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三国]嘉许无衣(三国同人)——苍策九歌

时间:2024-04-04 08:14:56  作者:苍策九歌
  郭嘉的话可以算得上是冷漠:“如果不是因为他想要一个孩子,如果不是因为他自觉愧对于嘉,想要补偿给嘉一个孩子,嘉这一生都不会让人插足嘉与他之间。”他的霸道在这一刻展露在了戏志才眼中,“只是因为他想,所以他(郭奕)才会存在。”
  如果没有他,小曦能够走到什么程度呢?
  郭嘉想过这个问题,当他睡不着的时候,他会看着小曦,去想这个问题。他能想到很多的结局,无论是争霸天下还是庸碌一生,无论是成为将星还是谋臣,如果是小曦的话,都会做得很出色:“无论你怎么想,从始至终,都是嘉将他困在了笼子里。”
  锁住了他,困住了他,不让他飞的更远,让他深藏黑暗的,从来都只是他郭奉孝而已。因为他害怕,害怕他的小曦有一日会逃脱他的掌控。他会耀眼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他(郭嘉)就会被他(白曦)遗忘在角落。
  像是一个贪婪的孩子,珍藏着他喜欢的宝藏,小心翼翼的不给任何人看。这样宝藏就只属于他一个人,今天,明天,后天,永远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欣赏到这珍贵的光芒,为之沉醉并且奉献一生。
  郭嘉知道他的想法是大逆不道的,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便是那个自绝后代的:“嘉和你们所追求的,一直都不一样。”以前是,现在也是。世人所追逐的功名利禄王图霸业,对他来说远不如一个‘刺激’来的更有意思。
  “你为了那个身份不上台面的小鬼,牺牲的难道还不够多么?”戏志才也很火大,“从当年颍川郭家放弃了主家的继承权,就是为了将他留在你的身边。到后来因为替他善后对着主公示弱,如今你为了他将手中的权利全部还给了主公!”
  “前些日子为了向陛下求那些药材,为了让主公救他,你将校事府交了出去!”这才是戏志才生气的真正原因,“那是你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校事府,你能藏住他这么多年,有多少是因为你手中的校事府,你难道还不清楚么?!”
  戏志才一句话说出了郭嘉所做的那些事:“你不要爵位,不要子嗣,不要珍奇,不要布锦,就是为了一个快要病死——”话没能说完,因为郭嘉的眼神变得很可怕,看着他的眼神就好像他戏志才已经是个死人了。
  “现在你为了他,和忠这么多年的情谊,也不要了么?”戏志才掩住了自己湿透了的后脊,“奉孝,忠知这是多言,可忠只是……”
  “知道么,”郭嘉勾起嘴角,眼睛里却没有笑意,“嘉喜欢他的一点,就是他从来不会说因为他觉得这是对嘉好,所以嘉应该怎么怎么做。无论是言词还是行事,他从来都是尊重并且从不干涉嘉的。”看着戏志才,“更不会做那些会让嘉不快的事情。”
  为友这么多年,戏志才知道郭嘉这是动了真火的:“鹿门开始往外放流言了,忠在尽力往下压,可若是被百家听见了风声,你们同样会不好过。司马家已经将开始讲赌注压在那个刘备的身上了。”
  郭嘉炸了眨眼:“主公将校事府交给了你啊。”他语调很轻快,完全看不出他刚刚还有想要杀死戏志才的危险感,“看起来主公还是很仁慈的嘛。”毫不在意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被别人拿走了。
  又或者正是因为他料到了校事府信任的管事会是戏志才,才会如此轻松。
  戏志才分不清郭嘉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实际上这些年他一直在想,当初他一封信将郭嘉从袁绍那里叫到了曹操阵营中,究竟是郭嘉的算计,还是他真的是在他以为的临终前,想要见一见自己的友人。
  无论是何种原因,那一次让曹操对郭嘉一见倾心,从此当做了最信任的左右手。
  “前些日子南方传来消息,荆州有动静了。”自从曹操解决完了袁绍最后的余部,从冀州回到许都后,就盯上了荆州这块儿大地方。他派了曹仁与李典等人,领兵三万,驻守在樊城,找到机会就直取荆襄。
  “刘备开始招军买马,积草储粮了?”郭嘉看着戏志才没有再提前话的意思,顺着他的意思转移了话题,“他可不是曹仁将军的对手。”刘备这个人假归假,手段和能力都不缺,就是缺个脑子。
  然而这一次戏志才的话却是超出郭嘉的预料了:“他挡住了,”戏志才摇头,“他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叫单福的谋臣,在新野挡住了曹仁将军他们。”郭嘉挑眉看着戏志才,然后他做了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与嘉何干?”他晃头,“需要嘉的时候,主公自然会想起嘉。不需要嘉的时候,嘉还是好好地在宅子里晒太阳吧。”并没有把曹操这些日子给他的冷遇放在眼里,毕竟他的确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件呢,曹操能容他都是他肚量好。
  郭嘉的头脑很清楚,他清楚白曦的身份如今在曹操那里过了明路,却也让他所处的位置更加危险了。如今小皇帝还算听话,虽然前些日子闹出了事情,但现在却是乖巧极了。曹操自然不希望突然蹦出来个三皇子,威胁小皇帝的地位。
  所以曹操告诉马腾三皇子已死,是为了如今朝堂的安定。马腾不告诉曹操三皇子还活着,是因为白曦不希望三皇子这个身份还活着。刘协并不在乎三皇子是生是死,可是在经历了董卓废他兄长捧他上位的事情后,他自然希望三皇子是死的,这样起码他还是大汉唯一一个皇帝。
  至于他,郭嘉转身下了城楼,他算计了这么多,可不是为了让他的小曦处于危险境地的。
  【作者有话说】
  郭嘉在历史上是死在了远征乌桓的时候,然而现在那是荀彧、田丰、沮授、马腾等人的工作了
  接下来准备准备写三顾茅庐了,希望诸葛亮不蹦,不过其实历史上诸葛亮并不是三国演义那个形象的,他其实更擅长内政而不是行军打仗。
  然而……谁在乎呢,就写一个军师版的诸葛亮吧
 
 
第154章 再起
  再说孙权, 自从孙权自从他的兄长孙策死后,因为兄长的嫡子年幼,便接手了父兄在江东的基业。江东一惯多有才子,而孙权的父亲与兄长盛明的统治, 又为孙权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于是他招揽贤士, 兼用世家,这一点让江东已经受孙坚与孙策两代人压迫的世族很有好感, 纷纷来投, 依附于孙权。一时之间新朝旧臣各相欢好, 将江东这片土地治理的一片昌盛, 人人脸上都是幸福的喜悦。
  但是孙权向世家伸出橄榄枝的举动, 却让孙策和孙坚的旧臣十分不满。孙家当年入主江东时受到了世族的冷待, 而铁骨铮铮的孙坚以‘你不喜欢我我干什么要贴你的冷屁股’为据,和世家拉开了冷却战, 这一场冷战持续到了孙策的统治下。
  孙策的理由就更简单了, 世族在他的父亲死亡时视而不见袖手旁观,甚至连帮助他讨回父亲尸身的想法都没有。既然你们在雪中送炭,那么我也不需要你们锦上添花,所以你们还是继续冷着吧。
  比起武人思想的两位父兄, 孙权更加的冷静,也更加懂得政治。他以自己年幼,没有纯臣辅佐,在政事上需要当地豪门多加照顾为由, 向被冷待多年的世家伸出了共同治理江东的橄榄枝。而江东的世族们也接了下来,入主朝政。
  同样不满的还有周瑜, 只是周瑜还没能谏言, 就被孙权以边疆不安定派离了权力的中心。这让周瑜对当年孙策的死因越发的怀疑, 他与孙策是一起长起来的朋友,除却君臣更多的还是兄弟的情谊。
  而当年孙策死时,无论是别放曹操在官渡的战局,南方他们想要趁人之危的举动,又或者是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杀手,亦或者是那个死士身上鹿门的标志,都让周瑜有不好的猜测。而其中最糟糕的,就是上位后开始清理旧臣的孙权。
  只是他有再多的猜测,只要他还念着旧情,又能做什么呢?
  所以当曹操派人让孙权将一个儿子送入朝中受封,明为封赏实为人质时,周瑜还是尽职尽责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所以当曹操派人让孙权将一个儿子送入朝中受封,明为封赏实为人质时,周瑜还是尽职尽责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同样也没有忘记提醒孙权,曹操一定会因为他的拒绝打发怒火,甚至很有可能会攻打江东。
  “他已经在北方获得太多了,”周瑜分析道,“只要拿下了南方,那么他就是新的皇帝了。而上一个做到这样一统天下分裂局势的,还是……”他没说完,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周瑜要举的例子究竟是谁。
  “兄长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孙权还是一如当年一样,将周瑜称呼为兄长。
  “一个盟友。”周瑜想也不想,“一个能够信任,并且同样不会屈于曹操之下,会与曹操斗争,并且没有共同利益的盟友。”他有人选,可是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来了,那么这个人选就不再是个人选了。
  所以他只能沉默,然后等着孙权自己猜出来他所说的人究竟是谁。
  ————————————————————————————————————————
  刘备自从逃离了曹操的地盘之后,就开始在自己的小地方招兵买马,力图壮大。他打着当今天子皇叔的身份,力主匡扶汉室铲除奸贼。加之这些年经营的名声和当初的造势,在刘表死后,占据了他的荆州,一跃从一个方寸大的小地成为了一州之主。
  (你们一定不相信,这句话卡了九歌一个多小时,不知道该怎么写刘备……三国演义里面,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备。当然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单纯的个人观念而已,三国演义写了那么多的刘备,然而现在一句话都憋不出来……)
  然后他的手下也不再是单独的一两只小猫,而是拥有了更多的人才。这让刘备在想起当初一双草鞋两个兄弟携手闯天下的艰难,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从一州之主到成被吕布追着狼狈逃窜寄人篱下,从几千小兵背井离乡到如今作用一州之城。
  更让刘备感到欣喜的是,他的夫人在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有了身孕,这让他觉得这个孩子给自己带来了福运,不免更加的重视了起来。
  不过诸葛亮看的比刘备明白多了,就像他当初给刘备画下的蓝图一样,他知道眼前的安稳都只是一时的。作为司马徽的得意门生,诸葛亮有他自己的情报来源,自然也知道如今鹿门已经放弃了陛下,转而准备支持刘备了。
  “主公,”他对着刘备谏言到,“如今荆州刚定,主公急需盟友。”
  刘备对行军打仗是真的没什么天赋,他自己的武功固然不错,但是这么多年的磕磕碰碰,尤其是几番在郭奉孝的手底下吃了糗,让他知道有时候智谋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当初三顾茅庐时刘备所说:‘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三国演义》)’
  “军师请说,”他十分的诚恳的看着诸葛亮,“备定无不遵从。”
  “如亮曾在隆中对主公所讲,自董卓起天下豪杰并起,曹操起势不及袁绍,后力不及袁术,兵力不及吕布,疆域不及公孙,却能在诸多豪杰中斩头露角坐拥百万之众,无非是天时与人谋。”他看着刘备,觉得这个主公再多的缺点,也比不上他能听谏言这一个优点。
  “如今他势已坐大,得北方拥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争锋。”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百家都站在了曹操的那边儿,鹿门固然势大,但蚂蚁多了能咬死大象,他可不想尝试,“孙权占据江东,已有三代,如今其治下一片大好,主公何不与其共谋?”
  刘备不知诸葛亮背后还有鹿门这一支,他看着诸葛亮划下的地方,思考了片刻:“若是江东不愿与备同谋呢?”
  “主公何不一试?”诸葛亮对此有十足的把握,江东那些世族可不是傻子,如今北方实行的科举制拥护寒门学子和诸子百家的利益,这已经触动了世族孝廉制的根基,也触动了鹿门的根基,不是有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么。
  并不知道当初郭嘉与白曦在江东坑了一把孙策的诸葛亮将事情想的很好:“如今曹操势不可挡,若江东不想向其称臣,自也是要寻求盟友的。”
  ————————————————————————————————————————
  而另一边,为了白曦主动将校事府交还给曹操,卸掉官职一身轻松的郭嘉提前过上了养老的生活。大中午头的将白曦从屋子里拐出来,两个人躺在树下披着外袍在阳光下睡个午觉,在起风前回屋准备晚饭。
  当贾文和撑着拐杖,看见院子里头并头肩并肩睡成一团的两个人时,重重的敲了敲他拐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哦!”他生气极了,木头在地砖上砸的铿锵直响,吵醒了郭嘉都没唤醒白曦。
  而被吵醒的郭嘉眼神锐利的剐向发出噪音的人,还不忘抬手无助白曦的耳朵,将人翻到自己的怀里,像是哄孩子一样拍了拍他的后背。在确定人又重新陷入安眠之后,讽刺道:“中风了就不要在嘉的宅子里乱窜。”
  “小兔崽子!”贾诩才不怕郭嘉呢,他这只老狐狸早就把这只小狐狸看透了,“你以为老夫想来?你这宅子是老夫整个许昌,最不愿意来的地方,没有之一!”他看了眼埋在郭嘉怀里的白曦,只是一眼就挪开了。
  郭嘉和贾诩相识的时间并不长,实际上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也极为有限。只是他们都是聪明人还是性格相近的聪明人,不过一个沉迷烈酒美色,一个沉迷养老养龟:“有事么?”贾诩没有提白曦的事情,让郭嘉的表情好了不少。
  “先锋在长坂坡被烧了大半,”贾诩的话语里多少有些幸灾乐祸,他才不在乎领队的是谁,也不在乎曹操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打发怒火或者是气急攻心,“老夫找人查了查,你且猜一猜出手的究竟是谁?”
  “无非是鹿门的人,”郭嘉将白曦拢入怀中,漫不经心的回答,“他们最近造出来的希望,不是那卧龙,就是凤雏。”叫起外号的时候带着讽刺,“或者是那水镜先生亲自出手了,为了拿到更多的底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