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里将羊肉洗干净,再切成块状,“珍妮,你去用铁锅烧半锅热水给我。”羊肉腥膻,加上家里也没有多少调味料,只好多焯几次热水,多去掉一些腥膻味。
幸好他之前治牛的时候,从空间里拿了不少姜出来,还借口说是从森林里找的,前些日子又在菜园里种了一些姜,现在正好可以拿来煮羊肉。
等珍妮烧好热水后,乔里又让她在陶罐里煲热水,他自己则给羊肉焯水,焯完冲洗干净,就把它放入陶罐里煲汤,往锅里加一些姜片,可惜没有料酒,不然羊肉汤会更香。
“珍妮,我切了几个白萝卜,等汤烧沸腾了,你再倒进去一起煲。”乔里把白萝卜切好,放进一个空木碗里,将木碗搁在土灶上。
这几个白萝卜还是原牛倌的妻子给的,个头都比较小,跟现代的大萝卜相比,更是小了一大半,不过口感却好很多,用白萝卜来清炖羊肉,这是乔里能想到的,使用调料最少的一个羊肉菜了。
仔细交代好珍妮怎么熬这锅清炖羊肉汤,乔里就去了森林里采药草。
他现在基本上就是早上在野外采一些本地的药草,再从空间里再找一些药草混进去,下午就去畜牲棚里熬草药,等熬好药,一天秋役也差不多结束了,新牛倌一家就会把耕牛赶回来吃草喝药。
为了增加药草来源于森林的真实性,乔里还把一部分原产于中国本土的草药移出来。也幸好现在大部分的村民们都在领主公地里服秋役,方便了他从药庐空间里移栽药草出来。
…
等他把一篮子草药带回去畜牲棚的时候,新牛倌的学生——尼德就过来找他了,说是公地里有头耕牛踩到了尖石,蹄子流血了,需要他帮忙治疗。
乔里听了当下就拿上止血药草和简易的包扎工具跟他去公地,等到了公地就看见,一群衣衫褴褛、脸色青白的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地扶着木制犁车,或是赶着瘦弱的耕牛,又或是拿着个木篮子,佝偻着身体在撒种子……
只有极少数身体健壮的,脸色较为红润的村民可以赶着健壮的耕牛,用锋利的铁制农具翻耕泥土,毫无疑问,这群脸色红润的村民绝对是村庄手艺人的关系户。
乔里把目光盯在地上,虽然对这种场景感到不忍心,可是以他目前的能力,也确实是对此爱莫能助。就是他自己家,也是因为他治牛的功劳,才让家人可以像那些关系户一样,分到面积较少却容易翻耕的肥沃公地,他们分到翻耕工具也比从前要锋利好几倍。
要说起来,这秋役的确是最繁重劳累的农役,而中世纪的劳役和中国古代的劳役也有一些不同。
在中世纪这里,农忙的时候,自由民家庭需要全家出动服农役,工作内容多是翻耕、耙地、播种、收割、除草、运送恩税等田间农活,而农闲的时候,就需要每户家庭出一个人,进行一周三天的普通劳役,这类劳役主要是替领主剪羊毛、修畜牲棚、修建房屋等,总之这些劳役都是为领主个人利益服务的,服役的自由民也不会有任何的报酬。
而中国古代的徭役,多是统治者要求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内容包括造桥修路、挖河通渠、修墓建宫、转输漕谷等,不过像这些徭役,当地官府一般都会包吃住。
但其实,不管是哪里的劳役,对于当地的人民来说,都是身上的一种沉重负担。
“乔里,你怎么来了?”
在靠近河流的一片肥沃的公地上,乔妮和母亲一起扶着犁车,无意中抬头看见乔里经过这里,就跟他打了个招呼。
“刚刚有头耕牛受伤流血了,我过来这里给它治疗。”乔里看见他们脸色还可以,自己也放心了不少,“今天干得还好吗?活儿重不重,累的话休息一会儿再干也行,不要把身体累坏了。”
正在赶牛的老奥尔听了,对乔里笑了笑,“不累不累,就这么一点公地,又有这么健壮的两头耕牛,卡特他们两个也帮了不少忙,这已经很好了。”就这么一点地方,在这里忙活几天就能去忙自家份地里的农活,何况家里的份地已经播种了大半,今年家里谁也不会得累病了。
希尔听了丈夫的话,她点点头,“是啊,乔里,不用担心我们。你先过去治牛吧,好好治。”
“恩,我知道了。”
等乔里给受伤的耕牛包扎好伤口,又跟两个村民一起将它装上牛车运回畜牲棚,也接近中午时分了。
而这时珍妮已经把羊肉汤煲好了,燕麦粥也煮得差不多了,乔里干脆就摘了两颗卷心菜,用野葱炒了,有了鸡油和野葱提味,这一大碗的野葱炒卷心菜也是很香了。
今天也是分餐的,一人一碗羊肉汤,一碗燕麦粥和一碗野葱炒卷心菜,因为是农忙时候,燕麦粥这个主食就熬了比平时多一倍,让大家都可以添碗加餐。
这又是肉汤又是油水的,也是让全家人都吃得有滋有味,整整一锅羊肉汤,两大木碗的燕麦粥还有一大碗卷心菜都吃得一干二净。
而另一边。
威尔普村庄的两位顶层人物——约瑟夫管事和约书亚牧师刚刚讨论完完秋役的工作进度,两人一同前往教堂西图澜娅餐厅用饭,但凡农忙的时候,为了方便讨论农役情况,以及相关的劳动人员和利益分配,两人都是一起用餐的。
厨娘莉亚带着女儿莉莉给两位老爷们上菜,一碗炸鱼,一大木碗满满的燕麦粥,六个水煮蛋,还有一大木碗药材鸡汤,鸡汤是金黄中带着奶白色的,还冒着热气。
“咦?”约书亚惊讶地问,“这鸡汤的颜色怎么跟昨晚乔里送来那碗不一样?”
莉亚有些紧张,“不、不一样吗?”她解释道,“我是按着乔里说的方法去煮的,就是煮好汤后,我还像以前一样加了奶油。”她以前煮浓汤都是放盐放奶油来煮的,这次也是一样。
约书亚试着喝了一小口汤,又咸又甜的,有鸡肉的香味,也有一股奶油的甜味,而昨晚乔里送来的那碗鸡汤则是有一种纯粹的鲜美清香。
果然味道不一样,虽然说这碗鸡汤跟他以前喝的相比,味道已经很好了,但还是没有乔里送来的那碗美味。
“乔里煮的鸡汤应该是没有加奶油的,莉亚,你下次不要往里面放奶油。”
莉亚点点头,“是的,牧师老爷。”
这时,约瑟夫管事好奇地问牧师,“约书亚阁下,小乔里昨晚给您送了鸡汤?”
农事官老爷是给乔里送了好几只鸡,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乔里家居然舍得杀鸡煮汤吃,甚至还给约书亚牧师送鸡汤,要知道,那些下等人家庭几乎都是狡猾又吝啬的穷鬼,就算乔里是个比较体面的自由民,但他还是不敢相信乔里会这么做。
“乔里是个感恩又懂事的孩子。”约书亚带着一丝炫耀的口吻,“这小家伙做菜的手艺也很不错,他昨晚送我的鸡汤可真是美味极了,要不是您当时不在,我也能请您尝尝小乔里的好手艺。”
就在这个时候,莉莉捧了一大碗羊肉汤进来,“牧师老爷,这是乔里中午送来的羊肉汤,说是谢谢您送他一块羊肉。”
“哦,乔里送了羊肉汤过来。”约瑟夫管事看向牧师,“那我能尝尝乔里的好手艺吗?”
约书亚:“……当然可以。”他示意莉莉给约瑟夫管事倒一些羊肉汤到小木碗里。
约瑟夫管事先是好奇地夹了一块炖得软烂的白萝卜,放进嘴里,一咬下去果然口感绵软,既有萝卜的清香,又带着羊肉的鲜味,喝了一口汤水,也觉得味道鲜美,几乎没有羊肉腥膻味,反而是带着一点点辛辣。
作为村庄的顶层人物,约瑟夫当然是没少吃过水煮羊肉,哪怕是放了茴香进去,羊肉的味道依旧会带着很浓的腥味,没想到乔里居然能把羊肉煮得这样好吃。
坐在管事旁边的约书亚,看见约瑟夫管事露出一副惊艳的样子,就知道乔里送来的这碗羊肉汤味道肯定不差,于是他直接让莉莉把一大碗羊肉汤都放在他面前,独自享用美味。
……
秋役的第三天,莉莉又捧了一碗乔里送的熊葱鸡蛋饺子出来,约书亚牧师只分了四个饺子给约瑟夫管事,自己砸吧砸吧地吃了一碗饺子,皮薄馅嫩,味道鲜美。
秋役的第四天,莉莉捧来一碟乔里送的野葱鸡油菇包子,一碟四个包子,约书亚只分了一个包子给约瑟夫管事,自己大口大口地啃着包子,鸡油菇软滑,包子松软又有嚼劲,跟面包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
秋役的第五天,乔里刚摘完药草回家,小珍妮就指着桌子上的一小包面粉,告诉他,“哥哥,这是管事老爷让农奴送过来的面粉,问你能不能多准备一份面食送去给教堂,还有啊,那个农奴看了好久我们家的新火塘……”
第31章 包子(已抓)
紧赶慢赶的,整个秋耕终于在10月下旬结束了。这两天天气也开始转凉,不像之前那样烈日炎炎,热得人心烦意燥。
乔里早上一起床就去河边摘了大半篮子的野葱,洗干净后就提着野葱回家蒸包子。
秋役期间,他几乎给牧师和管事做了近一个月的饺子和包子,两人都已经彻底爱上了这两种中国面食。
虽然他们两个都很想知道这种绵软有韧劲的包子是怎么做的,但一想到这是乔里自己的手艺,跟牛倌照料耕牛、面包师做面包一样的个人手艺……
要知道,不管哪个手艺人都不会随随便便地把手艺泄露出去,就算小乔里懂事,但他们也不好意思开口要他把手艺说出来,所以管事和牧师就退而求其次,让乔里做面食时多做他们的一份,而且还会给他一些面粉作为报酬。
但乔里却不想一直当个面食师傅,他想教莉亚厨娘做包子、饺子,这样管事和牧师想吃的话就可以找她,后来他又想了想,反正都是教,那他还不如把制作包子的技术传授出去,说不定有些村民还能凭借这个手艺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
在威尔普村庄这里,家家户户都是用火塘做饭的,这种火塘就是用石头围成一个半圆形,然后加某种粘土粘牢固,就跟现代农村用砖头搭一个简易的烧烤灶差不多,条件好一点的村民,火塘上面就架一口铁锅,条件差点,连铁锅都没有的,就架一个大陶罐煮饭。
这种火塘搭起来简单又容易,缺点就是用枯枝烧起来油烟大,经常做个饭就弄得满屋子都是烟雾,还有这个火候不容易掌握,而换了土灶就没有这个缺点了。
所以蒸馒头和蒸包子,最好是用土灶来蒸,除此之外,锅盖、蒸笼和案板这三件套也必不可少。
他家上个月已经建了一个土灶,前些天,乔里又用了原本想盘土坑的土砖,去给约瑟夫管事家盘了一个土灶。
教堂那边,约书亚牧师也想要在厨房那里盘一个土灶,但由于晒好的土砖已经用完了,乔里就让那些想学蒸包子的村民,每家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帮忙在河边摔两天土胚,他们摔完就可以免费学习做包子的手艺,不想干活却又想学手艺的话,那多多少少也得给乔里家送一些礼物,例如豌豆麦子这些。
果然,乔里这话一说出去,村庄里大半的家庭都派了人过来帮忙摔土胚,等这些土胚晒好,他就可以领着堂哥给别人家建土灶赚取粮食过冬。
乔里刚走进自家木屋,乔妮就上前告诉他,“乔里,你看,圆白菜已经剁好了,鸡油菇也切碎了,铁锅也都洗干净放了水,就等烧水了,什么准备好了。”
“好。”乔里检查一下,发现一切都没有问题,“姐姐,你跟珍妮一起去喊大家过来家里,说我要教他们做包子了。”
“好的,乔里,我们马上就去。”
…
秋役完成了,秋耕也结束了,大多数村民们会在秋耕结束后的两三天里,都会选择待在家干一些轻松活计,比如修菜园、修畜牲棚、做农具什么的,就当是稍稍休息一下,免得把身体累病了。
这回村民们干完自家份地里的秋耕后,又去帮乔里摔了两天土胚,这可不是轻松活计,干脆第三天就在家好好休息了。
结果这天中午,有些村民刚准备吃饭,就听见卡伦家的两个女儿在外面喊,乔里待会儿要在家做包子,让大家赶紧过去学手艺。
于是大家饭也不吃了,赶紧派出家里最能干的妻子或者最聪明的女儿或者儿子,直奔卡伦家学习做包子的手艺。
至于家里没有做包子的面粉,那也没关系,反正这是帮乔里摔两天泥土就能换来的手艺,比起要免费给面包师干好几年辛苦的重活,才能接触到一点点做面包的手艺。
现在这个做包子的手艺简直就跟白来的一样,哪个傻瓜会因为自家没有面粉,就不去乔里家学手艺,白白浪费这个机会呢?
等大家都来到了木屋里,乔里就放了一下面粉到木盆里,再倒三碗水进去,放入适量的面肥,用手搅拌均匀,不停地和面,要是面团黏了就再加一些面粉进去继续和面。
后面乔妮说让她来和面,乔里就去做包子馅了,圆白菜跟野葱碎搅拌均匀装了一碗馅,鸡油菇跟煎蛋碎又拌了一盘馅。
有个农妇见乔妮不停地揉面团,就奇怪了,“乔妮,里面的面粉不用加鸡蛋吗?放的水这么少,罗夫家做面包好像不是这样做的?”
21/180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