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历史同人)——北山小石

时间:2024-05-13 10:01:16  作者:北山小石
  后世的技术,一定会更好吧。
  之前,他们在天幕上看见的所谓的“钢”,大概就是后世将“铁”不断锻造炼化的成果。
  天幕说,战国时期因为冶铁技术的普及,诞生了“铁犁铧”。那么——
  绝对也会有更多的“铁器”诞生吧?!
  至于这光幕背后的“现代”,欧冶子与干将竭尽所能地去想象,到底会是何种光景……?
  他们仿佛看见了无数的钢铁,无数的先进的充满未来感的机械、器具、设备。
  欧冶子一边打铁,一边看向天幕。
  他也想看看曲辕犁这种东西,是否需要用到他们手底下正在锻造的“钢铁”呢?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曲辕犁,起源于耒、耜。这两样,都是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是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而来。】
  无垠的碧空之中,那流转着璀璨光华的巨大天幕上,显露出两个巨大的文字。
  lěi sì
  耒耜
  这两个文字,倒是很好辨认。至于它们上面的那几个符号,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某些时空里,秦始皇发现这些符号,很像是之前在观看“火药”视频里出现过的。
  但又与那些符号,并不完全相似。
  除了这两个文字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符号之外,光幕里还出现一张简单的图纸。
  上面便绘制着“耒耜”。
  这种工具非常简单,同时也配备了一小段的动画说明,上面正是一个农人正在使用耒耜。
  只听天音朗朗,同步说明着——
  【事实上,最开始的“耒”,只是一根尖头的木棒。在“耒”的下方,装上一根用作踏脚的短棒,就成为了“耜”。】
  耒、耜,这农具再简单不过。
  使用的时候,先把“耒”的尖头部分插到土壤里面去,然后用脚踩着下方的横梁——也就是“耜”,将木棍深入土壤,随后将其翻出。
  为什么他们这么懂呢?因为先秦时期,他们就是主要用这种农耕工具。
  :)
  耒、耜,这种农耕工具,早期有木制,后来又有石质、骨质和陶质。
  可以单独一人使用。
  也可以两人、三人甚至多人使用。
  如果是改进了的“耒”,则有两个尖头,或者拥有一种省力的曲柄。
  某一时空,墨子与鲁班正在探讨。
  “你说曲辕犁的曲辕,是不是与耒的省力的曲柄有关?”鲁班思考着问道。
  墨子也点点头,它们会是同一个原理吗?
  对此,他们不得而知。
  另一时空里,庄子与惠子正在一起望天。
  庄子望天,是真的抬头望天。
  他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跟其他拼命记录天幕之言的人,好不同、好不一样。
  他好特别!好特立独行!
  惠子:“……”
  我就不该跟庄周一起看天幕!
  惠子奋笔疾书,生怕错过某一细节,像极了课堂上那种“刻苦努力”类型的学霸。
  只听天幕在这时候,已经从“耒耜”,讲到了“犁”——
  【而到了后期,由于金属与畜力的使用,耒、耜加在一起便形成了“犁”。】
  【最开始的犁,仅仅是把耒、耜的一推一拔改成连续推拔。到了秦汉,犁已经拥有了犁铧、犁壁、犁辕等等,诸多构成部件。不过,这也只是回转不灵便的、直的长辕犁。】
  【这种长直辕犁十分笨重,回转困难,耕地也非常费力。主要用于在唐代以前。】
  汉武帝:沉默.jpg
  如果天幕不说,刘彻还不觉得他们现在所使用的“长直辕犁”十分笨重、回转困难。
  以及,耕地也非常费力。
  ……有这么不堪吗?
  这比起以前的那些耒、耜,已经好很多了吧?怎么好像,突然被天幕批评得一无是处了!
  汉武帝:_(:_」∠)_
  霍去病在刘彻旁边欲言又止,最后无奈地戳了戳他:陛下,您知道什么是长直辕犁吗……
  咋这就对号入座了:)
  刘彻恍然大悟:啊,朕还真的不是很懂。
  他听着天幕的话,倒是又有几分好奇起来。
  既然长直辕犁有这么多不足之处,那为何把辕改成曲的“曲辕犁”,就变得那么厉害了呢?
  他是真的很好奇!!!
  与此同时,各个时空里的人们同样也很好奇!
  曲辕犁,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它在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改造,从而在农业历史上,达到了那样高的地位呢?
  还有,曲辕犁的结构又是如何?
  它又该如何制造呢?
  他们带着不计其数的疑问,好奇而又期待地望着迢遥的天际。直到天音终于开始解答,徐徐说道——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中国经济史辞典》《中华国粹大辞典》等
  谢玮. 唐代曲辕犁形制演化与即时社会生产方式研究[J]. 装饰,2017(2):98-101.
  任建军,刘福运. 唐代曲辕犁的设计美学分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27-29.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吹凉风的少年 5瓶;假烟、流沙 1瓶
 
 
第53章 古代农业:曲辕犁2
  【直至唐朝, 出现了曲辕犁。它是将直的犁辕改成曲的犁辕。辕的长度缩短、犁架变小,也就便于回转,操纵上更加灵活。】
  【这也有助于调节耕地的深浅、节省力气、提高耕作的效率。若是要更具体地说, 直辕犁是如何改变为曲辕犁的呢?】
  碧澄的空际之上,一个巨大的直辕犁出现, 伴随着天音的叙述——
  其局部,开始同步发生变化。
  天音说到“辕的长度缩短”, 直辕犁的“辕”就真的慢慢缩短。天音说到“犁架变小”,直辕犁的“犁架”也果真变小。
  【首先, 是将直辕犁的辕, 由直改曲、由长改短。然后在辕头,安装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犁盘的作用, 是让操作更加灵活。如此一来, 转弯与调头更加方便, 还能双向耕作、提高速度。】
  鲁班一边看着光幕上“直辕犁”发生的变化,一边思考着,天音所说的原理。
  将直辕、长辕, 改为曲辕、短辕?
  这改进后的犁架, 似乎变小、变轻了。
  不错, 这犁盘不仅仅可以让操作更加灵活, 应该还可以节省人力与畜力。
  他拥有很多做木工的基础, 也喜欢发明、创造与设计,看到这里, 还算勉勉强强跟得上。
  但是已经开始有些吃力了。
  鲁班:CPU逐渐燃烧.jpg
  没事没事,不慌,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鲁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丝毫不敢分神, 担心一旦错过哪里,就跟不上天幕的思路了。
  我公输班,难道还怕木工吗!!!
  然后,天幕说起了更加令人觉得吃力的。:)
  【另外,曲辕犁还增添了犁评、犁建。只要推进或者提起犁评,就能使犁箭向下或是向上。这样一来,便可以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
  【曲辕犁也改进了犁壁,这个犁壁是圆形的,可以把翻起的土堆到旁边。这样的犁壁,可以减少曲辕犁前进的阻力。同时,如此翻覆土块,也可以消灭田地里的杂草。】
  随着天音的娓娓道来,光幕上巨大的“直辕犁”不断产生着变化,它的辕由直改曲、由长改短。辕头多出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还有犁评、犁建也是凭空出现。
  包括犁壁等等,都出现了改进后的变化。直到最后,“直辕犁”完全转变为“曲辕犁”。
  虽然天音叙述的节奏十分缓慢,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大多跟不上思路。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认识什么“犁壁”“犁盘”,更别说再混合讲述它们的作用了。
  在这些古代观众当中,刘彻是最幸运的。
  只有他生活在较为靠后的时间点,距离“直辕犁”也更为接近。尽管一时片刻也无法完全理解,但他只要在天幕结束之后,叫上赵过啥的,再召集一批懂农学、农具的人,带上“直辕犁”,过来一同研究便可。
  这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其余时空里的君主们,就有点懵了。尤其是春秋早期的各位,看得一头雾水。
  这都啥玩意儿……?
  齐桓公:“仲父,你看……?”
  管仲:QAQ
  别说齐桓公了,管仲看得也想弃疗。
  秦始皇看完这一段,也有些绷不住,他也不是很懂那些“直辕犁”之类的农具。
  更何况,犁辕、犁壁、犁盘、犁评、犁建,这些复杂的构造与名词,实在是太多了。
  秦始皇:orz
  他不仅仅要观察这些名词对应的是“曲辕犁”动画上的哪一个部位,而且要将这些部位的名字,跟天音述说的变化和作用对上。
  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头顶,仿佛有一团黑线在绕圈圈,好在他命人全都记下来了。
  那些图案,也全都绘制下来。
  现如今他们用的是很高档的纸,在人多的情况下,将天幕完全记录下来并不是难事。
  分毫不差地记录下来,课后再复习吧。
  战国时期,许行的身边,堆着不计其数的纸。他记录天幕,已经记录到飞起!
  他已经放弃当堂学会了。
  这种东西,压根就不是农业而是木工吧!
  许行以为自己要轮到自己大展拳脚了,没想到这玩意儿居然这么复杂。
  看来,要去请教墨子或者鲁班了!
  唉,要是天幕可以夜以继日、接连不断地存在该有多好,这样他们也能方便些。
  ——与墨子、鲁班不在同一个时代的许行如是想。
  为了他们农学的大业,许行还在拼命记录!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能全部记下来、并且完成“曲辕犁”的制造固然是好。就算不能,也要有所收获!
  许行:冲啊!!!
  天幕上的人,自然没有料到他们会如此珍重地对待视频里的每一段、每一句话。
  在宫商羽看来,这一段叙述,也只是为了展示“直辕犁”到“曲辕犁”的变化罢了。
  至于曲辕犁的结构,这才刚刚开始。
  只见天幕那一个由“直辕犁”转化而来的“曲辕犁”之间,各结构分别延伸出一条线段。
  【曲辕犁的形象,最早见于唐朝的敦煌壁画。其构造,则见于史籍的记载。唐末,陆龟蒙的《耒耜经》就详细记载了曲辕犁的形制。】
  天音念起《耒耜经》的记载,同时在“曲辕犁”延伸出的线段末端,出现了各自结构的名词。
  光幕上也出现了里面的字句——
  “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铧(犁镵),曰犁壁。”
  “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犁床),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盘(犁槃)。”
  天音这般念着,“曲辕犁”的图案里也慢慢显露出犁铧、犁壁、犁底等部位的名称。
  这一次,介绍得极为缓慢。
  给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各位留足了时间,让他们得以充分地观摩、学习。
  实际上,这些古人理解起“曲辕犁”来,兴许要比现代人更加容易上手。
  他们对很多汉字的含义、本义更加熟悉。
  因此,天幕只是比原先,放慢了一些速度。
  他们之中很多人都看明白了。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古代的曲辕犁,一共由这十一个部件构成。其中的犁铧与犁壁,是铁制的部件。其余的则是木制。】
  楚庄王闻言,默默思量着。
  天幕说,犁铧与犁壁都是铁制的部件,那如果不用铁,用青铜可不可以?
  他们楚国,现在的青铜冶炼业还挺发达的。
  比如会用来制造礼器、乐器等等,还有生活的各种用具、农业的生产工具。
  楚庄王:自从之前发生严重的饥荒,甚至还被庸国、麋国这两个小国攻击——
  寡人就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农业了!
  开发新农具,好巧不巧,这也是寡人发展农业的政策之一啊!
  之前用青铜,制造镰、锛、锥、削、斧等等。
  感觉像是铜镰啊之类的东西出现,已经大大提高他们楚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了。
  结果,天幕给他们直播“曲辕犁”!!
  楚庄王:哈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这是上天在帮助寡人啊!
  好,回头就去试试,看能不能直接用青铜制造“曲辕犁”的犁铧、犁壁。
  如果可以,赶紧推广出去!
  推广到他们楚国,每一片土地!
  楚庄王满含期待着望向苍穹,现在已经开始讲唐代“曲辕犁”各个部件的作用了——
  只见图片上最靠右下方的一个类似直角三角形、但有所弧度的部位,亮了起来。
  这便是“曲辕犁”的犁铧。
  【犁铧又称为犁镵,用于破土、断草根。】
  紧接着,犁铧上面的一个部位亮起。这时候的犁铧,则是黯淡下去。
  亮起的部位,名叫犁壁。
  【犁壁的作用,是翻转犁起的土坺。】
  如此循环往复,天音逐一介绍了“曲辕犁”的每一个部位,包括它们的具体用途。
  【犁底,是整个犁架的基座。压镵,是用于固定犁壁,并且将犁铧紧紧地压在犁底。策额,是用来固定压镵,同时加固犁架。犁辕,是受力与传动的主要部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