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觉得,自己的膝盖仿佛中了一箭。
——现在的人,年龄刚到五十,不过半百,动作就都已经衰弱无力了。
但是朕竟然都没能活到五十啊!
朕还没半百,直接就挂了啊!!
西汉时期,汉武帝的面上,也难掩羡慕之情,他也已经知道自己的寿数了——
六十九!!
比秦始皇多活了二十年!!
但是上古时期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吗?
动作还不显衰老迟钝!!
汉武帝扭头向霍去病感慨道:“你说两千年后的人,得多么地长寿啊,羡煞朕了。”
上古时期,寿命已经超过百岁。
后世的人几番研究,掌握各种养生之道,再超过上古时期,那还不得活几百岁?
霍去病:陛下,我霍去病。
汉武帝:啊,怎么了?
霍去病:我霍去病。
汉武帝:……!!!
对不起,在你这个二十几岁就狗带了的人面前感慨这个,好像确实不太好!!
汉武帝安慰道:“没关系,我们尽力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再多多养生试试。”
其实他心里也是蛮忧虑的。
霍去病不能死!!!
汉武帝拉起他的手:“不慌,我们一起学习后世的知识,科学养生、健康长寿!”
霍去病:“……”
为什么好像有点起鸡皮疙瘩了。
霍去病一言难尽地看着天幕,他的寿命加上秦始皇的寿命,才差不多抵上汉武帝的寿命。
陛下,这样看的话,您还挺长寿的了。
他们望向天幕,只见岐伯缓缓开口。
岐伯回答黄帝说:
“上古时期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
“他们调和养生的办法,达到正确的标准。”
“他们饮食节制、作息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
“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世。”
春秋战国时期。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人,他们这批寻仙问药小分队,顿时亮了眼睛。
好呀!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法乎上古,也比寻仙问药、炼丹好啊!
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错不错。
齐威王:邹忌,快记下来!
邹忌:一直有在记!!
他们纷纷有些兴奋起来,如果按照这些方法来养生,就能像上古之人那样长寿吗?
相比之下,他们对后世两千余年之后的养生方法、健康长寿,益发地期待了!
他们后世之人,那得多么长寿啊!
大秦之际。
秦始皇忽然看见一条荧光闪闪的弹幕,晃晃悠悠,从天空自右向左缓缓地飘过。
[楚庄王:听说你有三十三个子女,啧啧,要注意节制啊政。@秦始皇 ]
紧接着,又有一条弹幕。
[吴王夫差:划重点,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秦始皇 ]
嬴政:“……”
他脸色一黑,但偏偏他们秦国的历代国君、他的各位先祖们,还十分好心地劝他。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当然也有后面的那些。跟楚庄王、吴王夫差等人的调侃混合在一起,竟一时没法发作。
嬴政:黑线、一脸黑线。
光幕之上,岐伯继续往下说道: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作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
“醉酒入房,恣情纵欲、竭其精、耗散其真,不知道持满,不善于统驭精神。”
“如此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沉溺于人生在世时的快乐,起居作息毫无规律。”
“所以,到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弹幕里,气氛颇为活跃。但在一些时空里,许多人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苍穹之上,AI模拟出的黄帝点点头。
听得岐伯继续往下说道——
“上古的圣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都要说到应当及时避开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
“心要清净安闲、恬淡虚无,摒弃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
“如此一来,疾病就无从发生了。”
“上古之人,之所以能超过百岁的年龄而动作不显衰老,正是由于他们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话音落下,岐伯的光影缓缓消失。
紧接着,黄帝站了出来,站在光幕的正中间。
【谢谢岐伯的发言,我们先从《黄帝内经》说说古代的养生之道。】
【所谓的养生,就是用调养之法以求体健长生,保养身心,以求健康长寿。】
【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养性等。】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十分注意养生之道。先秦的典籍之中,如《庄子》《荀子》《孟子》均有“养生”一词。】
战国时期,庄子、荀子、孟子等人看向天幕。
只见天幕上列出几行水墨文字信息。
《庄子·养生主》有言:“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达生》有言:“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荀子·儒效》有言:“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道家:养生还得看我们庄子啊。
孟子:???
等了半天,也没能等到《孟子》的孟子。
心态崩了。
作者有话说:
《黄帝内经》《庄子》《荀子》等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沙 1瓶
第87章 科学养生,健康长寿2
战国时期, 惠施与庄周一起坐在家门口的地上看天幕,碧空飘过一些道家子弟的弹幕。
那些都是对庄周的赞美与颂扬。
惠施:有一说一。
我觉得,庄周你在后世的名气还挺大的。
庄周安慰道:“没事没事, 你不也因为我而出名了吗?就比如惠子相梁的故事。”
惠施:“……”庄周你有病吧!
庄周继续安慰:“再比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惠子大瓠之种……”
你看,你惠施也是家喻户晓的嘛!
惠施撸起袖子, 想揍人:“你看看你在文章里面都写了些啥!有你这样的吗!”
你说说那惠子相梁。
我在魏国大梁为相,你过来找我玩, 我派人找你罢了, 怎么反倒变成害怕你取代我了!
庄周:诶?这样吗!
你居然是因为想见我而派人在国都里搜了三天三夜的吗!惠施我真的感动极了!
惠施:“……”输给你了。
在他们交谈之间,天幕上的文字画面已经翻了一页, 依然缓缓显露出一些字迹。
《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 衽席之上, 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当这句文字徐徐显露出来的时候, 同样在战国时期的孟子, 顿时心肌梗塞起来。
——又是庄周?!
这时候孟子正游于齐国, 受到齐宣王的礼遇。
然而, 孟子给齐宣王的进言很多, 但却并未见用。他只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
孟子的效法先王、实行仁政,以及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等等——
完全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啊!
齐宣王:恕寡人直言。
寡人觉得孟子有点守旧术、不知世务了。
当他们看见天幕上《庄子》关于养生的字句之时, 齐宣王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齐宣王:要不我们还是去请一请庄子吧!
孟子:“……”
摔!!这玩意儿能让你富国强兵吗?!
齐宣王:不不不, 寻仙问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 这是我们齐国的传统。
孟子:????
孟子:再!见!
把孟子气走以后——
齐宣王立刻召来钟无艳:“听说庄周娶妻钟离氏, 你跟庄周之妻有亲缘关系吗?”
钟无艳:“???”
啊对,我是叫钟离春来着。
在另外一个时空里。
吕不韦侍立在秦王政的左右,这一次的吕不韦谨小慎微,丝毫不敢僭越。
他们看见天幕之上,缓缓显露出——
《吕氏春秋·先己》:“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吕不韦:“!”这天幕还有吕氏春秋呢?!
秦王政:您还写过这东西?
吕不韦听了嬴政的话,额头直冒冷汗,谨言慎行道:“这是臣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
秦王政不语,只是细细揣摩着天幕的字句。
他现在虽然年轻,但却也知道自己的寿命并不长久,甚至死得算是比较早(汗)
秦王政:养生,从现在开始!
越早开始,他改变命运的机会越大!
秦王政缄默着,凝视着远方的穹宇,上面又紧接着显露出余下的水墨风格的文字。
[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晋]葛洪《抱朴子》:“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
秦始皇一路看下来,若有所思。
从先前的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到庄子、嵇康、葛洪等人之言,这些大多都是对生活方式的要求。
还强调一些精神、心态等等。
秦始皇:总而言之,听起来好像比什么炼丹、吃硫黄、水银之类的,靠谱很多了。
西汉,刘彻忽略掉那些“三国魏”“晋”等语,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正确养生上面了。
他拍拍霍去病的肩膀:“你看,我们先做好日常生活的养生,肯定能活下去的。”
霍去病:“……”
那啥,不是说我是病毒感染吗!!
【除了这些,在我们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也有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我们中国传统的养生学术,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形神合一、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等为基础理论,提出要养正却邪、协调阴阳等等。它是一门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延缓衰老的到来、争取健康长寿的学问。】
【古代养生的方法甚多,养生之道经验丰富,不同的时代,方法又各有侧重。从起居饮食、锻炼身体、精神修养,到食养药养、甚至有过服食炼丹,直到利用各种技术进行养生,譬如气功、按摩、针灸等等。】
万里无云的碧空之中,天幕上光芒乍现,逐一显现出一些玄而又玄的图片。
它们象征着古代的天人相应、协调阴阳、形神合一、脏腑经络、健康长寿等等。
在某个无人知晓之境,老子平静地注视天幕。
老子笑而不言。
庄子躺在家门口没个正形,悠闲自在地看着天幕的这些直播,心中也无波澜。
汉武帝听见那一句“服食炼丹”,心内一僵,面容微动,却也不露声色地看下去。
所谓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长生可以有多长?
后世之人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有没有几百岁那么多?像是彭祖那样?或者是上千岁?
因为这一期的内容是视频,而不是可以与up主互动的直播,所以刘彻还没有获得答案。
刘彻:不慌,他们百岁肯定没问题吧!
在战国时期。
秦武王近水楼台,向扁鹊请教:“听说先生可以复活死人,那长寿之事定然不在话下了。”
“食养药养、按摩针灸——”
“这也是您所擅长的吧!!!”
扁鹊连连摇头:“没有,没有的事。”
别胡说啊!我真的没有复活死人的医术啊!除非那个人只是看起来死了、实际上并没有死!
某地,虢国太子打了个喷嚏。
与他们非常接近的另一个时空里,同在战国时期的魏惠王,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
寡人是不是做错了一些事情呢?
不然凭借寡人屡破强秦、威服赵韩的实力,这天下,最后为什么会是秦国的呢?
魏惠王:是寡人活得不够久吗?
昔日扁鹊给齐桓侯说他有病,齐桓侯非说自己“寡人无疾”,最后死翘翘了。
扁鹊于是离开临淄,来到了他们魏国的都城大梁,当时也曾见过魏惠王。
魏惠王:寡人应该把扁鹊留下的!
谁知道扁鹊离开之后,竟然去往了秦国的咸阳!还有之前的商鞅,也跑去咸阳了!
扁鹊:不我只是在各国跑来跑去而已。
曾经在魏国、秦国来来回回,几番折返、逗留行医的扁鹊,竖起了大拇指。
魏惠王还在emo:还有庄周,没想到庄周竟然这么牛掰,在后世竟然那么有名!
82/88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