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近代现代)——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4 08:32:40  作者:白色的木
  老御史赞许地点头,接着说:“原本,北九州只剩一些残兵败将,只要再过四五日,就能攻入大宰府了。然而,就在三十日当日,突有狂风暴雨,整整肆虐了五天,那千艘战船只余下二百艘,五万大军仅有三千余人抢了小船逃回中原,还有七八千人成了俘虏,剩下的,全部丧生在那股邪风中。”
  “连续三次都是如此,船上并非没有阴阳官观天象,然而,邪风难测……”
  说话的是那梁瑞,他一身灰扑扑的素衣,眉头微皱着:“臣知大夏威严不可侵犯,若显得软弱可欺,只怕周边蛮夷都会看轻我等——然而,倭国的邪风古怪,倘若大夏也来个三征倭国,不……只需要二征,就足够丢面了。”
  他提出一个办法:“臣认为,不若派使臣前去面斥倭王,再拒绝其朝贡,以示天威?”
  老皇帝不置可否。
  毕竟他主要目的是倭国的金山银山。
  但是,邪风……
  【就……】
  关键时刻,小白泽的心声响了起来,他满脸困惑。
  【周朝没人想过,换个季节攻倭……吗?】
  【六到十月当然会刮台风,换春天去打就好了,怎么非要死磕这个时间点啊……难道是因为这个时候秋高马肥?打仗打习惯了?】
  【而且,可以考虑考虑用耽罗岛当中转站,那里离倭国最近。】
  耽罗岛?
  老皇帝和几个武将对视一眼。
  永昌侯回忆了一下耽罗岛的位置,对着老皇帝轻轻点头,低声说:“那儿是单独一个岛,就在中原与倭国之间,更靠近高丽。咱们在那儿养马,有时也流放犯人去那边。”
  ——也就是说,许烟杪的战略,居然是可行的?!
  大夏君臣都震惊了。
  小白泽居然懂打仗?!
  兵部司务是最震惊的那个。
  好基友竟然不是傻白甜!难道他其实身怀军略,只是没表现出来?!
  “许郎啊……”
  许烟杪猛然回神:“啊?怎么了?”
  兵部司务小心翼翼地问:“我看你刚才神色凝重……”
  许烟杪瞪大眼睛:“我表情特别凝重吗?”
  【完了完了,表情没管理到位!会不会被人看出来我不喜欢倭国啊?】
  兵部司务:“……”
  其实没有,就是瞎编的,为了引出话题。
  “是有一些。”兵部司务咳嗽一声,接着说:“我看你听得那么认真,是对倭国很了解吗?”
  许烟杪挠挠脸颊:“也……还行?”
  【也就了解了一下倭国几月到几月不会刮台风,从哪个地理位置进攻比较合适,岛上有什么矿,还有哪个国家对倭国用过什么战法,哪些有用哪些没用……】
  随着这些心声出现的,是他下意识回忆起来,并且心中碎碎念出来的资料。
  大夏君臣:“……”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仇人。
  以许烟杪连桑树是几月种下都不知道的知识量,能特意去探查倭国哪几个月会停止刮邪风……
  总觉得,这人是恨透了倭国啊。
  那就更要打了!
  永昌侯操着他那声北人口音,睁眼说瞎话:“陛下!臣在沿海生活过!臣见过那种邪风,也知道它何时刮风何时停止!臣一位小友还和那倭人有血海深仇,臣欲为他报仇,恳请陛下派臣出征!”
  左军都督佥事用力呸他:“你那是图想帮他复仇吗!”
  你明明是图那金山银矿!
  你下贱!
  作者有话说:
  近现代不能写,所以文里不会出现相关情节。
  作者写的只是一个虚构的,对大夏不敬的小国。
  文里剧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严肃)
  *
  贪官那个,参考和珅。
  当然,不是八亿两银子这种野史(),因为根据《中国货币史》,乾隆那会儿,整个清朝白银含量也就3亿两。
  而根据《官绅的荷包:清代精英家庭资产结构研究》得知,从手头现金到不动产,及珍宝古玩估值,大概不超过五百万两。
  (里面史料大多出自《军机处录副奏折》《内务府来文》《内务府官方租库呈稿》)
  *
  如果担心通货膨胀,可以具体去了解一下明朝的“隆庆开关”,这里只简单提一笔:
  【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有学者考证,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明王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同时期全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在这么多白银流入的情况下,米价还是很稳定:
  明初期:洪武年间,全国米价一石0.5两。
  明中期:弘治年间,北京米价一石1.8两
  隆庆开关之后,北京米价一石0.5两
  明后期:万历年间,受了水灾,米价才升到一石1.6两银子,平时一石0.5两
  崇祯年间,明末了,米价涨到一石3.6两银子】
  (所以,金银岛的金山银山,还是能吃得下的。)
  *
  周高宗进攻倭国那事,参考了隋朝的“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以及“蒙古攻日”。
  然后,蒙古攻日,我始终不懂的是……为什么会用平底的河船出海(懵逼),这遇上台风,你不翻谁翻啊。
  *
 
 
第56章 背中七枪自杀啦!
  “是这样的陛下。”左军都督佥事说:“我也有个朋友……”
  永昌侯:“呵呵,下贱。”
  左军都督佥事理直气壮:“下贱就下贱!不图那个的!是太监!”
  其他武将、侯爷同样非常激动:“陛下!打吧!”
  “陛下!只要能避开邪风,区区倭国!臣弹指可灭!”
  “陛下!臣愿意当前锋!”
  “臣去左军!”
  “臣往右路!”
  “陛下!臣有水战经验!”
  反而是老皇帝这个时候,脑热程度下降了,开始思考了:“先等等,还不能出兵……”
  【哎呀!还等什么!】许烟杪都急了:【可恶!恨我没出过海!利益是最大动力,要是我能说一下,那边不止一座金山银山就好了。老皇帝一定咔咔打!】
  老皇帝在心里摇头。
  许烟杪还是不太懂政事,出兵哪有那么简单。
  “战争不是打着玩的……”
  【甲斐东北部黑川谷附近有座金山。】
  老皇帝:“……”
  按住心底的动摇。
  努力往下说:“渡海作战,确实可以以周边海岛作为后勤补给地,但倭国同样地处岛屿,逼迫其城下之盟可以,若想要长期统治比较困难……”
  【南部还有汤之奥金山群,大概六座金山吧……】
  “虽然困难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老皇帝艰难地继续表达:“但是,还得考虑一下,打下来后的运输问题,如果不花心思治理,只是掠夺资源,那些资源运输回中原,所废人力物力只怕是用之如泥沙,其中最多的便是粮食消耗。”
  “而且,你们可能不知道,倭国的资源并非是粮食,而是矿穴,运回来后,想要变现成粮食,还得再以其去邻近小国购买,这其中,若有什么天灾人祸,国中缺乏粮食,只怕……”
  老皇帝叹气:“再有金银,到时候也不能吃啊!”
  【还有信浓、武藏、骏河……这些地方大概二十八座金山?】
  【啊!对了!!!】
  【足尾铜山!最鼎盛的时候,一年能产出两百万斤的铜!】
  【那可是两百万斤的铜!】
  两百万!
  可解铜荒的燃眉之急啊!!!
  老皇帝手一抖,迅速道——
  “但是其实金银也不是不能吃。”
  在地方官和藩王懵逼的目光中,老皇帝以惊人的速度改口:“朕刚才想到了个办法,可以先迫使倭国签订城下之盟,勒令他们每岁上贡岁币,运输往中原,其中粮食消耗,由倭国自己负担。”
  钱财使人心动。
  只要能有钱,没什么是办不到的。
  在今天之前,老皇帝都没想过自己能反应这么机敏,想对策的速度能这么快。
  永昌侯的反应也突破了自己的极限:“陛下!臣有个办法!可以困住倭人!”
  “爱卿快快说来!”
  “倭国位于海上是其优势所在,谁要打他们,首先要训练水军,打造船只。其次,渡海而战本就是兵家大忌,耗费颇大,再加上此地贫瘠,多山地,还多地动,纵是打下来也是一块鸡肋,是以,寻常人不会对他们动兵。”
  ——当然,这是在不知道那边有多少金山银山的情况下。
  不少官员点了点头。
  打仗是要烧钱的,别看那银山年产五百万两白银很多,实际上,假如带十万人马去打西域(新疆那块),这点钱连路费都不够。
  在周、夏之前,还有着不少朝代。其中一个朝代也是大国了,派兵去攻打西域,花了三年才打下来,其中简直和填无底洞一样,统共花了二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
  打下来后,派兵驻守,每年开销足足八百五十万两,和打仗时的花销也没差多少。
  而如果他们打下倭岛,恐怕付出的军费还要更多——至少西域没那么多山地和频繁的地动啊!
  永昌侯喉咙动了动,双眼简直像是亮着光。
  可能是金矿银矿的光吧。
  “但是!这也是倭国的劣势!只要我们在海上对其封岛锁海,他们根本无法突破!”
  双方水军力量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以倭国周边之岛为基,譬如其北面的耽罗岛,还有周朝进攻九州岛前,先要进攻的对马岛、壹岐岛,及周边其他将倭岛围起来的岛屿,我们的水师将其占领,彻底封锁倭人出海的路。之后,再打到倭王签订盟约,纳贡岁币。”
  “好!!!”
  老皇帝特别艰难地忍住嘴角的翘起,明明眼前已经起了金山银山的幻觉,还能摆出一副严肃正经的模样:“不愧是朕的永昌侯!不愧永昌之封号!”
  又转头看向青浦县知县:“如此,可还有异议?”
  青浦县知县拱了拱手:“臣无异议。”
  永昌侯这一手,相当于把后勤补给线直接拉到寇岛附近海上,毕竟那些占领的岛屿,水军可以在上面打渔、种粮食、建堡垒,还有整个大夏当后盾,待到邪风吹起的季节,完全可以提前撤回大夏。
  倭人如果不愿意投降……
  无所谓,一个岛和一个大陆对抗,岛上的人就算再能打,也只能绝望看着对面源源不断的后勤,看着对面添人、添武器、添粮草,添一切战略物资。
  ——以大陆的资源,大陆能输很多次,但岛国只要失败一次,就完蛋。
  青浦县知县想了想,又道:“陛下若是忧心攻打下来后的治理问题,其实可以将所有倭人迁到一个更小,且资源不丰的岛上。”
  脑子没转过弯来的官员下意识就:“为什么?”
  脑子一下子领悟到的官员到抽一口凉气,看青浦县知县好像在看古时毒士。
  那知县语气淡淡地说下去。
  “他们冲不出岛屿,就只能在有限的底盘里争夺资源,自然就会四分五裂。如此可以抑制其人丁增长。而大夏每岁来岛上挑一个势力贸易,带来岛上没有的物资,他们自然就会为了争夺大夏的看重,竭力讨好与臣服。”
  “而此前的倭岛,空出来后,可以作为大夏的又一个流放地。”
  既然是流放地,就可以不用过于考虑台风、地震来了,要怎么赈灾的事情了。
  毒,真的好毒。
  但老皇帝对这个知县简直越看越欣赏,当场提拔:“待回去青浦县,你准备一下卸任和转交之事吧。”
  青浦县知县脸上微微露出欣悦之色:“谢陛下恩典。”
  老皇帝看他那副没有特别喜形于色的样子,心里突然有些不太适应。
  ——现在京官都因为许烟杪的心声,搞得特别情绪外放了。
  丝丝缕缕的坏心眼一起,老皇帝直接来劲了:“虽说你还未卸任,但在朕这边你已不是青浦县知县了——如今朕赐你刑部主事一职,待今日公文一到,你可去领。”
  “谢陛——”
  【如果打倭人的话,那用什么理由呢?使团对大夏皇帝不敬这个理由,应该够了吧?】
  一道声音也不管他是不是在说话,就插了进来。
  新上任的刑部主事话语一顿,将剩下那个字说完,正拧眉想着是哪个官员如此无礼时,又听到那声音了——
  【如果不够,我记得我看到过一个合理插手的……】
  【找到了!】
  刑部主事敏锐发现,不仅陛下的眼神飘向一个地方,他能看到的京官同僚的眼神,也控不住往一个方向飘。
  “?”
  【果然啊!这次使团队伍里,有倭国天皇的儿子!隐藏了身份的!】
  “?!”
  刑部主事感觉到了,这个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话被人听见了,不然不会用这种仿佛自言自语的口吻说话。
  而且,其他人似乎也听到了。
  但是,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奇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