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红楼搞基建(红楼同人)——意真

时间:2024-03-31 09:40:57  作者:意真
  赵钰命昭毅将军组建海军后,这些倭寇才见势不对减少了上岸的频率。因着当时海船还未造好, 昭毅将军也只是隐忍不发, 直到海军都熟悉了船上作战, 神机营也送来新式火器后,他才按着打听好的路线找到那些倭寇的老窝。
  新式火器的威力和稳定性比之从前更胜一筹, 昭毅将军与倭寇、海匪打交道的时间也不短,自然没有心慈手软的毛病。看准那些倭寇的大部队来上几炮,往常在海边嚣张的倭寇便都没了生息。
  而剩下一些运气好没被轰死的,也都急忙乘上小船逃生, 心中暗恨那些奸细竟然敢隐瞒这样重要的事。待倭寇一走, 昭毅将军便命人搜他们占据的小岛,将那些倭寇虏来的男女救出来。
  倭寇并非只在乾国的海岸线活动, 周边的一些岛国和南方的番邦小国都没能逃过倭寇的侵害。在昭毅将军连着挑了四个倭寇窝点后, 大乾的海军在周边已然是出了名的强盛。
  自然,原先就要有动作的南地和东地也都偃旗息鼓, 急着要将最新的变动传到京城去。谁知与南安郡王有联系的那个小国自觉被耍了一通,极为愤怒的进攻南地, 而南安王世子疏于防备, 竟真的被钻到空子节节败退。
  番邦虽是小国, 但也不怕大乾会反过来攻打他们。毕竟他们周边可都是小国, 早已习惯了互相防备又守望相助。而且大乾要他们这一小块儿地也没用, 还不如人家半个府大呢。
  大乾西边和北边看着是安生,实际还不知如何呢,定然无法腾出手对付他们。因此他们的目的极为明确,就是在打败南安军后收手,最好能敲大乾一笔。
  消息传到京城后众人皆惊,看着南安王的眼神都变了不少。自老北静王死后,新北静王不出意料的沉寂下去,南安王的人就四处说他们南安军劳苦功高守卫大乾南侧,没想到竟这般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赵钰也收到了薛兆的传信。
  柳安窝在赵钰怀里看信,看完后惊奇道:“果然是人老成精,薛大人看着温和儒雅,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手段。”
  南安军溃败虽说有世子不设防的原因,但更大的问题还是他们太缺钱了。论理南安王府经营百年,银子是绝不会缺的,可偏偏薛兆发现他们私下收粮后就暗中防备着。
  先是凭借商行的关系源源不断运粮过来,偏偏将价格抬高许多,在南城周边收不到粮的世子便也只能咬牙接受。如此做法的并非薛兆一家,商人为利往来也很是正常,世子压根没有起疑。
  随即薛兆又将京中时兴的玻璃窗、眼镜、玻璃球等运到南地,想办法搭上南安老王妃的线路,果然赢得了对方的喜爱。南安王府在南地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其余追随南安王府的人家也纷纷效仿,大肆购买这类奇珍异宝。
  若在要打仗时他们还会收敛一些,可世子自持与番邦联系紧密,再加上西地发生的事让他们有些畏惧赵钰,暂且不打算起事,便放纵了些。
  而且这等奇珍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值钱的,世子并不介意买回来一些异宝,便是倒卖出去或是送给番邦作为礼物都是不亏的。
  一来二去,薛兆竟将南安王府的可流动的现钱掏空了大半。而在打仗时,薛家在南地的亲朋故旧也有不少从商的,薛兆只叮嘱一声他们便有志一同的将南安王府流出来当卖的东西的价格压下去。
  打仗需要银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南安王府拿不出钱,朝廷那边送来的军饷被人层层克扣,可不就开了天窗。南安世子因为实在没钱,又不敢致使手下劫掠百姓毁了南安军的名声,便只能在犹疑中节节败退。
  最后等南安世子狠下心搜刮民脂民膏时也于事无补,因为几乎整个大半个南地都落到那个小国手中。而小国的将军直接打上王府,逼迫南安世子投降。
  一通操作下来,南安王府战败不说,经营多年的好名声也丢了。天下人都知道南安王府这点破事,别说造反,就连有没有脸活下去都不一定。
  赵钰听了这话也不意外,淡淡一笑道:“若非薛兆有这个本事,我又何必要把他派出去。”
  他面上装得淡然,心中却十分得意自己看人的眼光之准,几乎不费什么精力就将南安王府打压下来。而且王府以这样难看的姿态战败,他也能顺理成章的收回南安王府的爵位。
  因而同时收到南安军战败和番邦求和的信件后,赵钰直截了当的下令传南安郡王入宫。至于派兵...正如小国所想,刚结束一场战事的赵钰并不想重新掀起战事,能和平解决就再好不过了。
  既然对方没打算乘胜追击,只想要些好处,赵钰便也不打算劳民伤财。而且这些好处也不用赵钰和朝廷出,直接抄了南安王府就行。
  赵钰的这个主意根本没人拦着,就连喜欢和稀泥的王治仪也没有为南安王府说话。所以当南安郡王入宫时,明显便察觉到往来人或明显或隐晦的目光。
  他被软禁在王府的时日久了消息都不大灵通,这会儿浑然不知南地的战事,还在与东宁郡王策划一同起事。
  路过知道些许内情的内侍、官员们大多都幸灾乐祸,并没有去提醒南安郡王的意思。
  南安郡王心中一沉,知道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定然不好脱身。如今也只能指望长子在外能为他活动一二,指不定陛下见此情景能继续养着自己。
  赵钰并没有晾着人,待喜春通报后便和柳安分开坐下,命人将南安郡王带进殿。
  南安郡王早已收敛了面上的傲气,小心翼翼行礼后便道:“陛下万安。”
  赵钰并未说话,反而抬手示意喜春将传来的两份信件递给南安郡王。南安郡王心有不安,顿了顿便接过信件,看见上面的内容后精神忽然有些恍惚。
  他咬咬牙,心跳快得仿佛要猝死一般,再次确认了两封信件上的内容。片刻后,他哆嗦着跪拜道:“臣教子无方,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柳安在一旁见他一副可怜像,不仅没有心生同情,反而更是警惕。默不作声的看了一眼赵钰后,柳安蹙眉退出宣政殿。
  他要赶去确认京中王府的地道填充好了没有,再命人探听南安王府近来的状况。他可不信南安王被打压后就老实了,他可不是北静王那样性子的人。
  北静王到底是个谋略不足的年轻人,手上也没了兵权,被赵钰拿住把柄后老实待着才是聪明人该做的。只是南安郡王自持阅历远过于赵钰,又心心念念造反,没那么容易就屈服。
  赵钰知晓柳安的去向,目光平淡的看着有些紧张的南安王,看得人浑身冷汗后才道:“此事事关重大,如今朝廷各处都要用钱,实在调不出他们要的求和礼。”
  南安郡王听了恨得直咬牙,他才不信赵钰的话!
  朝廷各处是需要用钱,可国库却早就不是之前能跑马的状态了,如何拿不出礼物?不过是想用南安王府填坑罢了。
  但他即便知道,却也无法辩驳。打败仗的是他亲儿子,没守住国门的是他的南安军,他身为南安王绝对脱不开责任。便只能垂头道:“孽子闯下踏天大祸,本就是臣作为父亲教子不严,合该臣自行补上亏空。”
  他只能祈祷方才出去的柳安没查到实质性的东西,不然就更糟了。也不知东宁那个老家伙嘴巴严不严,万一说漏嘴他们都得完。
  这时他才恍惚想起好久没有见到西平郡王,心中悚然一惊。
  赵钰不知他心里的弯弯绕绕,见他屈服便愉悦道:“朕虽于心不忍,可若非如此如何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也只好先委屈爱卿了。”
  不过小国还要求和亲,南安王府倒是有几个女儿,就这样被坑过去也不太好。南安郡王这个当爹的能狠下心,赵钰却不怎么乐意。赵钰犹豫片刻,还是道:“和亲便罢了,待会儿命鸿胪寺的人重新起草一份。”
  说完便让南安郡王离开,又忙着自己的事。毕竟这些争权夺利不过小道,要想法子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才堪称大道。
  工部先前说要改进的洒水器也已改造好,在石场上命人背着水箱走了两圈后发现效果确实不错。虽说不如洒水车喷出的水多,但石场这样到处都是石头的地方洒水车也进不去。
  这样算下来,用洒水箱反倒更方便。
  南安郡王刚回到王府便觉事情不对,柳安正大光明的搬来一把椅子,就坐在王府正门前。定定神,南安王下了马车,面色肃然道:“柳将军这是何意?”
  柳安面上却没有笑模样,反而一挥手,霎时间便有不少龙威卫小跑着出来。他慢条斯理道:“南安郡王,有人状告你通敌叛国,不如还是跟我们走一趟?”
 
 
第194章 
  南安郡王有些不敢相信, 却见柳安缓缓从怀中抽出一封他极为眼熟的信件,一时间目眦尽裂。
  他完了!
  柳安还未将此事告知赵钰,便未曾自作主张,只是让人将南安郡王带走。又命五城兵马司的人将整个王府团团围住, 令龙威卫入内搜查。
  方才他到了王府, 本要暗中搜查,却不想被南安郡主拦下, 抖着手将这封与番邦来往的信件递过来。为避免南安王逃窜后与手下人联系, 他便当机立断调来龙威卫和官兵, 势必要先将南安郡王擒下。
  毕竟南安郡王一脉经营百年,忠仆还是有不少的, 京城里也隐藏着不少他的人手。而且南安郡主当时的状态着实不好,难保不会让南安郡王察觉进而直接逃跑。
  届时茫茫人海,想再抓住南安王就难了。
  他见事情顺利便松了口气,目光若有所思的在不远处南安郡主的藏身地转了一圈, 一挥手道:“压入皇宫。”
  本以为要处理南安郡王还要一段时日的赵钰并未想到竟这般顺利, 看着南安郡主送上来的南安郡王与东宁郡王、番邦来往的信件颇有些无言以对。
  他和郡主都知道南安郡王有意谋反、勾结敌国,只是这些证据南安郡主就算知道也不会轻易拿出来。因为家族素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南安郡王身为郡主的父亲就更是如此。
  因此赵钰也没有指望郡主会对他毫无保留, 只要郡主能看住郡王别让他真造反即可。
  赵钰看了眼面色平静跪在下首的郡主,淡淡道:“南安郡王是你的父亲, 为何要如此做?”
  郡主面无表情道:“虽与父王骨肉亲情,然一旦起兵谋反国将不国。臣女一介女流, 却也能识大体, 明大义。”
  这当然是假话, 只是她对外界的消息极为敏感, 在南安军战败的消息传来后她就知道她即将面临什么。因而南安郡王一出府她就摸进了书房, 按着她对父王的了解找到他藏东西的地方。
  事情就像她预设的那样一切顺利,没有人猜到她的动作,父王的手下见她这个做女儿的进父亲的书房也只以为是父王的叮嘱。
  赵钰并未说信或不信,只是道:“难为你有此心。但尚未查明不好封赏,你与逆贼也是父女不好宣扬,便暂且住在王府等待消息吧。”
  他没有要追究到底的意思,郡主听后也松了口气,面带感激的随内侍下去。柳安在一旁看着,轻声道:“南安郡王的事...要如何处理。”
  赵钰拉过柳安的手,笑道:“既然发现他与人勾结作乱,自然是一起抓起来。东宁那边就由副使去吧,他老成持重不会出差错。”
  当然,他们抓人用的借口并非通敌叛国,东边虽有昭毅将军看守国门,南边的番邦可未曾完全退兵。东宁世子和南安世子手上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兵,尚且不能轻举妄动。
  不过抓到证据后,赵钰也不必顾忌太多,还能正大光明的软禁这二人。就如当初的老北静王为保全家族名誉甘愿赴死一般,他们在明知不可能成功的前提下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毕竟若造反能胜,那名声差也就差了,反正史书上不会有任何抹黑的存在。若是失败,至少百年内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帝王下诏问责南安军,果然未曾提及通敌叛国之事,有些消息灵通的早已缩着脖子不肯出头。而南安郡王和东宁郡王心中再急切,也无法将消息传到儿子身旁,每日在牢里心急如焚。
  在此情形下,另派大军驻守南方顺便接收南安军残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出一月,南边就恢复了以往的和平,只是南安王从原先的土皇帝变成了罪臣,墙倒众人推,南安王府也渐渐没落下去。
  赵钰倒是没有出卖南安郡主,只说是一位义士特意送上的证据。南安郡王正被问罪,她家的女儿自然也无人敢娶,郡主干脆便没有嫁人,反而自梳入了女学。长公主被赵钰示意倒也未曾阻止,就收下这个年纪有些大的学生。
  这也是赵钰委婉的示好,只要他们能迷途知返,赵钰是不会斩草除根的。这也让一直关注事态的其他几个郡王松了口气,君王仁慈对他们都是件好事。
  至此,开国的四大异姓王全都老实下来,不敢再动什么歪脑筋。他们手中的兵权也被赵钰渐渐收回,留守边关的郡王一脉的人也都被召回京城。
  郡王爵位是当初开国时祖皇帝赐下的,赵钰也没有直接剥夺,只是收回了世代承袭的资格。预想再过十几代,这些人也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把这些想搞小动作的人都压下后,赵钰也松了一口气。哪有千日防贼的,每天都要想是不是有人要造反也挺累的。
  京城的权力斗争并未影响百姓的生活,他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也迎来了春节。
  在百姓的配合下,葭州的鱼鳞图册赶在年前重绘完成,陆颐和苏化彦还要被派去的钦差也都一同回京述职。
  赵钰先前的主线任务正是完成棉花的试点,任务奖励是改良后的优质麦种,如今已然将奖励拿到手。许是察觉到赵钰的心思,系统特意给了不少麦种,只是相对于大乾庞大的人口和土地来说还是太少了。
  拿到麦种的当晚,赵钰躺在床上揽住柳安的肩膀,和他一同查看被系统吹得天上地下独此一份的麦种。种子被赵钰分出两把装在锦囊中,被柳安解开一个小口,将一小把麦种倒在被子上。
  柳安时常往来于田间地头,对麦子也极为熟悉。他抓起一把种子查看后有些惊喜的看向赵钰道:“你先时说这种子好我还有些半信半疑,现在看这饱满的麦种,便是没有你说的不容易生病、抗寒等好处,也值了。”
  赵钰看他这样高兴,捏了捏他脸颊上的软肉道:“我还以为你信了,没想到在这儿等着我呢,嗯?”
  柳安眯着眼笑,撒娇般说道:“都说眼见为实,我又没有看见,怎么会相信呢?”
  说着依偎在赵钰身边,闭目思忖道:“先前咱们说要用麦种引诱百姓主动上报田产,只是肉眼看这麦种并无太多特殊之处,反倒不如咱们种上一年再说。”
  赵钰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想了想便道:“今年种下的棉花极多,库中还有不少棉花种。不如先慢慢展开,用棉花种引诱他们也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