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一进门就看见两个人扭打在一起。
而江竹一见叶安年,顿时委屈起来:“年年,他咬我。”
第186章 回程
叶安年上前抓住那孩子, 费了点力气才将人拉开。
他屏住呼吸,面色不豫的看着江竹:“你怎么连小孩子也欺负。”
“明明是他扑过来咬我的。”江竹说着站起身,撸起袖子给叶安年看, “这么深的牙印,都快咬出血了。”
“那给你吹吹。”叶安年鼓着腮帮子给他吹了两下。
但这屋里味道实在太冲,他一个没忍住, 扭头跑到一旁吐了起来。
江竹:……
“你还是快出去吧。”
把人赶出去等着, 江竹扯了自己的腰带, 三两下把小孩儿的手捆在一起, 拎出去放在叶安年身边。
“看着点,我再去屋里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他说完扭头又进去了, 留叶安年在外面跟那小孩儿大眼瞪小眼。
回想方才的事,叶安年知道这孩子会说话, 也懂得道理,应该能沟通,便试着跟他说话。
“你叫阿梨对不对?屋里的那个人是你的亲人么?”
小孩儿看了他一眼, 没有说话,眼睛中透着恐惧。
“别害怕,我们是来这里找人的。但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里已经破败成了这个样子,你知道这里之前发生了什么么?”叶安年温声道。
小孩儿紧抿着嘴, 上下打量他, 过了半晌,才吐出几个字来:“爹,爹爹……”
叶安年顿时明白了:“他是你爹?”
小孩儿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又道:“火……大车,金, 金冠……”
这话说的不明不白的,叶安年实在没懂是什么意思。
只好转移话题,问道:“阿梨今年几岁了?”
小孩儿眨了眨眼,歪着头想了一会儿,才回答:“十二。”
十二岁的孩子,只会说简单的几个字,身高也明显比同龄人矮了大半个头。
叶安年算了算时间,想来月凉城被烧的那年,这孩子才五岁。
虽然不知为何,他和他爹两个人活了下来,却没有离开这里,但这样的环境,确实给他的成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只能说,两个人能撑这么多年,也是奇迹了。
不多时,江竹就捂着鼻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怎么样?有找到什么东西吗?”叶安年问道。
江竹摆摆手:“找个能说话的地方,这里太味儿了。”
叶安年便把那孩子从地上拉起来,牵着他的手,三人又回到了小城中央的那个小广场。
回到之前那个石台子上坐下,江竹从袖子里摸出一个铜制的腰带扣来。
那腰带扣是个狮头的造型,已经有些磨损了。
他把这东西递给叶安年:“从那男人身上摸到的。”
“是他的东西?”叶安年打量着手里的腰带扣,没看出什么名堂。
“应该不是,这狮头腰带扣,是禁军才会有的,那人就是个普通百姓,可能是无意中捡到了禁军的东西。”江竹道。
“那人死了至少得有三天了,”回想起屋里那具尸体的惨状,江竹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还是个瘫子。那屋里挂了两只死老鼠,估计是这孩子抓来吃的。”
“难怪他们一直呆在这。”叶安年看了一眼安静坐在自己身边的小孩儿,叹了口气。
他和江竹下榻的那座村子,距离这里并不算很远,坐马车两个时辰也就到了,即便是走着,一天也绝对能走到。
但是对于一个瘫痪的大人和五岁的孩子来说,却是比登天还难。
叶安年沉默了一会儿,对江竹道:“咱们……带他一起走吧?”
本以为江竹不会答应,对方却点了点头:“你跟他在这待一会儿,我再去城里转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活着的人。”
“别解他手上的腰带,有什么事就大声喊我。这里空旷,声音能传出很远,我能听见。”
叶安年点头应下,江竹便起身走了。
两人在原地等了半天,也不见江竹回来。
叶安年有些无趣,就哄着阿梨说话,两人磕磕绊绊聊了好多驴唇不对马嘴的东西。
快傍晚时,江竹才回来,叶安年赶紧迎上去。
“有找到其他活着的人吗?”
“活人没找到,倒是找到了点别的东西。”江竹说着,把手里拎着的一个破布包递给叶安年。
“啊啊!”
“我,我……我的!”
安静呆在一旁的阿梨却突然扑了过来。
他的双手都被捆住了,就用嘴去叼那布包。
江竹眼疾手快,把布包拿开,阿梨扑了个空,龇着牙瞪他。
叶安年赶紧哄道:“别生气,知道是你的,我们只是想看看,看完就还你。”
他这么说,小孩儿才平静下来。
江竹把布包摆在地上打开,叶安年就看到里面放了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
有石头、木片、破布片、一堆碎骨头、还有一根烧得漆黑的火折子。
“这是我在一处垒起来的小石堆里扒出来的。”江竹道。
叶安年无奈,这是掏了人家孩子的藏宝地了。
他翻看了一下这些东西,除了那破布上的花纹有些特殊,还有火折子上有奇怪的刻痕之外,其他的都没什么稀奇。
“这些东西有用么?”他问道。
“有点用。”江竹果然把那块破布和被烧黑的火折子捡了起来。
“这块布是绫缎,上面有暗绣的蟒纹,宫里品级高的侍卫才会穿这种料子的衣服,比如卫之淮的贴身近卫。”
“至于这根火折子,这上面刻的图案也是宫里才会有的。”
“那这些都能算是卫之淮当年作恶的证据了?”叶安年有些欣喜。
江竹却摇了摇头:“恐怕不大行。”
“这布料,虽是宫里品级高的侍卫会用的,但也不能证明就是卫之淮的人。”
“至于火折子,除了证明是宫里的东西,也不能证明就是卫之淮带人做的。”
叶安年:……
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之前阿梨断断续续说的话。
重复道:“火……大车,金冠……”
“什么?”江竹疑惑的看着他。
叶安年指指站在自己身边的小孩儿:“阿梨刚刚说的。”
“哦~”
江竹摸了摸下巴,看着小孩儿若有所思:“看来他应该是知道些什么。”
这下,想不把他一起带回去都不可能了。
眼看天色渐晚,两人也准备回村子了。
要带走阿梨时却颇费了些功夫。
小孩儿死活不肯跟他们走,还挣扎着要回之前那间坍塌了一半的破屋子,去守他那已经死透了的爹。
两人好说歹说劝不好,眼看天色暗了下来,江竹一生气,拎着小孩儿硬把人塞进马车里,他们这才顺利地往回走。
阿梨喊叫了一路,吵得两人耳朵嗡嗡叫,才好不容易回到那对老夫妻的家,天色都已经黑透了。
见他们俩带回一个脏兮兮、瘦巴巴的小孩儿回来,老两口都有些吃惊。
尤其是听说这孩子是在月凉城里捡的。
“那地方荒废了七八年了,竟然还有人活着。”老头子抽着烟袋,很是感叹。
老两口都是善良人,见孩子可怜也没多说什么,老婆子还去烧了热水,打算给孩子洗洗。
这一洗不要紧,几个人都大吃一惊。
阿梨竟然是个生的挺清秀的小姑娘。
老婆子越发觉得孩子怪可怜见,翻箱倒柜找出来一身她女儿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给阿梨换上,还用红头绳给孩子扎了头发。
晚上老婆子煮了粥,炒了两个菜,还贴了玉米面饼子,有了吃的阿梨倒是没有再闹,闷头吃了个饱。
西屋床小,睡他们两人已是勉强,老婆子本想带着阿梨跟他们在东屋睡炕,但江竹怕这孩子晚上偷跑,或者闹腾出什么事来,就让老婆子在西屋床边加了张椅子,铺上被褥,让阿梨睡在上面。
这样他睡在床外侧,可以看着她也不会吵到叶安年休息。
好在,一夜无事。
第二日,三人又去了一趟月凉城,叶安年把剩下的半座城仔细地转完了,又看着江竹埋了阿梨父亲的尸体。
下午时分,三人回到村子和老夫妻俩辞别,就启程回白云镇了。
带了个小累赘,三人赶了六天的路才到。
回到白鹤斋时,子末都已经送完张路从甜水镇回来了。
谢逍公正在他的栖云阁侍弄草药,听见他们回来的动静立刻飞奔出去。
看见站在一起的三人,顿时愣了,嘴巴张的能吞下一颗鹅蛋。
“你们……”他指着站在叶安年身边的阿梨道,“小叶子,你这生的也太快了吧,这,这才几天功夫,孩子都这么大了?”
叶安年:……
江竹十分无语,大概给他讲了一下这一路上发生的事。
谢逍公盯着阿梨看了一会儿,突然凑到江竹身边,悄声道:“晚晚,你俩这是捡回来一个小冤种啊。”
叶安年不明所以,老头子神秘兮兮道:“你想啊,这孩子的父母亲人是因为什么没的?”
“这要是以后让她知道真相,她不得把晚晚砍了啊。”
嗯……
叶安年竟是无言以对。
江竹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会的,等她恢复一些,能够说出当年事情的始末后,我就把她送走。”
“那这么大个孩子杵在你俩中间也影响感情。”谢逍公摸摸下巴。
叶安年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把阿梨往他身边推了推:“那就麻烦前辈帮忙照看一下了。”
“好说。”老头子笑眯眯的,牵过小姑娘的手就回了自己的栖云阁。
“主子!少君!”
几人正说着,子末咋咋呼呼地跑了出来。
见了两人,高兴的不行:“你们可算回来了!”
“我从甜水镇给你们带回来好多东西呢!”
说着就带着两人往自己的住所跑。
江竹拉着叶安年在一楼的厅堂里坐下,不一会儿,子末就拖着个大包袱从楼上跑了下来。
“喏,这都是家里那边给你们带的!”
第187章 摘枇杷
叶安年将包袱打开, 就看到里面塞得满满的东西,什么糕饼点心,肉干果脯, 泥人陀螺,还有做工精致的魔方、木雕小摆件,和一堆厚厚的信。
江竹翻着那一堆厚厚的书信, 给叶安年念上面来信人的名字:“喏, 有余虎的、文恒的、赵里正的、魏风和你二姐的……”
“呦, ”念着念着, 他突然笑起来,“福崽也给咱们写信了。”
叶安年正在摆弄一个三角形的魔方, 闻言看了过来,有些惊喜道:“福崽都会写字了?”
“你看。”江竹把信封递给他。
就见那信封上从右往左, 歪歪扭扭的写着:哥哥、江大哥亲启。
幼稚的笔迹,一笔一画都透着认真,叶安年忍不住笑起来:“倒是没写错字。”
他将信封拆开, 里面洋洋洒洒的写了满满一大篇。
叶安年看着上面两种不同的笔迹,一下就认出,这信是福崽和丁秋一起写的。
笔画简单的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福崽的字;稍复杂一些的字,一笔一画写的认真, 工工整整, 像是丁秋写的。
信上大概是说余虎忙着铺子的事,比较辛苦,他们就跟张路回月牙村去住了, 杨池经常会过去看望、照顾他们,赵里正也经常去家里帮着照看院子, 他们都有好好上学堂念书。
家里,铜钱、雪团子、芝麻球还有那一窝小兔子也都很好,小兔子都长成了大兔子,他们打算卖掉一些。
狮王胆子越来越大,隔三差五就叼着猎物送来家里,顺便跟铜钱一起玩耍。
事无巨细的交代完家里的情况,又问候叶安年和江竹在外面好不好,什么时候回来之类的。
信的末尾,果然煞有介事的写了叶安福、丁秋共笔。
“孩子们都长大了啊。”江竹看着信十分感慨。
叶安年也很感叹,那些泥人、陀螺、魔方和木雕摆件之类的东西,都是文恒和杨池、赵楠他们寄来的,专程让他看看自己的手艺有没有长进。
不得不说,大家都很努力,也做得很好。
两人一起看了所有的信,又把包袱里的东西都整理了一遍,挑些吃的玩的分给谢逍公、子末和子妤他们。
赶了一天的路,到底还是疲累的,处理完这些东西,两人就早早回去壹舍歇下了。
次日,江竹便又被子妤叫走了,埋头在一堆白鹤斋的大小杂事里不得脱身。
叶安年没心思管他,一头扎进书房,也忙了起来。
倒是隔壁的栖云阁热闹了,有了阿梨陪伴的谢逍公,也不再天天来找叶安年下棋了,整天跟那小丫头混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安逸而充实的过着。
有时候,叶安年恍惚间会觉得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子,没有什么镂刻双龙的金盒子,江竹也根本就没有中毒。
这样悠闲自在的日子,他们可以一直过下去。
但他手上的图还是画完了。
他给文老爷和余虎各写了一封信,询问了余虎他们目前有多少能动用的银两,又麻烦文老爷帮忙打听靠南的边境地段,有没有靠谱的泥瓦匠,要多找一些。
143/159 首页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