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成炮灰皇子后(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4-04-10 09:09:55  作者:珑韵
  说着,几人又开始唉声叹气。这几人是丁嘉禾媳妇吴雪梅的远房亲戚,他们暂时都住在府衙分给丁嘉禾的单位房里。
  这些房子原本都是府衙官员的单位福利房,按理来说丁嘉禾从府衙离职后,就该收回了。但他仍旧在云舒手下做事,于是府衙那边的负责人,也就没有较真这件事,让他们继续住了。
  由于丁嘉禾被云舒派去了外地,吴雪梅就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幸好孩子们都大了,平日里又都在学院上课,吃饭也在食堂,她也就安心负责玻璃厂那边的门卫工作。
  现在已经混成了玻璃厂安保队的队长。
  吴雪梅回来的时候,见到这些亲戚正围在一起,于是在门口就大着嗓门高兴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的房子有着落了!”
  “什么?”
  “真的?”
  那几人纷纷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询问吴雪梅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雪梅喝了两大口凉水,缓了口气才说道:“殿下出了新政策,说没有钱买地租地的,只要凭借西州户籍,就可以到府衙的财政科办理贷款。”
  其他人一脸懵,每个字拆开来他们都听得懂,怎么合起来,却一点也听不懂呢?
  财政科是什么?贷款又是什么?
  吴雪梅瞥了一眼众人,骂了一句笨。
  “财政科,财嘛,自然是管钱的。贷款就是借钱,你们以前不是听说过,有农户问乡绅他们借贷嘛。跟那个差不多意思,只是现在借你们钱的,不是乡绅,而是西州府,也就是殿下。”
  其他人面面相觑。
  “这靠谱吗?”
  “殿下怎么会不靠谱!”
  “可是殿下不怕我们还不上吗?”
  “按照金额,可以选择还款的时限。若是有钱却耍赖不还,可是要被抓去坐大牢的。”
  有人害怕了,“还会被抓去坐大牢?”
  吴雪梅翻了个白眼,“殿下要你们坐牢干什么。只有那些耍赖皮的老赖,故意拖着不给钱,才会被抓去坐牢。你们好好种地,有了时间就去打工,不要躲懒,肯定很快就能还上。”
  吴雪梅说得大家都心动了。
  “那殿下这个贷款的利息高不高呀?”
  吴雪梅拍着胸口道:“我都问清楚了,一点都不高。你们只要好好干,不需要到约定的时间,就能提前还上。你们天天在地里,可能还不清楚,最近殿下开了好几个厂,每个厂都缺工人,工资待遇可都不低呢。那些突勒人都抢着要去干呢。”
  “很可惜,他们没有咱们西州的户口,买不了地买不了房。”吴雪梅一边说着,一边砸吧了一下嘴。
  她眼珠子一转,想到了别的主意,但也只按下不表,继续说道:
  “除了这些厂外,殿下还开了很多店,卖农具的,卖锅的,卖精盐的,可多了。这些店都招人,你们也可以去试试,这可是给西州府、给殿下干活。
  哦对,今日我还看到府衙那边贴了告示,要招扫路的清洁工。”
  其他人俱都睁大了眼,“这么多地方要招工啊!”
  “连扫路的都有,殿下可真有钱!”
  吴雪梅彻底将这些人说动了。
  而这些人去财政科的时候,吴雪梅也跟着他们一起。
  其他人:“梅姨,你不用跟着我们,我们认识路。”
  吴雪梅笑着道:“谁跟着你了,我也要去贷款。”
  其他人纳闷了,“姨夫不是分了一套房吗?你怎么还要去贷款?”
  吴雪梅笑笑没回答。
  她家有买房的名额,为什么不用?
  到时候她家就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一套,就租给那些突勒人。反正他们没有户籍买不了房,要想住好的,只能租他们的。
  到时候就用那些人的租金,还她的房贷!
  最后白得一套房。
  别人家都还在犹豫纠结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吴雪梅已经想到了出租,以租养贷了。
  很快,府衙的财政科的门前,就排起了长队。不光是原原州百姓来贷款,就连原西州的那些百姓也过来贷款。
  问他们为什么也要来借钱,那些人笑呵呵道:“反正殿下要的利息低,咱们借点钱买砖买瓦。”
  吕长史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些排着长队等着领钱的百姓。
  西州府是没有多少银子的,所以这些贷给百姓的银子,是云舒私库里出的。玻璃厂是云舒的私产,他早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但公是公,私是私。
  云舒以个人名义将银子贷给西州府,而西州府将这些银子再贷给百姓们。
  百姓拿着这些贷到的钱,从砖瓦窑买砖瓦,而砖瓦窑是西州府下辖的工厂,于是这钱又回到了西州府的财政科。
  财政科再将这些钱,还给云舒。
  折腾一圈,云舒获得了利息。
  至于西州府,他们只需要出砖瓦窑的工人工资,好像损失也不大。至于百姓们借的钱,后续肯定能慢慢收回来。
  吕长史是彻底服了,这样的借贷方式,彻底解决了他们想让百姓搬来新城的烦恼,还额外能赚到点钱。
  云舒只是将给西州百姓的居民区地皮价格放得比较低,让百姓们的住房不至于成为大问题。至于其他地方的地皮那可是一点都不便宜,特别是规划的商业区。
  新城这边很快就变得热火朝天,而且还是在傍晚收工之后。白日里大家都得上工,只有下了工后,才有时间盖房子。
  一时之间,新城的地皮都紧张了起来,人人都想要选个好位置。
  就连余达也来找云舒了,他的身边还跟着萧谨行。
  余达是有妻小在西州的,他家想要的位置并不是人人争抢的地方,但由于管地皮地契的官员实在是分身乏术,于是具体的地都不是百姓们自己选的,而是由官员直接抓阄选定区域,然后直接按照面积划分。
  余达家抓的地方还挺好,但是他不想要这么好的,他就想要西州学院那边的房子。
  西州学院建院之初,就远离了居民区和商业区。对于百姓来说,它周边的地算不上好,因为不方便。
  余达想要从好的换成差的,但官员怕他换了之后,别人也想要换,到时候人又多又乱,根本不好处理。
  于是余达就只能来找云舒,想要让云舒通融通融。
  云舒听完余达的来意,笑着道:“这有什么难办的。”
  反正其他人也没那个胆子,来找他帮忙换地。
  云舒交代完余达的事后,看向萧谨行,问道:“萧将军也是来换地的吗?”
  余达有些尴尬道:“我是因为有妻儿在,所以在旧城那边另外建了房。将军尚未成亲,平日都是住在军营里,而且将军也没有西州的户籍。”
  言下之意,萧谨行不符合云舒的各项优惠条件。
  云舒这才想起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西州户口,萧谨行想要买地盖房,还得花高价。但这是云舒刚定下的规矩,他也不好朝令夕改。
  “萧将军若是看中了哪块地,可以跟我说,我给你打个折。”
  萧谨行:“打折就不必了,但是想麻烦殿下一个事。”
  难得萧谨行请自己帮忙,云舒好奇道:“什么事?”
  “我不懂建房子,所以想麻烦殿下帮我选块地建一处小院子。”
  说着,萧谨行将一只盒子推到云舒面前的桌上。
  “这是买地和盖房的钱。”
  云舒打开看了一眼,这钱只多不少,别说是小院子了,建个带园林的院子都可以。
  建房这事对于云舒来说一点不难,反正也不要他自己动手亲自盖。于是问道:“那你想建在何处?院子的布局有什么讲究?房子的样式有什么要求?”
  萧谨行摇头,“我不懂,所以才想请殿下帮忙。所有的一切,你看着好,都可以。”
  云舒:“……”
  光给钱,什么要求都没有,这也太好说话了。
  那他就完全按自己喜好建了。
  萧谨行此行目的达成。
  他眼睫低垂,心道:男人怎能没有自己的房产?
  日后……,总不能一直住在府衙里吧?
 
 
第71章 
  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利用萧谨行这个BUG,云舒爽快地应下了帮忙盖宅子的事宜,并且亲自画了设计图。
  大到院落布置,小到落地烛台的玻璃灯罩,全都设计了一番。
  甚至家中的各种玻璃制品,都是让玻璃厂定做的。当老板就是这一点好,想要什么就让下面的人去做什么。
  就在云舒画完设计图的时候,吕长史风风火火来到了云舒的书房,一见面就俯首行礼道:
  “殿下,三日后就是谷雨了,您该准备一下了。”
  吕长史近日也忙得很,要不是下面人提醒,他都要忘记籍田礼这件事了。
  原先的籍田礼是帝王带领诸王及朝臣,在立春这日下地耕作,寓意春籍田而祈社稷,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有封地的诸王,也可以在立春之后,选一个日子在自己封地办籍田礼,以示对农事的重视。
  只是现在,连承安帝都将籍田礼当作普通的宴会礼,不再下地耕作。其他藩王就更不会举办这个对他们来说,是自降身份的活动。
  西州在立春的时候,并没有办籍田礼,倒不是云舒觉得这是自降身份不愿干活,而是他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种节日的存在。
  况且那时候的西州百废待兴,连农田都没多少,吕长史也就没提。之后虽然开始开垦荒地,但是事情太多,又加上突勒来袭,籍田礼这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但是现在荒地已经开垦完毕,各种农家肥氨肥已经洒到地里,眼见着马上就可以播种了。吕长史觉得百姓们群情高涨,也是时候让殿下出来收拢一波民心了。
  于是找人算了下吉日,定下了在谷雨这日办籍田礼。
  云舒经吕长史提醒,才想来自己还要去种地。
  虽然他没有种过地,但也在网上看到过不少关于古代农民种地的介绍。如果是用那些农具耕耕地,撒撒种子,盖盖土的话,倒也不算难事。
  放下心来的云舒,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现在家家户户的种子都备好了吗?”
  吕长史应道:“前些日子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去沙洲那边采买了上等的良种。眼下百姓们已经将这些良种买回家去,只等着播种了。”
  “除了他们此前种过的高粱和粟米外,还有一些豆类的种子。”
  云舒点了点头,现在的作物种类并不算太多。不像后世,还有玉米、辣椒、红薯之类的。
  他在心里琢磨着,这些种子该怎么弄,要不要也找萧谨行抽抽奖?只是现在的信仰值不够抽奖,他也只能将这事先放下了。
  云舒琢磨着还有哪些作物,可以在西州种植。
  现今的大雍地图与他来的地方相差不大,就连山川河流的走势也很是相像。
  在他那个时代,西州这边还能种什么呢?
  云舒突然眼前一亮,问道:“长史,西州这边可种了棉花?”
  吕长史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他摇头道:“不曾听说。殿下,这花不当吃不当喝的,咱们眼下还是吃穿要紧,种花赏花的事,还是日后再说吧。”
  吕长史还以为云舒想念起京都的牡丹了,这才出言规劝。
  没想到云舒却笑道:“这棉花是花也不是花。它虽然不能吃不能喝,但是却能用来穿。”
  吕长史还没听明白,云舒就催促道:“你快去找个西州的农户来问问,这边可种植过棉花。”
  吕长史一脸狐疑,哪有花能用来穿的?
  但他已经不是那个以自己认知为准的吕衡了,殿下脑子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太多了,他已经被打脸打怕了。
  吕长史着人去寻了西州当地的农户来。
  不一会儿,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头就被带进了云舒的书房。
  老头一见云舒就激动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那声音响得都让云舒怕他的膝盖磕坏了。
  他挥了挥手让对方赶紧起身,随后问道:“不知西州可曾种过棉花,或是见过棉花?”
  按照云舒的印象,棉花应当很早就在边境种植起来了,只是一直规模不大而已,就是不知道这个边境包不包括西州。
  老头也没直说没有,他想了下回道:“不知殿下说的这个棉花,是何模样?咱们这里的很多东西,都与中原的叫法不同。”
  云舒经过老头提醒才想起来,确实可能叫法不同。只不过不是老头以为的与中原叫法不同,而是这个时代的叫法与云舒那个时代的叫法不同。
  他仔细地描述了一下棉花的样子,“大概三到四尺高,能结出绿色的果实,随着时间推移果实会变暗变硬炸开来,露出里面白色的长棉毛,这些长棉毛一拽就能掉落下来,雪白柔软……”
  老头皱着眉绞尽脑汁想,就在云舒以为希望要落空的时候,就听到老头不确定地问道:
  “不知殿下说的可是‘白叠子’?”
  云舒也不知道对方说的白叠子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问道:“你那里可有这个白叠子?”
  老头赶紧点头,“有的有的,这白叠子原是我一个远方侄子种的,他送了我一些,我家老婆子喜欢那个雪白的样子,就留了下来。”
  吕长史闻言,立即道:“赶紧取来瞧瞧。”
  “好嘞好嘞。”老头忙不迭声地应着,说着就要撒腿往外跑,却被云舒叫住。
  云舒笑着道:“你先别急,让长史派人骑马去你家取,比你两条腿快。”
  派去老头家取白叠子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手里抱着一只陶罐,一见云舒,就跟老头一样,扑通一声跪倒。
  云舒被吓了云舒一跳,暗道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他赶紧让人起身,随后问道:“白叠子在哪?”
  老妇人赶紧将怀里的陶罐塞到老头怀里,从护卫手里取过一张小襁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