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近代现代)——诸事皆芜

时间:2024-03-30 08:25:24  作者:诸事皆芜
  之前两人回家探亲的时候,也说起过下乡生活娱乐少,后面来了带队干部,不时组织一些娱乐和学习活动,这份教材正好能用上。
  而且教材这东西,多看点也好。
  这些年时局动荡,让很多读书人遭了罪,但况家堂叔看得清楚。他单位上混的好的,除了那些长袖善舞的,就是肚子中有货的人。
  像他这样没什么文化的,想学点技术性的东西,都难得很。
  抽空拜访了况家堂叔,除夕也很快到来。
  叮叮~
  这天晚上他和况家父母吃完午饭没多久,就听到小院外面由远及近的车铃声。
  “妈,我和孟丹回来了。”不久后,况家小院的大门就被敲响。
  听着和况家大哥有几分相似的声音,况叶却知道这应该是况家小弟,不过还是和况家父母确定了一番。
  “是小弟他们?”
  “是。”况母点头。
  见此,况叶加快了走向院门的脚步,抽开门闩,双手拉开大门,就看到站在门外风尘仆仆的两人。
  “小禾,好久不见。这是弟妹吧,快进屋!”
  十年未见,当初还带着青涩模样的少年,如今已为人父,气质也成熟了很多。
  此时正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外,旁边还有一名个子高挑的女性。
  况叶虽然没见过孟丹,且现在人还用围巾蒙着半张脸,却还是知道这是况家小弟的妻子。
  “二哥!好久不见,这是我爱人孟丹。”见到开门的况叶,况家小弟十分的惊喜。
  知道今年况叶会回来探亲,在真正见到人的时候,况禾心中的惊喜还是不少。
  当然也不忘介绍一下旁边的妻子,毕竟这算得上是两人第一次见。
  “二哥。”孟丹看着眼前和丈夫有些相似的面庞,也拉下面上的围巾,笑着打了声招呼。
  虽然没有见过况叶,但孟丹对于这位同样下乡的况家二哥却是一点都不陌生。
  先不说,这些年丈夫和其的通信不断,和家中人对他时不时的提及。
  还有一样东西,让孟丹印象十分的深刻。
  说起来,这还是她和况禾结缘的缘由。
  况叶寄来的药品,因为其药效突出,在农场的知青中非常的有名。当初她在干农活的时候不小心受伤,幸而况禾身上有药,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两人才逐渐认识最后组成了家庭。
  最后知道这药是况叶寄来的,孟丹还和丈夫笑说,他家二哥算是两人的媒人。
  “哎,赶紧进屋,这外面可冷了。”应了一声,况叶连忙催促两人进屋。
  看况家小弟两人的模样,就知道两人是匆匆忙忙从近郊农场赶回来的。
  腊月的天,潭城的气温可不高,特别是在天黑之后,两人身上包裹的衣物虽然算得上厚实,但露在外面的皮肤通红,说明还是冻着了。
  就这样,况家小弟夫妻进了小院。
  这个时候况父也抱着团团从堂屋中出来,而况母这个时候去了厨房,为两人准备口热乎的吃食。
  “回来了。”
  “团团,看谁回来了?”况父先招呼一声,就颠了颠臂弯中的小孙子,让小孩认认况家小弟夫妻俩。
  “爸。”
  “爸,团团,还记得妈妈不?”夫妻俩先和长辈问了声好,才把目光装下自家的小崽子。
  两人平时在农场忙活,没有太多的精力照顾小孩,才不得不把孩子托给家中父母照顾。
  为人父母,团团又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见不到面自然是想念的。
  但他们一个月难得回来两次,能呆的时间也不多,和团团相处的少,如今孩子都对两人有些生疏了。
  不过团团倒是没有抗拒孟丹的怀抱,被抱过去之后,也许是熟悉的气息让他感到安心,倒也开开心心的呆着。
  孟丹逗他叫人,也含糊的会叫。
  旁边的况家小弟看着眼馋,也想伸手抱抱,但这个时候那挣得过妻子,听了一声团团还有些模糊的“爸爸”,就先把自行车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况叶搭了把手,之后一行人就进了堂屋。
  见夫妻俩的此时的注意力在团团身上,况叶干脆去厨房帮忙。
  忙活了没一会儿,给两人准备了两碗汤面,一家人在堂屋中闲聊了起来。
  况叶和况家小弟许久未见,这些年能聊的事不少。
  直到晚上休息的时候更是继续回屋聊。
  况家小院的房间有限,除了况家父母的屋子,剩下的两间,一间是况家三兄弟的屋子,另外一间是况家两姐妹的屋子。
  五人还没有成家的时候,屋子倒是够住,但现在却是不够的。
  好在况家大哥有单位的宿舍,况家大姐和小妹只是偶尔回来,况家小弟夫妻俩也一样,况叶的话也就回来了两次。
  因为剩下来的房间使用率不高,也就是临时住住,因此晚上住宿的安排况叶和况家小弟还是住一屋。
  至于孟丹,则住况家姐妹原先的房间。
  十年未见,况家小弟有些兴奋,和况叶一直聊到了深夜,直到实在困倦房间中才安静下来。
  但第二天早晨两人还是起了个大早,除夕这天要忙的事可不少。
  虽然因为局势的原因,祭拜先祖这事暂时停了,甚至提倡春节不放假。
  但大家对过年还是有着执念。
  没上班的人,早早的就为除夕也准备起来。
  之后随着各个工厂和单位的下班,况家小院所在的小巷越发的热闹起来,况家也同样如此。
  况家大哥家的几个小孩在上午的时候就到了,傍晚的时候夫妻俩下班后也急忙赶了回来。
  虽然少了况家大姐和小妹一家,但这个除夕夜况家小院也热闹非常。
  除夕后的两天,况家小院的这份热闹也没有消减下去。
  初一,况家堂叔带着家口来拜访;初二,况家大姐、小妹也带着一家人来小院。
  因为这份热闹,况家父母也没能抽出时间找况叶问关于接班的问题。
  不过况叶知道这件事是躲不掉的,等到况家小弟夫妻俩回了农场。
  在初三这天晚上,况父上了一天班回家,就找他聊起了此事。
  “老三,这年也过完了,接班这事你的想法是?”一回到家里,况父见到况叶就招呼他进堂屋,开口就想知道答案。
  “爸,你先喝口茶,这事我也考虑好了,慢慢给你说。”对此,况叶早有准备,甚至还掐着时间备好热茶。
  虽然他不准备接班,但也不能一上来就说,让况父喝口茶,也让其情绪平复一下。
  “你说,我听着。”无奈,况父只得先喝完一口茶,此时他心中那份不好的预感似乎更强了。
  “爸,你还有两年就能正式的退休了吧,我听说这干满退休和提前退休,退休后的待遇差别可不小。”
  况叶打算劝况父再干两年,有了这两年时间的缓冲,倒时候高考也恢复了,也不用明着拒接况父的好意。
  “这个你不用管,也没多大的差别。”听到这况父心中倒是松了一口,至于退休待遇这个事,在他看来不算什么。
  如今虽然有退休的政策,但真正退休的其实少,干满和提前退休的差别其实差别也不算大。
  主要看的还是工人职称和工龄。
  “爸,这是你可唬不了我,再干两年你就能满三十年工龄,这待遇差别我可是打听过的。这两年你还是干满吧,到时候你手头退休金能多点,我和大哥他们也放心些。”况叶没接这个茬,这些天他在潭城闲逛,也没少打听。
  目前办理了退休的工人,退休金的确不算多,但后世的政策他是知道的。
  以况父现在的职称级别,再加上三十年的工龄,到时候他一个人的退休金就能让老两口的日子过得非常不错。
  况家的几个兄弟姐妹,经过这十来年的认知,况叶知道他们算是孝顺的人。
  但每个人成家之后,生活的重心肯定不会在况家父母身上,他们得顾好自己的小家。
  这之后能给况家父母多少金钱上的支持谁也说不准。
  况家父母自己手中有钱,至少不用向儿女伸手,这对他们的老年生活的助益可不小。
  “我现在退休也不少,你少操心这些。下乡的生活,你不说,我也知道是啥样的,而且你现在也没成个家,今年你就三十了,不小了。”见况叶不接茬,况父把茶缸一放,就说起成家这事。
  在他的观念中,这个年纪的男子,哪一个不是想着要成个家,自家老三也应该差不多,正好让其感受一下这个急迫性。
  “爸,三十和三十二也没多大差别,你就先干满这两年,到时候你退休我接班也不差这么两年。你知道我有制药的本事,下乡的生活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况父的最后一句话,让况叶更加坚定了再拖两年的打算。
  他内芯可不是男性,结婚这事早就没了想念,这班可不能接。
  “咋不糟糕,你两个堂兄去年回来的时候,人都瘦成骨架子了,在家养了半个月都不见涨点肉。”
  乡下的生活,况父这些年从回城的知青中能窥探一二,特比是堂弟家的那两个小子,去年他见着的时候,都差点不敢认。
  而且知青下乡这时都好些年了,一直不见有什么大的回城政策,每年招工的就那点名额,要再过两年,这日子可咋挨啊。
  “爸,这不一样。你看我的模样,和小禾站在一起,不认识的人怕是会把小禾认成哥哥。”听到这况叶有些哭笑不得,不由的站起身,在况父面前转了一圈,让其仔细看看他的模样。
  虽然他已经二十九了,除了黑了点,样貌比起实际年龄看着要小不少。
  因为空间,他并不缺吃的,有因为修习《万物相生》,成为了修士他的状态非常的好。
  地里的农活,对他来说费不了多少力气。
  前几天况家小弟回来,虽然个子没他高,但脸上的沧桑感却比他重多了。
  潭城近郊的农场知青,待遇可比下乡插队的知青好太多,但况家小弟的状态却还是比不过况叶。
  这也让况家小弟有些稀奇,还和况家小妹打趣了他一番。
  “……”况父仔细的看了看眼前的老三,也不由的哑口无言。
  要不是黑了点,说况叶刚刚二十出头都有人相信。看着虽然消瘦,但饱满的脸颊,以及挺拔的姿态,无不说明人只是看着瘦,身板应该相当不错。
  这要说他在乡下的生活清苦,就是况父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
  这样的状态,就是生活在城镇中的工人,也不一定能有。
  “爸,我就再待两年,你也不用担心我,先把这两年干满再退休才是。”见况父的生态,况叶趁热打铁。
  “可……”况父有些动摇了,但考虑到老三已经下乡十二年了,还想劝说一番。
  “要是回城,我制售药品这事可做不成了,爸,你就让我再待两年吧。”不等况父再开口,况叶继续说道。
  对于他制售药品的具体收入是多少,况父并不清楚,但从况叶这次回来的状态、穿着、带的礼物和时不时买点都西回来,就知道他不缺钱。
  而且十年动荡间,还能继续制售药品的事,况叶也给他讲过,是有当地书记背书。
  回城的话,没有相关的证件以及人脉,这事也的确持续不下去。
  况父也知道,要是况叶到时候接了自己的班,会重新的定岗,最开始能拿到的工资肯定不高。
  不知道比不比得上况叶制售药品的收入。
  想到这,他又有些犹豫了。
  但再想到几个子女中就老三没成家,这事还是没松口。
  不过况叶已经看出况父的松动,继续劝说。
  最后等到况母在厨房中喊饭好了,两人也没有谈拢。
  晚饭过后,况家父母干脆一起和况叶谈话,但始终也撼动不了况叶的决定。
  最后团团都睡着了,双方才各退一步,暂时把这事按下不表,各自回房休息。
  回房房间中,况叶没有第一时间休息,而是侧耳听了一番况家父母在卧室内的谈话。
  知道两人已经被说动,这心也就放下来了。
  果然之后再谈了一次,况父最终还是应下了况叶的提议,决定干满退休。
  不过同时也表示,到时候况叶不能在推脱,得回潭城接班。
  事情落定之后,况叶的心情也不由的飞扬了几分。
  等到况父干满退休的时候,高考已经恢复,到时候第一次考试也已经结束。
  要是他能考上大学,这接班的事也就能迎刃而解。
  毕竟接班和读大学,这两个选择,况家父母也知道怎么选。在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能选更好的那一条路。
  不过为了计划不出差错,这复习的事可得好好的做,要是到时候考不上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事情谈拢之后,还剩余的几天假期,时间过得飞快。
  在给况家小妹和小弟各自留了一套初高中教材,交代他们也花点时间看看后,况叶就带着况家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为他准备的东西踏上了回观市的火车。
  因为准备的东西太多,行李比起他回来的时候只多不少,十分艰难的上了火车之后,随着火车的启动,月台上来送行的况家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小。
  直到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况叶才回过头,和上次一样,这次他的心情也相当复杂。
  不过拥挤的火车,同样让这份情绪没持续多久。
  车厢中和他一样探亲结束的知青不少,在一些健谈的知青的组织下,车厢中的沉闷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
  况叶也感兴趣的加入其中,从这些知青中了解他其他地方的下乡生活。
  有悲苦,有欢笑,也有奋斗。
  尽管乘车的途中还算愉快,但下车的那一刻,况叶的脚步还是有些僵硬。
  长时间的坐着,就是他如今的体质,也免不了小腿有些肿胀。
  出了车站,看了一下手表,时间也才八点出头。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天就能回到九大队。先去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买了回安琼县的汽车票,趁着发车之前吃了个早饭,在九点钟的时候况叶已经坐上了回安琼县的汽车。
  之后又是乘坐回丰水公社的班车,这么一路颠簸,差不多在下午两点左右就抵达了丰水场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