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真的是喝多了,曹操甚至开始远程调戏美人儿了(ren妻):“听说当年乔公有两个女儿,国色天香。只是可惜孤还没见到美人儿,美人儿就已经被两个小儿得到手了。不过不急,等着孤得了江南,再瞧一瞧这二乔到底如何!”
他的话语十分的失礼,话语间愣是将江东二乔比作了戏院里的女支子,可以任人观赏游戏。说着说着,他似乎嫌自己还不够重视,大声命令随性的许攸,说他要在江边建一个铜雀台,专门供着这两个女人。
白曦已经能够想见这个消息传到周瑜耳朵里,他该有多生气了。当年匆匆几面,周瑜和小乔的感情却是肉眼可见的深厚。而这么损的主意,白曦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谁出的:“你是不是最近太闲了?”
“怎么会?”一直在看戏的郭嘉将自己的视线从转身取槊的曹操身上移开,“嘉最近忙的昏头转向啊。”
对此,白曦半句话都不信,但是他也不会直面戳穿郭嘉的小算盘。他看着曹操提着槊离开了宴厅,走到了水榭的边缘,将手中的酒洒入了脚下的滚滚长江之中。然后他再满三次,才将杯子放在了一旁,举着槊。
“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三国演义》)”他挥动手中的槊,缓慢却气势浑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曹操)”
郭嘉靠在门栏上,看着月下舞塑的曹操,举起了自己手中不知从谁桌子上顺走的酒杯,遥遥敬曹操,一饮而尽。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重复着曹操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
【作者有话说】
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写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还是正史……
第160章 诈降
黄盖欲图投靠曹操这件事, 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曹操的兵力远胜孙刘联军之和,打了半辈子仗的黄盖自然能看出谁的胜算更多一些。人的年纪大了,总是要比年轻的时候更加惜命,并且更为保守求全的。
另一方面, 黄盖作为跟着孙坚打过董卓的老将, 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孙家卖命。可是当孙坚离世,作为元老的黄盖却不如周瑜鲁肃这等丁点儿大的小辈们更得信赖, 换做是曹操, 曹操也觉得心有不甘。
曹操今年已经54岁了, 东征北战大半辈子, 从洛阳一个小小的校尉走到了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占据北方且兵力雄厚, 任是谁都觉得他是最有希望一统中原的霸主。
他打过胜仗,自然也曾因为粗心大意而败过, 他曾经被追的狼狈逃窜, 也曾挥剑攻城略地。如今他已是天命之年,而他的敌人还年轻,正是壮年锐气正旺。甚至当曹操看着这些年轻人,会想起当年血气正旺立志匡扶汉室的自己。
曹操又如何不知此番荆州之战着实冒进, 忠心于他的士兵水土不服病在塌上,他所能倚仗的只有荆州旧部。程昱扥人所劝的话语他自然也听进去了,可是只要想到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执掌千军,想到自己的对手年轻气盛, 而他垂垂老矣,又要他如何不急?
所以当他知道老将黄盖来投, 心里并非没有怀疑, 只是这样的怀疑在他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面前, 就什么都不是了。
曹操的纠结无人知晓,那也不是白曦要在意的事情。实际上这些日子白曦被郭嘉困在帐篷里一天三顿中药,坚持不懈比吃饭更加勤快。今天治体寒明天治体虚,这让白曦已经开始怀疑,他的身上是不是要开始自带中药的味道了。
而郭嘉整日神神秘秘的,大清早离开大半夜才回来,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明明身上除了一个军师祭酒的虚职再无其他,他既不负责领兵也不负责筹谋,他的存在倒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一般的转头,哪里加班哪里搬。
黄盖来投的那天,天气难得阴沉,乌云笼罩着天空有着难以言说的压抑。黄盖的船按照信上所约定的那样,挂上了特殊的旗子,甚至黄盖本人站在了船头上,提着灯将自己照的透亮,唯恐曹营的人会将自己误判成敌人。
曹军的将士早早得了消息说有人来投,都站在船的两侧仰头观望,瞧见来人便将脑袋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像是看到了街边杂耍的戏子,满面好奇。
黄盖不知自己被当成了猴子围观,他提着灯慢慢的靠近了曹营,看着眼前灯火通明的大营,他深吸了一口气:“降将黄盖,欲见曹丞相!”他吼的声音很大,如雷贯耳,“请曹丞相出来一见。”
曹操会出来见他么?
当然不会。
只是黄盖的目的也不是让曹操出来见他,而是让他所带领的这些船进入曹营之中。他所乘坐的斗舰是特制的,里面用干燥的枯草垫的严实,又有易燃的膏油灌在其中,从外面看看不出什么,可是只要一点儿的火星,就能燃起来。
曹操的水军因不服水土战斗力极低,还是有人相处了将船与船连在一起以稳固船身的主意,才让北方军不那么的狼狈。但是同样的,这些被木板连在一起的船只,要有一艘着起来,其他的船就会受到牵连。
黄盖的目的,就是一把火烧了这些会对他们产生威胁的船只。为了让曹操止步于长江以北,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家园,为了他所效忠的孙氏一族,当然更是因为他对曹操携天子以令助攻,对所有人都高高在上的施舍语气。
早有报备的黄盖很快就通过了大营的门,入目的是整齐排列在码头上,颇为巨大的船只。刘表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他的水军却也不是个摆设:“准备好了吗?”黄盖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压低了声音询问道。
“准备好了,将军。”跟在他身后的士兵声音都在抖,却不是害怕而是兴奋。那个士兵的眼睛瞪得很大,里面有兴奋的光芒闪过。
如此,黄盖熄灭了自己手中的灯笼。像是为了呼应一般,与他一同来投的那十几艘小船也接连熄灭了自己的灯笼。然后那小船开始偏离方向,他们以黄盖所在的船为对称轴,如散开的射线一般向不同的方向急速驰去。
还没等曹营的人反应过来,那些小船的船舱中就晃过了橘黄色的火苗,与之一同的还有跳入水中的士兵和有如神助的凌冽东风。
此番黄盖乘坐的小船中本放的就是易燃易炸的物品,加之曹军为了用木板稳固船与船之间的平衡,木船本就贴的极近。小船这么一头扎进去,不过是瞬间就点着了曹军的战舰,通过连接的木板逐渐蔓延。
不过顷刻之间,原本只靠着微暗烛火照明的长江以北,就变成了赤红色的一夕阳落幕。火势烧的很快,快到黄盖都觉得事情进展的太过顺利,木船固然易着,可是这烧的速度太快,就像那些船中也有易燃之物一般。
他这么想,可是看着手忙脚乱的曹军,又觉得是他想多了:“着火啦!”他在水面沉沉浮浮,初冬的河水本应冰凉,可是大概因为太过激动,又或者是漫天大火的渲染,黄盖只觉得手脚都暖了起来。
按照约定,当曹营的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就是孙刘联军出动的时候了。
黄盖握住自己的佩剑,朝着岸上游去。按照之前公瑾的布置,甘宁带人沿南岸走,直取乌林地面曹操屯粮的地方,那粮草是烧还是抢,就全看情况而定了。太史慈带兵直奔黄州地界,断了曹营在合淝的接应,确保曹操被困在翁中。
这两只兵都早已潜伏在目标周围,只要瞧见赤壁大火,就会开始行动。只是因为他们带的都是精锐,人数稀少,自然也需要接应。吕蒙和凌统早早的就在长江南岸的营地里准备好了,只要看见对岸着火,就去支援甘宁和太史慈。一同行动的还有取汉阳以从汉川围攻曹操的董袭和潘璋。
而刘备那边儿,因为同样大多是不懂水战的北方兵,陆路的作战就全盘交给了刘备。一队人带兵渡江径取乌林小路处埋伏,那里是曹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诸葛亮想要在那里打一波伏击战,灭曹操半数人马。
张飞则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在前翻埋伏之后再行突击,只要看到曹营的人,就放火烧山。并非是为了伏击敌人,而是将他们逼入绝境,引入第三波埋伏圈之中,一击必杀。
而刘备帐下的其他人,则趁夜色离开了孙权的地盘,回到了刘琦的地盘。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曹操从水路撤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防孙权对他们下手。
黄盖一直自诩是个大老粗,对于谋士的这些圈圈绕绕一惯是嗤之以鼻的。不过好在他的任务除却点燃长江以北的这半边天之外,就是提刀杀入曹营:“好儿郎!”他提起嗓子喊那些跟他一起进入敌军腹地的士兵,“随某杀!”
曹营之中乱成一团,到处可见身附火焰士兵的痛苦哀嚎,主动跳江灭火的人不计其数。将领不知去了哪里,失去指挥的士兵们乱成了一锅粥,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黄盖的行动,让他的动作更加顺利。
只是心下的不安却是越来越眼严重,只因到了现在,他都没有在这些人之中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整个曹营阵地,看起来好像就只有夕日荆州刘表的那些士兵,而青州军,曹操南下带来的那些士兵,不见了。
“遭了!”黄盖不笨,他一个呼吸就想到了此刻曹操的手下究竟在何处,“是埋伏!”他能够诈降,曹操又如何不能假装他自己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为了吸引他上钩,主动触及打前锋的游戏呢。
而黄盖的惶恐并非没有道理,当他被曹营的一个士兵打的回身旋转,以图重新稳固自己的重心时,余光就给看见一个时辰以前还是微暗的天空,已经变成了赤红色。和他此刻所站的这片土地呃天空,成为了一色。
这下子就是再蠢,黄盖也意识到他被人利用了。
利用他麻痹了孙刘联盟,让他们以为曹操对自己的投降十分激动和期待,认为他们所有的计划都是天衣无缝的,于是坐在最上面静静地看着。
做到这样一步三算,且此次不留痕迹令人不察的,黄盖只知道一个人
——郭嘉,郭奉孝。
第161章 曾遇
黄盖的猜测没有任何因由和逻辑, 他只是直觉性想到了郭奉孝,觉得这一切都是他的手笔。这是一种他无法形容出来的直觉,而这样武者的直觉在战场上已经救过他很多次了,所以这一次, 他也选择了相信。
实际上这一次他诈降的举动, 孙刘联盟中也有不赞同的声音,抛却刘备那边儿的意见, 江东臣子之中意见最大的便是周瑜。而他所提出拒绝的因由, 正是曹营中最危险的人物, 他最警惕的那个还没有出手。
对于郭嘉的大名, 黄盖早有耳闻。实际上任何与曹操站在不同阵营的人, 对于这个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都是久仰大名。你说不出来他究竟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当你仔细数一数,曹操身边所有的事件, 他所做出过的所有改变局势的决定, 都有郭嘉的影子。
或许只是一句话,又或者只是随行的人,你要去找,就一定能够看到郭嘉的存在。曹操并非是庸才, 他能以宦官之后的身份爬到如今的地位,眼光和手段可见一般。而长期坐在曹操最信任谋士位置上的人,又怎么可能是无名之辈。
黄盖不知道周瑜是什么时候盯上郭嘉的,只是当他知道的时候, 周瑜已经对郭嘉十分戒备了。此次曹操与孙刘联盟的战争,周瑜久拖不愿主动出击的原因之一, 便是曹营里对郭嘉一反常态的冷处理。
而周瑜想要用‘拖’字诀的另一个因素, 是他看出曹操此次出征可以说是十分的仓促。且不论他要如何安定后方, 毕竟荀彧等人出征西凉的事情不是秘密。就单说他江东有孙家三代人的经营,其声望和影响力就不是曹操这个刚刚入主半个荆州的人可以动摇的。
更何况冬季尚未到来,曹操手下的人就有小半患上了疾疫,若是真的冬季来临,曹操只会损失的更多。不提粮饷是否能够供给是否能够跟得上,就单是这些生病的人,就足以动摇曹操的军心。
所以周瑜并不急着出兵。着急的,是刘备。
或许是因为再次失去了到手的地盘,或者是真的如他所说看着汉室将倾作为刘家后代的痛心,又或者是因为他口中所说的‘陛下的血书’,刘备才是那个不停催促着他们与曹操决战的。
和曹操的决战不可避免,在曹操吞并了大半个荆州的现在,他们所在之处的归属就变得格外重要。战争不可避免,但是江南从来都是易守难攻,没有十全的把握,周瑜并不想为了无关紧要的人冒险。
更何况如今江东的主君才刚27,刚刚稳定了几年前其兄长孙策死亡的波澜,他自己正值壮年。比起已经知天命,算得上是他们上一代人的曹操,周瑜从不觉得自己的对手是曹操,毕竟曹操生的太早,再过几年,他们的对手就该是曹操的儿子。
到那时,江东江山安定,才是他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舞台。眼下本来没他们江东的事,却非要与刘备结盟去蹚这趟浑水,在周瑜看起来着实不明智。并非是胆怯,而是战略上更加长远的修养和备战。
但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刘备的焦急,和孙权强制性的蹚浑水,才让周瑜看到了刘备这个本没有让他注意的人。同时也看到了在刘备身旁看起来颇为年轻,被他当做一场笑话‘得一可得天下’之一的卧龙。
就像是曹操一定在他们之中安插了细作一样,孙刘联盟自然也在曹操的手下有细作。其中诸葛亮不知哪里来的能量,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情报,这让周瑜十分在意这个‘卧龙’的身份,若不是和曹操的事态更加严重,周瑜是不会和这样危险的人物合作的。
诸葛这个姓氏并非是旺族,但也可以算得上是世家,毕竟诸葛亮的大哥还在江东做事。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哥在江东做事,周瑜爱会注意到诸葛亮的身后站着的绝对不是诸葛这个家族,而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可怕的,更加神秘的,他目前无法撼动的力量。
这让周瑜开始怀疑诸葛亮的用心,无论是自大如‘得一可得天下’的批语,亦或者是超出他预料的情报网,难免让周瑜怀疑刘备和江东合作的真意。只恨无论他多么的提防诸葛亮,也架不住他如今的主公孙权想要在其中掺和上一脚,将曹操打回他的老巢区。
青年人的年轻气盛和意气风发在孙权的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他甚至对周瑜善意的提醒不以为意,甚至一意孤行的将他的小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周瑜从没有什么时候如同现在一般,意识到孙权并非是他的好兄弟孙策。
102/115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