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三国]嘉许无衣(三国同人)——苍策九歌

时间:2024-04-04 08:14:56  作者:苍策九歌
  “说什么替人征战,他替多少人征战过,而后一去不回?郑玄、公孙策、袁术、孔融、陶谦还有那个被他弄死的吕布,如今又轮到了主公!合着这兵不是你的,你就不心疼是吧。”就差指着郭嘉的鼻子骂人了。
  郭嘉生气么?他可不生气,他觉得程昱真可爱:“仲德这是说的哪里话,他乃是当今陛下的皇叔,陛下不还同他约定,过几月要他相助进行加冠之礼么。”满打满算刘协其实早就应该进行加冠礼了,可那几年他颠沛流离,哪里有那条件。
  所以一拖再拖,拖到了白曦都能够进行加冠礼,当今陛下都没能正式宣布他以及冠。
  程昱要被郭嘉气死了哦,他抬手颤巍巍的指着郭嘉的鼻子,你你你了半天,气的脸都涨红了,也没把自己的话嘟噜清楚了。
  赵云在一旁看的尴尬,弯腰抱起正在玩木块的小郭奕,对这两个人打了声招呼,带着孩子出门逛街去了。而程昱对这个没见过的青年也没什么兴趣,瞧见人走了大咧咧的坐在了赵云之前所做的位置上,大口大口的喝茶。
  直至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生出现在了花园的入口,对着两人弯腰行礼,然后飞速褪去:“说吧,刚才你是什么意思?”再开口,程昱不见了刚才的恼怒,看着郭嘉的眼神除却不赞同还有一丝好奇,“上一个这么被你算计的,是你家小书童吧?”
  对于这句话,郭嘉想到了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压低声音笑了出来:“他可不比我家小曦。”这么说着,手指在茶碗边缘来回磨挫,“说说那刘备的情况?”赵云此刻不在府里,他们说话也方便了很多。
  “之前都是实情,”程昱摇头,“刘备带着他那两个手足,丢开他的衣服离开了。”嘲讽的是刘备那句几乎在曹操谋士团里被当笑话传开了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从主公这里带走了五万兵马。”
  说到这里,程昱就气:“主公好生糊涂哦——”程昱这样子,像是每次白曦看见他和小郭奕抢糕点时望子成龙却发现儿子长成了小老鼠的模样。不过白曦说那是在看弱智的眼神,让郭嘉不要给自己脸上添砖加瓦。
  “他放走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之徒啊!”程昱借着当年韩信的事迹,暗喻刘备未来不是什么简单任务,“他这么一走带走的虽不是精锐,可那也都是如今咱们的武力。如今北方袁绍一家独大,他与主公的征战……”
  比起程昱的忧心忡忡,郭嘉看起来无所谓的多:“安心,”想起清晨才离开的小曦,“他带走的那些人,多不是主公的兵。”他既能料到刘备打算跑路,对此自然也早有筹谋,实际上早在半月前,他就已经暗搓搓的将人安插进了董承的府中。
  他与刘备的对话,半点儿没有遗漏:“他带走的那五万人马里,有近两万是董承的人,剩下一万有昔日洛阳旧主的兵。”剩下的才是曹操自己的人手。之所以遗留了曹操的人,是因为这样才好他进行下一步的谋算啊。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他从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少有的纵容也都让给了白曦:“那些兵里,有校事府的人。”校事府是做什么的?除却确保曹操的安全之外,还兼并这训练细作,探听情报的责任。
  郭嘉这话相当于是告诉了程昱这次刘备讨不到好处,虽然对郭嘉为人处世的行事作风很看不惯,可是对于郭嘉的手段程昱却是信的。没瞧见当年郭嘉前脚刚离开颍川,后脚郭府就闹出了大笑话,地位一落千丈么。
  “你不打算让他去打袁绍?”左右盘算,程昱只能想到这一步,毕竟郭嘉的被称作鬼谋也是有原因的,很少有人能够猜透郭嘉的想法,认识郭嘉这么多年,程昱只敢说自己了解他三分,不能更多。
  郭嘉浅笑着看着自己的旧友:“谁知道呢,”他转眼去看院子里含苞待放的花朵,“该埋的棋子嘉皆以埋下,所需不过是穿针引线,最后的收网而已。”说的好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如同品茶那般每日皆做。
  “你那小书童?”程昱只觉眉头一挑,“当初吕布一事你就交给了他,这一次你不会又把事情全部交给他了吧?奉孝,你那小跟班千好万好,你也莫要太过于……”
  剩下的话全部被程昱咽了回去,只因郭嘉笑的太过灿烂。明明是大大的笑容,却让他脊背生寒,只觉得若是自己再要说下去,接下来就要被陈群参到闭门不出。
  上一个这么倒霉的,还是将他喝酒捅给白曦的戏志才。
  也亏得戏志才提防了郭嘉整整一个月,生怕他给自己使绊子,这难得放松却被陈群绊了。
  “你真的下定决心了?”程昱不是第一次这么问,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你这一脉就只剩你一人,自古阴阳结合才是正理,若你同他在一起,可曾想过百年之后该当如何?郭奕虽然好,可那也不是你自己的孩子。”
  这话郭嘉倒没生气,挑拨离间和真的为他好,他还是能分清的:“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若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若是不能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他懒洋洋地,眼睛却亮的惊人,“活着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呢?”
  对于这样的回答,程昱只是叹了口气,换了新的话题:“那青年,你倒是看好他。”
  “是个良将,可为帅。”想起再见时赵云的变化,“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再加以栽培,便是第二个景桓侯,封狼居胥不在话下。”
  景桓侯是什么人,那是大汉五百年来最杰出的少年英才,十七岁大破敌军,长枪直入直驱祁连山的镖旗将军。他善骑射,且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为人勇猛果断,为大汉在驱逐外族上立下了赫赫功劳。
  得郭嘉这般评论,程昱也不由自主的重视起了赵云:“你打算何时为主公引荐?”
  “嘉倒是不想让他打上嘉的旗号,”说起这事儿郭嘉也挺头疼的,“只是若不由嘉引荐,如今主公麾下多是夏侯与曹姓,待到新君另立,不知是祸是福啊。”这些事他也就和程昱说一说,毕竟这人是看着他长大的。
  “这就不由你我置喙了。”程昱倒是看得开,“主公打算北上征讨袁绍,你打算随军么?”
  “嘉已与志才说好了,这次他留在许都。”郭嘉点了点头,“嘉有事托付于他,若是嘉仍在许都,怕是那些人不好行事。只有嘉这次离开了,文若也跟着一起走了,他们才好伸展手脚,让嘉抓住尾巴。”
  “你说鹿门?”程昱也是才思敏锐之人,转瞬就抓住了最近郭嘉的不同。当年郭嘉曾与他说过,司马一族便是如今鹿门的代行氏族,是天下儒家学子的代表:“你担心他们来者不善?”
  具体因由郭嘉并不好告诉程昱,毕竟白曦的身份只有他与戏志才两人知道。倒不是不信任程昱,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程昱本身就对白曦不信任,又何苦在这之上再添间隙:“嘉只是不确定这一次鹿门所选定的天下之君,究竟是谁。”
  自从当年董仲舒建议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鹿门就自诩是百家之首,天下臣民心之所向。
  也不是没有闹出过插足夺嫡的事情,这么多年他们不再小皇帝身边晃悠,如今却突然冒出来,令人不得不防。
  更重要的是,他这才将华佗与小曦调离了许都,他也出去避避风头吧。这个关节头上,虽然表面不显,可暗地里衣带诏闹得沸沸扬扬。终于曹操也好,终于汉室也罢,甚至还有浑水摸鱼的人穿插其间,等着这次回来,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主公怕是少不了要借着这次机会清除那些反对他的人,只要这段日子里司马家的动作微微大一些,他就可以义正言辞的借机打压他们,铲除他们的伸的过长的爪子了。
  郭嘉眼睛里闪过一丝暗芒,快不可查。
 
 
第72章 谋臣
  郭嘉本意是把事情都抛给白曦去做, 可奈何计划还没变化快,他这边儿刚刚打好了底稿,那边儿曹操就召人商讨大事了。
  所谓的大事,一来是关于刘备, 二则是为了袁绍, 其三便是关于如今的帝王。
  关于刘备的事情郭嘉自然无可再说,他对于刘备的看法早在一开始, 就很明确的告诉了曹操。这人可留与否, 是否该杀, 又要如何杀。在最初郭嘉就已经全部摊开了揉碎了告诉曹操, 而曹操听信与否, 如今也已经有了答案。
  这件事上贾诩倒是第一次和郭嘉在明面上达成了共识, 虽然贾诩本人并不知道这件事。第一军师的沉默不言给了其他人发言的机会,除却个别认为刘备未必就一去不返之外, 其他人倒是对刘备不会回来这件事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主要是刘备跑路的速度, 太快了。快到上午圣旨刚下,他下午就已经带人出发了。在曹操找人准备将他召回京后,竟然公然拒了曹操的话语。如今许都曹操可谓是风头正盛,敢明面上顶撞他的, 刘备倒是第一人。
  不打算跟着曹操混的意图,简直不要更明显。至于那些妾室,十有八九也是不打算要了。只是可怜了那些女子,好不容易在这个乱世安定下来, 就要再次陷入飘零之中。
  只是关于是否应该除掉他,谋士团倒是发生了争执。无非就是三派:程昱领头的一众人认为应该想尽方法弄死他;荀彧打头的人, 认为大家都是大汉忠良。只要刘备不对皇室做出不利的事情, 就不必理会他;而最后一种, 则是认为此事应暂且一放,日后再说。
  毕竟现在真正的敌人,是更加强大,占据北方的袁绍。
  郭嘉一直没说话,曹操也只是坐在最上面静静地听着谋士们你来我往,看不清眼底的情绪,全程只是垂眼盯着手中的竹简,等到底下乱成一团了,才开口转移了话题:“刘皇叔这件事情,操已经闻惜诸位之见了。”
  郭嘉听见曹操对刘备的称呼之后,猛地抬眼盯着曹操:“这件事操心中已有打算。只是眼下还需他领兵围剿袁术,此事容后再议吧。”就这么高抬轻放了。
  郭嘉轻声笑了出来,洞悉了这一问的意义所在。
  袁绍的事情的确比刘备紧急的多,如今袁绍已经将官渡以北的地方全部囊入手中,原本曹操以为还能撑上一阵的公孙瓒竟然就那么败了。最大的势力都倒下了,北方其他小势力自然瑟瑟发抖,就这么投奔了袁绍。
  而谈论到第二件事,自然是如何与袁绍对战。问及这个问题,刚才还热闹异常的大厅里,就显得寂静很多了。郭嘉靠在靠背上懒洋洋的插着双手,眼神专注的盯着挂在一旁的挂画,余光却扫过了其他人。
  忧心的、沉思的、不赞成的又或者是跃跃欲试的,一目了然。
  贾诩看着郭嘉的样子,撅着自己的胡子,借着抬手的机会撇了撇嘴。他早知能培养出小狐狸的,自然不会是一只兔子。可如今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他,这培养出小狐狸的,不仅是一只大狐狸,还是一只披着兔子壳成了精的老狐狸。
  阴险狡诈不说,还知道串词。
  说郭嘉与曹操没有早早的商量好,贾诩是半点儿不信的。他这么几日观察下来他可都发现了,曹操但凡想要发点儿决定性的言论,必要往郭嘉那里扫上一眼。大狐狸插入底下的言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后曹操瞬间拍板。
  与其说郭嘉深得曹操之心,倒不如说他早就跟曹操有了定论,就等着最后找个机会提出来,然后让曹操拍板子呢。难怪都传曹操对郭嘉十分信任,眼下看来这人谋略如何暂且不提,倒是真的挺会做人的。
  念及郭嘉手下那一张大的可怕的情报网和曹操如今信任的态度,贾诩觉得这人私下还是不要恶交了比较好。陈群那样被他算计的也就罢了,郭嘉自然不会计较什么。可是这人和司马家,从根部就是烂掉了的,没瞧见这都快一年了,司马一族还没挤进曹操的骨干团么。
  说郭嘉在里面半点儿影响都没做,贾诩是不信的。不然凭着司马家那家学渊源,在朝中的威望名声,还有鹿门百年声望,就连荀家都那般优待的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笼络人才的机会:“郭祭酒看起来,胸有成竹。”
  一片寂静之中,贾诩做了这个出头鸟。除却真的好奇,也是为了符合他给自己一惯的定义,一个看着郭嘉不顺眼的人:“倒不如郭祭酒,前来一述?”
  “贾公说笑了,”郭嘉左边儿的眉毛高高挑起,看着贾诩的眼神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才了解的戏虐,“高义不敢说,对于北上与袁绍一战,却也有些许心德。”说到这里,郭嘉终于从靠背上坐直了身,提起了精神。
  曹操看了眼郭嘉,也很给面子的问道:“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三国演义》)”
  问都问了,郭嘉现在对着谁乔拿也不会对着曹操做作,加之着腹稿他已经打了很久,刚才该观察的也都观察完了,起身行礼动作做得潇洒无比。以至于他的声音里甚至带着小小的雀跃,剩下的话一气呵成。
  十胜十败,诉曹公之胜,言袁绍之败。
  很少有人知道,这十胜十败最初的起源,是他当年游学天下为择明主,对自己明公的要求。十八诸侯会盟,他见了太多所谓的英雄,也仅有一人堪堪入了他的眼。只是那时曹操势弱,弱到只需丁点儿动荡,就会倾覆。
  这十胜十败论让贾诩眼睛一亮,他之前还潜在鹿门时,就听闻过颍川有个小太公。后来小太公销声匿迹,倒是这几年曹操手下第一随军祭酒‘鬼才’名声鹤起。这十胜十败几乎涉及了为人处世兵家大道的各个方面,即中要害又言简意明,如何不让贾诩叹服。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将整个汉室玩弄于鼓掌,是他洞悉人心通晓兵书以极致的成果,能在那么多人手下翻云覆雨又平安离开,他自诩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理应浮一大白。如今看来他也是小瞧了天下名士,是坐井观天之徒了。
  郭嘉今年才刚刚三十岁,正当壮年,他的前景还长着呢:“祭酒此言,令诩茅塞顿开!”真有干货,贾诩也懒得做样子了。
  对于贾诩的夸奖,郭嘉自然全盘收下,他甚至心情很好的做了个炫耀的表情。毕竟这事儿他翻来覆去快在肚子里磨烂了,好不容易找机会说了出来:“贾公过奖了。”完全没有谦虚的意味,“不过是小道。”
  曹操看着底下两个谋士你来我往:“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有了这十胜十败,底下的士气看起来好了很多。郭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靠着靠背,懒洋洋的打量着这些人,看着他们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消失在那里唧唧歪歪。真要他说,吵那么多,还不如回去把方案做出来,就知可行与否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