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历史同人)——北山小石

时间:2024-05-13 10:01:16  作者:北山小石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位于春秋战国各时期的诸子百家,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看见“推明孔氏”——
  墨子:好气。
  孔子的学说,居然能在后世混得那么好!
  晏子:就是!
  上次也是,凭什么用孔子的《春秋》,作为他们一整个时代的名字?
  庄子:同。
  他们道家也不怎么认可儒家。
  除此之外,还有法家、名家、杂家、兵家、医家、小说家、纵横家、阴阳家。
  他们非常好奇。
  为什么后世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啊?
  推崇一种学说观点,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把其他的路,全都堵死啊?
  为什么不听一听,其他不同的意见?
  【“罢黜百家”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是在这之前存在着“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然而,“百家争鸣”已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了。早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为了废除私学,“别黑白于一尊”,便向秦始皇提议“吏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诸子百家,对于秦始皇“焚书”之事,已经了然于胸。唯有汉武帝,依然瞠目结舌。
  仙人是在讲秦始皇之事?
  但是所谓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13年,又是什么意思?指代的是什么?
  在汉武帝震惊与迷茫的时刻——
  诸子百家,听见天幕再次提起秦始皇“焚书”的事情,他们的心中纷纷顿感不妙。
  秦始皇:0.0
  估计是,都被朕给烧了吧。
  所以汉武帝当时的“罢黜百家”,其实可能并没有真的“百家”那么多。
  与此同时,医家的扁鹊、农家的许行等人。
  他们忽然有些庆幸。
  因为之前已经提到过,秦始皇焚书,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不烧。
  众人在各时空,看着天幕。
  【在秦始皇“焚书”以后,虽然秦朝灭亡了,但是其后的汉朝,在法律制度方面与其一脉相承。秦朝的挟书律,直到汉惠帝四年才开始废除。】
  虚空里浮现出文字:
  挟书律,秦始皇在焚书之时实行的一项法令。民间不得藏书,只允许官府相关部门藏书。
  【其后的文景两朝,虽然“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然而收效甚微。】
  【以至于在汉武帝即位之初,依然是“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由此可见,在汉武帝初期的学术并不繁荣,甚至可以说是颇为凋敝的。】
  诸子百家,尽数沉默。
  竟然,是这样吗……
  他们还以为汉武帝“罢黜百家”,就代表百家的学说依然在后世的那个时代通行着呢。
  诸子百家:QAQ
  学术凋敝,民间不能学习、藏书,是不是代表着,再往后他们可能也没有多少机会重新兴起了?
  诸子百家:痛心疾首.jpg
  难道后面的“学术领域”,都是儒家的天下吗?!
  无!法!接!受!
  儒家,到底有什么好的啊!
  还有汉朝,你们难道不会自己编法律吗!!为什么要抄秦始皇的啊!!!!
  天幕在这时,提出了他们的共同疑惑——
  【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里的百家,在当时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诸子百家:疯狂点头.jpg
  是啊!指的是什么呢?!如果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那难道是特有所指?
  会是百家之中的某几家吗?
  众:不求像“独尊儒术”那样的地位了,只求自己是“罢黜百家”的百家之一。
  ——话说我们的要求,已经降低到这种程度了吗。
  他们正在这边急切地好奇着。
  汉武帝则是在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关于突如其来的天幕异象、诸子百家与先秦之人的名字等等。
  还有自己手边的“弹幕系统”。
  不经意间,刘彻发现系统里的某一处,不知何时竟然多出了一个单独的小红点。
  他尝试着点开一看——
  [“秦始皇”,请求添加您为好友。]
  汉武帝:?????
  他的手微微颤抖、悬停在小型光幕条之上,旋即颇为愕然地转过头。
  与卫青、霍去病面面相觑。
  什么意思?
  这个秦始皇,难道他居然是活的吗?!
  作者有话说:
  今天写不完了,先写这么多吧0.0
  本章参考:《汉书》《史记》等
  钱穆《国史大纲》
  朱翔非.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辨[J]. 江淮论坛,2006(5):144-149.
  感谢地雷:时月 1个
  感谢营养液:流沙 1瓶
 
 
第32章 汉武帝独尊儒术2
  【汉初的学术, 主要是申韩之术、黄老之术。可以说,当时的“百家”,主要表现为这二者。】
  诸子百家:申韩之术、黄老之术?
  他们之前通过弹幕区探讨, 现在对各家的代表人物,基本都已经有所了解。
  这“申韩”, 应当指的是——
  “申不害”与“韩非”。
  这两位法家的代表人物。
  至于这“黄老”,其中的“老”应该是指道家的“老子”, 但是这“黄”又是哪位?
  相关学派的人,则是一眼便知。
  “黄”指的是黄帝。他们这一流派, 将传说里的黄帝与老子尊为创始人。
  申不害:“!”
  其实他的学说, 也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
  这里将“申韩之术”与“黄老之术”放在一起,在这之中, 应当也有一定的渊源吧。
  韩非也静静地看着天幕。
  他们法家的思想流传至汉朝, 并且占据一定地位,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足为奇。
  除了道家、法家、儒家之外,诸子百家众人的脸色,都有点不太好看。
  ——“百家”, 就指这两家?
  不能吧!!
  两家, 你叫什么百家啊!!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说:“惟汉室初尚黄老无为, 继主申韩法律”, “无为”之实则为“因循”。因此汉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旧。】
  【战国晚年申韩一派的法家思想, 遂继黄老而为汉治之指导。】
  诸子百家:原来如此,难怪啊。
  因为崇尚“黄老”的无为而治, 所以干脆直接“因循”了秦朝的制度、法律。
  众:“……”有点东西。
  ——居然是真的照抄秦朝。
  他们隔空喊话道家:老子、庄子。这种情况,真的算得上是“无为而治”吗?
  秦始皇也同样有点茫然。
  你们居然这么随意的吗?虽然朕的制度和法律很不错, 但这种操作也是朕万万没想到的。
  秦始皇:你们开心就好.jpg
  “汉承秦制”, 朕觉得还行。
  【然则“罢黜百家”, 是否便是针对“申韩之术”与“黄老之术”呢?】
  【汉武帝一生重用酷吏,显然应当不是要将“申韩之术”作为罢黜的目标。】
  【于是,便剩下黄老之学。】
  【不过,汉武帝并不是要针对黄老之学里“尊主卑臣”的立场,要罢黜的则是另有所指。】
  汉武帝:“!!!”
  诸子百家对天幕已经司空见惯,萌新刘彻还在一头雾水,瞠目结舌地看着苍穹。
  目光在苍穹与小型光幕之间游走。
  汉武帝刚才已经通过了秦始皇的好友申请,也在小型光幕上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但是,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神迹?!
  汉武帝又看着天空,久久不能言语。
  在那九天仙神的述说之中,竟然似乎是在讲他的事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惊诧之余,随身的屏幕,震动了一下。
  居然是秦始皇,给他发来了消息。
  汉武帝:???
  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啊!
  与此同时,天幕所说的“申韩之术”与“黄老之术”的相关人士,也注目于天际。
  申不害:挠头.jpg
  看来我们的主张,还是蛮受欢迎的啊。
  韩非:原来没有要罢黜“申韩之术”啊,原来要罢黜“黄老之学”啊?
  老子:清静.jpg
  在某一时空里,老子在周都久居,看见周朝衰微,于是就离开了。
  关令尹喜,请求他勉强留下一本书。
  老子看了看迢遥的天际,在那里出现了以他的知识、也无法理解的光幕异象。
  他在著书之后,还是离开了。
  此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天幕的画面与述说,依然还在继续,但没有人知道,老子最终去往了哪里。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隐匿声迹、不求闻达。
  老子的内心,毫无波澜。
  【汉初的政治上,首先崇尚的是黄老之学,其特点是“无为”,实质是“因循”。】
  这一点引发了弹幕区一些关于道家、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诸如此类的探讨。
  他们不关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加在意的是——
  能够通过天幕,与古今之学者沟通的机会。
  很多人隔空喊话老子,想要与之交谈。
  天幕上很少看见老子的出没,而庄子却是偶尔地便会出现,与诸子百家一共闲聊。
  庄子:大家好:)
  庄子善于行文措辞,他的语言汪洋浩渺、纵横恣肆,大多都是随心率性之言。
  然而,对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他们这些道家的代表人物,似乎都没有多少在意的。
  庄子:崇尚也好,罢黜也好。
  正如昔日楚威王听闻庄子的贤能,派遣了使臣携带丰厚的礼物、来迎接聘请他——
  还许诺他,做楚国的宰相。
  庄子说:“我宁愿在小水沟里愉快地游戏!”
  千金确实是厚礼;
  卿相确实是尊贵的地位。
  但是祭祀天地的牛,被喂养好几年、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牵进太庙里去当祭品之后。
  它即使是想要做一头孤独的小猪。
  也无法实现了。
  他并不愿被国君束缚,同样也终身不仕,不会去做官,以此愉悦自己的心志。
  庄子:啊呀。
  所以说,我们不会像儒家反应那么大的啦。
  儒家:“……”
  庄周!你等着!!!
  这家伙,之前就写一些《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他们孔子学派。
  还喜欢攻击、驳斥儒家和墨家。
  即便是当世的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
  儒家:哼,你这狡猾善辩之人。
  像是《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凭空虚构,完全没有事实作依据!!
  在天空飘过零星的弹幕之时,天幕也在继续讲述“汉初的申韩之术与黄老之学”。
  【后来,才采取法家的申韩之术。】
  【其实——】
  【申韩之学、黄老之学,两者间拥有着匪浅的关系。他们的契合并非偶然,而是存在着深刻的内在机理上的关联。我们甚至可以说,申韩之学、黄老之学,有时候就是一个学说的两个方面。】
  申不害:确实。
  韩非:没毛病。
  申不害的学说,原本就是“本于黄老”,而以循名责实为主。他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之后,在韩昭侯那里做宰相,将韩国治理得很好。
  政治清明、军队强大。
  韩非也是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的学说理论基础,也来源于黄帝与老子学说。
  有人在弹幕里提出:
  [你老师荀卿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你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你的学说来源于黄老之学?]
  韩非:有问题?:)
  【首先,汉初的黄老之术,在法律制度上所“因循”的,便是秦代的申韩之术。】
  【其次,申韩之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也是深谙黄老之学的。譬如“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子也有《解老》《喻老》传世。】
  至此,天幕述说了“汉初的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则有些灰心落寞了,敢情“罢黜”的“百家”并不包含他们!!
  枉我们真情实感地,隔空喊话汉武帝半天!!
  汉武帝本帝,在看见诸子百家在天幕上刷起的弹幕之后,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难怪他们之前都在喊他啊。
  原来,是因为自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情吗?以至于诸子百家都沸腾了?!
  汉武帝看着自己私信里的无数小红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