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做工的全是两岸村民,他们都知道,现在修建堤坝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的家人。
更何况,做工的时候不仅吃的饱、穿得暖,还有工钱拿回家,这可都是按照苦力工给的工钱。
还有穆老大带着他的兄弟们负责建工巡视,他们本就差点儿因为这个江堤丧命,家里的亲人也都跟着遭殃,自然更是认真。
林玉轩设计的江堤是两层的,下面的江堤离江面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这是原本江堤的位置,林玉轩让在地面挪种了成年柳树。
然后将这堤坝留下三米高的距离,做抹斜面,用沙子水泥固定好,五米宽截面用青砖水泥做面,每隔三米种一颗果树或柳树,借它们的根须把紧地面。
边上砌水泥柱,串联两道铁链,预防发生洪水时,有人落水,能拦住一道,不叫洪水将人冲走,然后每隔二百米距离,修建楼梯以供通行。
五米远处,是第二层抹斜面,这一层高约七米,之前用江米糊弄人的那些废弃的白膏泥块儿,修剪后配合水泥铺设,撒种爬山虎等爬藤,又根须发达的植物用以固定,上面又是水泥柱跟铁链防护。
这是后世非常常见的堤坝设计方案,但既然能给广泛运用,自然是有它可取之处的,在林玉轩修刚建成功就迎来这样的洪灾。
水位骤然升高,不过三天就生生涨了十来米,已经马上就要超出上面的堤坝高度了。
说实话,这时候的林玉轩心里不慌是扯淡,水火无情啊,但林玉轩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否则扬州城就彻底乱了。
林玉轩让人帮着安置村民,他自己带着一队人马观察情况,也是尽量避免有人作死,趁着涨水捞鱼。
他就这么带着士兵在江边顶着雨死守了七天,期间水最高的时候已经没过人的腰部,很多士兵都哭着求林玉轩撤离,让他们守着就行。
终于,在第七天的时候,雨势终于小了,到傍晚的时候,天终于晴了,然后,洪水开始慢慢褪去。
人们欢呼庆幸之后,都是对朝廷的感激,其实,他们更加感激的是林家父子,尤其是林玉轩,当然,像穆老大等人,他们最感激的就是林如海父子跟贾瑚。
过后,人们查看江堤情况,发现除了几处或许是洪水夹裹的巨石之类的硬物撞击,造成了几处二层护栏石柱断裂,还有少量的树木给拦腰撞折了之外,几乎是毫发无损。
这样的好事儿,自然是要八百里加急,送信给皇上,两江总督以及各处知府、知县的奏折纷纷上传,林玉轩自然也递交了折子。
区别就是,两江总督等人是把林玉轩好一顿夸,当然,这也避免不了一些类似皇上洪福齐天,百姓托付之类的奉承话。
而林玉轩,只是简单的套了几句话之后,就将这边儿的情况事无巨细的讲了一遍,无比要让皇上明白这里的情况。
皇上接到林玉轩的折子的时候都气笑了,他对着已经是左都御史加官龙图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的林如海道:“来,林爱卿,你给朕看看,这是堂堂探花的文笔,朕觉得,这折子不该给朕,应该是给工部尚书的工作记录。”
林如海好脾气的双手接过厚厚的折子,翻了翻,林如海嘴角也抽了一下,质检上面,除了每一段堤坝承受洪灾后的情况之外。
后面就是,堤坝防洪效果非常好,但因修建的拨款已经花干净了,所以,就只能先以防洪为主,建造的比较单一。
若是能再拨些银子,他可以建造一些观赏场景,或者建造些有代表意义的建筑物,到时候可以吸引更多的文人墨客前来,很快就会收回花费云云。
反正总结一句话就是,你要是想要更好的就给钱,不给钱,我这就算是完工了。
林如海心里把林玉轩给骂了个够,小兔崽子,你没事儿找事儿是吧?但,皇上还在上面等着呢,林如海只能讪讪的插科打诨道:“皇上,轩儿或许是想找韩尚书也说不准,是吧?哈哈。”
皇上呵呵两声,然后很是不雅的翻了个白眼儿,他就弄不明白了,轩儿有这么个老狐狸爹,还有,这孩子小的时候也聪明的跟个小精怪似的,这长大之后,怎么还就成了直肠子?
不过,这孩子还真就是个一心为民的清官,有颗菩萨心肠,这个是做不得假的。
其实,皇上自己也弄不懂林玉轩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一般不是求利就是求名,最次也是因为信佛什么的,求个来生福报之类的。
但林玉轩都不是,名利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毕竟,他本身就不能成亲生子,那些身外物,他死了又带不走。
他也不信佛也不信道,因为他当年诛杀妖僧妖道,不知道有多少寺庙道观跟着遭殃,他自己更是从来没有拜佛求神过。
而且,他自己也清楚的说过,他不在意子嗣传承,都不在乎子嗣问题了,哪里还会相信来生,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福报一说。
林玉轩的大小事情,皇上都是知道的,自然也知道,林玉轩除了对父母真心孝顺之外,也就是对他的几个兄弟姐妹亲近,别的什么都没有。
想不通,但至少皇上知道林玉轩是个可以重用,值得信任的臣子,所以,有的时候,看多了那些天花乱坠的拍马屁的折子,偶尔看看林玉轩的,也算是换换心情了。
皇上找不了林玉轩的麻烦,就在他老子身上找找平衡,所以,逗了林如海两句之后,直接大笔一挥,给林玉轩钱,让他折腾,皇上就想知道他最后能给弄出个什么东西。
于是,林玉轩接到拨款之后,就在江边每隔几里路的位置修建了供人休息乘凉的凉亭跟回廊,并在上面设置几处摊点儿,租赁给普通人家,售卖茶叶蛋、瓜子一类的摊位。
又每隔二十里,设立一处交易区,排成面对面两排,大小样式统一的店铺,由当地衙门负责出租,吃喝玩乐,做什么的都有。
四周一些简单的游乐设施,江边儿还有小型渔船出租,靠近岸边修建的戏台子,只要天气好,就会有说书人讲书,或者有戏班子上去唱戏。
这个是要衙门负责的花钱请讲书人或戏班子过来,然后,想要听书或看戏的,就会花两纹钱一个人坐进去,喝一碗大碗茶,条件好的,还会点一些烤鱿鱼之类的小吃食或者果干什么的。
也因此,衙门还需要雇佣一些打扫卫生,保护江堤环境的人,一般都是那些勤快干净的老妇人。
反正,扬州、金陵等附近的城镇,整个气象都变了,仍然还是繁花,但与之前那种豪商巨贾跟穷苦百姓鲜明对比是不一样的,现在,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对生活的期盼,家家户户都有余钱。
林玉轩只是钦差,身上的官职也仍然是户部右侍郎,所以,他并不管地方政绩,全部改造完成,又巡视了安全问题之后,他就打算回京了。
没想到,皇上却让他准备接驾,亲自看看这八百里长堤的牢固以及之后能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让两岸城镇税收翻了三番的繁荣景象。
接到禀报,龙船快要到了,林玉轩跟两江总督带着上百位官员,早早的就等候在金陵码头边儿上准备接驾。
龙船停靠稳了之后,皇上由大太监戴荃扶着,前后有侍卫守护,这才走下甲板,后面跟随着文武百官,气势非常震撼人心。
林玉轩等人待皇上站稳之后,赶紧跪下山呼万岁,恭迎皇上。
皇上早年做太子的时候,也是跟着南下的上皇来过的,那时候负责接驾的是甄家,那是极尽奢侈的,两侧堪比龙船的画舫,上面歌舞喧天。
地上黄土铺路,上面铺着贵重的绸布,可以说,每走一步,那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当年,皇上心疼却无奈。
皇上是真怕这样劳民伤财的举动,这也是他登基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如上皇那样动不动就南巡什么的原因。
之所以这次出来,也是因为他太了解林玉轩这人的秉性了,林玉轩不扣,相反,他非常大方,这从他每年三节两寿给亲朋好友以及师长上的节礼就能看得出来。
但这仅限于他自己的钱财,一旦动到老百姓的钱上,那就跟拴在了他肋骨上了一样,花出去一文钱都得想了又想,还得算计明白,这钱能翻倍回来,再用在百姓身上才能拿。
至于他这个皇叔,接驾肯定不会糊弄,但除了必要的,一文钱都不带多用的。
皇上扫视四周一眼,果然啊,真没叫他失望。
眼前虽然不是黄土铺路,上面铺设绸缎,但人家修建的水泥碎石路宽敞又干净,没有花瓣点缀,可人家直接栽种了果树跟小花。
这会儿已经有了早熟的杏子,金黄个大,看着就喜人,这还真是一举多得,最主要的是不浪费。
皇上亲自上前将两江总督跟林玉轩扶起来,又对后面的官员叫了平身,这才认真的道:“轩儿长大了,你做的很好,朕心甚慰!”
林玉轩赶紧做惶恐状表忠心,然后就非常识趣儿的把位置让给两江总督,他并没有抢风头的想法,再说,皇上坐了这么久的船,到了这里,多多少少都得跟几位重要的官员说上几句话,要是跟他说的太久,后面就要缩减了。
他自己是不在意官职什么的,但却不会坏了别人的机缘,所以,还是尽量给身后的人留机会吧。
皇上怎么会看不出来林玉轩的小心思,只是心里摇头轻笑,是个干实事,没有私心的好孩子,以后还得好好看护些,就这不争不抢的性子,回京后还不得被欺负死?
早前,太上皇身体康健,有他护着,那些老臣自然不敢对这孩子怎么样,可现在,太上皇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天都难得有个八时辰清醒的,自己要是还不管,早晚是要被吃的骨头渣滓都不剩。
心里想着,嘴上却应付着在场有头有脸的几位高官,说了些场面话之后,就带着百官往前走。
走了一段路后,皇上被两旁的杏树勾起了兴致,两江总督非常有眼色的让跟随在后面的小官儿去摘了些,拿水清洗干净呈现过来。
因为一切都是在众人眼皮子下面做的,皇上也用不着戴荃来试毒,只是让戴荃用帕子给自己净手之后,就捡起一个亲自捏开放在嘴里品尝。
甜面粉糯的口感,当即让皇上惊叹,当今不是乾隆那个喜欢作诗的皇帝,所以只是夸赞了两句就好奇的问道:“爱卿,朕观这里随处可见,都是果树,并无人看管,这果子不会被人摘走吗?”
两江总督躬身道:“回皇上,这果子本就是供路人取用解渴的,只要不是故意糟蹋,不是带走售卖,吃上几颗,是允许的。”
“待果子大量成熟的时候,回专门雇佣乡下妇人过来采摘、晾晒,制成果脯,然后将品相好的售卖给行路商人。”
“所得银钱,扣除维护路面与树木的开支,余下的用于养生堂供养弃婴以及孤苦无依的老人。品相差的,就分发给家庭条件差些的人家,给孩子做零嘴儿。”
“得了零嘴儿的人家,还有养生堂年龄大些的孩童,腿脚麻利的老人,需要负责打理果树,定时清理果树旁垃圾桶的垃圾。”
顺着两江总督的手,皇上看到了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半人高的水泥桶,只是因为上面刷的颜料,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被锯断的树桩,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皇上哈哈大笑道:“这般奇思妙想,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点子,怕是只有轩儿想的出来了!”
两江总督道:“皇上英明!”后面的百官都跟着喊皇上英明,林玉轩做羞涩状垂头。
第57章
到了皇家别院,皇上也觉得疲乏了,很快就打发了所有人离开休息了,林玉轩这才赶紧去跟贾瑚汇合。
早在龙船靠岸的时候,他们彼此就看到了对方,只是中间隔着不少人,又是在接驾的节骨眼儿上,两人只能对视点头。
皇上到了金陵,自然得祭天酬神,林玉轩他们身上有超品爵位的,都是要跟着去祭祀的,所以,都要在这边儿住三天,沐浴斋戒。
林玉轩跟贾瑚来到他暂时住的房间问道:“大哥,怎么没跟公主一起来?”
贾瑚一听这个,嘴角就忍不住上翘道:“子瑶刚刚查出来孕事,不宜远行,在京里还能让母亲跟姑姑帮着照看一二。”
林玉轩一听,赶紧拱手道:“恭喜大哥,添丁进口了。”
贾瑚更高兴了,他娶大公主虽然不是出于爱意,但他能肩负起做丈夫的责任,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隔阂,成亲之后,院子里的大丫鬟都给配了人。
加上他本身文学素养不差,说话也风趣幽默,两人婚后感情就越发的好了,子瑶公主的公主府直接跟贾瑚的伯爵府打通,也就没有那些老嬷嬷拿捏的余地。
现在贾瑚求仁得仁,领了一品大学士的职位,在太学做博士,负责校对那些庶吉士修补古籍,偶尔兴致来了,就去国子监讲学,端的是清贵体面,小日子过的那叫悠哉潇洒。
林玉轩也羡慕,但他天生劳碌命,是真的闲不下来,这大约就是命吧。
贾瑚又道:“你这次回京,怕是家里的几个小的都不认识你了。”想到什么,又幸灾乐祸的说道:“你知道你那宝贝妹妹,天天指着你的画像教礼哥儿喊大骗子吗?”
林玉轩嘴角一抽,这个还真知道,主要这个真就怨他自己,当年是知道老爹受伤,就不管不顾直接请旨过来了。
然后就跟林黛玉承诺,说老爹受伤,他来看看老爹,顺便帮老爹报仇之后,就带着老爹一起回家。
把林黛玉给忽悠的眼泪汪汪的,还贴心的把自己的私房银子都给他了,就怕他出门饿着什么的。
结果,他一点儿不亏心的把小丫头的五十两银子骗走之后,到了扬州跟林如海一顿炫耀。
林如海当时是什么也没说,转头处理了晒盐池的事情之后,拍拍屁股自己回京了,见到黛玉就把他给卖了。
要不说人作有祸,天作有雨呢,他这就是作死,一想到马上要回京面对那小姑奶奶,林玉轩就头大如斗。
贾瑚对此,那是一点儿也不同情他。
林玉轩是真不想再说这个,爱咋咋地吧,反正还有一个来月时间呢,到时候再说吧。
贾瑚笑过之后,又道:“你还没见过礼哥儿呢,那小胖球,跟琮哥儿小时候一样,不过他跟你们兄妹一样,粉白可爱,特别好玩儿。”
“你是没见着,屁大点儿的小东西还知道拉帮结伙的,带着宝玉还有隔壁府的蓉哥儿都成了咱们荣宁街那一片儿的小霸王了。”
礼哥儿就是林如海的小儿子,大名林玉礼,林如海对这个儿子非常头疼,几次来信都抱怨说是把林玉轩跟林黛玉这里省的劲儿都攒给了这小子,简直是闹腾的人心里憔悴,是个名副其实的混世魔王。
林玉轩惊讶的问道:“不是,大哥,我要是没记错,这两个小子今年才三岁左右吧?我娘他们能让他俩出府?”
38/97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