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近代现代)——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4 08:32:40  作者:白色的木
  那老妪笑着说:“没有没有,家里的符很好!家里那几只鸡天天下蛋咧!我是想来感谢感谢道长,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道长坦然收下了这份赞美。
  毕竟,给公鸡阉割再放到母鸡群里一起养,这事看似简单,却可以称为独门秘技了。就算拿出去卖,也能卖个几百两银子呢。
  *
  科学表明,鸡窝里如果没有公鸡,会使母鸡身体产生的雌性激素下降,影响产蛋率。但如果有公鸡,公鸡好斗,容易伤害母鸡,母鸡就会因此应激,无法安心产蛋。
  且,公鸡的存在会使母鸡产下受精的蛋,母鸡只要凑够一窝受精的蛋,就会停止排卵,专心孵化后代,直到小鸡破壳,且能独立生存后,它们才会继续下蛋。
  这对于养鸡,靠鸡蛋赚钱的人非常不友好。
  而阉了公鸡就没这些毛病了,既能促进母鸡排卵,还吃得少、长得快、性格温顺、肉质变嫩。如果有小鸡,还会帮忙照顾小鸡,让母鸡安心下蛋。
  以上,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很少人会。会的人大多数敝帚自珍,少部分人虽然会教给别人,但教的人也少,而且这一小部分被教的人里,又会有一部分人把这个当家传秘籍,死死捂住,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儿不传媳,都来一套。
  ——这不是一个会愿意技术共享的社会。
  不过,现在老皇帝知道这事了,他当机立断,要把这事教给农官,让他们教给百姓。并且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阉公鸡能让母鸡多生蛋的法子融进戏文里,传唱天下,让百姓愿意相信这事。
  ——之前那一次,是骟公鸡母鸡会长肉,也教给百姓了,但想要他们家家户户相信,尚任重道远(现今还朝廷自费,在农人家里搞试点,让他们亲眼看见被骟的鸡会长肉。)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了,现在老皇帝主要关心的是:“真的没可能了吗!”
  真的没有转机,表明他其实没有被骗,而是慧眼识人吗!
  老皇帝刹那间转过一个不合时宜的年头:比如绣庄那个,万一就是他看走眼了,其实不是绣庄女儿和棋社儿子早就暗通款曲,就是那道长的符咒起了作用,给他们牵上缘分了呢!
  万事万物皆有可能嘛!
  【哦豁,原来是锦衣卫告诉老皇帝那道士符咒灵验啊!同时还有好多官员被告知呢!】
  【那……昊天上帝保佑这事不要被拆穿吧,不然也不知道锦衣卫老兄会不会被迁怒。】
  负责汇报这个的锦衣卫不由得微微一愣,面带感动之色。
  【我看看,哟!怪不得,找的几个例子都挺有迷惑性的。】
  【鸡这个就不说了,棋社儿子这个,谁能想到道长之前就认识绣庄女儿啊!】
  大夏君臣:“!!!”
  不是吧,这也能猜中?!
  他们果然暗通款曲?!
  【绣庄女儿不喜欢刺绣,想找个人入赘帮她绣花,以后再生个喜欢刺绣的孩子把绣庄撑起来。找到道士那里买符。】
  【没想到啊,没几天,棋社儿子就送上门来了!】
  【这不就巧了吗!】
  【赶紧的,教他刺绣,然后卖他一张姻缘符,棋社儿子一直以为是那张姻缘符让自己有机会在心上人面前展露刺绣,抱得美人归呢!笑死,谁知道是道士两头通吃啊!】
  【跟男的说,我算出来你在某某地点刺绣能遇到心上人。】
  【跟女的说,我算出来你在某某地点能遇上符合你条件的姻缘。】
  【然后,完美系缘!】
  大夏君臣:“……”
  确实不是符咒起的效果,但也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子……
  【道长你真不应该当道士,你应该去当月老!】
  大夏君臣:是啊是啊!!!
  道士当成你这样,也不要说是道士了好吗!太误导人了!
  【还有福建参政……】
  【啊这,这个有点难评。】
  太子整个人都震了一下,脑子立刻精神了。
  这一听就是有瓜啊!
  来,许郎,细说怎么个难评法!
  其他本来还在遗憾居然真的要板上钉钉是假符的官员们也振奋了起来。
  ——反正脸已经丢了,无法改变,那不如躺平吃瓜吧。
  【说实话,老来得子,全家人都坚持母乳喂养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但都没发现当娘的没有奶水,这问题就大了。】
  【人家第一次怀孕没经验,怎么准备的乳母、婆子也能没经验吗?】
  【小孩饿了快三天了,那怪不得身体虚弱,能不虚弱吗,你饿三天你也虚!】
  【怪不得符咒顶用,老道士专门叮嘱了必须用奶水送符咒,重点是奶水!奶水啊!】
  大夏君臣:“!!!”
  居然是这样子吗?!
  【后来为了防止小孩被饿死——主要是当娘的确实没母乳……也可能是母乳很少?老道士还说了,因为福建参政命里本该无子,这孩子是逆天改命来的,生来就命格不稳,需要用大量符咒稳固。具体多大量,笑死,就是小孩正常吃奶频率的量。】
  【嗯!道士靠卖符咒赚了大量金钱,小孩子有奶喝了,福建参政家里虽然很可惜没能母乳喂养,但至少自己拥有了一个逆天改命的孩子!每个人都很好,每个人都很满意,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魏侍郎默默评了一句:每个人都很癫。
  怎么现在的道士一点都不玄学了,就不能当一个正经的算卦、测字、看风水的道士吗!
  【咳嗯!】
  许烟杪突然在心里清了清嗓子:【现在在你面前的是,会通茅厕,能开门换锁,给猫狗接生、猫狗绝育,给人治病保胎,处理感情纠纷,兼职抓奸打小三,略通发型、妆容、衣服首饰搭配,偶尔还能大街上摊个饼、给人指个路,的道长!】
  【至于算命、卖符咒、看风水……只是他会的众多技能里的几个罢了!】
  正好拿这些技能去协助自己的符咒卖得好是吧。
  大夏君臣总感觉有许多话卡在喉咙里,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很久以后他们就知道了,这种情况叫吐槽欲旺盛,一时间发泄不出去。
  *
  这群人很快就找到了心理安慰。
  这道士如此多才多艺,他们没看破也很正常的对吧!
  也没必要拆穿人家,毕竟人也是真办事,就是做法离谱了一点。
  而且,其实也没多少人知道除了陛下外,他们也信了这事……
  【啧啧,除了老皇帝以外,怎么其他人也信了啊!尤其是吏部尚书,你以前是摆摊算命的,顺便卖点符养养家,这玩意准不准,你自己还不知道吗!】
  被点名的吏部尚书:“……”
  我是算不准,混口饭吃,但是我知道肯定有算的准的人啊!
  【还有黎丞相……换个永远不需要洗澡身体还能保持干净的符,那怪不得人家道长觉得你是来砸场子的,直接把你撵走。】
  【这种涉及法术层面的清洁符,他要是能做到,要么去修仙,要么来当国师了,还至于支楞个摊子卖符,半夜翻墙去阉了别人的大公鸡吗!】
  被点名的左丞相黎黔,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哦豁!还有人呢——】
  再说一遍,最好吃的瓜还是熟人的瓜,许烟杪一头扎进瓜田里,翻得不亦乐乎。
  而被点名的人,要么低头,要么举起笏板挡住脸,要么厚着脸皮假装没听见……
  一个个努力安抚自己的情绪。
  没事!这热闹让他看!他看完了总会好奇一下皇帝和重臣为什么会聚在一起吧!只要好奇了,就能翻到他们好奇他的梦呓,就能在心里震惊地解说一下三年计划是什么了!
  诸卿!你们是为国受辱!舍身取义!
  【啊!这瓜真饱!快乐!】
  【咦?这些人为什么聚在一起?】
  大夏君臣:“!!!”
  来了来了!
  【估计是什么政事之类的吧,不关我的事,如果和我有关,肯定会叫我一起开会的!没叫就是不关我的事!】
  【芜湖!让我看看昨天神童试的结果!】
  “……”
  “……”
  “……”
  沉默,悲凉,是今天被扒了裤子但还没有如愿的大夏君臣的底色。
  小官们死死埋着头,不敢吭气。
 
 
第210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哇偶,神童试竞争好激烈,比普通科举还激烈。】
  【这次全国神童四十四名,只取前九!】
  【也不知道那两个人小鬼大,帮人打官司的神童这次是第几名。】
  【哦豁!厉害了!一个第四,一个第五。】
  新任工部尚书挑了下眉。
  他还以为自己儿子铁定能得第一,没想到居然才第四第五?
  那小子这次可算是摔跟头了。不过也好,杀杀他的锐气,这世上从来不缺天才。
  【厉、厉害!第一名居然才三岁!】
  【虽然有些题回答得没有其他人优秀,但也很点题了——主要是,这小孩才三岁啊!怪不得颜小郡主和邴小郎君没办法排第一。】
  许烟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不怎么关注神童试的官员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说后浪催前浪,但你们这些不只是“后浪”了吧,你们他祖宗的是台风卷起的巨浪了吧?
  三岁?!老子三岁还在吃奶呢!
  【第二名我看看……也、也好厉害!过目不忘诶!我第一次碰到过目不忘的,而且对九家都有涉猎,每一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老皇帝默了一默。
  九家,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说实话,他觉得自己十八岁打天下已经算是天纵英才了,但……确实一山比一山高。
  不过,这些山现在都是他的了!嘿嘿!
  【第三名……嘶!六岁写文章——虽然神童试不考文章,但是他回答完之后,在其他人答题的时候,直接抓紧时间现场写了一篇文章,而且还是以自己前后考生的答题思路写的,避免有人说他是提前背好文章作弊。】
  【这一写,可不就让考官看中了吗!】
  【救命!这脑子能不能分我一点!】
  在场有一些五六十岁才当官的大臣立刻跟着点头,羡慕的目光几乎化成了实质。
  他们如果也能有这种脑子就好了。
  【颜小郡主是第四名,邴小郎君才华上倒是没差,但年龄上大了一点,只能屈居第五。】
  【说起来,也不知道老皇帝会不会给颜小郡主官当。现在朝堂上也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官分给女性,应该是可以的吧?】
  老皇帝把嘴角拉成了平直。
  如果是其他官员为女儿搞这种小心思,他未必会如其所愿。问题是,颜令徽还是他外孙女,他的贴心小棉袄,前两年进京的时候,还特意给他带了她亲自动手织成的新棉袄和新裤子。
  ——对于皇亲国戚而言,亲自动手,指,指挥下人去动手。
  算了,一个官而已,他都两个女儿在朝了,还缺一个外孙女吗。
  老皇帝并没有意识到一点:
  搁以前,他只会想官不可能给,但是可以给个诰命,再给个口头上的表彰。
  但如今有两个公主破格在朝,他就会觉得,已经有两个了,再多一个也不算多。
  ——底线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拉低的。
  *
  既然想到了,就顺手办了。
  老皇帝直接吩咐:“叫那九名神童过来。”
  在等人过来的过程中,顺便进行一下朝政。
  半个时辰后,在各家的神童都被传唤过来了,打头的三岁,在末尾的十四岁。都用提前练习过的礼仪恭恭敬敬地行礼:“参见陛下!”
  老皇帝站起来,缓缓踱步到他们面前,依次打量:“不错不错,都是我大夏栋梁。”
  九位神童又立刻一拜:“谢陛下!”
  老皇帝突发奇想:“你们还未殿试,便在此处殿试吧。”
  ——他们之前过了中书省复试,就已经可以授官了,殿试只是给他们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但是,正常殿试是不用当着百官的面进行的,这完全是殿试plus版,就算是一些成年人碰到这个场面,也不一定能稳住情绪。
  听到这话,九名神童里有人懵在原地,有人彷徨迷茫,有人敛容正色做好准备,还有人激动万分,眼中几欲燃起熊熊烈火。
  老皇帝看了一眼自己外孙女,给出了最后的考验:“此次殿试答题,能答上者,入翰林。”
  百官:“!!!!”
  直、直接授官?!
  神童试通过的人确实能得到授官,但历朝历代大多数是给个挂名,等人年过十五后再给实职,很少会直接给官当。
  上一个被破例的人,是前朝丞相王余爱。
  ——五岁善诗文,六岁能棋赋,七岁背四书,八岁习武经,九岁便文能给经典作注释,武能排兵布阵,十岁过神童试,得入翰林。
  ——不过他之所以成为神童,却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慧,而是他从小就比别人有自制力。同龄小孩还在玩闹时,他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计划表,早起挑一本书背诵,中午研习国家律法,下午及晚上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时间表排得特别满,除了吃饭睡觉洗澡沐浴,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神童试第二名直径看向老皇帝,声音脆脆:“陛下请出题!”
  老皇帝不言语,绕着他们慢慢踱步,踱得几个小孩子心慌慌,意乱乱。
  走了会儿,老皇帝才停下脚步,慢慢地说:“朕对如今的科举,不太满意。因着前朝盛行八股,许多学子思想已呈僵化,只知不行,有道无术,你们可有什么破局之法?”
  ——这是他从听到第五昂说童生试里,大多数人背背程文就能过考后,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