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朕决定了,朕要炼维生素。
啊不是,是提取维生素!
汉武帝听闻战国时期有一位秦越人,与轩辕时期的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
于是,汉武帝给扁鹊弹了个小窗。
[汉武帝:鹊,在吗?]
扁鹊正在专心致志地听天幕讲述维生素,突然看见汉武帝的对话弹窗。
扁鹊:“……”鹊是什么鬼啊!!!
然后,汉武帝收到了扁鹊的回复。
[扁鹊:在,在跟秦武王吃饭。]
汉武帝:????
秦武王?怎么哪哪都有你们秦国!
【1893年,荷兰军医艾克曼来到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当时岛上正在流行一种严重的脚气病,艾克曼使用了很多方法,也不见成效。没多久,连他自己也被感染了。后来通过研究,艾克曼发现脚气病起因于白米。用来做实验的鸡,如果吃白米就会得脚气病,如果吃粗饲料就不会。】
【艾克曼自己也开始改吃粗粮,感染的脚气病果然很快就好了。于是他推测,白米之中含有一种毒素,而米糠里面则含有一种解毒的物质。】
【然而荷兰的格林却推测:白米里面是缺少了一种重要的成分,这种成分恰恰就存在于米糠中。事实证明,格林的这一推测是正确的。】
【白米之中,缺少的正是维生素。】
扁鹊一边听一边思考,他猜测的果然没错,一种食物里的维生素种类是有限的。
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维生素。
至少在含量方面是不同的。
还有……
扁鹊注意到这位军医艾克曼,他是用鸡来做实验?竟然还可以这样的吗?
在听完这一案例过后。
秦始皇、汉武帝,以及春秋战国的霸主们、大大小小的国君们——
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想法。
做实验!
他们也可以做实验!
而后,天幕又讲述了另外一个实验。
【1906年,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使用一种纯化后的饲料,喂食老鼠。】
【在这些饲料当中,含有蛋白质、脂类、糖类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不过老鼠却没能存活。直到在纯化后的饲料里加入微量的牛奶,老鼠才可以正常生长。】
【实验的结果表明,食物里除了蛋白质、糖类、脂类、微量元素、水等营养物质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特殊物质,霍普金斯称之为辅助因子。】
秦始皇:食物里有这么多东西?蛋白质、糖类、脂类、微量元素、辅助因子……不过,这应该只是1906年左右的研究结果吧。
秦始皇陷入了思考。
如果朕保持这些营养物质的足量摄入,是不是就可以长生……啊不是,保持健康了!
汉武帝:能不能活得更久不知道,至少可以预防一些疾病啊!让身体更加强健啊!
维生素,炼起来!!!
还有蛋白质、糖类、脂类、微量元素,统统炼起来!发展营养物质行业!
宫商羽:?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刘彻同学,你要不要这么符合人设!符合到有些过于离谱了啊!你说炼啥!
真正的汉武帝,怎么可能这么说话!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世界科技史速读》等
《史记·扁鹊列传》唐张守节《正义》云:“《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敬斋古今》:“轩辕时已有此号,今为越人......亦以此号之。初非越人之自称也。”关于扁鹊可以看作一个良医代称,本文专指秦越人,为表熟悉称为扁鹊。黄帝时期名医岐伯以扁鹊为名,春秋战国扁鹊学派活跃,代表人物秦越人被尊称为扁鹊,弟子也承袭称号。详见《扁鹊称号来源与传承考》。最近“扁鹊不是一个人”的说法很流行,还有认为扁鹊是女性等说法,辩证看待吧,不要非黑即白。一个词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与指代,这是很正常的。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夏 5瓶
第83章 现代医学常识3
宫商羽翻了一页直播稿子。
【1911年, 波兰化学家丰克发现,糙米里面的可以防治脚气病的药用物质——也就是维生素B1,它是一种胺, 一类含氮化合物。】
【丰克从米糠里,将这种物质分解出来。】
【他证明并发表了一个研究成果:如果人体缺少了这一物质, 就会容易疲倦、食欲缺乏、浑身酸痛以及患脚气病。】
【维生素B1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维生素,后来人们又发现了更多维生素的种类。】
【于是, 维生素成为了一个大家族。】
战国时期,扁鹊与秦武王在同一个时空。
他们虽然听不明白什么是“胺”。
什么是“含氮化合物”。
但是“容易疲倦、食欲缺乏、浑身酸痛以及患脚气病”, 这些很好理解。
秦武王:竟然是这样吗!
寡人最近觉得自己容易疲倦、食欲缺乏, 还以为是太久没举鼎、没锻炼了!
也许,寡人是缺维生素B1……?
那要怎么补充呢?!
扁鹊:为什么不试试吃糙米呢!
秦武王:好有道理!
秦武王:后知后觉.jpg
扁鹊听天幕说到此处, 意犹未尽, 仍不满足, 于是趁着空档,在小型随身光屏上发言:
[扁鹊:食物里的营养素一共有多少种呢?]
只见碧空光幕之中,后世人仿佛是低头看了眼直播间内弹幕的内容, 随后抬头道——
【营养素, 是指食物当中能够给生物供给营养的有效成分, 也就是食物里可以被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一共有几十种, 可以概括为七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膳食纤维。】
【这些物质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体质以及调节生理机能, 进行正常代谢。】
直播间里,宫商羽不紧不慢地说, 同时从手边的小架子上取了一张白纸与一支笔。
很快地,在白纸上刷刷写下: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糖类)
无机盐(矿物质)
维生素
水
膳食纤维
战国时期, 尚未成为秦始皇的嬴政同学, 看了这些七大营养素之后, 决定——
养生,从现在开始!
食物对生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朕一定要好好补充七大营养素,保持身体健康!
同样是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带着小嬴政一起看天幕,内心深处坚定地决定——
养生,从娃娃抓起!
不管怎么样。
给娃娃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膳食纤维……
是非常有必要的!!
秦庄襄王:呵,只要我们政娃活得久,刘彻刘邦,你们汉家都没戏了!
秦孝公:来啊,都给政娃续血。
汉武帝:打住打住。
汉高祖:呵!你以为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吗!这是不同的平行时空!你影响不到我们!
正在潜水的各时空嬴政本人:“……”
窥屏,不说话。
这些时日,大家是越来越欢脱了。
问题来了——
蛋白质、无机盐、膳食纤维……
这些又是什么?
日常生活里接触到的食物,能包含全部的七大营养素吗?或者包含大部分?
正当嬴政看了两秒弹幕过后。
还没来得及问问题,光幕里的历史up主也已经非常欢脱地,开始讲下一个医学常识。
只见宫商羽反手掏出几张光滑的卡片。
上面绘制着奇形怪状的东西,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嬴政没有发弹幕打断,而是好奇看去。
【细菌学说!】
【细菌,是一类原核细胞型的单核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属于微生物的一大类,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
各时空的天幕之中,历史up主说完这句话。
忽然短暂地离开了直播镜头。
三秒钟后,当宫商羽再次回到直播镜头前的时候,手里已经拿着一台显微镜。
扁鹊:哦!原来这就是显微镜啊!
墨子:哦!原来这就是……
等一下,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意思是人眼是无法看见细菌的吗?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玩意儿呢?
至于“原核细胞型的单核微生物”之类的表述,已经被大多数人直接忽略了。
挑自己能听懂的听!!!
不过微生物是什么?指的是细微的、渺小的、人的肉眼无法看得见的有生命之物?
许行:卧槽,还有这么神奇的?
微生物,能不能加入立体农业啊!
扁鹊:许行你有毒吧!!!
【从前,有一位名叫巴斯德的化学家。】
【他在受邀帮助一位酒厂老板解决葡萄酒与啤酒变酸问题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宫商羽两手捧着台显微镜。
在镜头面前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哪个人说“哇历史up主家里真是什么都有啊”。
宫商羽:“……”
你们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沙雕的吗!
顿时觉得索然无味(bushi)
【法国里尔城的这位酒厂老板,希望巴斯德可以在酒中加入一些化学药品,来防止酒精在发酵的过程里变酸。】
【巴斯德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就使用显微镜观察,打算看看正常的葡萄酒与变酸的葡萄酒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宫商羽:刚好,我家里有正常的葡萄酒和变酸的葡萄酒,示范给你们看。
扁鹊:好耶!!!!
宫商羽一顿操作猛如虎。
顺便给大家展示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然后因为镜头难以校正,不得已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替换上先前的细菌卡片。
其中分别是两种细菌,
一种大而圆,一种细而长。
【巴斯德发现:在正常的葡萄酒里,只能看见一种又圆又大的酵母菌。在变酸的葡萄酒里,却还有另外一种又细又长的细菌。】
【巴斯德将这种又细又长的细菌,放入没有变酸的正常葡萄酒里面,于是——】
【正常葡萄酒,它变酸了。】
宫商羽的叙述声情并茂,瞬间激发起了各时空观众们的共鸣:牛掰啊!!
这是怎么发现的,这也太神奇了吧!!
扁鹊: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细菌跟医学有什么关系,但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墨子:显微镜要怎么制造呀?
宫商羽:……?
墨子你下课后来办公室找我。
【巴斯德认为,空气里存在着许多种细菌,这些细菌的生命活动会引起有机物的发酵,由此产生出各种有效的产物。】
宫商羽随手掏出一个玩偶,代表巴斯德。
玩偶怼在镜头前,随着巨手的晃动而摇摆,还搭配着一种近乎于魔性的配音——
巴斯德:发酵是酵母中的细菌造成的!
并不是之前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由化学反应造成!!
宫商羽又掏出两个玩偶,代表酒厂老板。
三个玩偶摆在一起。
巴斯德又被怼到镜头前。
巴斯德:只要将酿好的葡萄酒,放在接近50℃的温度下,加热并密封——
葡萄酒就不会变酸啦!!!
酿酒厂的老板们:?!
真的假的?!我们不信!!
然后巴斯德跑到酒厂里面做示范,先是将几瓶葡萄酒分为两组,一组加热一组不加热。
宫商羽充当旁白:几个月后。
巴斯德当众开瓶品尝,那些加热过的葡萄酒依旧酒味芳醇,而没有加热过的则是都酸了。
酒厂老板:牙都酸软了。
看来,巴斯德说的是真的!!!
各时空里,诸位历史人物们看着天幕上的魔性表演,觉得津津有味。
原来只要将酿好的葡萄酒,放在接近50℃的温度下,加热并密封,葡萄酒就不会变酸!
但是这跟医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扁鹊:_(:_」∠)_
只见天幕里的三个玩偶被撤下,而宫商羽也一本正经地拿起了讲稿,气定神闲道——
【其实,在空气里存在着人与动物的病原菌,它们会引起各种疾病。】
【1863年,巴斯德提出巴氏灭菌法。采用不太高的温度,加热杀死微生物。直到现在,我们还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食用牛奶的保鲜。】
【1877年,巴斯德提出细菌学理论。】
【在这期间,巴斯德还研究出鸡霍乱、炭疽、猪丹毒的菌苗,奠定了免疫学的基础。 】
扁鹊一听,大为震撼。
细菌、病原菌,引起各种疾病?原来是这样!
看来,除了维生素的缺乏可能会引起疾病之外,这些暴露在空气里的细菌——
也会让人生病!!
扁鹊更加期待了,因为这些后世的学说,跟他的认知完全不一样,非常值得参考。
他越来越好奇,除了维生素缺乏、细菌感染之外,还有什么条件会引起疾病?
往后将近百年的另一时空里。
秦始皇立于高台之上,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秦始皇:补充维生素的同时,还要远离细菌,或者说远离病原菌,是这样吗?
菌苗?免疫学?
79/88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