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王赶紧笑着拱手道:“那小龙可就却之不恭了!”
跟老龙王说话的林玉轩没看到,多宝正悄悄的给玉鼎真人翘大拇指,还得是这家伙脑子快啊。
先前,几个小崽子得了通天的通风报信儿之后,慌得四处求救,等玉鼎得到消息赶来的时候,就发现来了不少师兄弟,就连一般不会跟大家参合的燃灯都到了。
玉鼎看的满头黑线,这些人也不想想,就林玉轩那脾气,看到这情况,立马就得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到时候收拾几个小崽子是小事儿,回头非得将几个小崽子轮班送到他们洞府祸害他们不可。
多宝当时就提议,说,要不大家赶紧趁着玉轩师弟还没回来,咱们赶紧撤吧。
玉鼎真人白了他们一眼道:“你们现在想撤也晚了,咱们一群人来东海,肯定早就被值日功曹记录了,到时候玉轩师弟还是会知道的。”
几百年的相处,大家太知道林玉轩了,那就是个笑面虎,平日里温和无害,脾气真的算是所有师兄弟中最好的。
但谁要是惹了他,他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不报复回去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暂时不是对手,比如这女娲,这次不就被报复惨了。
而且,这货你要说他不知道怜香惜玉吧,他对师姐、师妹们都很照顾谦让,但你要说他怜香惜玉吧,只要惹到他了,他可不管你是男是女。
最后还是玉鼎真人给出了个着,给石矶娘娘发消息,就说这次要帮着她庆祝一下,小师弟终于帮她出了一口恶气,但对于几个混球的事情,只字不提。
主要这石矶娘娘可能是受本体限制,心眼儿特别实,根本不会撒谎,要是告知了真相,到时候都不用玉轩去问,她自己脸上就藏不住。
也是基于这点,林玉轩那是半点儿都没怀疑什么,甚至还自行脑补,认为这局是石矶娘娘组的。
一个是,石矶娘娘是知道林玉轩跟孔宣要来龙宫接孩子,再有,也只有石矶能干出来,为了着急庆祝,直接上人家龙族聚会的事情。
狐狸都很喜欢喝酒,同样的,狐狸的酒量也都一般,很容易就醉倒,林玉轩受自己的本体限制,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等林玉轩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睡在龙宫内一处偏殿里的贝壳床里,已经好久没躺在床上睡觉的林玉轩,意外的发现,偶尔的睡饱了之后,精神变得前所未有的舒畅。
挥手除掉身上的气味儿之后,林玉轩起身打坐,不久,又到了星辉交替的时间,龙宫附近开始下起了三光神水雨,下面的生灵算是开斋了。
圣人讲道,这是多大的福分,现在还能得三光神水砸在头上,简直是天大的造化啊。
打坐结束,林玉轩一掐算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三个月了,这时,几个小崽子乖乖巧巧的绕过珊瑚屏风走过来,手里还端着冒着热气儿的灵米粥还有小咸菜,都是林玉轩喜欢吃的。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加上他掐算过,自己醉酒之后,几个小东西都老老实实的守在跟前照顾着,连龙宫的那些小妖找他们玩儿都没有出去,乖得很。
想到这儿,林玉轩也心软了,最主要的是,这几个熊孩子熊是真熊,但乖也是真的乖,他们淘气也是有分寸的,事后还会去拿好处安抚人家。
林玉轩将他们手里的清粥小菜接过来放在一边儿的珊瑚台上,然后板着脸问到:“你们这在龙宫活的够潇洒啊?听说丰功伟绩都刷新了你们之前的记录?”
几个孩子赶紧低头认错,林玉轩慢悠悠的喝了粥,又吃了些小咸菜之后,刷了个清洁术,又端了一杯茶之后,这才问道:“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几个混球悄悄抬头看了一眼林玉轩的表情,互相传递眼色,知道林玉轩现在的心情应该是很好,最是适合坦白从宽的时机,赶紧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忏悔自己的错误,那真是一个比一个虔诚。
林玉轩心里翻了个白眼,自己小屁孩都是自己带大的,一撅屁股就知道他们要放什么屁,还在自己跟前装鬼呢。
不过,小孩子吗,你还真不能直接跟他们较真儿,于是,林玉轩只能假装自己瞎,直接颁布自己的处罚结果。
林玉轩:“去,每个人就自己这些时间里做的事情,写出一篇万字检讨书,然后念给大家听,若是不深刻,没有自己的感悟,那就自己看着办。”
“这样的惩罚谁有意见,有意见的站出来,没意见的就赶紧回去写检讨书去,三日内送到我这里来。”
有意见吗?怎么可能没有,万字检讨书,这简直是要命,但这是大魔王亲自布置的惩罚,他们要是敢有意见,大魔王绝对不介意给添点儿惩罚。
比如揍一顿或者再加点儿难度之类的,然后再让他们继续写检讨,若是还有意见,那就继续,什么时候彻底服了什么时候算。
这些都是血泪教训,他们怎么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林玉轩说完之后,几个孩子就蔫悄悄儿的走了,去写检讨书去了。
林玉轩罚他们,从来都是一视同仁,毕竟都不是普通孩子,年龄的问题都可以忽略,再说,年纪小,犯错的时候可没见你比别人少,那挨罚的时候,自然也要同样待遇。
第104章
林玉轩一边儿看着几个小崽子写检讨,一边儿叫来惊蛰跟夏至,将自己攒起来的三光神水给族里送去,顺便给自己拿些青丘青玉跟灵果,他要酿酒。
惊蛰跟夏至看了一眼自家少爷,相伴两世,两人立马明白,自家少爷这是又不服输了,打算自己锻炼自己的酒量。
就林玉轩那执拗的性子,两人心知劝了也是白劝,更何况,自家少爷向来知道分寸,干脆就直接领命带着三光神水离开了。
半个月后,两人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三个小妖,其中一个是刚修出四尾的九尾狐族,林玉轩沉着脸看了那小青丘狐一眼,又看向惊蛰问道:“怎么回事儿?”
惊蛰看了一眼战战兢兢的小九尾狐然后解释道:“少爷,我跟夏至回族里的时候,正巧看到妲己被这两个小妖忽悠出族里,要去朝歌玩儿。”
妲己赶紧解释道:“少族长,当年我年幼偷跑出去玩儿,结果赶上青丘国大劫,长老升起阵法避世,我找不到回去的办法。”
“实在没办法,就跟两位妹妹躲进轩辕坟,多年来一直相互扶持,感情非常好,一直到少族长出世,我们这些流落在外的族人才得以回归青丘。”
“这次是两位妹妹得了女娲娘娘给的任务,她们就想要拉着我一起去看看,正巧就被两位护法给撞上了。”
林玉轩作为紫薇大帝,民间自然是有他的庙宇的,尤其是,他还掌管着帝星更替,凡间帝王自然是要祭拜他的。
惊蛰跟夏至一直跟在他身边,在紫薇恒里的身份就是护法,下届的庙宇中,自然也有他们的塑像,一左一右站在他塑像的两旁。
接着,妲己看了看林玉轩的脸色,见看不出喜怒,又小心翼翼的介绍道:“少族长,这是九头雉鸡精胡喜媚,这是玉石琵琶精玉琵琶,她是我们中年龄最小的。”
林玉轩又看了两人一眼,然后淡淡的问道:“那女娲娘娘给的又是什么任务,你们不去忙着完成娘娘给的任务,为何去找妲己憨玩儿,不怕耽误了正事儿,娘娘怪罪?”
胡喜媚跟玉琵琶互相对视一眼,有些为难,她们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在上仙跟前儿撒谎,那就是找死,但他们也不敢直接将圣人的交代给说出来。
眼看着林玉轩眼中已经有了杀气,胡喜媚顶不住压力也就说了:“启禀大帝,娘娘让我等去坏了商朝气数,引诱陈塘关总兵李靖以及冀州侯苏护反商。”
林玉轩不见喜怒,继续问道:“这些与妲己又有什么关系?”
胡喜媚身上的汗水已经湿透了褂子,哆哆嗦嗦的说道:“人王帝辛气运滔天,我与琵琶妹妹根本无法靠近朝歌城。”
“就想,就想着借助大姐的天赋,带着我们进入朝歌,最好,最好是能,直接靠近人王帝辛,帮我们进入人王后宫。”
左右都说了,到后面胡喜媚也是破罐子破摔,直接一股脑都给秃噜出来了。
九尾狐一族,不管是涂山氏还是青丘一族,母狐都有一个特殊天赋,那就是代表多子与和睦,所以,她们一般时是不怕帝王之气的压制的,要不,就他们这样的小妖能在轩辕坟里呆的那么安稳?
但这只是限于他们不做出,并被帝王发现的事情的时候,一但引起帝王厌恶,那这天赋也就没有用了。
林玉轩冷冷的问道:“人王子受政令清明,一心为黎明百姓着想,虽然推行严刑峻法,却非乱杀之人,所改变用人政策,也是基于利国利民而非和征暴敛,并非为私欲。”
“至于女娲圣人的报复,反倒是出于私欲,实在令人不耻!”
说完,他又冷着脸看向妲己道:“你是我青丘九尾狐族,不辨是非,不分善恶,险些陷我青丘于不义,招惹骂名,你可知罪?”
妲己的小脸儿都白了,她之前偷跑出来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心里没有善恶,只知道自己的小姐妹有求于她,她就下山出来帮忙,顺便想要在繁华的人间玩闹,并没有想太多。
如今听林玉轩的话,才知道自己差点儿给族里惹大祸,她若是帮着胡喜媚她们去祸乱朝纲,九尾狐一族肯定是要背负骂名的。
当即,妲己跪在地上,泪如雨下,诚心忏悔道:“妲己知错,请少族长降下惩罚。”
林玉轩稍微默算一下之后叹气道:“我将你们召回族里,就是不愿青丘国参与进封神大劫,如今你踏出青丘,已经深陷劫气中,只有封神结束才能安全。”
“既如此,你就顺应天意,我会亲自带你去朝歌拜见人王,之后,你且守好自己的本分,尽力辅佐人王,教授人族一些知识,万不可招惹是非。”
“若我发现你在人间为非作歹,到时候必亲自前往将你抽筋扒皮,免得带累我青丘跟着背负骂名,你可听明白了?”
妲己赶紧答应道:“妲己领命,必不会做有损青丘清誉之事,妲己在轩辕坟的时候,有幸得了一些医道传承,到了朝歌之后,就将这些传给人族。”
其实妲己的医术确实不错,尤其是妇产科,在原著里也有说明,说有一天纣王同妲己一起去看景色。
看到有一条小河沟,冬天了本来沟里没有水的但是积雪融化,沟里积水,往来的行人十分不方便,那个时候又没有雨靴之类的,要想过去呢只能光着脚过去。
这个时候纣王就看到一个老人“跣足渡水,不甚惧冷,而行步且快。”然后又看到一个年轻的人“亦跣足渡水,惧冷行缓,有惊怯之状。”
纣王看到之后,就想不明白了,众所周知,老年人血气衰弱,少年人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应该是少年人不惧水寒,大步向前,而老年人畏惧水寒,踌躇不前才对。
妲己就给解惑了,这个少年人他父母怀孕的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气血衰败,偶然间怀孕精血不足,看起来年轻,但是身体还不如老头,所以就怕冷。
再有就是,妲己跟纣王打赌,猜胎儿性别,这时候的纣王早就迷失本性,只顾享乐,残忍的让人将这些孕妇给刨开肚腹验证。
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但足以说明,妲己本身的医术确实不错,只要用在正途,不仅不会再让狐族背负骂名,反倒还可能给她青史留名,加上些功德。
交代龙王看着三个小崽子之后,林玉轩就坐进七香车内正院书房里休息,让妲己站在院子里反省自己的错误,一旁的胡喜媚跟玉琵琶跪在院子里瑟瑟发抖,外边儿惊蛰跟夏至赶车。
虽然知道林玉轩离开了龙宫,但三个小崽子知道自己现在还是反省期,好容易逃过一顿揍,现在最好是老老实实的,省的被一起清算。
朝歌城,皇宫内,帝辛端坐于王座上,下面两侧,位高者盘坐矮几后面与帝辛商议正事,位低的站在这些人后面听政。
帝辛身后站着费仲尤浑,两侧首位坐着孔宣跟闻仲,闻仲身下位置是皇叔比干,他虽然是帝辛的亲叔父,但却是亚相,位低于闻仲。
本来,若是孔宣还是散修的身份进入朝堂,那按照原本,他就只是个三山关总兵,虽然修为高,但绝对坐不上前三张桌几。
但现在,孔宣不仅是老子的二徒弟,同时,手擎崆峒印,代表凤族成为皇族佐臣,辅佐皇族,这身份就高了。
于是,这次孔宣就成了国师兼任部曲督(都督别称,大都督一称,多见汉末),可见帝辛是有多重视孔宣。
当然,这里也有孔宣跟林玉轩救他,帮他正名的原因在,但必须承认帝辛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帝辛这时对闻仲道:“这次老太师辛苦了,孤王再此敬老太师一杯。”
闻仲赶紧起身,躬身端起酒杯前推,连道:“大王折煞老臣,这本就是老臣分内之事,反倒是此次老臣回来晚了,让王上受辱,心中惭愧非常。”
帝辛赶紧起身走上前,亲手将闻仲扶起,然后道:“老太师何苦如此自责?这本就是拿些人有心算无心,又如何能算在老太师身上?”
他心里很明白,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这次看着就是西方人利用女娲算计他,但揪其根本,还是他的政令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怕是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早就动了推翻他的心思。
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安抚闻仲坐下之后,帝辛问道:“有苏部落这次臣服,国师和老太师、皇叔可有什么建议?”
因为是闻仲带人打下来的有苏部落,闻仲开口道:“禀王上,这次有苏部落表示臣服,送来了粮食百石,牛、羊、马、猪四牲各二百,另外送来族长苏护之女苏妲己来朝歌。”
不要觉得粮食就给一万来斤,猪牛羊马这些,每样才二百头,觉得很少,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粮食更是靠天意,百姓只会简单耕种的时间,这些真的不少了。
比干说道:“冀州面积辽阔富庶,可以将苏氏女纳入后宫,给有苏氏族长一个侯爵,也算是拉拢了。”
孔宣道:“有苏部落地处冀州城,乃九州之首,是交通要塞,全权交给一刚臣服之人,并不妥,臣认为,可给个侯爵,冀州作为领地吃供奉,但需另外派人前去接管军事。”
闻仲赞同道:“有苏氏虽然现在被老臣以武力镇压,面上臣服,心里未必没有怨怼,苏氏入宫后,未必能成为他们软肋。”
“只怕,这苏氏女,不过是缓兵之计,是一舍弃的弃子,老臣认为,大王还是应该小心为上。”
费仲跟尤浑也点头赞同道:“大王,小人认为老太师说的对,还是得派自己人去才能放心。”
74/97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