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近代现代)——诸事皆芜

时间:2024-03-30 08:25:24  作者:诸事皆芜
  今天晚上在工作间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制药,而是给他这段时间制作的药品写说明书。
  此时况叶面前拜访着有近五十了小竹罐,这里面装的都是他这段时间的成果。
  为了方便区分,这些小竹罐都被贴上了标签,他眼前的这些药品总共有十种,这些都是没有加入青蕴酒的。
  这段时间为了能够制成这些药品,况叶每天晚上几乎忙到精神困顿的时候。
  所幸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功制成了这十种药品。
  这些药品基本上是每一样五罐,除了况叶最早制成的消暑丸,其余的都是这段时间赶出来的。
  它们分别是舒活膏、百香丸、清凉膏、止血丸、退热丸、止咳丸、肠胃舒丸、感冒清丸、解毒丸。
  这些药品的效用,大多都能从名字上看出来。
  这十种药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根据他之前买的书上面的药方制成的,不过因为药材不齐,一些原材料他找了另外的药材代替,经过不断的实验才成功制成和原本的药方差不多效用的药品。
  但其中有两种药品,来自丹修留下来的资料中的药方,它们是百香丸和解毒丸,当然药方中的原材料只能用这个世界的草药代替。
  其中百香丸制作难度不算多困难,解毒丸倒是花了他不少时间才成功。
  百香丸不是一款口服药,也不是外敷的药品,它其实算是一款驱蛇虫的药品。
  农村的生活蛇虫鼠蚁是常见的东西,特别是如今气温逐渐升高,这些东西也逐渐开始活跃。
  况叶来到九大队的时候已经树初秋,当时蛇虫鼠蚁相对没有那么活跃,他当时的注意力也不在这上面。
  之后随着气温的降低,这些大部分都销声匿迹。
  但随着冬季结束,气温逐渐升高,蚊虫、蛇类这些东西也开始活跃起来,况叶也真正的见识了这个时代农村这些东西是有多么的繁盛。
  蚊虫还好,对于蛇他非常的怵,几乎是见到都会浑身寒毛直竖的程度。
  前段时间刚刚气温刚刚回暖,他在路上看到一条小拇指粗细的小蛇,都差点吓得有点走不动道。
  这还是九大队这边常见的无毒蛇,看到这条小蛇的队员们,一时兴起还讲起他们之前的抓蛇经历。
  其中不乏毒蛇,不如当地人所说的红麻子、银环蛇这些。
  光是听着况叶就鸡皮疙瘩直冒。
  想到要遇上这些,他就一万个不愿意,为此特地翻找了丹修留下来的资料,找到了百香丸这样的药方。
  百香丸的主要效用,就是驱蛇虫,只要佩戴一粒百香丸,方圆五米的蛇虫都会避开,而且每一粒的效用,如果不沾水的话,能够持续三十天左右。
  这样的效用,况叶自然不会错过。
  解毒丸,也是他因为蛇虫而专门寻找的。制作这款药品,消耗的时间是如今成功的药品种最久的。
  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失败,况叶才成功的把它制作出来。
  不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解毒丸是他制作的这么多钟药品种,在不加入青蕴酒的情况下,唯一被评级为中品凡药的药品。
  解毒丸的效用,顾名思义,能够解除或减轻一些中毒的症状。如果被毒蛇咬伤,服用解毒丸,能够减缓毒素在体内的扩散速度,为之后的抢救争取一些时间。
  当然一些中毒情况不严重的,它甚至可以解毒。
  其他八种药品,配方都是根据这个时代现有的药方制成的,它们基本上都被评级为下品凡药。
  如今被人试用过的只有舒活膏,它的效果简修文他们已经给况叶提供了参考,所以其他的药品效用他也不担心。
  况叶手上如今有了这十种药品,他也准备拿着这些药,做为敲门砖去找大队长帮忙。
  当然药品使用都有禁忌,使用说明书得提前写好,以免误用导致不良后果。
  好在这些药品都是他亲手制作的,药品的原材料都一清二楚,加上测试灵器的标注,这些药品的禁忌倒是能够些清楚。
  每种药品况叶写了两种说明书,一种是单独的小纸张,把它们贴在竹罐上;一种整理成小册子,方便之后翻阅。
  写完说明书,出空间的时候,把这些药品全部放到他卧室的竹抽屉中,明天他得抽空去一趟大队长家,得拿上一部分样品过去,剩余的之后也方便他取用。
  心中计划好后,况叶才躺倒床上休息。
  第二天照常忙碌了一天,下工后他回到住处,先快速的把自己收拾干净,然后拿上准备好的药品,和简修文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前往大队长家。
 
 
第65章 
  况叶挎着装药的小布包, 前往大队长陈庆国的住处,走了十几分钟看到了大队长家的小院。
  此时正有人在小院中活动,他靠近的时候,自然第一时间被发现。
  “伍婶子, 庆国叔在家不?我找他有点事。”见人发现他, 况叶也就笑着开口问道。
  “况知青啊, 我家那口子在堂屋, 你直接进去就是。”五婶子见来人是队上的况知青, 她也打过交道,对这小伙的印象还不错, 就笑着回了一句。
  况叶也没客气,走进小院后,就直接朝着堂屋去。他来过大队长家有几次了,屋子的布局也大致知道。
  不过走进堂屋之后,况叶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庆国叔。”先和陈庆国打了声招呼, 他把目光转向堂屋中坐着的另外一个人。
  “陈知青。”对于出现在这的陈繁仪,况叶还是有些意外的。
  “况知青,坐,你稍等一会儿。”陈庆国招呼况叶一声,显然他等一会儿, 显然是准备先解决陈繁仪的事。
  “况知青。”见到况叶,陈繁仪也有些惊讶,回应了一句之后, 也转头和大队长继续交谈。
  她这次来找大队长所求的事,也没有什么可遮掩的, 因此并不在意身旁有其他人。
  见两人都没有让他回避的意思,况叶也就在等待的时候, 弄清楚了陈繁仪来找大队长到底所谓何事。
  简单的说就是,陈繁仪跟着家里面学过医,她也不擅长地里的活,就想着能不能在队上行医。
  陈繁仪来找大队长,这段时间也是打听过的。
  九大队这边并没有医生,其实不仅仅是九大队,旁边的好几个生产大队都没有。
  如今除了丰水场镇的卫生院和药铺,大队上唯一的医疗机构就只有医疗站。
  医疗站,五八年的时候,人民公社化后几乎每个生产大队基本上都有建立,但运行了也没有多久。
  在六二年的时候,大部分的生长大队的医疗站都撤销了,九大队就是其中之一。
  究其原因,其中医疗人员的缺乏是重中之重。
  如今少量还能运行的医疗站,无不是生产大队本身就有医生。
  听到陈繁仪会医,大队长陈庆国自然是惊喜的。但他也不是小年轻,不可能就听信片面之言。
  陈繁仪说她会医,总得探究一番才行。
  对此陈繁仪到没有隐瞒,大队长问什么,她都给出了答案。况叶在旁边也听了一耳朵。
  知道她的医术是和家中长辈学的。
  陈繁仪的父亲建国前就走出九大队,参加了革命队伍,之后结识了她的母亲。陈繁仪的母亲是一名医生,还是少见的西医。
  早年间跟着父亲在国外生活,国家为难之时,也回到祖国。
  陈繁仪的医术可以说是家学渊源,其母亲以及舅舅、外祖父都是医生。
  陈庆国对于这位族中的侄女,之前也打听过。毕竟是新来的知青,又是陈家人,所以对比其他的知青,要了解得更多。
  三小队的陈庆志,的确有一个早年出去的堂哥,不过据说已经在海市安家,也就逢年过节和老家联系一下。
  这位在海市安家的族人,具体的信息陈庆国不了解,不过是听说他的妻子是一名医生。
  陈繁仪说她学过医这件事,陈庆国相信,但陈繁仪的年龄只有二十岁,能力到底如何光靠说是确定不了的。
  陈庆国自然是希望九大队的医疗站能够重开,这对九大队是一件大好事,到时候队员们生病,不严重的话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去公社的卫生院。
  不过陈繁仪的医术得经过验证,他才能落成此事。
  “繁仪侄女,这件事你得跟我去一趟公社卫生院,那边的医生会考考你,通过了的话,到时候你要行医的话就没问题,队上还可以把医疗站收拾出来。”
  陈庆国不懂医,这件事只能找专业的人来验证。
  “庆国叔,我这边没问题,到时候麻烦你了。”对于考核这件事陈繁仪并不惧怕,只是希望这件事能尽快成。
  这段时间地里的农活,对她来说真的非常难磨。
  “况知青,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这件事说定后,陈庆国就把目光转向在一旁坐了一会儿的况叶。
  “庆国叔,说起来这件事和陈知青的事还沾点边。”
  况叶先是回了陈庆国一句,紧接着把目光转向准备离开的陈繁仪。
  “陈知青,麻烦你先留一会儿,这事还得找你帮点忙。”
  刚刚准备提出告辞的陈繁仪,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她对况叶所说的事也有点好奇,便点头再次坐了下来。
  见陈繁仪留下来,和陈庆国把目光一起望向他,况叶直接把挎在身侧布包打开,比里面装着的药拿出来。
  “庆国叔,我前段时间采药的事情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我还会点制药的手艺,这些就是我这段时间做出来的药品。”
  除了蕴养丸,他制成的其它十种药品,这次都带来了一小竹罐。
  把这些整齐的码放在陈庆国面前,他也解释了一下,这些药品的来源。
  “况知青,你说你会制药?”看着眼前的十个小竹罐,陈庆国不确定的问道。
  今天到底是个什么日子,先是有陈繁仪来说她会医术,后面又来了一个说会制药的况叶。
  “之前在老家的时候,跟着药堂的师傅学过,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没展露。”况叶说得比较含糊,毕竟他这手制药的本事,来源并不能摆在明面上。
  不过陈庆国和陈繁仪两人听到耳中,倒是心下有了猜测。
  怕是况叶跟师的那位,身份上有些忌讳,毕竟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
  “我看看。”陈繁仪看到这些小竹罐,也明白了况叶叫住她的原因,想来是听说她会医术,能够帮忙验证一下这些药品。
  况叶的意图也的确是这个。
  他来找大队长陈庆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遇上陈繁仪,不过有了一名会医术的人在场,倒是能帮上一些忙。
  他原本的打算,也就是把这些药品拿出来,劝说大队长使用一番后,确认了它们的效果后,才有凭据请他帮忙办理证件。
  □□对于况叶采药这件事,也是听说过的。毕竟作为知青,况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自然有人和他说起过这件事。
  知道这件事,陈庆国也没有多说什么。
  和众人一样,在这缺医少药的时代,能够有一位懂药的人,对九大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且关于采药,观市这边也有相关的政策。安琼县有的中药产出,除开专门种植的数十个种类,还有专门组建的采药队野采的。
  当然也有少部分是农村队员采集后,卖给收购站的。
  农村这边队员采药,自然也有相关的政策。农业附带捡拾的,遵循“大部分归己,小部分归公。”的原则。而工余休息和小孩捡拾,一般遵循“谁卖谁得,收入归己。”的原则。
  况叶采摘草药,都是在工余时间进行的,这些药材按照原则就是他自己的,所以也没人多说什么。
  不过对于况叶会制药这件事,陈庆国也是现在才知晓,看着眼前的小竹罐,上面还贴着纸条,他也不由的拿起离他最近的一罐,仔细的看起来。
  拿起一罐写着“止咳丸”的陈繁仪,查看的动作比起大队长要快得多。
  只见她先看了一遍小纸条上面的说明书,就直接打开竹罐的盖子,倒出一粒药丸在手心上。
  紧接着把药丸凑到鼻尖闻了一下,最后还用指甲尖刮了一点粉末,尝了尝味道。
  “贝母、枇杷叶、桔梗...”陈繁仪最终判断出一些原材料,倒是和说明书上些的能对得上,说明她手上的这“止咳丸”倒算是货真价实。
  至于药效怎么样,要用过了才知道。
  不过这些药材都是对症的,想来效果也是有的。
  “陈知青,怎么样?”看着陈繁仪的操作,况叶哪怕是知道这些药品都是有效的,心中还是忍不住担忧。
  “这止咳丸,我尝出来些药材,这些的确是止咳的。”陈繁仪把止咳丸放回去,笑着说了一句。
  哪怕只是看了一种,她也确认了眼前的人的确是会制药的。
  说明书上有写明药材成分,实物也对得上,这些药材也的确是对症的。
  “繁仪侄女,你还能尝出来有什么药?”还没等况叶说什么,陈庆国就惊讶道。
  “我外祖父是中医,我跟着他学了不少,小时候没少尝药。不过学的不算精,这止咳丸十几味药材,也就尝出来几种。”
  陈繁仪除了跟着其母亲学习西医知识,也跟着外祖父学了不少中医的知识,识药是其中最基本的。
  “原来如此。”陈庆国不清楚中医的事,但知道没有不认识药材的中医。
  “庆国叔、陈知青,这些药我敢拿出来,自然是不敢弄虚作假,说明书上写的药材,都是实实在在有的。”况叶知道现在药品行业的乱象,其中不乏假药在市场上流通。
  但他知道药品的重要性,不会拿这种事情作假。
  “陈知青,你懂医术,这些药物成分对不对症你也可以确认一番。”他准备让大队正试用这些药品,如果有了陈繁仪的印证,说服大队长应该更容易些。
  “庆国叔,你手上的舒活膏,和我住一起的修文哥他们用过,效果还不错,你也可以试一试。”
  陈庆国听完况叶的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而是望向继续查看药品的陈繁仪。
  况叶见此也不再多说,而是等陈繁仪把药品都看完。
  “怎么样?”大队长把手上的舒活膏递过去之后,等陈繁仪查看完之后,这些药品算是被检查了一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