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男配他不走剧情[快穿]——乔行之

时间:2024-05-02 07:03:22  作者:乔行之
  身体无恙,竟不来向父母请安
  或者,在嘉庆帝问起冯保诚为何耽搁了这么久时,他给出一个不利于贺明隽的回答。
  有些话,描述的像是同一个事实,可稍微做一点改变,含义就可能大相径庭。
  而冯保诚在嘉庆帝面前伺候那么久,无疑是很会揣摩帝心,更知道说话的艺术。
  冯保诚有很大的可能会那么做。
  并非是因为贺明隽的态度而报复。
  恰恰相反,冯保诚在东宫的表现就是有意为之,给他设了个套儿。
  剧情中,冯保诚最终站在男主贺峥那边。
  除了利益,似乎还因为贺峥的生母曾对冯保诚有恩。
  甚至现在冯保诚的态度也能窥见一二。
  贺明隽心里都清楚。
  但,那又如何
  礼贤下士、邀买人心,他可没什么兴趣。
  贺明隽完全不怕冯保诚背地里给他穿小鞋,否则,他就派商枝去给冯保诚回话了。
  比起商陆,商枝更伶俐嘴甜,还和冯保诚有些渊源。
  如今的局面并不令贺明隽意外,他自然不会责怪商陆。
  “无妨,起来吧。”
  商陆站起身,可面上还是难掩惶恐和自责,
  忧心忡忡道“若是冯公公对陛下说些什么”
  青黛转头横了商陆一眼,又轻轻摇头。
  商陆这才退至门口守着了。
  青黛足足梳了一百二十下,又问殿下可要歇息来”
  贺明隽手中的书只余下两三页,他便应了一声。
  青黛用发带将他的头发束起,又走到门口给商陆吩咐道“去瞧瞧殿下的酸枣仁茯苓膏熬好了没有。”
  她去把梳子等收拾好,又洗干净手,取了沉香膏,抹在贺明隽的太阳穴和耳后,又细细地按摩。
  等贺明隽把书翻到最后一页,商陆端着酸枣仁茯苓膏进来了,旁边还跟着白芷。
  这四个丫鬟中,紫苏算是小总管,太子出行时一般是紫苏跟着;青黛打理他的衣物和起居;白芷负责饮食和药物,丹砂则主要伺候笔墨。
  她们上面还有嬷嬷,只是嬷嬷只管事不怎么动手,并不常在贺明隽跟前伺候。
  白芷端着酸枣仁膏用汤匙慢慢搅动着,等稍凉些,就舀了一点滴在手腕内侧,觉得温度合适才递给贺明隽。
  这四个丫鬟的名字和她们的样貌、性情都有点关系,白芷是皮肤最白的,虽不及贺明隽,但也比常人娇嫩些。
  以前都是白芷喂给太子喝的,可贺明隽不想当巨婴。
  虽然他现在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但饭来张口还是有些挑战他的底线。
  现在这一切精心照料、吃穿用度无一不细致,在外人看来是享受,对贺明隽来说却多少有点受罪。
  他向来不喜欢麻烦。
  可他为了避免身体遭更多的罪,病倒后什么都做不了,现在不管是甜是苦他都只能受着。
  他一口一口慢慢地把酸枣仁膏吃完,又漱了口,才躺下。
  见贺明隽阖上了眼,青黛和白芷动作很轻地将一切收拾妥当,燃上安神香,才退出卧房。
  商陆还在门口守着,轻声喊“青黛姐姐”
  青黛就嗔他一眼,道“你那榆木疙瘩能想到的事,殿下能不明白吗还要你多嘴”
  她又皱着那远山似的眉,纳闷道“那冯公公等着,为何不教人来报呢他这么做,是要与我们东宫为敌吗”
  白芷方才在盯着人熬药,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问清楚后,她冷哼一声,道“宫里这么多人,都是死的吗商陆被绊住了脚,难道别人就不知道来说一声这些人也过于懒散懈怠了,不就是仗着”
  仗着太子殿下年幼体弱,没有精力管束惩罚他们。
  后面的话,白芷有些说不下去,她觉得气愤又惋惜。
  那些动辄打杀奴婢的主子会被敬重,他们太子殿下身份尊贵,以前除了偶尔会发小脾气外,待下人极为宽厚,反倒让某些刁奴奴大欺主。
  那些人要么是懈怠了,要么,就是觉得冯保诚一个宦官竟然比太子殿下还开罪不起。
  白芷都能想明白的事,贺明隽怎么会看不出
  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整顿东宫又不是一日之功,他暂时没有精力理会这些。
  现下再没有比他睡觉更重要的事了。
  待他睡醒,怕是有几场麻烦要解决
 
 
第57章 古穿文(04)
  贺明隽睡了半个时辰,醒来已是酉时三刻约下午六点。
  这次他睡得比较沉了,因坐了一路马车产生的身体不适也缓解了许多。
  他精神尚可,在传了晚膳之后,就让人拿来册子账簿,并通知相关的人开会。
  东宫就像是一个大公司,部门有詹事府、左右春坊、三寺十率府等,相关事务十分繁杂。
  好在贺明隽又不是真的十一岁小孩,他也不需要将所有问题都查清楚,因此不难对付。
  他翻了几本册子,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等晚饭被端上桌子,他就将册子合了起来。
  晚膳倒没有很夸张,只是一盅汤并几个小菜而已。
  贺明隽体质弱,就要少食多餐,晚饭更是不宜多吃。
  在他用膳的时候,就有人去将延德殿更仔细地打扫一遍,并放上火炉驱寒。
  延德殿是东宫的第一正殿,只在有正事要议的时候才打开。
  待贺明隽吃完饭,商陆才走到他身侧,报告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贺明隽点点头,却没有立即动身。
  他以前从来不迟到的,可现在,他要摆太子的威风,就要晾着那些人一会儿。
  他到卧房,在软软的地毯上慢慢踱步。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胃下垂患者除外。
  略微消了消食,贺明隽才换了衣服,乘轿去延德殿。
  初春的晚间有些凉意,贺明隽裹得严严实实的。
  在他进入延德殿正殿大厅之前,就有丫鬟小厮鱼贯而入。
  很快,大厅主座旁就多了一个炉子,桌上摆着一套茶具,椅子被铺上软垫
  在众人小声的议论中,贺明隽信步走来。
  他才十岁半,又因为体弱,身量比同龄人还矮些,只有三尺高约一米二。
  因为是在自己家,又是见下属,不喜欢簪发的贺明隽就没有将头发梳得很端正,只是用一根鸭青色的发带束了个松松的低马尾。
  这样的发型很考验颜值。
  贺明隽不太在意长相,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可按照大众审美,他如今这副皮囊实在是肤白貌美,精致得不像个真人。
  十多岁的少年正是雌雄莫辩的年纪,他一张脸还没有成年人的手大,被大氅上的一圈白毛围着,原本雪似的肤色在烛火光的映照下如月晕一般。
  看着就毫无威慑力。
  而等他一开口,是还没变声的奶音。
  气势又减了三分。
  贺明隽已经习惯了这个身高看世界,也听惯了这道声音。
  要服众,又不是靠年龄和声音大。
  “免礼。”
  贺明隽左手抱着手炉,轻抬右手。
  其实东宫的官职有不少问题。
  东宫的配置是仿照朝堂的,比如,詹事府就相当于宰相府和尚书府。
  这样似乎是为了让太子更好地学习、提前适应尽管纵观各朝历史最终登基的太子不过半数。
  然而,东宫的规模又远远不如比不上一个国家,所以就显得官职冗杂,有些责任划分不清。
  这些都是遗留问题。
  即便贺明隽要做出调整,也不会自己费心,只需要找到合适的人。
  而且,制度问题这时候点出来并不合适。
  现在只适合拿一个简单直白的、能找到相关负责人的问题来当这第一把火。
  落座后,贺明隽上身斜斜地倚在椅背上,没有寒暄或是说一通恩威并施的开场词,而是直接指出刚才在账册上看出的问题。
  听到他的话,司藏署令站出来,支支吾吾,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青黛贴心地奉上账册。
  贺明隽指出哪一页哪一行,他声量不高,语气还不如别人读书时抑扬顿挫,却让司藏署令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他扑通一声跪下,连声告饶,称是自己失职。
  其余人也心有戚戚然,知道太子这次是来者不善,生怕自己被点名,忙暗中思考自己可出了什么差错,应如何应答。
  太子被立也才两年,他搬到东宫一年有余。
  去年冬天太子也是到庄子上过的,夏天又去避暑山庄纳凉,两次他回宫后都躺了两天才去中宫请安,更别提过问东宫的事务。
  就算他事后问起,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大家随便敷衍几句就应付过去了。
  他们实在没想到太子殿下会忽然过问庶务,还赶在他从庄子回来当天,实在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贺明隽没有理会那求饶之人,而是气定神闲地喝了杯茶后才问道“洪詹事,张家令,罗主簿,你们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三人站出列,没直接回答,一撩衣袍准备下跪,看样子是又准备来认错、告饶那一套。
  贺明隽像是没看见,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他幽幽开口“我身子不好,更需要你们尽职尽责,多替我分忧,而不是搪塞、推诿、求饶。”
  下边站着的人跪得更利索,头嗑得更响亮,求饶声也更大了些。
  贺明隽可没那个力气和他们比谁声高,再说,那样有失太子气度。
  他更不能拍桌子,会手疼。
  于是他把才放下的杯子又重新拿起,和桌面碰了一下。
  霎时,整个正厅安静下来。
  贺明隽垂眸道“是本宫无能,竟连东宫都管不好,不若还是请父皇派人相助吧。”
  这话已经很严重了。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却又因为贺明隽明显表现出对他们只会求饶的不悦,兼之摸不清如今太子殿下的脾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以前的太子殿下可是很要强的,牙齿掉了宁愿往肚子里咽也不愿让人看了笑话,尤其怕皇上失望。
  现在怎么会
  不少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太
  子有什么不一样了。
  洪詹事作为在场人中官职最高的,这时候不得不出头殿下,这等小事又何须惊动陛下呢
  乔行之提醒您主角光环失效了快穿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
  “小事”贺明隽反问。
  “若单一个署令尸位素餐、弄虚作假,还算是小事,若这只是溃堤之蚁呢本宫瞧着,诸位似乎没有把本宫的话当一回事。”
  洪詹事忙道“微臣不敢。”
  “微臣不敢。”
  “属下不敢。”
  其余人都跟着表态。
  贺明隽听得有些心烦。
  可能是前段时间身边都是顺着他的、能听懂他说话的人,让他脾气见长。
  现在见着这一群只会口称“失职”、“有错”、“不敢”的人,他只想把他们全部换掉。
  身体不好莫生气,病倒喝药无人替贺明隽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还是换个詹事吧。
  太子詹事就相当于总经理,管着三寺十率府。
  若有一个得力的詹事,贺明隽这个太子就会轻松许多。
  或许是因为众人都不看好太子,东宫这个班子中的人就没有几个好用的,就是有,慢慢地也变成了得过且过的老油子。
  就连皇上皇后为太子选人,也更在意他身边伺候的、太医、厨子等。
  因此,现在贺明隽就有点憋闷了。
  好在,他身边的青黛还是很靠谱的。
  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青黛等人已经差不多摸准贺明隽的性子了。
  青黛上前一步,提醒道“殿下问你们该如何处置,你们回答就是了,勿要搪塞。”
  她是好意,若这些人把太子殿下气到,或是今晚之事传到宫中,事情恐怕要闹得更大了。
  只不过,某些人未必领情。
  就如洪詹事,他可是正三品的官员
  以往太子没精力管理东宫事务,一年还有两三个月都在外面住,太子詹事便是东宫最大的官。
  被人捧着惯了,现在被一个伺候人的小丫鬟训斥,洪詹事心里怎么会好受
  尚不知道贺明隽已经生了要把他这个詹事换掉的心思,洪詹事笑道“是微臣的不是。那以殿下之见,该如何发落李署令臣等照做便是了。”
  贺明隽右手虚握撑着额头,缓缓又不容置疑地吩咐道“先免了李署令的职,待率更寺查清楚,李署令及其余失察之人,皆依照律法及旧例处置。”
  洪詹事又问“那署令一职,殿下是要提拔署丞,还是另有人选”
  贺明隽“那么就由洪詹事暂代吧,李署令失职,怕是有烂摊子要收拾。至于詹事一职,就由少詹事升任。”
  “殿下,这”洪詹事,或者现在应该称为洪署令,有些猝不及防。
  贺明隽轻叩了一下桌面,道“照做。”
  洪署令想起了方才自己所说的“臣等照做”,就有种自食其果的懊悔,但他总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反驳太子。
  他实在没想到太子殿下会做到这一步。
  他当了两年的詹事,太子又几乎从不管事,没了他,就不怕东宫乱成一团吗
  此时,洪署令还没有领会到贺明隽说的“暂代”一词的含义。
  贺明隽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有点草率,可他现在必须要立这个威。
  而且,某些人没有自己想得重要,就算少詹事依旧德不配位,估计也不会差到哪里。
  而在不到半个月后,贺明隽就能挖来新的“大总管”。
  贺明隽将已经有些凉了的手炉递出去,又换个新的,继续要职官和管事汇报工作。
  有了前面的杀鸡儆猴,其余人就配合懂事多了。
  其实贺明隽不想要这些人的忠心和敬畏,只需他们各司其职、不生事。
  他独来独往惯了,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不得已身居庙堂、身处闹市,若是周边的人还给他找麻烦,那他会很苦恼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