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父皇当年是求娶的我,也曾为了我,甘愿放弃入朝为官的机会。彼时,他也已经中了举人。
他听到这个消息,和你皇祖父据理力争。说朝廷刚定,需要安稳人心,显示仁义。
娶我为正妻,天下民心也尽归大越。你皇祖父多番思量之下,同意了。但此事瞒得了天下百姓,瞒不过当朝的世家大族。
所以后来你父皇又连续娶了两个侧妃,母家都出身显赫。一个从文,一个从武。助你父皇成为太子。
我为皇后,你哥哥便封了太子。没有理由正宫嫡长子,不为太子。
后来东宫大火,静贵妃亲自往你父皇手里递了一个把柄。如今的六宫,自然是她打理。”
慕容清此刻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自己内心的震撼,父皇在当年那种要立太子夺嫡的情况下,忤逆皇祖父,竟然救了母后一命。
然而,他却又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哥哥被害,不追究凶手。
杨皇后此时看着慕容清说道,“新朝成立许久,大势已定。我不愿告诉你这些,是想你活的自在一些,也不愿天下再起波澜。
这些是是非非,朝政大局,早已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母后!难道太子哥哥就这样枉死了吗?”慕容清说道,“儿臣不服!”
“那又能如何?”杨皇后反问了她一句,“本朝已经有二十余年,天下安定。你父皇念着当年的一些情分和亏欠,你才得以安然活到今日。难道我要把你也折进去不成?”
慕容清低下头,过了一会,复又抬头说道,“母后这样说,儿臣不信。若母后果真一点打算都没有,缘何还有周大人?今科春闱要开考了,儿臣求母后助我。”
杨皇后此时也不复往日的温柔,神色中带了一些凌厉,“你可知你一旦踏入此间,除了成功,只有身死。
你以为你当年为什么你皇祖父能够口头许了你一块封地,本宫查了这么多年才知道。
你父皇被封太子之前就已经答应你皇祖父,若是他登基,你太子哥哥绝不会有机会继位。”
慕容清一字一句的说道,“儿臣知道,就是因为儿臣知道。所以才不愿做一个取悦别人,一无是处的公主。”
良久,杨皇后把手里的佛珠,放在桌子上,
“我常年被困宫内,心腹能联系到的本就没有几个。如今的吏部侍郎彭化当年乃是八品的永州县尉,当年你皇祖父举兵的时候打到永州,他带了县衙的衙役投靠。
你皇祖父不知的是,他的妹妹和母亲,被你父皇的大哥一同抢进府里,死在了他手里。他当年投靠,本是假意。
想替朝廷当个内应,奈何当年官职太低,也没做得了什么。待你皇祖父登基以后,赏了他一个五品官。
如今他一步步走到了正三品吏部侍郎的位置,朝里有些人都是他安排的。你持我的玉佩去找他,他当会唯你马首是瞻。
其余的几个人,我且说给你听,你记心里便是。切不可留下笔墨。”
慕容清点点头,杨皇后说了几个人名。她一一记在了心里。
“儿臣早些年便安排了一些人的户籍,定在了普通人家,这些事大多都是着徐朗去办的。”慕容清突然明白了,“这些人里,是不是母后叮嘱了徐朗安排了一些不能科考的旧人之子?”
杨皇后此时脸上带了一些笑意,“你还不算笨。有一些忠于你太子哥哥的旧臣,曾自发的聚了在一起,开了个收容婴幼儿的善堂。
把一些天赋好的孩子,送到善堂,就说是大灾之年的孤儿。不然你以为哪里那么容易,就得了一二十个举人。
慕容清松了一口气说道,“母后这些年,也不是全然没有筹谋啊。”
“我在宫里多有不便,不过是为了自保,保住你罢了。你那侄儿,我也没打算让他掺和进来,故而放进了寺庙。
你太子哥哥故去后,那些人一朝没了主心骨。幸而你掌了内库以后,让徐朗找寻孩童,他们这些人才重新有了盼头。”
“哼,徐朗明明是母后送给我的,却暗地里为母后办事。”慕容清脸上带了一些不满,闷哼了一声说道,“那寺庙的人可信吗?”
“方丈是前朝皇室之人,出了五服的宗室之人,自是可信的。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周大人那里漏了风声?竟让姜东节知道了此事?”
“周大人既然为他所杀,想必是没有说出来什么,否则他怎么会不着人证。”慕容清皱眉思索道,
“苍狼卫是父皇私兵,也许是姜东节监视百官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那姜东节如果能确定此事,怕是早就直接威胁于我了。”
杨皇后点点头说道,“但是此人也留不得了,须得找个时机除掉。这个事情一点风声都不能传出来。”
慕容清想了一下又说道,“母后,待到春闱结束。须得想办法助您离开这个皇宫,不然终究是个祸患。”
杨皇后何尝不想离开这个皇宫,对着自己的杀子仇人,她一刻钟也待不下去。
但隆庆帝要是想放她走,当年也就放了。对于身上带着不安稳因素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除非我死,否则怎么可能离得开?”杨皇后叹息道。
“那就死一次。”慕容清嘴角扬起了一丝笑。
杨皇后像是明白了什么,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稳了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年半载,须得安排妥当才是。”
“母后放心,儿臣明白。”慕容清说罢便站起来,“儿臣此次在母后宫里的古琴曲听的够久了,也该回去了。蒋姑姑的琴艺这么多年,仍是如此的技艺高超。”
那蒋姑姑收了古琴笑着说道,“殿下谬赞了,若是殿下得娘娘亲自教导,必是比奴婢的琴艺好的。”
慕容清笑着出去带徐朗一起出宫,又拐弯去驸马府看了一二,方才回府。
第62章 驿站甚少
这边沈钰见了威远镖局的总镖头李德禄,询问了一番走镖的情况。李德禄说最难的是歇脚,朝廷的驿站是不接待百姓和商队的。
很多时候他们都得露宿野外,要是干粮和水没带足就得饿着。在野外自然也难吃上一口热饭。
沈钰吹着茶杯里的浮沫,思索着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驿站都是建在离城镇比较远的地方,朝廷的选址自然是经过再三考量的。
若是自己在官驿旁边,建一些民用的呢?规模也不必太大,一个 小院子,能容下三四十人就行了。
若要是打通了大越的交通运输线,这个镖局,必然能成为大越第一物流集团。只是这前期,耗费有些大。
如今的银子来源的大头,全靠温泉山庄和如意楼撑着。卤肉和甜品铺子每个月加起来也就ji'shi两银子,都是小钱,零花当做零花。
温泉山庄如今倒是收入不错,那些人家把自家府里的及笄礼,生日宴,等的举办都放在了这里。还有平常的各种赏花宴,府里来亲戚了的招待。
还有那些意欲结亲,或者有其它事情要走动来往的。有些则纯粹的为了来放松,打牌。
书铺子,等活字印刷的木头方块字刻好了,书大约也都写好了,这个还得约莫一个月才能
如今市面上手抄一本诗经,风雅颂三本一套,一般约莫都得卖六两银子。那些用的比较多的,就用雕版印刷,刻版比较麻烦,一套诗经也得大约三两银子。
等她用了活字印刷,一本书的成本,几乎就只是油墨和纸张的成本了。普通的纸,一刀大概能裁七十张,七钱银子左右。七十张纸,一般厚度的书,约莫能印三本了。
这样算下来,一套诗经的成本也就一两银子不到。卖二两银子,也十分有价格优势。
到时候势必京城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会来他这里买书。书铺子要扩大,印刷铺子也得现在就收拾起来。
至于话本子,那就可以用再次一些的纸,毕竟是消遣的读物。
若是等书铺子和印刷铺子做起来,这几项加在一起,沈钰默默的算了一下,每个月也得有差不多十万两银子的收入了。
银子还是不够啊,太少了。
大越的南方,和后世的南方也很像湿热居多,但是南方的水果也多。若要是南北通道打通,把南方的水果能很快的畅通无阻的运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这样既能解决了镖局的歇脚问题,还能做这南来北往的生意。这些民用驿站,还可以对外开放,抵消运营成本大概也差不多了。
琼州在最西南方,到京城约莫有四千里路。按照朝廷的规制,四百里加急,故而四百里一个驿站,则起码需要十个驿站。
一个驿站若按照二进院子,若是找当地人建,最多也就二三十两银子。只不过这督建的人,若是一个一个地方的去,就得颇为费力。
看来得借用公主府的名头用用了,选好地方后,直接找当地的里正,买地建房。
唉,沈钰叹了一口气,还是离不开公主府这个大腿。
只是,实在不想把这条线建往西南,毕竟慕容清的封地在西南。可总不能建往西面和西北,不是草原就是冷的要命。
唉,反正这驿站也没几个钱,到时候舍就舍了。十个驿站也不过二三百两银子,只是派去做事的人,得花点儿路费罢了。
既然上了公主府的贼船,那就先可着她的薅毛吧。不用白不用啊。
沈钰想明白了,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告诉了李德禄自己的打算,然后让他把沿途的官驿所在地写下来,她还得回府和慕容清商量。
谁知李德禄说道,“驸马爷有所不知,西南那边多为流放之地,驿站没有几家,只有离京城一千里路以内才有一些官驿。
剩下的地方,八百里能有一个驿站就不错了。就说昭华公主殿下的封地琼州,京城到那里有四千里路,驿站一共也就五个。”
沈钰一听,这有大大的商机啊,岭南的荔枝和龙眼多好吃。后世谁人不知那两句诗,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沈钰捻了捻上的扳指,这得仔细寻摸寻摸。
待她回到府里,见慕容清在书房坐着,满脸凝重。
“殿下,今日进宫如何?”沈钰坐下喝了一口茶问道,今日出去这一趟,可把她给累死了。
看她这神色,和平时看起来成竹在胸的神色完全不同。难道隆庆帝没松口,没给自己个护身符。
慕容清见沈钰回来,看向她的神色,带了许多复杂。
若是自己那条路,最后败了,此人多半也和自己下场一样。
“父皇给你的驸马府赐了名,叫宣文府。以后寒门的事,辅导班的事,你不必担心了。”慕容清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说道。
沈钰一听,眉开眼笑的说道,“多谢殿下庇佑了,微臣还有一事想跟殿下商议。”
慕容清闻言抬眉说道,“驸马还有何事?”
“微臣想向殿下借几个人。”沈钰说道,“今天微臣去威远镖局见了总镖头李得禄,了解到往西南方向的官用驿站比较少。
镖局走镖风餐露宿,物品运输也十分不便。微臣打算在官驿旁边建一个民用的,可供来往的人使用。
也借此打通南北通道,南北货物来往就省时省力的多了。”
慕容清越听越有点心惊,今天自己刚从母后口里得知当年的真相,并做了重要的决定。她竟然就要建民用驿站,还是往西南方向?
这是巧合,还是她听了姜东节的话,由此想到了什么?这人一向心思通透,如果想到了什么也很正常。
沈钰要是知道慕容清此刻心里的想法,肯定觉得冤枉啊。这当年的真相,她哪里能知道。她满脑子想的,不过就是赚钱赚钱,赚最多的钱。
她从没想掺和进争储里,她的小命还得要。能做个富贵闲人多好。可惜这不是硬被拉郎配了。
“建这个和跟本宫借人有什么关系?”慕容清压下心底的惊讶问道。
第63章 夜游青楼
“微臣想尽快建起来,如果派人一个一个地方的督建,十个驿站怎么也得一年。微臣没那么多时间。
如今刚开春,天气还比较寒冷,微臣想让殿下派个人,拿殿下府里的令牌,去找当地的县令,买地建房。让里正找人就是了。同时建这十个,两个月就差不多了。”
沈钰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微臣刚才见殿下神色凝重,但今日进宫陛下也赐了牌匾。不知殿下这是缘何?”
慕容清听完沈钰的计划,觉得十分可行,“让唐功去办此事即可,他刚去了琼州办事,总归要回来,一路上把你这事安排了刚好。”
沈钰见她并没有回答刚才自己问的问题,也没接着问,她笑了笑说道,
“唐大夫可是去琼州替殿下解救那些被流放的人了?不知殿下怎么安排他们,要不把他们先安排进微臣的民用驿站?
建成了后,每个驿站都需要人看着,生活会枯燥一些。但微臣也不会少给他们月钱。”
慕容清刚才就在想,这个驿站她怎么才能向沈钰开口,安排进她的人。这还没开口,对方倒是主动让她安排。
她不禁又仔细打量了几眼面前的这个女驸马,她只提了一句让唐功安排,沈钰竟直接问是不是救那些流放的人。
此人心思之敏锐,果然不可小觑。此前谈到这些事的时候,只是说要替那些人安排些轻省的活计。
“驸马心思七窍玲珑,你刚才所言,本宫承你的情。”慕容清说道,“只不过驸马这个投入这么大,多久才能收得回来?”
“殿下不必担心,微臣核算过了,离官驿近的少放几个人,三到五个便可。离京城远的地方官驿少,我们的驿站建了就多放几个人,免得被杀人越货。”
沈钰想了一下又说道,“封将军那次战败,想必牵连的人不少,大军里有没有被流放的士兵这些?安排到离西南近的驿站。”
“自然是有的,当年封将军那事,大军里好几个副将都被流放了。一些跟着他们的士兵,也都心灰意冷,回乡种田。这些人,本宫都可以找来。”慕容清说道。
“殿下,微臣既上了殿下这艘船,您手里也有微臣的把柄。那么殿下一旦出事,微臣也会死无全尸。”沈钰虽然嘴里说着生死,语气却是不紧不慢,
28/99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