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君,我带球跑回来了(穿越重生)——七夕是大头喵

时间:2024-05-11 21:37:49  作者:七夕是大头喵
  盛武帝想到什么,喃喃,“才两岁,太小了……阿砚有后得也太晚了……”
  心知盛武帝当初有留下岑安在京的念头,冯公公赶紧继续道:“这孩子的娘亲,多半不在人世了,当初的消息应当无误。”
  “一同上京,王府的家眷都是随军同行的,我没见着内宅女子。”
  盛武帝:“哦?可问出了是什么出身,姓名年龄?”
  见盛武帝转移了注意力,冯公公暗暗擦了擦汗,才继续道:“许就是随意瞧上的妾室,一两次之后有了,便留下了。”
  “不过,王爷怕是只会有这一个孩子。”
  盛武帝来了兴趣:“何出此言?”
  冯公公这才将庄冬卿的存在说了一遍。
  中间不乏溢美之词,将两人形容得天造地设,再没有比他们更般配的。
  盛武帝惊讶,惊讶后,又有些明白了,“难怪……”
  “合着他其实好男子吧。”
  “怪不得这孩子也没娘,若是如你所说……为了安抚住这个少爷,怕是那女子也不得不难产而亡了……”
  想到什么,盛武帝笑了起来:“是了,他和他爹一个脾气,重感情,当年明明将他娘推出来,当什么都不知晓,我也奈何不得,呵,结果,谁知道岑功还保下了人,给她拟了个新身份,还取了汉名……”
  “这方面他们像,喜欢的在乎的人都死死护着。”
  盛武帝点头道:“也是件好事。”
  人嘛,总是得有软处,不然就不好拿捏了。
  以往盛武帝总是对岑砚头疼,便头疼在这一点上,他在乎的东西太少,若是不愿意的,他也无法以利诱之去差遣。
  冯公公赶紧道:“上京的路上,王爷都想好了,请功的时候就请封正妃,到时候婚礼可有得热闹了。”
  盛武帝点头:“阿砚一向是最懂事的。”
  定西王府封无可封,二次勤王,找个虚由头,总比让他拿着棘手好。
  双方也都体面,很好。
  冯公公背心又出了薄薄一层汗,不得不再次舌绽莲花,将盛武帝的注意力转移到婚礼喜事上,免得盛武帝动多余的心思,传出去又惹出更多的事。
  毕竟这宫里,还有岑砚的眼线呢,他现在对岑砚,可是敬而远之。
  不为别的,知晓了他的厉害,冯公公心里虚啊。
  好在是多年的老人了,最后说了些赏赐名头,一场婚事也是喜事,顺带还能给宫里添些喜气,将盛武帝也说得喜笑颜开,带着笑再躺了下去。
  离了正殿,冯公公终于动手擦了擦汗。
  倒是从来没觉得这么累过。
  心累。
  孰料一踏出殿门,却见李央正站在门口,冯公公心口一突,恭敬行了个礼,唤了声六皇子。
  “父皇可还好?”
  冯公公:“好的,问了下王爷,听说王府喜事将近,很是欣慰,笑着睡下去的。”
  李央领着人往外走了一段,这才又问起,“我出宫的事,公公怎么说的呢?”
  冯公公:“……”
  六皇子也是越来越不好应付了。
  冯公公:“自然是为陛下祈福,望圣上龙体安康。”
  淑妃的长明灯,还有法事的事,知道盛武帝避讳,一个字都没多说。
  李央点了点头,满意道:“父皇身子骨弱,经不得太多的刺激。”
  话头一转,又道:“明日我会将四哥还有八弟的事,全然告知父皇。”
  “啊?明天?”
  见李央转过头来,眸光清冷,冯公公下意识软和了声气,“我的意思是,会不会太急了?陛下才好起来两日,不若再多……”
  “早晚是要说的,而且以父皇的脾气,今日身体轻快了,明日必定会问我。”李央负手,笃定道,“之前就为此惹了父皇不快,公公希望我明日还让父皇生气吗?”
  冯公公语窒。
  又委婉试探了几句,明白李央心意已决,不再多言。
  李央又交代道:“明日父皇服了药,劳公公与我说一声,否则我万万不敢上报四哥与八弟之事。”
  冯公公只能应好。
  翌日,如李央所料,盛武帝传见了他。
  在冯公公的用药消息传来后,算着差不多开始生效了,李央才起身换衣。
  这一日盛武帝果然又精神了不少,换了身常服,在御书房里等着李央。
  李央到了也不多言,命自己的小太监将东西都交给冯公公,由冯公公递给盛武帝。
  拿着一沓东西,面上的那张便是当初宣召四皇子罪行的圣旨,冯公公吞咽了下。
  只觉得捧着的不是轻飘飘的纸张,而是烫手的山芋。
  “都是什么?”盛武帝问。
  李央开门见山:“父皇不是想知道四哥和八弟的事情吗,都在里面了。”
  盛武帝愣了下,有些不悦被李央抢了话,眉头轻拧,到底对老四和老八的情况更加关心,让冯公公将东西给他。
  冯公公将那一沓纸都放在了书案上,挣扎了一下,劝道:“不然还是让六皇子说与您听吧?”
  被盛武帝拒绝了。
  “不用,朕倒要看看都是些什么。”
  冯公公死了心,闭了嘴。
  只换道:“读书伤眼,还是让小德子进来念吧?”
  也是他的一个徒弟,自打盛武帝身体不好后,折子基本上都是他念的,也是心腹,朝堂的事情都知道。
  盛武帝点了头。
  第一张,当初四皇子起兵的时候,对他讨伐的旨意。
  说是圣旨,其实是内阁拟的。
  盛武帝想到了什么,气短了片刻,问冯公公:“对了,让你查老三的案子,你查出来了什么,他……”
  冯公公低了低头,道:“四皇子次日就逃了,现场没有发现更多的东西,后续查了佣人的口供……许是,两兄弟有什么事儿没谈好,四皇子一时失手……所致……”
  盛武帝:“真是老四?”
  冯公公只道:“没有发现别的可疑贼人。”
  盛武帝闭了眼睛,呼吸急促了起来。
  一时间,一主一仆各有心思,不尽相同。
  等呼吸平稳后,盛武帝沉声道:“往下念。”
  后一张,还是讨伐四皇子的旨意。
  再一张,定罪的。
  等念到处死的惩罚后,小德子声音低了下去。
  盛武帝像是没有听清,“什么?最后一句再念一遍。”
  小德子再念了一遍。
  在盛武帝要求前,主动将旨意递到了他面前。
  盛武帝一脸的不可置信,呼吸急促起来,等旨意摆到了眼皮子底下,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大怒道:“大胆,朕还没有……”
  蓦的意识到什么,忽然扫视满屋子的人,问道:“所以,现在,老四……”
  “老四呢?!”
  满屋子的人都不言语,盛武帝猛的咳嗽起来。
  冯公公赶紧上前,拍他胸口,等缓过这一阵,盛武帝疲惫点道:“李央,你来说。”
  李央垂着眼睫,恭敬道:“四哥已经问斩,入土为安了。”
  盛武帝愣愣。
  半晌后,轻轻闭上了眼睛,“所以,是……”
  “八弟监刑,处置后,亲手扶灵送葬的。”
  “放……噗——”
  一声放肆,刚骂了一个字,盛武帝喉咙发痒,捂嘴咳过一声,感觉有些不对。
  手心温热。
  将手掌打开,乌红的血色流淌。
  盛武帝看得脑子发白。
  他吐血了?
  他吐血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哇呜。
  控制不住的,盛武帝又吐了一口。
  下意识用手去捂,这回血却流满了双手,捂都捂不住。
  “来人,传太医!”
  “传太医!!”
  冯公公和小德子尖叫道。
  一时间,御书房内声响不断,手忙脚乱。
 
 
第114章 布公
  “嗯?吐了血?”
  “什么个情况?”
  用午饭的时候, 宫内的消息飞到了定西王府,岑砚边吃边听柳七说。
  “他亲口说的?”岑砚筷子一顿,问。
  柳七:“不曾, 说是六皇子拿了之前宣的一系列圣旨, 进了御书房。”
  岑砚会意, 笑笑,“他现在倒是机敏了很多。”
  圣旨都是李德联合内阁拟的。
  哪怕盛武帝气死了,也不能说是李央干的,得算到李德头上。
  岑砚来了兴趣:“圣旨说的是老四和八皇子之间的恩怨, 后续呢, 八皇子这边, 他还带了什么, 该不会……”
  柳七:“如主子所料,带的是李德豢养私兵的证据, 陛下是马上得来的天下,您知道的,对这种事尤为忌讳, 拿这些东西……”
  岑砚笑起来, 接道:“那确实是在扎陛下的心。”
  防了一辈子的事,就怕有人重走自己的老路,当年拥护盛武帝上位的老臣们, 该夺权的夺权,该处死的也都一个不剩下, 没想到临到了头,千防万防, 被自己儿子捅了一刀。
  还是这两年格外偏爱的幼子。
  实在是……
  岑砚垂目, 笑容掩不住道, “一出好戏啊。”
  眼眉狡黠,就差直说遗憾自己不在,不能看个现场尽兴了。
  庄冬卿:“……”
  庄冬卿咬着筷子,认真:“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柳七:“据闻缓过来之后,圣上还是将六皇子带来的东西看完了,然后……”
  岑砚:“又传了太医?”
  柳七:“太医就在边上,从书房转到了主殿,但内室只留了太医、冯公公、冯公公的一个小徒弟,最后便是六皇子了。”
  这么说,最后的情景,知晓的人并不多。
  但有些东西,瞒是瞒不住的,比如……
  岑砚问:“聊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六皇子走后,又如何了?”
  这便正是柳七想汇报的,“六皇子离开后,太医还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主殿,后续叫的宫人,几个都是冯公公的徒弟,忙前忙后的,能看到人快速地进出,等太医离开后,便有太监跟去太医院煎药,眼下这个时辰,应该已经喝上了。”
  岑砚:“按陛下的性格,当是全部都会看完。”
  庄冬卿不解,“不顾身体了吗?”
  看到前面都吐了血,还要铁头看完,真以为太医都是神仙能保命啊。
  “其实正是因为顾及身体,才要一次都看完。”
  “四皇子和八皇子的事瞒不住的,李仁的死都听了,最差情景便是八皇子也被处置了……开了头,又留个尾巴不去瞧,总是会念着,生出些胡乱的猜测,更不好……”
  岑砚顿了顿,讽道:“何况以陛下的心思,宫里现在已脱离了他的掌控,他心知吐血一事瞒不住,与其中途被有心人利用,前来相告,不如一次性过完,好坏也都在这一天了。”
  庄冬卿想了想,嘟囔,“但他的身体……”
  岑砚:“自然是受不住的。”
  “不过不必太担忧。”
  小太监来询问的时候,岑砚已经透了口风,若是实在伤筋动骨,最后不若两颗药丸一并喂下,怎么着,都得让盛武帝先知道朝堂的情况,后续身体不行了,才好传位。
  当然,也不一定会传给李央。
  但拖拖拉拉的,等宗族反应过来更麻烦,还不如速战速决,哪怕盛武帝不传给李央,冯公公已经站在了李央这边,盛武帝咽气后,遗旨也都好操作。
  岑砚:“宫里药材齐备,吊命的多得是,撑住这几日,当是能够的。”
  说得轻松,听起来也合理,庄冬卿没多心,顺着话茬点头。
  但是等柳七走后,庄冬卿却问到了关键,“陛下,会传位于李央的吧?”
  岑砚如实道:“如果脑子还清醒,会的;如果已经彻底糊涂,那就不好说了。”
  庄冬卿看向岑砚。
  岑砚剖析道:“有时候人吧,就是这样的,有些东西留不住,但又不愿意给最合适的那个,李央想要,所以他偏偏不给,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李央目睹了他的衰败。
  见证了他的无能。
  之前又与他离了心,眼下几个成年的皇子里,各个都不中用,最后的最后,他这条命还是这个和他离心的儿子续回来的。
  按理说,正常人该是感动的。
  偏偏盛武帝不是什么正常人,帝王多疑,最后这段时间李央的做派,指不定会被他怎么想,如果生了别的心思,皇位最后会指给谁,也就不好说了。
  不过当然也不重要,不传位,自有人推李央上。
  这么些年,朝廷里能留下的老臣,倒不真与盛武帝一条心。
  能安享晚年,讲究的不外乎识时务和中庸。
  盛武帝晚年已经够糟心了,若是再推个儿皇帝上位,那又是数十年的动荡,正常人,怕是都不想见到这种朝堂格局的。
  庄冬卿想了下,点头:“你说得对。”
  “不过陛下身体这样,又与外界长久地不联络,再加上冯公公与李央相处了那么久,其实陛下的态度,也不是最重要的了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