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先斩后奏,这玩意儿说法就多了,所谓死无对证,到时候还不是他们说什么是什么,自己死了不算,只怕死后还得背负骂名,自己子孙都得跟着受连累。
皇上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娘的,你们这帮老东西,之前不是因为和亲的不是你们女儿或姐妹,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这些天不是蹦跶的贼欢,说什么天下以和为贵,不易劳民伤财,现在倒是蹦跶啊?!
果然还是玉轩这孩子说的对,刀只要砍在自己身上知道疼了、怕了,自然就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
既然这些做臣子的不记得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的基本道理,那就让他们彻底感受一下,知道不是什么钱跟好处都可以拿的,知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殿试的时候,之所以林玉轩的文章起了那么大的争议,都不想他成为状元,就是他的文章提出的论点,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想要压到二甲十名开外,却又因为他的身份,皇上不可能不在找不到的时候,单独提出来御批,就像贾瑚一样,到时候这文章的好坏,打眼儿一看就知道。
那他们这些人还不得被扣个帽子,嫉贤妒能都不算什么,就怕皇上会觉得自己包藏祸心,怕林玉轩的话传到皇上耳朵里,一旦被这皇上这般认定,他们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林玉轩跟贾瑚两人叩谢皇恩,谢皇王信任,双手高举过顶,收下这一对儿本是挂在御书房墙上,代表君王掌控生死大权的宝剑。
剑鞘、剑柄上镶嵌着各种代表权利、威严的宝石作为装饰,入手沉甸甸的,估计至少得三十多斤。
这剑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里面的剑身虽然也开刃了,锻打的刚性也不错,但跟什么鱼肠剑等其他的名剑比起来,杀伤力就不值一提,它就是君权的代表。
不过,这个花里胡哨的装饰,肯定是不能这么明晃晃的带着,否则那就是明摆着告诉其他人我很值钱,快来抢我。
所以,退朝之后,林玉轩跟贾瑚赶紧带着御赐宝剑回家,然后让张氏给找来深色绸布做了剑套,以后方便背在身上又不容易被认出真身。
这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林玉轩跟贾瑚必须保证在大军到达驻扎地之前,粮草就得先送过去,人吃马嚼的,都得准备妥善。
林玉轩跟贾瑚坐在一处,商议对策,林玉轩道:“现在三路军马中,海上作战,食物上容易解决,只要把番薯晒干,加上粉碎的玉米面,主食可以解决。”
“海上也永远不会缺少海鲜,随便撒下大网,就能解决肉食的补充,菜上可以去收集晒干的菜干,到时候泡发即可,但海上缺少能食用的水。”
贾瑚赞同的点点头道:“史大舅舅这次之所以被包饺子,就是因为缺少水源,不得不停靠一海岛补充水源,没想到海岛上的水里早就被参了药,这才在发现不对的时候无力反抗,最后选择断后,让更多的人逃出来。”
林玉轩想了一会儿之后道:“我倒是有办法把海水变成能喝的水,解决海上喝水问题,但这种水在将有害物质去除的同时,也去除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长期喝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贾瑚有些不明白的问道:“什么意思?水里还有什么吗?”
林玉轩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水里还有将有钾、钙、镁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只能笼统的解释说是平常喝的水,不管是泉水还是什么,里面肯定因为经过岩石等冲刷后,带了一些人体需要的营养。
可经过他这样取得的蒸馏水,不仅将水中的盐分等物质去除了,还把里面的营养物质一起给去除了,留下的水,除了解渴之外,没有丝毫的营养。
至于把陆地上的淡水携带着,到时候掺着蒸馏水一起煮沸给战士们喝,问题就又回到了原点。
史鼒出战的时候,自然是考虑到过海水不能喝,越喝越渴,最后能叫人脱水死亡的情况算计进内,但水保存的再好,超过十几天之后就不能喝了,有味儿或生出虫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儿。
最可怕的是让人腹泻,海上出现腹泻,那是真的要命的,不仅会让腹泻之人失去战斗力,还可能因此造成高热后引发痢疾等传染性疾病,那真是一死一片。
所以,打仗的途中,管物资押送的,就要一直不停地让人送水,劳民伤财不说,更是不安全,只要被敌人摸到押运的船只,将押送船只消灭,这前边儿大军就成了断线的风筝。
关于这个,两人商量半天也没啥好的解决办法,最后一想,别管有没有营养,那也比渴死或出现痢疾什么的情况好,还是先把制作图纸画出来,然后让工部的人先做出来再说吧。
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两人就先回府里再说,另外两人还得研究一下,怎么利用经费给将士们弄到最多的物资。
二人回来的时候,正赶上贾珠跟贾琏休沐回家。
吃过饭,贾赦是知道他们两个现在有正事儿的,所以也没有跟往常一样闲聊,直接就让他们去东大院儿忙自己的去了。
贾珠早就回西大院给贾母、王夫人他们请安去了,贾琏怕贾颖抓壮丁,所以也跟着贾瑚他们走了。
林玉轩跟贾瑚倒也没特意防着贾琏,贾琏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最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出去的时候,看着跟谁都能处得来,人缘也不错,但家里的事情,那是一个牙缝儿都不带嵌的。
而且,贾瑚觉得,自己有了爵位,这边儿若是没有什么意外,日后怕是也得这小子来继承荣侯府,所以,该会的、该学的,都不能落下。
林玉轩对此也是赞同的,不仅是贾琏,就是贾琮、贾珑、贾珠他们,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们两个也会说一些市井传言给他们听,然后剖析里面涉及的问题。
毕竟,不管他们是否继承爵位或家业,最终还是要成家立业的,那就必须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不能跟贾政一样做个无能的甩手掌柜。
贾琏一边儿温习功课,一边儿竖着耳朵听着大哥跟表哥说话,听了一会儿之后,他奇怪的问道:“大哥,表哥,既然是把有营养的东西剖除了,那就再吃回去就是了。”
林玉轩听得眼前一亮,顿时明白该怎么做了,但还是示意贾琏继续说,这就是有意锻炼贾琏的思考能力了。
贾琏见自己的话得到表哥的赞同,有些兴奋,清了清嗓子之后继续道:“有营养的东西,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过是用人参、花胶、燕窝之类的补身体。”
“人参跟燕窝,给三十万大军补身体肯定是不可能了,但花胶说白了就是鱼泡,海上最不缺的就是鱼虾,你们又打算随行的船只给就近打捞海物作为物资的一部分,到时候剖出来的鱼泡直接煮了给兵将们吃,省钱还能补身子,这不就都解决了?”
说到这儿,见表哥面带微笑,眼中更是鼓励,不由得有些兴奋,又继续道:“还有,花胶非常值钱,要是有吃不完的,直接晒干了,回头补给物资的时候,将晒干的花胶带回来。”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拿着这钱作为军费,帮着士兵多筹集一些粮草冬衣等物资,也用不着年年兵部跟要账的似的,天天追着户部求爷爷告奶奶了。”
林玉轩听了之后,直接笑骂道:“你这小子,真是但凡跟钱有关的,你可精明了。”
贾瑚乜了一眼贾琏之后道:“嗯,只要不问学业,什么都行。”说着,火气就上来了,不由得没好气儿的怼了一句:“不是,我说,贾琏,那书本文章是不是能咬到你?”
贾琏一听又提到学业,赶紧缩个脖子跟鹌鹑似的,嘴里还小声嘀咕着:“是咬不着我,但能帮我召唤周公。”
贾瑚没有林玉轩的好耳力,没听清他嘀咕什么,但左右是没好话就是了,当即怒道:“贾小琏,你给我大点声!”
林玉轩看着缩起来的贾琏,差点儿憋不住笑,这哥俩就跟后世说的那样,不谈学习,父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他们俩就是,不谈学习,兄友弟恭,一谈学习,立马反目。
第38章
林玉轩压下笑意,对贾瑚劝道:“琏哥儿不擅长做文章,咱们强行逼迫他,反倒可能扼杀了他的天赋。”
贾瑚是个纯正的古人,思维有些反应不过来,就问道:“什么意思?”
林玉轩解释道:“琏哥儿对数字非常敏感,现在又在国子监读书,那到时候不如直接让他去考明经,虽然地位上不如进士清贵,但未必没有进士出身的前途好。”
一般来说,进士科的考试难度更大,有一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这进士比明经难考很多。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说通俗一点儿就是,考明经科,主要是看你对民生事物的看法跟实际解决的能力,不是特别重视你文章的锦绣,不需要你文采多出众。
但同样的,这也是要求你能办实事,有真本事,所以,滥竽充数的就不要想考过了,在某种程度上,它的通过率,其实远比正经的科考录取难。
明经科其实有些类似于现代的专科考试,对于像贾琏这样明显偏科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出路。
正经科举出仕的,会去翰林院镀金一下,但明经科出来的,还有个考试,按照你擅长的,比如贾琏,擅长数字以及庶务的,那就会加考一科算学,通过后,可直接到户部任职。
当然,初始的职位不会很高,一般都是被安排到户部度支之类的部门做个八、九品甚至是没有品级的小官过渡,类似于后世的实习期,然后看表现提拔。
通过明经科考上来的虽然没有进士清贵,但他们直接就能接触实职,只要做的好,立功了之后,直接就能被提拔,然后升迁。
贾瑚向来是信服林玉轩的,从小他就觉得,只要跟着这个表弟走,绝对不会吃亏,所以,虽然林玉轩说的这个跟他一直以来的认知有出入,却也立马放下怒气开始衡量利弊。
贾琏这会儿也不装鹌鹑了,他两眼就差闪着小星星来表示自己的激动跟兴奋了,他是真的不喜欢掉书袋。
读书对他来说,那真是一场折磨,每次先生在上面摇头晃脑的念书,他跟着晃两下眼睛就长了,然后就跟周公会面去了,这个真不是挨两下手板就能改过来的。
他老早就想逃出去了,却又害怕两个哥哥失望,至于他老子贾赦,那货自己都不乐意读书呢,对于贾琏读书好坏,只要不让他去见老师,什么都好说。
毕竟,在贾赦看来,读书与否,最后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这自家不缺钱、不缺权,还有个爵位留在那儿等着继承,所以,你学成什么样也不打紧,大不了就回来继承家业呗。
他老子贾赦倒是开明,但他最尊敬的两个兄长却在学业上非常重视,尤其是他大哥,别的都好说,就这学业上,那就是个老顽固。
就在贾琏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的时候,贾瑚终于想通了,他开口道:“你想考明经科也行,明儿我就让爹去给你改到丙班,但你必须保证,去了那里,好好念书,到时候把明经科考下来。”
贾琏一听,立马兴奋的点头应诺道:“大哥,表哥,你们放心,我肯定能考下明经科,然后通过算学进入户部!”
林玉轩靠在椅子上微笑的看着兄弟俩和解达成协议之后,给了个甜枣安抚道:“那琏哥儿就抓紧努力了,你这次出的点子,我明儿会上报给户部郎中,然后通过户部尚书的手递交给皇上。”
“这会让你在户部尚书以及皇上面前挂名,日后你考入户部之后,这都是你的政绩,兴许还能直接让你越过前面的考察期,直接做个主事也未尝不可。”
按理来说,林玉轩现在挂职户部主事,其实就是在户部挂职,他本身还是翰林院的,加上钦差身份,这些折子,他可以直接求见皇上,然后递交上去。
但,林玉轩想要给贾琏铺路,再加上他也没打算用贾琏说的方法给士兵补充营养,还不如把这个作为贾琏日后出仕时的政绩给挂在户部。
贾琏既然打算考算学进入户部,那这样的举荐之功留给户部侍郎以及户部尚书,等贾琏进入朝堂的时候,能不照顾一二吗?
至于被贪功,谁也不是傻子,他林玉轩亲手交出去的,又是贾瑚的亲弟弟,未来的荣侯府继承人,就因为这点儿事儿,得罪三个爵爷,这得是多想不开的人才能干出来啊?
贾琏自然知道表哥对自己的好,为自己谋划,眼圈儿就有点儿红了,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去国子监读书之后,更是看多了兄弟间为了利益的算计。
林玉轩好笑的用手里的折扇对着贾琏的脑袋敲了一下之后道:“行了,别在这儿跟个小娘们儿似的作态,平白让人笑话,有这功夫,快去复习功课,没事儿多读些人物跟山川传记,多了解些实事地里。”
贾琏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之后,很是认真的点点头之后,就去旁边找书看去了,这是他第一次这样认真的看书。
两人对视一眼之后,笑着微微点头后,默契的不去谈贾琏的事情。
贾瑚问道:“你这是有什么想法了?能解决?”
林玉轩嗐了一声之后道:“我这脑子是一下子没转过来个儿,直接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光记得这套装置能同时得到蒸馏水跟盐。”
“却忘了,蒸馏水里被驱除的营养物质,其实最后会被留在盐里,到时候直接把那盐用在彩里不也是一样的吗?”
“不过,这倒是提醒我了,西南等驻军之地,常年缺盐,尤其是作战的时候,盐巴并不容易携带,或运输,那咱们之后,也不用给直接运盐了。”
贾瑚有点儿跟不上好弟弟的思维了,只能直接做个问路先生:“不是,咱们说这次运水的问题呢,怎么又直接跳到西南等地吃盐的问题?”
“最主要的,你不给运送盐,那你还能给特意运海水不成?海水到那儿非得臭了不成,这个比运盐还难吧?”
林玉轩哭笑不得的白了贾瑚一眼道:“我看着像那么没谱的人吗?我的意思是,这次直接让工部多做几个机器。”
“不过,上面跟这个做蒸馏水的有点儿区别,主要是用来过滤的,以后给运过去的盐,直接换成去海边儿的渔民处收购晒干的海带。”
贾瑚皱眉:“海带?昆布?”
林玉轩道:“昆布也行,那个营养价值更全,但海带肉厚,对于将士们更适合,它泡出来的盐分会更多,出任务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一小块儿充作盐分来煮菜或充饥。”
接着,林玉轩又讲了一下泡海带水提炼盐巴,最后泡淡的海带直接炖豆腐给士兵加餐,补充营养不说,豆饼子炸出残余油脂之后还能给马匹补充营养。
23/97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