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综同人)——听雨问雪

时间:2024-03-28 07:44:35  作者:听雨问雪
  贾瑚有些无奈的说道:“别看你家那小子年纪小,那脑子跟体力可真不是吹的,宝玉他们几个小的都被他给收复了,对他马首是瞻,成天走哪儿都带着,走不动就轮班儿背着。”
  林玉轩都忍不住扶额了,屁大点儿的孩子,心眼儿也忒多了,看来自己当年走的时候,给娘悄悄喂下去的健体丸估计是全被这小子给吸收了。
  想了想又忍不住问道:“宝玉也该到了开蒙的年纪了吧?你没给弄到国子监去?就算不去国子监,也该到家学读书了,怎么还跟两个小的混在一起。”
  贾瑚叹气道:“别提了,宝玉聪明是聪明,但那心性,这辈子估计是长不大了,天天就知道憨玩儿,整天跟着蓉哥儿、蔷哥儿一起让你家那小魔王带着作祸。”
  当年珑哥儿是因为身体真的不好,不能折腾,干脆就在家塾里念书了,琮哥儿是为了陪珑哥儿,再加上他就不是个学习的料,所以也就没费那个事儿。
  但贾宝玉的身子骨可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他小的时候,为了听故事,没少被林玉轩跟贾瑚一柔一刚夹着训练,基础打的不错。
  贾宝玉那孩子是很聪慧的,未免他走上老路,被林玉轩夹带私货的好好教育了一阵,引导着他明白一些世俗的规则。
  所以,他并没有那些牛心左性的想法,并不会有什么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的想法。
  不过,可能是天性使然,林玉轩知道,他还是从内心讨厌四书和八股文,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浪漫文学,这个问题不大。
  就凭贾政手里的家资,还有贾母那里的财物,足够他以后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做个甄士隐这样的隐而不仕的员外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先提条件是,必须读书明理,林玉轩走之前,还特意跟贾宝玉谈过一次,两人也说好了,不要求他功名利禄,但至少能读书明理,所以,他必须能达到秀才的水平,贾宝玉也是答应的。
  贾蓉那里,林玉轩知道的就有限了,都是通过贾瑚他们的书信中知道的一些事情。
  不过,林玉轩倒是弄懂了这贾蔷是怎么回事儿,早前,结合书里贾珍说,贾蔷是宁国府的正派嫡孙,林玉轩还在纳闷儿,虽然贾敷确实有了贾珑这个孩子。
  但细算起来,贾珑现在也不过十四岁,本身身体也不好,调理到现在也还是比普通的同龄孩子差些,不管是哪个长辈都不可能让他这么早破了元阳,坏了底子。
  再说,就算是早早让他成亲,可贾蓉都快四岁了,那孩子也不该跟贾蓉差不多大啊。
  后面才知道,贾敷早年发现不能生孩子可能是自己问题的时候,曾经收过一个族里的孩子做义子,接受贾敷资助,并承诺,日后成亲,长子给贾敷做嫡孙,为贾敷养老送终。
  因为那个孩子家中独子,幼时丧母,十六岁时丧父,贾敷那时作为贾家未来的族长,自然要出面帮着处理,觉得这孩子学问不错,也爱学习,这才起了资助的想法。
  那孩子感恩,这才主动认了干爹,又承诺了长子送给贾敷养老的事情,两家也就有了走动,不过,贾敷其实也没把这事儿给放在心里。
  毕竟,那时候已经有了贾珍,俗话说得好,侄子门前站,没有儿子也不算绝户汉,以后家里的一切都让贾珍继承,让他一肩挑两房就是了。
  贾敷就是单纯资助那孩子,左右他作为族长,也没少资助族里的人,更何况这孩子出息之后,外放做官,三节两寿从来没忘了他,两家的关系就比较近。
  这事儿一直也没张扬,除了贾敷、贾敬两夫妻,一直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的,没想到那孩子还真就按照承诺在贾蔷出生的时候问过,只是那会儿贾珑早就出生了,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谁承想,小夫妻俩会出意外,最后是孩子的奶娘拼死将孩子送到了宁国府,贾敷知道情况之后,只能把孩子养在府里,左右也不差这孩子一口饭。
  林玉轩笑道:“那大舅府上,现在可是够热闹的。”
  贾瑚又叹气苦笑道:“能不热闹嘛,来年更热闹,珠哥儿跟他老泰山要调回京城,到时候自然得带着兰哥儿。”
  “琏哥儿家的进门喜,冬月就差不多出来了,再有借住的薛家,薛蟠家的听说也有消息了,偶尔去二房那边儿探望薛姨妈,听说是跟琏哥儿家的前后脚,外加个跟假小子似的史大姑娘,想想就头疼。”
  要不说剧情强大呢,当年薛家主无意间被算计,惹出天大祸事,为了保儿子,薛家主自尽,然后拿出开国皇帝当年的手书,另外还有薛家负责的情报组信物名单以及大半薛家私下产业。
  最后,皇上自然没有抄了薛家,甚至没有剥夺薛家的皇商名头,但薛家族人受牵连被调查,凡是跟护官符上有牵扯,并参与了包揽诉讼造成冤假错案的,全部被清算。
  这祸事严格算起来,都是薛家主引起来的,结果最后遭殃的都是族里,好处削弱大半,以后也不能继续作威作福了,族人自然不干了,矛头就指向了正房。
  他们想要薛家主手里的私产给他们做补偿,还有,让他们交出族长的位置和产业,反正就是想薛姨妈母子三人净身出户。
  最后,在薛家主弟弟的帮忙下,母子三人跑去了京城求助。
  只是那会儿王子腾还没有回京,王子胜夫妻连带相关族人已经被压入大牢等待问斩,王家爵位被剥夺,已经是泥菩萨过江,哪还有余力帮扶薛姨妈?
  反倒是薛姨妈为了救侄女,急匆匆的让薛蟠娶了表妹王熙凤,然后王家又去御前哭诉,说王仁兄妹俩,都是二房王子腾的妻子在教养。
  如今,王子腾在外打仗,能否活着回来还不一定,他们膝下又只有王锡鸾一个女儿,最后,还是太上皇说情,王仁兄妹过继在王子腾膝下。
  之后,薛姨妈又去贾家求助自己的姐姐王夫人,正为女儿要钱打点发愁的王夫人,很是热情的将薛姨妈迎进了府。
  没办法,贾元春进宫做了皇后跟前的女官,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四处打听,在宫里,若是想要混日子,没那心思,就凭贾瑚等人的情况,也是没人敢为难她的。
  但没那心思,贾元春吃饱了撑的,泛着大小姐不做,非得进宫伺候人,所以,只能四处活动。
  为此,皇上都特意试探过贾瑚跟贾敷,但他们都非常明确的表示,这事儿跟他们没关系,贾元春有造化,他们不去沾光,贾元春作死,也别赖到他们头上。
  皇上这就明白了,自然也就乐得看戏,看她上蹿下跳的折腾,有时候兴致来了还跟皇后大个赌,看贾元春今日以什么姿态,什么时候出来表演。
  因为有戴荃帮着收集信息,皇上自然是输少赢多,当然,这里也有皇后故意的成份在。
  两个主子兴致好,下面的人自然乐意配合,今儿夏太监打秋风,要个二百两,提供消息,皇上未时会去xx处散心,明儿周太监要个一百两,提供消息,皇上今日翻了xx贵人的牌子......
  反正,贾元春是忙活的够呛,银子也没少祸害出去,与皇上巧遇、假摔什么的,都干了个遍儿,就是苦了在外边儿供血的王夫人。
  这不,薛姨妈的到来,王夫人就跟见到了救命稻草似的,赶忙将人迎进门,之后更是将人留在府上。
  薛姨妈要的就是这样,这样就足够了,她就是要打着贾家的招牌,让那些族人不敢继续逼迫,至于王夫人借的那仨瓜俩枣,薛姨妈其实并不在意。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就算现在因为林玉轩的原因,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但有时候还是要依靠权贵保驾护航,那每年的孝敬的零头都不止这些。
  不过,因为贾家早年兄弟俩就分家了,这府并不是王夫人说的算,严格说起来,贾政这一房算是借住侯府,自然不能跟原著一样,单独给他们收拾出贾代善养老的梨香院。
  再说,人薛家在京城并不缺房产,只是做给一些人看罢了,干脆就让薛蟠夫妻去了薛家在京城的宅子住,薛姨妈打着姐妹多年不见,想要亲近几天的幌子,跟薛宝钗暂住在原本属于贾珠的小院儿。
  只是王夫人,除了是为了抠出些银子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她想要让薛宝钗勾着贾宝玉,别让史湘云真的跟贾宝玉成了。
 
 
第58章 
  史湘云周岁之后,贾母就经常打发赖嬷嬷去探望,言语间还总是敲敲打打,说什么湘云是个苦命的孩子,可得用些心照顾,后面更是将身边的大丫鬟翠缕送到了史湘云身边。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贾母这是害怕史鼎妻子虐待侄女啊,这把人恶心的,史鼎妻子也不受这个气了。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都让户部见证,封存了留给史湘云的嫁妆,然后好好教养孩子,除了图个名声还图啥?
  贾母这举动,那真是跟一巴掌呼在人家脸上没啥区别了,养得好是应该的,但凡有个不是,那就是被说准了,得了人家父亲的爵位亏待人家孩子。
  左右这名声也就那样了,史鼎妻子干脆趁着丈夫外放的时候,连着丫鬟婆子,直接将史湘云送到了贾母跟前儿。
  你不是不放心吗?那直接送给你看着吧,等以后孩子大了,要出嫁了,直接去史家族里把嫁妆提出来就完事儿了,当然,人家话肯定不能说的这么直接。
  人家说的是,姑母素来是喜欢大哥的,大哥走的早,他们夫妻养孩子又养的糙,有个磕磕碰碰的,也不知道姑母怎么个心疼法儿。
  倒不如把孩子放在姑母面前照看着,有姑母亲自教养,也是她小人家的福气,在姑母面前承欢膝下,日后也不会忘了她姑奶奶的好,必然会好好孝顺您的。
  人家拍拍屁股走了,孩子就留给了贾母,贾母没办法,只能安置在自己睡房隔间儿,用个碧纱橱隔成内外间儿,把原来住在隔间儿的宝玉挪到外间儿。
  两个孩子虽然还小,但这样行走坐卧的一起,看这样子,贾母怕是起了些心思,王夫人自然是不乐意的。
  且不说,史湘云未出生就先克死了父亲,出生克死了母亲,这命硬的,单就说,人家叔婶都被老太太这些举动给伤了心,明显是不会亲近了。
  还有,史湘云的嫁妆单子,王夫人是见过的,确实不寒酸,但也只是不寒酸罢了,毕竟史家本身也没有贾家跟王家的家底儿,那点儿死物,王夫人还真就看不上眼儿。
  她若是有林黛玉的家事,哪怕嫁妆简薄几分,王夫人也是愿意的,毕竟,日后的助力可不是那些死物能比的。
  林黛玉那里,王夫人也是看明白了,有贾敏那个贱、人在,是绝对不会跟自己的宝玉有牵扯的,惹急了,人家林家父子两个都位高权重的,自家怕是要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犯不着。
  再说了,她冷眼看着,自家宝玉对那林丫头,也没有啥别的想头儿,也不敢有啥想头,没看到林家那个小的,跟个把家虎似的看着他姐姐。
  指望不上林黛玉跟史湘云打擂台,王夫人天天看着拉着自己宝玉疯玩儿的史湘云生气却也没办法,现在终于来了个薛大姑娘,王夫人的眼前就是一亮。
  虽然薛宝钗的出身也不是很让王夫人满意,毕竟是商户出身,身份低贱了些,但薛宝钗本人出色啊。
  再有,薛宝钗的嫂子王熙凤,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凤辣子,管家里事的一把好手不说,又跟嫡亲的兄长一起记在了自己二哥名下,以后跟自己娘家可就更近了。
  一番对比之后,王夫人就更看重懂事、大方、得体的薛宝钗,把这意思说给薛姨妈听,薛姨妈也是乐意的。
  不管怎么说,贾政都是官身,长子贾珠也混的不错,最主要的是,贾宝玉已经是确定要继承家业的,宝钗若是嫁给宝玉,这身份就抬起来了。
  更何况,贾宝玉本身并没有什么太不好的,只是不成熟,小孩子心性罢了,但男孩子大多晚熟,等成家之后,自然会长大。
  两边儿都有这意思,一拍即合,很快,整个荣侯府都在传金玉良缘什么的。
  说起这个,林玉轩跟贾瑚都有点儿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薛家明知道一切都是那癞头和尚跟跛足道人弄出来的,害了薛家主的命,甚至搭上了薛家大半的家业,竟然还敢带着那个破金锁。
  贾瑚一想起每次去探望父母的时候,看到的几个孩子孩子作妖,加上爹娘的抱怨就头疼,这会儿实在不想回忆了。
  干脆转移话题道:“你这次回京,可得好好歇歇。”
  林玉轩点点头道:“是啊,该在父母跟前多多尽孝了。”红楼的剧情也该正式开始了,就不知道现在这面目全非的红楼会怎么进行。
  不过,这些跟林玉轩是没有关系的,他的目的就是护好林家,保护好弟弟妹妹。
  祭祀之后,皇上坐着龙辇亲自巡视了一段河堤,又微服私访了一下江南百姓现在的生活,心下满意。
  回京的途中,林玉轩跟贾瑚是被安排在龙船上陪王伴驾,主要是说说民生心得,没事儿的时候就跟贾瑚一起,陪着皇上下下棋。
  这一日,皇上突然问道:“轩儿,你这次立下如此大功,可有什么想要的?”
  若是一般人,早就诚惶诚恐的跪下表忠心,说什么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不敢贪图赏赐之类的。
  但林玉轩却跪下认真的说道:“皇叔,侄儿想求皇叔将侄儿这次的点墨功劳记在妹妹身上,让她日后在夫家能挺直腰板。”
  “您也是知道的,侄儿这辈子也无缘婚姻,更勿论子嗣,这是大不孝,只希望弟弟妹妹安好,人生顺遂,也算是报答了父亲和母亲的恩情一二了。”
  皇上听完林玉轩的话,心下也不好受,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过于完美,这才糟了天妒,不过,心疼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林玉轩是个忠臣,也是个能臣,他想重用,但功高震主啊。
  这次微服私访,不仅扬州跟金陵的百姓有私下里祭拜林玉轩的,认为他是神仙下凡,就是南来北往的商人,都将林玉轩视作财神爷供奉,有的还想为他建造庙宇塑金身,这不得不让皇上忌惮。
  而且,就算他现在不去想这个,可这次的功劳,别说一品二品的官职,就算封个王爷也不为过,但异姓王是那么好封的?
  即便是给了,但依照林玉轩的本事,日后又该怎么封赏?一字并肩王?只怕最后封无可封,那江山到底是司徒家的还是林家的。
  因为这个,皇上才一直没有下旨封赏,但他又真的不愿意损失林玉轩这员大将,不想出手压制,这才一直拖着,可眼看要到了京城,皇上这才想看看林玉轩的意思。
  心里想着,但皇上还是赶紧起身,亲自将林玉轩扶起来,然后拍了拍林玉轩的肩膀道:“好孩子,是苦了你了,朕知道该怎么办了。”
  贾瑚看着他们君臣二人对话,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将林玉轩扶起安慰了几句之后,皇上又问道:“轩儿,你觉得,江南这边儿的膜式,若是套用其他州府可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