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历史同人)——北山小石

时间:2024-05-13 10:01:16  作者:北山小石
  刘彻一瞬间欲哭无泪, 连忙把自己的随身屏幕划给旁边的霍去病。
  刘彻:秦始皇骗朕, 你去骂他。
  霍去病:?
  问题是我看不见您的随身光屏,谢谢。
  刘彻:那用你自己的光屏骂他,私信他, 让他的私信爆炸。
  霍去病:_(:_」∠)_
  刘彻一边气得想打人, 一边又兴奋地注视着天幕、听着天音。
  他觉得自己要发达了。
  有了这种会爆炸的火药, 别说什么匈奴了, 这个时代, 还有谁能与他们抗衡?
  秦始皇也是快乐到转圈圈,现在他已经拥有了类似于早期火药的完整配方!
  雄黄、硝石、松脂、玄胴肠。
  还有它们的原理:硝石、碳、硫。
  至于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等, 虽然现在还听不懂,但是目前来说, 问题不大。
  在战国时期, 还是秦王的嬴政, 则是更加聚精会神地,记录天幕述说的内容。
  这个时代,要变天了。
  诸侯国,可能都会制作出会爆炸的火药,并且他们肯定也已经想到了它的用途。
  他们很可能会将火药用在战争之中。
  但无论如何,嬴政自信他们秦国绝不会败。他依然会带领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墨子看见这些,深深地皱眉。
  他已经在弹幕里开始游说,希望大家不要将火药用于战争,比如订立一些条约。
  他们这些人,还看见天幕上,浮现出两串令人费解、完全看不懂的符号。
  这两串符号,与之前的符号长得很像。
  但是却又更为复杂。
  实际上,这是两个化学方程式,显示的是雄黄与硝石、松脂、玄胴肠,四者结合的反应。
  而众人也纷纷地将其记下。就算一时之间看不懂、无法理解,但也可以课后思考。
  这时候,天幕又说起十分有用的信息——
  【现代化学家的试验证明,当硝石占据的比例稍大、温度稍高、上下器皿又密封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的现象。】
  嬴政:硝石比例大,温度高,密封。
  他当即在这段话里,划出了三个关键。现在距离“火药”又更近了一步。
  扁鹊看到这里,自然也发现自己的误解。
  扁鹊:几欲昏厥.jpg
  敢情,我看了这么半天,都白看了!
  这分明是在专门讲“爆炸”吧!!!
  扁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跳起来,要抓狂了。我一直以为是讲医学啊!!!
  阴暗地蹲在角落里画圈圈.jpg
  【在古代,炼丹师们多次遇到炸鼎。比如《真元妙道要略》里写道——】
  天音念起的同时,天幕同步浮现对应的文字:
  “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唯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
  【这里的“密”,应该是指蜂蜜的“蜜”,“蜜”加热之后,会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便是火药配方。如此炼丹,则会导致失火,烧及人的手、脸,乃至把炼丹的屋舍也给烧了。】
  【至于其中的“三黄”,则指的是硫黄、雄黄、雌黄。这三种物质与硝石一起炼制,就会“立见祸事”,也就是将会出现“炸鼎”的现象。这里是在告诫炼丹之人,要防止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汉武帝&扁鹊:原来如此,火药是着火的药?
  秦始皇:好,硫、硝、碳,这三种东西混合在一起,可以成为一种极易燃烧的药。
  汉武帝与扁鹊的思维同频——
  “火药”之所以拥有这个名字,应该是因为它是在炼丹制药的过程中产生的。
  之前天幕也提到了“火药”的药用价值,恐怕就是在“火药”发明过后,也曾被当成药类使用。
  与他们俩同步,天幕也展现文字。
  这是对刚才提到的“火药”原料,所进行的补充性文字说明,包括消石等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
  消石,丹炉家用制五金八石,银工家用化金银,兵家用作烽燧火药,得火即焰起。]
  [消石,又名苦消、焰消、地霜、火消等等,可以医治二十多种病。]
  果不其然,这消石作为火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可以用来医病的。
  汉武帝点点头,他们汉代,其实也已经将消石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来治病了。
  比如曾经“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脉象急躁,淳于意为其诊治的时候——
  就用到了“消石”。
  至于春秋战国时代,他们也是知道消石的。
  随后,天幕又展示了“硫黄”等物的补充说明。
  譬如硫黄,又名石硫黄、石亭脂、僧溪黄、甜硫黄、黄牙等等。
  诸如此类,甚为详细。
  【除了《真元妙道要略》之外,《太平广记》里也记载了一个故事。】
  【隋朝初年,杜子春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夜宿其处,就遇上炼丹炉起火,烧掉了屋顶,烧毁了屋舍。这也是丹药配成火药了。】
  天幕说到这里,人们再一次认识到了火药的威力,而且他们不由得发现——
  火药,似乎有燃烧与爆炸之分?
  燕太子丹在天之灵:
  握草,早知道让荆轲带着火药去炸死嬴政了。
  【炸鼎,对于方士而言,固然是一个灾难性的意外事故,但它也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某些时空里,秦始皇瞥了一眼方士们。
  徐福、卢生、韩众等人,在不同的时空里纷纷颤抖,他们感应到了重大的危机。
  另一些时空里,汉武帝也瞥了一眼方士们。
  李少君:别、别这样啊。
  少翁:等、等等,我一把年纪了。
  秦始皇/汉武帝:你们别寻仙问药/炼丹了,交给你们一个新任务,造火药!
  众方士:不!这配方是要炸鼎的啊!
  他们含泪,被拖去造火药。
  【后来到了唐代,孙思邈用硝石、硫黄与木炭混合烧炼,进一步发现了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燃烧与爆炸。】
  【至于宋朝,火药的制作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譬如,曾公亮的《武经总要》里,就记载了三个火药方。】
  天音徐徐述说到这里的时候。
  碧空的云层之中,旋即出现了一连串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文字方方正正、聚拢在一起。
  各个时空的众人纷纷眯起眼睛,却有些看不真切。天空太过遥远,文字太过渺小。
  正在他们有些发愁之时——
  随即,这些细小的看不真切的文字,忽然被选中了某一处突然放大,继而循循展示。
  放大之处写着:
  [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七两,
  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
  干漆一两,砒黄一两,
  定粉一两,竹茹一两,
  黄丹一两,黄蜡半两,
  清油一分,桐油半两,
  松脂一十四两,浓油一分。]
  在这之后,苍穹上的画面开始频频转换,将其中每一处繁复的文字都放大了一遍。
  如此这般,天幕徐徐地给古人们展示了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里的火药配方。
  共计三种。详细非常。
  其中,还包括了每个配方相对应的炼制火药的技术。例如上一段配方对应的:
  [右以晋州硫黄、窝黄、焰硝同捣,
  罗砒黄、定粉、黄丹同研,
  干漆捣为末,
  竹茹、麻茹即微炒为碎末,
  黄蜡、松脂、清油、桐油、浓油同熬成膏。
  入前,药末旋旋和匀,
  以纸五重裹衣,以麻缚定,
  更别熔松脂傅之。
  以炮放,复有放毒药、烟球法,具火攻门。]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秦始皇立于自己的时空哈哈大笑,如此详细具体的配方,他必能完成更加厉害的丰功伟业。
  若是,能再多活一些年岁。
  他会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要让大秦之疆土更加辽阔!大秦之传世更加悠久!
  会的,他会活得更久!!!
  汉武帝也是十分激动,这种直接抄作业的模式省去了许多研究的环节。
  研究,肯定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而现在,天幕给他们直接点名了制造火药的原料配方与方式方法。
  汉武帝:感觉不久以后就可以炸匈奴了!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历代的君主们纷纷如获至宝,将这些文字逐一摘抄下来。
  唯有墨子看着这些文字,深深凝眉。
  他决定要用之前造出来的纸,写上多多的分析利弊的文字,传给各国。
  墨子:我要发传单了!
  希望大家不要这么热衷于战争啊!!!
  说完了宋朝《武经总要》里的造火药,天幕又说起了往后朝代的火药——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也说:“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而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
  【这也就是说,火药的主要原料为硫黄与硝石,这两种物质相互作用,则会引起爆炸,产生巨大的声响与力量。】
  【书中还记载:火药的成分,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这两种物质在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相遇,就会产生爆炸。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要魂飞魄散、粉身碎骨。】
  诸子百家,兵家的孙膑等人也在沉思。
  白起:人与物皆魂飞魄散、粉身碎骨?这火药的威力,着实巨大!
  尉缭:秦王肯定要造火药。
  除了他们之外,春秋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的孙膑、吴起、赵奢。
  以及汉初的张良、韩信等等。
  他们都心无旁骛地,看着这些对火药的介绍。
  【另外,因为硝石纵向的爆发力更强,所以用于射击的火药,成分是硝九硫一。】
  【硫黄横向的爆发力强,所以用于爆破的火药,成分是硝七硫三。】
  【至于作为辅助剂的炭粉——】
  【则可以使用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制成炭。在这之中,箬叶的炭末,是最为燥烈的。】
  很好,现在连比例都有了。
  硝九硫一,硝七硫三。还有那些用于烧制成炭的青杨等等。至此方法已经很多了。
  但是包括秦始皇在内的许多人,都不太能够理解,“用于射击”的火药是什么意思?
  他们留下疑问,尚无解答。
  而天幕的叙述,却似乎已经到达了尾声。
  【除了火药之外,《天工开物》《武经总要》里,还记载了一些火器。】
  嬴政与刘彻,同时眼前一亮。
  火器……?!?!
  显然,如果他们听说火药的性质之后,瞬间的想法,就是可以用于战争。那么后世发展那么多年,肯定也已经用于战争了。
  所以,火器会不会是……?
  果不其然,天幕表示——
  【最初,炼丹家试图炼出长生不死药、实现点石成金,但他们自始至终也没能成功。】
  【他们无意中炼出的火药,在后来则被古代的军事家们使用起来,制成火炮、火箭等等,进行战争。这在唐宋元明时代均有记载。】
  刘彻一边扎心一边激动。
  扎心的是“炼丹家”自始至终也没能炼出长生不死药、实现点石成金。
  激动的是,火药真的被用在军事领域了。
  刘彻&嬴政:快!说说火炮、火箭吧!
  除此之外,他们还注意到后世的唐宋元明之类的说法:“……”
  算了,我们早知道朝代会不断更迭!
  汉武帝:QAQ
  不过,天幕在这时候,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而是说起了火药在民用方面的使用。
  【另外,除了医药、军事方面,火药还用于制造烟火、鞭炮等等。】
  话音刚落,穹宇忽然出现大片绚烂的焰火。碧空悄然暗下来,烟花盛放在各个时空。
  历史人物们遥望那一片黯淡下来的夜空,里面映照出华美的光彩,他们不由得哑然失声。
  美!美极了!美不胜收!
  火树银花,不夜天。如同吹落了天上星如雨。他们何曾见过,这般如梦似幻的画面。
  许多人躁动的心情,忽然被抚平下来。
  光幕之上的音乐,因为渐渐到了视频的尾声,也变得益发舒缓、平和。
  在璀璨的焰火光华之中,悠悠荡荡的背景音乐之中,天音徐徐地结尾道——
  【除此之外,中国发明的火药,经由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通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印度?阿拉伯?西班牙?欧洲?
  这些……都是什么地方?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抱朴子》《真元妙道要略》《本草纲目》《太平广记》《武经总要》《天工开物》等。
  徐锡祺. 炼丹与火药的发明[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7-10.
  胡恩厚. 火药[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985(4):53-54.
 
 
第44章 四大发明:印刷术1
  天幕之上, 忽然出现了一幅辽阔的地图。
  “火药”的标志,从中国开始出发,走向印度、阿拉伯、西班牙, 乃至欧洲各地。
  秦始皇、汉武帝,他们注视着这幅从未见过的巨大地图, 不由得,猛然瞪大了眼睛。
  这幅地图, 仿佛标示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在他们所探索到的地域之外——
  还有那么多的陆地、海洋,以及国家。
  秦始皇隔海向东, 看见弥生人、绳文人。向西看见月氏、古羌人、楼兰、孔雀帝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