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见此,周母也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和况叶一起往学校门口走去。
出了校门之后,周母招呼一声就骑上车领路,况叶紧跟在后面一起往学校旁边的路走,之后转角继续往北走。
不一会儿年就过了小关,之后道路两侧的房屋就明显要少不少,这就是市郊的地界了。
骑着车的同时,况叶也观察这道路两边的景色。
来京市这么久,他基本上没怎么去过郊区,小关外的地界还是第一次来。
周母的骑行的速度不快,两辆自行车的前后距离也不远,骑行中两人也在聊天。
沿途的地界作为本地人的周母相当的熟悉,一路下来原本地图上的东西,况叶也逐渐有了真实的认知。
吱~
十来分钟的骑行很快就结束,自行车刹住车,两人停了下来。
“前面的路不太好走,推着走比较好。”周母从自行车上下来,指着前方有些泥泞的道路说道。
“行。”况叶点头。
周母指的地方,他也看清楚了。
这是主干道旁边的小路,并没有作硬化,之前下了一场雨水道路正泥泞着呢,而且这小路也不算宽敞,来来往往还有些行人,骑车前进不太方便。
“走几分钟,就到第一处小院,我给你说说情况。”走着的时候,周母就说起他们即将抵达的地方,也就是那套近百平的小院。
小院连着院子,也就百来平米,并不算大,年龄也比较大了,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好在当初修建小院的用料还行,再加上主人小心的维护,如今到也是能住人的。
按理说,这样的小院,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家愿意出手。
毕竟单门独户的小院,就算是在郊区,在京市住房如此紧缺的现状下,也是十分难得的。
况叶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和周母打听了一下房主买房的原由。
“这套小院,是一位齐老爷子的,不过老爷子已经过世了。名下的这套小院是唯一的遗产,但儿子有五个,谁也不愿意让人得了便宜,最后商量把小院买了,直接分钱。”周母也打听清楚了原因,直接和况叶说了。
小院就这么大,五个兄弟平分,一人也就二十平左右的面积,已经有孙辈的几家人根部住不下。
而且几兄弟还有另外的住处,但谁也无法单独吃下小院,只得商量买了分钱。
“齐老爷子已经走了?那小院算是遗产啊。”听到这个原因况叶心里有些不确定了。
他在原本的时空接触过房地产这个行业,这遗产房在那个时空基本上是相当难出手的房屋类型。
这其中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税收和交易程序复杂的问题。
在那个时空,继承的房屋再次交易,程序复杂不说,要缴纳的遗产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这样一来交易中买卖双方少不了一番拉锯,结果就是很多人都不想碰遗产房。
“是的,不过遗产房只要产权清晰,也没什么问题,况同学是有什么顾虑吗?”周母看况叶的语气有些不对,有些疑惑地问道。
“遗产房屋交易,我仿佛记得有遗产税……”对于现行的税收政策况叶有些不确定,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
他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一块,有些码不准。
“遗产税?这个况同学不用担心,我之前也有帮人买卖过遗产房,现在买房子还没这方面的税款。”听到这,周母也清楚了况叶的顾虑,淡淡的笑开解释了一番。
遗产税这个事,她之前和别人聊天,倒是听说过这个税款项目,但目前去还没有开征,房产交易这块更是没有相关的条例了。
“是这样么,那石阿姨上一次经手的遗产房是什么时候?”况叶还是有些担心,不由的多问了一句。
“没多久,今年年初的时候,况同学这个你放心。”周母笑着道,京市这样出手的房屋不少,税款这方面也自然得打听清楚,不然不会给况叶介绍这套小院。
“石阿姨生意兴隆。”如此肯定的话,况叶也暂时放下了这方面的担忧,笑着点头。
“到了,就是这。”几分钟的路也很快走完,况叶很快就见到了小院。
小院旁边也有邻居,但都有院墙隔开,一层的瓦房,墙体是砖木结构,看外墙和屋顶还算保养的不错,至少比况叶在观市九大队的房屋看着好。
“石阿姨,小院里面好像挺热闹?”站在小院的大门外,况叶敏锐的听力就听到小院内此时的人应该不少,不由的和周母道。
“应该是齐家的几兄弟,之前我和他们约好今天来看房,他们应该是提前到了。”周母也隐隐约约听到些声响,就笑着解释一番。
这房子如今是几兄弟共有,卖方都想一起来。
说完,周母把车靠边停靠就上前敲门。
“齐兄弟,我是石香兰,带人过来看房子。”
听到敲门声,屋内很快就传来了动静,不一会就有人来开门。
“石大妹子,你好你好,这就是想看房子的同志吧。”开门后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出现在两人眼前,确认了来人,连忙把两人迎了进去。
进个门的时候,周母也给况叶介绍了一下。
开门的是齐家五兄弟的大哥,跨过不大的小院,正开的堂屋内还有几人,是齐老大的另外四个兄弟。
“这是?”不过除了五兄弟,屋内还有另外的两个人,周母也不认识,不由的疑惑的望向齐老大。
况叶进门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堂屋中的人数不对,看着坐着的两人,心下就有了些猜测。
第202章
周母和齐家几兄弟约好今天看房, 没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自然是要问一问。
面对周母的问话,齐家老大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最后有些无奈的开口。
“石大妹子, 这是……我家老妹和外甥。”
听完齐老大的话, 况叶心中的猜测又印证了一番。
“哎!齐老哥你家是六兄妹啊, 之前咋没听说呢。”周母笑着哎了一声, 仔细的大量了一下齐家兄弟的老妹和外甥。
别说, 这五官还真像,特别是那外甥, 一看就知道和齐家人有血缘关系。
这一点况叶在进屋的时候就看出来了,看到两人的出现,他知道今天这套小院怕是悬了。
主要是两人的表情并不怎么好,刚刚他在外面听到里面的人似乎是在争论什么。
果然,周母和两人打招呼的时候, 两人处于礼貌勉强给了一个笑容后,之后转向齐家五兄弟的目光明显不那么高兴。
周母显然也看出来了这一点,知道今天这房怕是有了其他情况。
招呼一圈后,齐家兄弟几个此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周母看出不对, 干脆直接开口。
“齐大兄弟,这是不是先领着我们转转?”
“……石大妹子,今天对不住了, 让你和这位小兄弟白跑一趟。”周母的话音落下,齐家几个兄弟不由的面面相觑, 最后齐家老大抹了一把脸,有些歉意的开口道。
“这话怎么说?”周母心中虽然有了猜测, 但也想让齐家几兄弟给个说法。
“石大妹子和小兄弟,这实在是对不住。小院我们几兄弟的确是要卖,但怕是无法卖给小兄弟了。”解释的时候,齐老大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齐家老妹。
言下之意很明显了,这房子应该是齐家老妹要了。
之前小院内有争执,况叶知道这房子应该还没完全谈妥,但看齐家几兄弟的意思,这房子怎么也不会卖给其他人了。
“齐大兄弟,你这就不地道了啊,你提前说了,我们也不至于白跑一趟。”说好的事,到跟前了变卦,周母自然也是有气的。
“对不住,实在是对不住。”齐老大只得连连道歉。
齐家的另外几个兄弟,也尴尬的和周母这边道歉。
周母也知道,事到如此说多的没用,问了一下况叶的意思,见他不坚持再看这套房,就准备告辞离开。
齐老大知道事情是他们做的不地道,为表示歉意,直接把两人送到了之前进来的路口。
在送行的时候,还没等周母多问,齐老大就大致的交代了今天事情有变的原因。
之前周母给况叶交代屋住买房的原因的时候,提到齐家五兄弟,但现在又冒出个齐家老妹,让这看房的事有了变故。
这也不怪周母没有打听清楚。
这个时代,嫁出去的女儿一般继承不了娘家的财产,这屋子是齐家五兄弟的没错。
唯一意外的是,齐家老妹想要把小院买下来。
齐家五兄弟当初就没考虑到齐家老妹,根本就没给那边说过卖房的事。
这其中还有些原由。
之前十年动荡,齐家也受到了些影响,这主要是齐家老妹这边。
齐家老妹的丈夫一家,因为政治原因被下放。当初齐家老妹要跟着丈夫和儿子走,为了不连累娘家人,干脆断绝了关系。
齐老爷子骂过打过,但也知道阻止不了女儿的决定,最后只能认了。
开始两年,齐老爷子还堵着气,后面听到那些被下放的人的生活状况,也逐渐心软了,私底下废了不少功夫给远方的女儿送补贴。
齐老爷子私下补贴齐家老妹,齐家五兄弟不是不知道,心中也对齐家老妹有怨气,但毕竟是亲妹子,不能看人死在外边,只得睁一眼闭一只眼。
后面时局好了,下放的逐渐平反,齐家老妹也和丈夫一家归京。
但这个时候齐老爷子已经走了一年多了。
对于父亲最后惦念的女儿,齐家几兄弟心中的怨气也是颇多的,齐家老妹一家回京后,除了最开始见了一面,后边也不怎么往来。
卖房自然也不会给那边说,但齐家老妹听到了风声,今天早早的就堵上门来。
几兄妹吵吵闹闹,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意,齐家几兄弟心下还是有了决断,既然齐家小妹愿意以市价买下小院,他们也不是那么固执。
听完齐老大的解释,周母刚刚那点气也就散了,走到入口和齐老大道别之后,就和况叶骑着车往下一处目的地去了。
这套房出了意外,周母有些歉意。
对此,况叶倒没觉得有什么。看房买房,一次能确定下来才是少数,他也没那么着急。
见此,周母不由的笑开,心下道了声小况这性好。
紧接着就介绍起今天要看的第二处小院的情况。
小院比齐家小院要大些,有一百八十来平。不过比第一套离况叶的学校要远些,相对也要破旧些。
屋主姓姜,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爷子。
况叶和周母到小院门前的时候,姜老爷子还没来,小院门也是锁着的。
在等待期间,况叶也仔细的看了看小院和周围的环境。
小院光是看外墙,就比之前那套要破旧不少,倒也是砖木结构,但屋顶的瓦片,明显有塌陷的地方,甚至还有些枯萎的草木,看模样已经有许久没人住了。
小院两边也有人家,此时周母凭借优秀的社交能力,拉着况叶在旁边的一家门口坐了下来。
“石妹子,这就是来看房的小兄弟?”邻居家阿姨见到况叶表情就丰富起来,一副八卦的模样。
“是的,这是小况。”邻居家的阿姨,上次来周母自己来看房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况叶。
之后邻居阿姨看着况叶,小伙子长得不错,就生出了打听的心思。
面对热情又有些八卦的邻居阿姨,况叶是在是有些招架不住,最后还是周母帮忙解的围,把话题引导姜老爷子这套小院上。
说起这套房,其实在附近也不错,但却没有人住,姜老爷子还准备把房子卖了,作为邻居的阿姨自然也掌握了些消息的。
况叶也从中得了些信息。
姜老爷子,本身不差钱,之前也下放过,平反后被收的财产也大部分都退回来了,这套小院就是其一。
之前也是有人住的,但房屋收回来之后,里面的住户就被清走了,再加上之前住户也不怎么爱惜,如今小院里面早就不复原先的模样。
姜老爷子手中和房产不少,就准备把这套小院出手了,不过价钱叫的有些高,目前看过房的人不少,但一直还没卖出去。
听到这,况叶也不意外,如果小院可以的话,再谈价格就是。
就在聊天间,姜老爷子那边也来了,不过不是姜老爷子本人,而是是姜老爷子的晚辈。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邻居阿姨也认识,周母之前也见过。
来人先招呼一声后,就领着况叶他们进了小院看房。
跨进小院,况叶就看到了里面的情况,之前的住户搬走,几乎没留下什么,让小院的破败感更强。
小院一百八十来平,正开三间房,两侧更有两间厢房,中间的的小院也相对宽敞些。
汉子领着况叶在小院的各个房间和角落逛了逛,期间开口的不多,最多是况叶有些疑问的时候回答一二。
一圈逛下来,况叶对房屋并不怎么满意,院子是宽敞不少,但房梁以及一些木料都已经腐朽,真要买下来这维修的费用就是一大笔。
最后,况叶还是象征性的问了一下价格,这套小院竟然喊价一千。
听到这,他彻底歇下了要这套小院的意思。
虽然第一次说价肯定有抛头,但刚刚和邻居阿姨聊天的时候,也大致听说了之前看房的人谈价的事。
姜老爷子这边让价并不大,之后他想来也砍不下来多少。
这样一来就是在有些不划算,要知道就是市区里这般大小的胡同小院,价格也就和这差不了多少。
带这看房的汉子,见况叶的表情,也没多说什么,一副就这么个价的模样。
周母见此,问了一下况叶的意思,最后也就提出了告辞。
离开姜家小院,时间也才十点不到。
今天看两套房都有状况,没有落实下来,况叶也不怎么意外,周母见他心态不错,心下也放松了不少。
之后两人骑车回了城内,况叶感谢周母,拉着她吃了顿晌午之后就回了学校。
看房的事他之后也暂时抛到了一边,继续忙着学习的事。
不过周母这边却没有闲着,两周一次会约这他去看看觉得还行的房屋。
152/160 首页 上一页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