。
正好今年贾瑚也出孝了,哥俩一起去参加了会试,林玉轩轻松取得了会元,贾瑚稍微差一点儿,排在第二十七位。
半月后,作为会元的林玉轩率领众考生一起进入礼部,随礼部负责官员一起进入保和殿参加应试,会试录取的360名考生,最后只前108人能继续参加四月二十一的应殿试,余下的可去吏部等待通知,外放做个地方小官。
应试跟殿试都是只考一道时务策,针对政治、经济等,只是应试是由翰林院出题,殿试却是皇上亲自当场出题。
林玉轩脑子里存着历代状元殿试文章,又是经过现代议论文等应试教育教育荼毒的人,写这种套路八股文自然不难,不就是用古文写个800字小作文吗。
殿试的成绩是当场宣读的,只是在最后林玉轩的名次上,几位重臣意见不统一了,主要还是林玉轩的年龄太小了,需要压一压,但文章却又写的实在完美,实打实的状元之才。
再有一个,这时候都讲究子不过父,意思就是儿子不能越过老子,就比如林如海是侯爵,林玉轩就算是有天大的功劳,也得先是林如海升国公之后,林玉轩才能再往上升一级做侯爷。
而林如海只要一天不致仕,林玉轩的官职就不能高过林如海的品级,若林如海就在这从二品不动了,林玉轩累死也不能高过三品。
所以,当年林如海因为年龄跟容貌,被钦点美探花,按理,林玉轩也就不能高于这个名词,最后,皇上大手一挥,直接让林家来了个父子双探花的美名。
后面也不知道是出于补偿心理,还是顾念贾瑚也是自己的便宜干侄子,直接把贾瑚的名次由第十八名提到了第十名。
这一百零八名真正参加殿试的考生,其实都可以叫天子门生,但还是有些区别的,其实,入皇上眼,让皇上御笔亲批的只有画圈最多的前十本,后面的名次的,一般皇上都不知道谁写了什么,更不会知道你文采怎么样,又何谈重用?
另外,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会当场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甲称“进士出身”,其中的前七人,也就是第四至第十名,因为是经过御笔亲批,也就是得到皇上认可的门生,他们可以直接入翰林做庶吉士,被称作点翰林。
剩下的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大约,皇上也觉得那个被贾瑚给挤掉的第十名考生有些冤,而且人家做的文章也确实不错,所以,皇上干脆大手一挥,直接也让那个考生也直接去翰林院入职吧,左右也不过是多个抄书的。
打马游街之后,林玉轩正顶着都不知道是谁撒的花瓣跟一堆手绢之后的回到宫门前,到偏殿收拾一下就去参加琼林宴了。
林玉轩作为美探花,自然是少不得被灌酒刁难,但林玉轩除了是新科探花,还有个身份,人家是超品伯爵爷,所以大家也不敢过分,顶多就是逼着他做首诗,或是对个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对子之类的。
21/97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