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姑娘不知道,匈奴对我们女真,压的太厉害了。”拓跋机说道,“可否找个酒楼一叙?”
萧南点点头,跟着去了。
女真,自然也是十分能喝的。一顿酒饭下来,萧南不知不觉喝多了。
还好,出门的时候,杨念给她安排了护卫。
护卫扶着她上了马车,一路又回了杨念府里。
等到了府门口的时候,那护卫掀开马车的帘子,发现萧南却已经在马车里睡着了。
那护卫本来想去背她下来,想了想,却没去。
虽然这位萧姑娘,常年在边镇和官兵吃住在一起,不拘小节。
但毕竟还是个十多岁的姑娘,在京城,让人看到不好。
于是护卫通知了杨念身边的侍女,陶挽。
陶挽是杨念的心腹,跟着杨念这么多年,对于主子的事情,再清楚不过了。
她接到了消息,却不安排人去接萧南,而是跑去告诉了杨念。
杨念让人烧了热水,湿了毛巾,给她净了脸后,亲自扶着回了院子。
萧南内力高深,走在路上的这会儿,就已经清醒了许多。
她睁开眼睛看着杨念说道,“阿念,头疼。”
“嗯。”杨念随意应了一声,看了看陶挽。
陶挽立刻下去安排,不一会儿,便有下人送来了一碗热汤。
萧南这会儿清醒多了,看到热汤,又想熬刚才杨念给自己准备了一桌子菜,自己却一道也没能吃。
虽然并不是她亲自做的的,但也是一番心意,不禁觉得有点愧疚。
第217章 番外杨皇后8 发糖啦
可是,她刚喝了不少酒,实在是喝不下去汤了。皱着眉,可怜巴巴的看着杨念。
杨念看到她的样子,不禁觉得有些好笑,“里面加了一些醋,能解酒。你多少喝一点儿。”
萧南端起来碗,闻了闻,笑的意味不明,说道,“不错,果然有些醋的味道。”
杨念一愣,继而轻轻的笑了一声,将勺子递给她。
萧南靠在床边,厚着脸皮说道,“阿念,你喂我。”
杨念脸上带着一些无可奈何的表情,但是眼底却有笑意。
两个人分别四年,中间没有任何联系。一朝相见,但是却没有任何生分跟隔阂,反而更加亲密了一些。
杨念轻轻吹开了汤面上浮着的油腥,一勺一勺的喂她喝。
但是萧南却是皱着眉头说道,“阿念,太酸了,你放了多少醋进去?你肯定是故意的。”
萧南从小练武,自然是不怕吃苦的。但是却怕喝苦药,吃酸的东西,她连糖葫芦都不吃。
这些,杨念自然是知道的。
小时候,她还用糖果逗过萧南。只不过那时候,萧南总是因为杨念把她当小孩子,而愤愤不平。
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年后,萧南却已经学会了撒娇耍赖。
杨念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温柔的说道,“你先喝完,我备了糖,一会儿拿给你。”
萧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珠子转了转,乖乖的把剩下的汤全都喝完了。
喝完汤啊,杨念扶着她到床上的时候。萧南突然出手,抓住了杨念的手腕。
杨念正心疼她喝醉了酒不舒服,哪里还有心思防备?自然是一下子就被她抓了个正着。
“阿念,你的内力果然退步了!”
萧南今天再次赢了杨念。当然,这次的地点,是在杨念为她准备的单独的客院,萧南自己的卧室里。
杨念这次没有挣扎,安稳的坐在她的身边说道,“是你内力大涨,进步了而已。”
萧南紧紧的盯着她,眼神越来越温柔,把脸靠在她的肩膀上。
轻轻的,仿佛自自言自语的说道,“阿念,我好想你。”
就这样温柔的眼神和声音,便让杨念心都化了。她能说什么呢,她只能怔怔的看着萧南,沉默着。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酒香,以及,方才汤里淡淡的味儿。
萧南伸出手,温柔的抚摸着她的脸庞,突然凑过去,在她的嘴角,轻轻的吻了一下。
杨念忽然浑身一震,回过神后,却没有动也没有挣扎,任由萧南继续吻她。
因为,这个时候,她的思绪,却飘到了其它的地方。。。。
杨念出嫁之前,自然有教养姑姑来教夫妻之道。
她在和慕容广成亲后,又曾和他同床共枕两个月。后面有了慕容清和慕容瑞这个龙凤双胎。
虽然自此便一直独守空闺,但并不代表,她已经忘记了这些房中事。
萧南的吻,分明十分的娴熟,丝毫不见一点点生疏。
这不禁让杨念想到,她为什么这么熟练?她跟谁学的?
她是不是吻过别人?是不是今天白天来找她的,那个叫楚楼的女子?
等这些想法,在杨念的头脑里百转千回的时候,萧南早就已经得手,给她宽衣解带了。
杨念的爱好和穿衣风格,几年都未曾变过。衣服的样式,甚至连里衣,肚兜的款式,都和几年前没什么区别。
一个内家高手,把功夫用来偷袭和解衣服,自然是得心应手的。
顷刻之间,杨念已经衣衫尽都解开。
萧南覆身过去,她清晰的感受到了萧南的体温,让人眷恋着迷。
她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她曾经下狠心要远离眼前的人,她忍了四年,忍住不查不听关于她的任何消息。
她下决心远离这个人世间,对她最大的诱惑。
可是,,,,可是。。。。。
到了此时此刻,也由不得她挣扎了。萧南的内力,已经远远高于她。
既然萧南有心,她又如何能反抗?
萧南指风一弹,房间里的灯火,刹那间全都熄灭了。
片刻间,房间里响起了压抑又低沉的喘息。
房间外,陶挽和暗影卫大统领互相看了一眼。
大统领默默的退到一个黑暗的角落里,隐去身形不见。
陶挽走出院子,把周围的都屏退,并说萧姑娘醉酒,需要清静,不准任何人接近庭院。
当晚,慕容广和萧家的一众人喝完酒,最后还拜了把子。成了萧家的干儿子。萧南的干哥哥。
最后,慕容广和一众人喝到第二天午时才回来。
还带着浓浓的醉意,问及杨念和萧南,陶挽说道,“夫人在照顾醉酒的萧姑娘。”
慕容广有一些疑惑,眼里又闪过一丝愧疚。最后醉意让他无暇多想,倒下睡着了。
而在萧南那个单独的客院里、、、、、、、
“知意!” 杨念穿着里衣,披着外套,坐在床上。
咬着嘴唇,脸上带着一些羞色,语气有一些嗔怒,“你给我出去!”
“这是我的院子。” 萧南坦然的穿着寝衣,连衣服上的带子都没系起来,就那样散着,她也毫不在意。
侧躺在床上, 一只手撑着头,满脸带笑的看着看着杨念脸色红红的穿衣服。
等杨念穿好衣服以后,又成了那个淡然自若,雍容优雅的的人。
只见她一本正经,严肃的说道,“知意,在我心里,你一直是我的亲妹妹。”
萧南毫不在意的撇撇嘴说道,“阿念,你心里有我,你喜欢我。你就自欺欺人吧。”
“你。。。。。” 杨念顿了一下说道,“以后我们不能再这样了。”
“不可能。” 萧南挑眉看着她,想也不想的就直接拒绝了。
杨念无奈的的下床,从卧室出去,去了外厅,“陶挽。”
什么样的主子,自然是带教出来什么样的下属。
杨念是个城府深沉,惯会不喜怒形于色的人,陶挽也一样。
现在脸上的表情,和平时一模一样,没有带任何的异常或者暧昧的笑意。一本正经的进了前厅。
“让厨房的人,把午膳拿来。不要太油腻的,粥和汤为主。”
第218章 番外杨皇后9
“是。” 陶挽转身出去,到了院子里后,脸上才露出了几丝掩饰不住的笑意。
她天天跟着杨念,自然是看得出来,自从昨天萧姑娘来了以后,自家主子的眼神才灵动鲜活了起来。
四天后,慕容广和他的父亲,萧南的父亲一家人全部去了边镇,抵御匈奴。
有着京城第一高手的萧家顶梁柱,萧南,扛起了家族重任,和杨念一起打理萧家和慕容五郎的府邸。
据慕容广府里的老人回忆,从那日开始,萧南为了打理两个家族的产业,几乎每日和杨念一起讨论各种事情。
除了陶挽,极少能有人在一旁伺候。更无人能知道,她们每日密谈的内容。
后世的史学家,研究的时候认为。这之后,萧南能独自领兵北上,抵御匈奴,平定半个匈奴,并平定女真。
使得女真,独立出来,发展成一个小国。和那个时候两个人的筹划,有极大的关系。
但是,只有陶挽一个人,知道她们谈话的内容。。。比如。。。
萧南拿着一本薄薄的账本,小心翼翼的看着坐在她对面,一言不发的美人儿。
清了一下嗓子说道,“阿念,你知道的,我只是为了刺探情报,才女扮男装去了青楼。
青楼是情报最多的地方,我只是去做做样子,和那些人没什么的。。。。”
“知意,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你还提它作什么?” 杨念淡淡的笑着,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你看看你,这里算的不对,怎么又错了?”
萧南几乎要哭了,“阿念,我能不能不学做账?”
她萧大小姐,从来不做女红,从来不学算账。从来也不写那些酸诗。
为什么啊,为什么她要对着这些看着就头疼的,密密麻麻的数字?
她宁愿去演武场多练几遍剑。
“这怎么行呢?” 杨念轻声说道,“你要接手萧家的产业,账本必须会看。”
“我不是还有你么?”
“嗯?”
“我看,我看,我学看账本,我什么也没说。”
后世人研究镇西大将军萧南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
太宗皇帝慕容广在位期间,虽然好修仙练道。但是也锐意进取,多加改革。
去世家,放开科举。大胆用人。
文臣中有名臣,比如彭化,申景,谢余。武将里有名将萧南,屠卫,蒋通武。
其中权倾朝野的萧南,深受隆庆帝和天启帝两任帝王的信任。
据说萧南小时候和皇后未出嫁前,就是闺中密友。
两个人的情谊,多年不改。
虽是武将,但是向来不贪权,只打仗的时候才受封官职。
打完仗,就卸任,不统兵。这也是萧将军,多年盛宠不衰的原因。
两年后,慕容瑞和慕容清都四岁了。
萧家军和慕容家掌的军,在北方杀了无数的匈奴和盗匪。天下震动。
然因为常年用兵,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加之世家势大,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前朝末年的时候,杨念的父亲在位,也算一位好皇帝。
但是奈何,有些像明末的崇祯帝,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王朝。
外族时时犯边,匪盗遍地,内乱不平。时而有各种起义,揭竿而起。
后前朝皇帝,怕慕容家和萧家势大。下令二军主将,卸甲进京述职。
慕容家看王朝要覆灭,也害怕进京被清算,便就地起义。
除了慕容家,在南边的蜀地西羌族,和大理,也都顺势宣布独立。
中原大地上,处处都是烽烟四起。
而慕容广的家眷,此刻全都还在京城。
他的妻子杨念,和一双儿女,还有一些妾室生的孩子。
当时慕容家主起兵后,慕容广府上的人,全都人心惶惶。夹在中间,怕被杀了。
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整个府里都人心惶惶。
慕容家主起兵的消息,慕容广在之前就传了过来。杨念和他,毕竟是少年夫妻。
他阻止不了任何,也不会阻止。他自然有他的野心。
慕容家有声望,有兵马,现在天下乱象四起。慕容家,自然也想争一争这天下。
当时,前朝末代皇帝,杨念的父皇,迁怒杨念和她母妃。直接赐死了杨念母妃。
杨念和萧南在密室商议了很久,之后决定由萧南做主帅,以她的银子为辅。
以萧家的人为主,慕容府里剩下的人为辅,成立一支军队,名为鬼面军。
鬼面军,不参与朝代更迭,只镇守边关。
萧南身穿男装,一肩挑起来两个府。站在祠堂面前,召集全族的人,抽刀一刀斩断祠堂外院子中央那棵树。
宣布带领萧家家将,护卫,北上抵御匈奴,镇守边关。
她遣散了普通的小厮丫鬟,只留下了护卫和家将。一路平匪,一路南下。
先护卫杨念和慕容广会合,再和萧家一干人等,去边镇。
本来萧南不放心杨念,怕慕容家主杀了她祭旗。
杨念倒是没有在意,说慕容家主真要是想杀他,慕容广的消息,也不可能传得出来。
慕容家要成事,名声还是要的。何况,她多少担着公主的名分,说不定还能利用一下,收服一些人。
萧南听到她这样说,才放了心。
杨念一再叮嘱萧南,不能仗着自己武艺高就随便的冒险,冲锋陷阵。
还记得出发的时候,杨念紧紧的拉着她的衣袖说道,“知意,此去危险重重,千万保重。”
这年,十八岁的萧南,神采飞扬,眉宇之间尽是英气。
不舍的目光在杨念身上停留片刻,点点头,打马而去。
身后有几百将士,接着是包括杨念在内的,府里的家眷和护卫。
小时候的慕容清曾经问过萧南,为什么从来都不怕?
萧南当时回道,“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有在乎的人,所以不会惧怕任何困难。”
只因为她身后有杨念,所以她只能胜利不能败。她要保护杨念。
97/99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