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种田)小户人家(穿越重生)——芦花浅水

时间:2024-04-10 09:20:39  作者:芦花浅水
  这时他忽然听到隔壁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接着是盆子打翻的声音。
  所有人都伸头看情况。
  只有一个帘子后面伸出来一条瘦的没有几两肉的腿。
  晏庭卓见状冲了出去。
  他忽然想起来,空腹洗澡很容易低血糖晕倒!这里的所有人都是饿了不少日子的,就入城的时候喝了一碗白粥,这会儿也早消化完了。
  果然一掀帘子,一个中年人躺在地上,头磕破了,还人事不省。
  晏庭卓焦急地掐他人中:“醒醒!醒醒!”
  那几个人也顾不上不好意思,一起跑出来。
  晏庭卓扭头问:“你们谁有吃的?”问完他觉得自己愚蠢了。哪个流民能有吃的?
  他又说道:“得给他喂点东西,否则会很危险!咱们得先把他弄出来,这里太闷了!”
  有人反应快,披上脏衣服,出去叫人。只是老头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后院里并没有人。
  又上来一个年轻人,两人抬手抬脚地把那中年人挪了出去。
  到了空气流通的地方,中年人慢慢醒了过来,只是脸色苍白,满眼无神。
  “你怎么样?”晏庭卓赶紧问他。
  “头晕,听不清……我想吐。”中年人难受地想揉耳朵。
  正在这时,彭元武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大声喊道:“郎君们,我去借了几身衣服,不知道合不合身,大家先凑合着穿。”
  可是映入他眼帘的竟然是一群裸男围着一个裸男?
  他嗷地大叫一声,惊疑不定地看着众人,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晏庭卓赶紧问他:“彭兄弟,有吃的吗?这位大叔晕倒了。”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应该是饥饿太久导致,饿久的人是不能洗澡的,会没命!”
  彭元武愣愣地道:“那,那我等会儿给你们要点吃的。”
  中年人休息了片刻,恢复了清明。
  好不容易穿戴整齐出来,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接着看着彼此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紧张兮兮的气氛也为之一松,大家心里也悄然涌上一股陌生的情谊,无形中内心的关系也变得亲近。
  彭元武见他们笑,只觉得莫名其妙,但他心大,也并不在乎,将手一挥,又走了不少的路,带他们到城门附近的一个小院里,说道:“我叔父吩咐了,今晚你们就先在这里暂歇着,明日还有事安排。我等会儿派人送点吃的过来。”说完就风风火火地找彭户吏交差去了。
 
 
第四十六章 临时落脚
  小院不大,稍微有点脏乱,应该是很久没有人住过了。除了上锁的屋子外,还空了几间房,两人一间刚好够大家住。
  中年人当即提出要跟晏庭卓住一屋,晏庭卓爽快答应。
  大家各自挑了房间,发现屋子里空空如也,连铺盖都没有,只有床板子。
  这时有人敲门进来,臂弯里挎了个篮子,盖着布。
  但晏庭卓一下子就闻出来,那是馒头。满满一篮子杂面馒头!
  他的胃感受到了大脑的召唤,一下子激烈地叫了起来。
  院子里肚子的咕噜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迅速地捂住了肚子,但没有人笑话他们,因为人人都是如此。
  摔倒的中年人问:“这些都是给我们吃的吗?”
  送馒头来的老人点了点头。
  屋里和院里都没有家具,老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将篮子放到哪里,晏庭卓走上去接过篮子道了谢,先让人走了。
  几个人瞬间围到了一起。
  如果是平常时候,一定会谦让一番,三推四请的才上手。
  但此刻大家都饿的不轻,随口让了一句就各自拿了馒头站在原地狼吞虎咽起来。
  一篮子馒头被这六个人瓜分的干干净净。
  其实晏庭卓没吃饱,但是他揉着肚子,还是满足地叹了口气,这已经是最近一段时间吃的最实在的一顿了。再看另外五位,跟他都是一样的表情,大家又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晏庭卓看起来年纪是最小的,中年人慈爱地看着他:“小郎君没吃饱吧?我儿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顿吃八个馒头都不够。唉!”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起来,应该是想到了伤心往事。其他人也想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时间情绪都有些低沉。
  晏庭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听到这话也不好接,只好转移话题,引的大家都开始自我介绍起来。
  这中年人姓袁,叫袁康安,是这几个人里唯一的秀才。他举家来投奔岳家,谁知道路上一场风寒让他家破人亡。另外几人都是童生,有的是没有成家,有的是如袁康安一样家破人亡的,还有跟亲人走散的,都是各有各的遭遇。
  晏庭卓没有任何功名,也没有家人,他就把跟方家人说的那一套又拿了出来,现在所有人看他都带着点慈爱,搞得他别扭无比。
  为了打破尴尬,他提议:“我看这院子里有口井,虽说是临时住住,但我们把这里打扫一下,住的也舒心一点。”众人纷纷应了。
  吃饱了好干活,六个人也干出了几十个人的气势。院子里的枯枝败叶很快被收拾了起来。
  大家又重新变得无事可做。其中有一个说道:“这头发实在是湿的难受,请恕小生无礼,得拆了晒晒头发。”
  另外几人笑着道:“我们也是难受,那就大家一起无礼吧。”说着动手把发簪一拆,院子里一下子多了五个长发的大汉。
  袁康安笑着道:“晏小郎君还不好意思了,没事,你看我们都拆了。”
  晏庭卓是忘了这茬。他的短发早就干了。出去的时候直接戴上了头巾,别人根本看不到里面。
  他想了想,取下了头巾。
  正在这时,彭元武正好带着几个人走进来,看到晏庭卓的短发,他脸色都变了,指着晏庭卓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四十七章 临时工作
  晏庭卓摸了摸自己的寸头,看着彭元武脸色古怪,就笑着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彭元武绷着脸问:“你是出家人?”
  晏庭卓想了想道:“算是吧。”
  彭元武脸上闪过一丝排斥。
  众人都面面相觑。
  袁康安小心翼翼地说:“请小兄弟明示。”
  彭元武哼了一声:“我们王爷说,现如今这些当和尚的,不交税不种田,就是躺在别人身上吸血的蚂蝗,不是好东西。”他本来还挺喜欢这个俊俏的年轻人,现在知道他是个和尚,一下子就讨厌了起来。
  这个理由,晏庭卓真的无话可说,人家说的是实情。他只好承认:“安王说的是。”
  彭元武不情不愿地让后面的人上前来把东西放下:“喏,铺盖什么的都在这里,你们自行取用吧。”说着又瞪了晏庭卓一眼,快速走了,想必要跟他叔父汇报一二。
  袁康安等人都有些尴尬。
  晏庭卓心里不痛不痒。再讨厌自己,东西却也没少他一份,可见那彭元武人品还算正直,这就够了。他更关注的是流民分田地的事,但彭元武跑得太快,没来得及问,干脆明天直接去问彭户吏。
  想到这里,他笑着对大家说道:“正好铺盖来了,咱们去收拾一下房间,早点歇下来,明天肯定有的忙了。”
  他还有点挂心方大叔一家,本来想跟彭元武打听打听,但对方这样子……还是明天早点去干活,到时候再打听不迟。
  安王的人已经彻底接管了郡城。郡守是个狠人,开城门投降之前,把反对的都杀了,一下子衙门里干活的人手缺了不少。
  城里留下来的人不足往年的五分之一,有能耐的都被抽调干活了,边边角角不重要的活就得自己找人,比如彭户吏的入城登记。
  由于安王名声好,按照以往惯例,他夺下一城之后,会有大量流民闻讯赶来。
  彭户吏等人早晚要跟安王进京的,不可能长留此地,他要做的事就是要在大量流民赶来之前,先把这几个新手临时工培训一番,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只要熬过高峰期的十来天,就没事了。
  晏庭卓就这样成了衙门的临时工。
  但可能因为昨天彭元武告状的缘故,彭户吏今日对他也没有了昨日的和颜悦色。不过好歹也没有刻意为难他。
  他把几人带到一个空的房间,房间里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晏庭卓十分熟悉的东西——阿拉伯数字。
  他脑子一下子懵了!这里有穿越老乡?!连阿拉伯数字都普及了?
  除了教阿拉伯数字之外,就是登记的内容和填写格式等等。晏庭卓不敢分心,认认真真地听完了课,倒是让彭户吏对他多了几分满意。
  他就趁机问了一下入籍的事,谁知却被彭户吏瞪了一眼:“等着官府张贴告示!”刚提升的一点好感又降了下去,他头上多了个“投机”的标签。不过这些他都不知道。
  接着就是实战了。城门外一夜之间多盖了几个草棚,算是他们临时的办公场地。笔墨已经准备好,就等几人开始干活。
  众人忐忐忑忑地找了位置坐下,回忆着课堂里交代好的内容。
 
 
第四十八章 临时工作2
  大家要做的事情差不多,主要还是登记重要信息,填表格,给流民发牌子,让他们有个临时落脚地,有食物果腹,不至于作乱。
  这下子让晏庭卓见识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方言。
  现在排在他面前都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身后跟着两个挑着担子的人。
  “姓名?”
  “老汉王水田。”
  “籍贯?”
  “鸡?鸡都死了,养不活的。人都养不活,哪里养的了鸡哦。”
  “我是说籍贯!籍贯!”
  “鸡蛋?也没有鸡蛋。您要鸡蛋?这,我,我上哪儿找鸡蛋啊!”老汉急的抓耳挠腮的。
  “籍贯……我是问,您老家是哪里的?打哪儿来?以前是干什么营生的?可有什么擅长的手艺”晏庭卓放慢语速。
  老汉一脸懵,不住回头找自己的家人:“大郎,你来说,我听不懂。”
  最后还是老汉的儿子挤了上来,磕磕绊绊地把问题一一答了。
  晏庭卓奋笔疾书,把官府的文书填了,又拿了块竹制的牌子,在正面写了个“王”,又写了个小小的阿拉伯数字3,表示这是一家三口,背后写了个“农”。最后将牌子递给老汉,叮嘱道:“拿好这个,不得有损。后面几日领饭就靠这个了。”
  领饭,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老汉接过来珍而重之地捧着,带着家人退到一边空地。
  他的一天都是在询问、填写中度过。
  不止是他,昨天这六个人都是如此。一天下来,所有人精疲力尽,嗓子都是哑的。写字的累倒是其次,众人最痛苦的就是听不懂方言,鸡同鸭讲,不仅费口舌,还费时间。
  晏庭卓发现,身份牌大部分都是农字牌,也就是农民居多。他提议农字牌提前写好,再留点空白竹牌,以供填补。
  又说,人们登记完了不知道往哪儿去,挤在原地耽误事儿。不如提前用麻绳隔开通道,每条道只留一个出口,顺着往前走,自然走到聚集地。
  至于方言难懂的问题,他提议在流民中找个几名方言懂得多的,主要负责翻译。
  他的建议都被彭户吏采纳了,第二天直接安排上,一下子让大家的效率直线提升。
  这天大家正在忙着,城门里跑出来几个骑兵。为首的将军看到彭户吏,停下了马跟他打招呼:“哎呦?老彭,这么忙啊!”
  彭户吏抬头一看,乐呵呵地问:“罗将军,出城啊?”
  罗将军大着嗓门道:“是啊,我看兄弟们闲的太久,手都痒了,听说这附近有些不太平,我带兄弟们去附近转转。走了啊~”
  说完打马离开。
  彭户吏摇了摇头感叹:“这个老罗,真不愧是虎头将军,虎的很!”
  这个小插曲基本上没人在意,晏庭卓抬头瞄了一眼,就继续投入到繁忙的记录中。
  流民果然越来越多,晏庭卓又昏天黑地地忙了一整天。
  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他更加腰酸背疼,手也早就写麻了。揉着手腕,他想:今天晚上回去,一定要热敷一下!
  “晚饭来了!”两个年轻小伙子吆喝了一声,将他们的晚饭送过来。
  几个人刷的一下围了上去。这是他们一天之中最盼望的时刻。
 
 
第四十九章 安民令
  晏庭卓已经很确定他的穿越老乡在这个朝代是个牛逼哄哄的人物。这家伙居然把土豆、红薯、玉米这种高产的东西带过来了!他们这两天吃的东西里面就有红薯窝头。
  红薯窝头都有了,烤红薯还会远吗?他回想着记忆里红薯甜丝丝的滋味,又饿了。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吃都吃不够。想到以后的土豆炖排骨、土豆鸡块、土豆饼、薯条、玉米排骨汤、黄金玉米烙……都忍不住有些口水泛滥。
  希望这几种作物早日推广,这样以后日子不就有奔头了吗!
  晚上,他就在对美食的畅想中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一早,晏庭卓被同屋的袁康安叫醒。
  “晏小郎君,快起来,官府贴告示了!是落户入籍的事!”袁康安满脸兴奋。
  晏庭卓一骨碌爬起来,飞速穿戴整齐。
  走出门去,见几位都已经在院子里了,各个喜气洋洋。
  晏庭卓再次跟他们确认:“流民真的能落户?”
  “能!真的能!我亲眼看到的,就赶紧回来喊你们了!”袁康安说道。
  “去哪儿看?”
  “城门口就有!”
  “走走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大家饭都顾不得吃,一齐往城门口跑去。
  城门口的告示墙附近早已经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
  前面闹闹哄哄的,晏庭卓也挤不进去,只能蹦起来才能看到几个字。
  但是他耳朵尖,捕捉到一句嘟囔“这写的是啥?俺也看不懂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