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将来。
不仅仅是那些诸侯国君、皇帝、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平民百姓们很可能也可以建立起这样多种多样、富有营养的饮食方式。
前提是,他们春秋战国时代,依然保持着眼下这般的平静,尽可能地避免战争。
许行有些忧心忡忡地看着光幕,这些时日因为天幕的关系,各国之间的摩擦与战争都减少了非常多,但未来的情形如何却无法预测。
但愿可以风平浪静下去。
秦国,夏无且郑重地将天幕的准则一一记录下来,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各种各样的奶制品也不能少,还要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坚果也要记得……
嬴政也在透过天窗看夜空里的光幕。
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看来这些是为何需要“食物多样”的关键。
他静默无言,听着耳畔光屏传来的声音。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春秋末期,某位商圣正在养鱼。
被后世人尊称为商圣、经商始祖的范蠡,此刻正坐在鱼塘旁边,穿戴蓑衣斗笠。
天地间的雨点淅沥地落着。
落在他的蓑衣斗笠上,落在鱼塘的水面,轻飞溅起点点的水花,又荡出阵阵的涟漪。
范蠡兴致一来,决定将这些也写入他的《养鱼经》中去,作为一个附属的部分。
鱼,是很有营养的!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
后世:陶朱公你是认真的吗:D
你确定要写进去吗!!
范蠡的手中还有一支毛笔、一本泛黄的空白小本子,纸张的边缘,已经微微卷起。
从表面上看,雨中人一身蓑衣斗笠,他手里的纸张,在飞溅的雨水下微微沾湿。
他在烟雨之中,在林木、清浅的水塘之畔。
他在这天地之间,已经组成了茫茫天地的一部分、深沉而渺远的意境的一部分。
实际上,范蠡虽然手握纸笔。
但他的面前却竖立着一道小型的虚拟光屏,岿然不动,丝毫不受天地雨水的影响。
虚拟的随身光屏清晰可见。
这会儿显示的是一个对话框,范蠡正在将天幕直播的内容,语音输入发给自己。
恰在此时,一位绝色女子从烟雨中来。
西施撑着一把伞走到范蠡的身边,无声地在范蠡的身旁坐下。
范蠡与西施相视一笑,旋即依旧看着天幕。
战国时期,宋国。
庄周漫不经心地看着天幕,随性乱语: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每周吃两次,能吃一辈子。化而为鸟,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
惠施:“……”
庄周你给我正常一点。
“对了。魏王请我回去,他还说让我带上你,你去不去?”惠施故作镇淡定地问道。
他明知,魏惠王是为了得到庄周罢了!
天幕这会儿讲养生,好家伙,魏惠王马上给他惠施发消息,来问他宋国老乡庄周的情况。
惠施心中,颇为郁闷。
庄周气定神闲地打了个哈欠:“他不是把你驱逐出魏国了吗?你还回去?”
见惠施不说话,庄周又问道:“张仪呢?魏王有没有诚意啊,他选你还是选张仪?”
惠施沉默了一会儿。
“张仪已经跑了,被秦国挖墙脚了。”
庄周:“……”
张仪已经离开魏国,去秦惠文王那里了?
好吧,反正我不去魏国。
庄周缄默了片刻,轻声:“要我说,你如果非要找一个地方,那还不如也去秦国。”
惠施闻言一怔,思考了一下事情的可行性。
惠施:不!我不要去秦国!
我不要见到张仪!
张仪那家伙,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两为秦相,给秦国带来了不少好处。
我再去秦国的话,哪里有立足之地啊!
惠施:恨不得去找刘邦!!
庄周:?你要去野马尘埃里面找吗?
惠施一团乱。
看了眼对话框里魏惠王的消息,已读不回。
惠施:庄子,我们还是养生吧。
庄周冷不丁看惠施这么个神情,还叫他庄子,一言难尽地只好抬头望天。
天幕之上,历史up主正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
【准则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屈原: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酎饮尽欢,乐先故些!
嗯?一天饮酒不宜超过15g?
如此换算过来的话……居然这么少的吗?
屈原一口酒,不知该吞还是吐。
等等,这所谓的“酒精量”,跟酒不是同一种东西吧?!
反式脂肪酸又是什么东西啊?
燕昭王:你们看吧,清淡饮食、清心寡欲。
寡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不错的。
虽然不能成仙,但养生还是挺好的。
战国时期,栎阳。
嬴渠梁正在与商鞅一起,准备对“酒”采取禁御、重征的限制政策。
这也是商鞅变法的一部分。
然而在春秋战国,譬如东方六国都不禁酒了,对于酒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一般采取放任政策。
非但是君主们嗜酒而甘之。
连一般的平民百姓,也普遍地在饮酒。
众人闻天幕之言皆惊:喝酒有限制?!
十五克是多少啊?
那什么,谁快来换算一下啊!
秦始皇、汉武帝等人,着眼于清淡饮食等字句之上。
竟然要少盐、少油、少糖。
他们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看错了。这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众人陷入了沉思,尤其是一些喜欢大鱼大肉的君主们,闻听天幕之言都微微一怔。
竟然……是这样吗?!
看来我们的饮食方式,也要改一改了!
秦武王:还以为维生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等等,这些营养物质要多多益善呢。
扁鹊,你怎么看?
至于在同一些位面,正在观看天幕的贫民百姓们。
好的,反正我们也吃不起。
虽说如此。
但他们尽管不能天天吃、顿顿吃,可是如今的生活水平,比起以往却也是大大地提高了……
作者有话说: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庄子》《九歌》《招魂》《史记》等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柱佳银、温黎允 10瓶;假烟 1瓶
第91章 科学养生,健康长寿6
【准则六:规律进餐, 足量饮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 每天吃早餐。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 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 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当光幕的直播, 讲述到这里的时候,各时空里的古人, 纷纷觉得有些口渴起来。
看这碧空之中的示意图, 显示着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及其对应的“应喝水量”。
居然, 每天要喝这么多水的吗?!
部分人已经陷入了沉思,喝这么多水,这跟我们大夫说的好像有点不一样啊?
那我们听谁的??!
天幕之上, 以扁鹊为首的医学讨论群里, 顿时因为这“每日喝水量”而炸开了锅。
消息、弹幕, 满天飞。
不管怎样, 还是有很多人认为, 喝水量的多少应当结合自身的体质,以及脾胃的受纳功能。
如此方得决定。
像是水液的代谢, 涉及脾、胃、肺、肾等诸多脏腑,功能协调, 则调节水液运行。
合理适当地喝水, 确实能补充人体对于水液的需求, 也可以协调脏腑的功能。
不过,如果过度饮水,也可能会对人的脏腑造成负担,不利于水液的代谢、吸收。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宜大量喝水的体质。
比如气虚、阳虚、痰湿体质。
这些体质的人,机体脾阳亏虚、气化失常,津液不能有效吸收、代谢。
倘若大量饮水,可能会出现胃脘胀满、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医学讨论群:99+
虽然是在天幕直播进行时,但春秋战国加上秦汉之际的人很多,你一言我一语——
很快就把聊天群、苍穹弹幕,
尽皆填满了。
他们对天幕直播具有相当程度的信赖,相信这些说法,但也同样会思考、会辩证看待。
毕竟,事物与学问在发展中有起有伏。
正如他们可能有些东西比不得上古时代,两千余年后的世界,也未必全然是正确的。
不过,关于“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1700ml”“成年女性1500ml”的后世饮水量标准——
依然,被大家记录进书籍中去。
同样地,有人觉得这喝水量多了,也有人觉得它少了,因为大家的状况不尽相同。
至于这“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也被各时空记录在册。
黔首:饮料是什么?无所谓,我会喝白水!
某一时空的天幕之下。
秦始皇气定神闲地饮了一口茶,他看向天幕的视线里,沉静中带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灼热。
其实这“养生之术”,他期待已久。
没有仙丹、没有灵药,没有蓬莱、方丈、瀛洲的仙人,没有引路与指点。
唯有在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这些,听起来倒是挺容易的。
秦始皇:不错!
朕觉得离“健康长寿”又更近了一步!
另一个时空里。
汉武帝也不约而同地,端杯喝了一口茶水,继而一脸兴致盎然,看着迢遥碧空。
仔细想,这些“准则”都不难!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
现在天幕讲述的要点,已经过了大半。
如果直播的后面,依然是这种程度的要点,没有出现什么过于离谱的条件——
汉武帝:那朕长生有望啊!!
几百岁!!!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几百岁!!
我们要得不多,跟彭祖差不多就行!
随后,天幕上的历史up主,快速地讲完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的最后两条准则——
【准则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准则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汉武帝眨巴眨巴眼睛,这“会看标签”是什么意思?学会……阅读食品标签?
他的视线往旁边一扫,便看见一些不曾见过的“食物”,仿佛是用什么给“包装”起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预包装食品?
等等,你们后世的食物都是这样保存的吗?
秦始皇于另一位面,同样凝视着天幕上这些罐头食品、袋装食品,沉默片刻。
上面写的“保质期18个月”“保质期3年”——
是、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秦皇汉武:“……”
不会吧!你们食物还能保存那么久啊!
看起来,还是相当普遍存在的!
他们分别与周围人相视一眼,回想起自己时代的保存食物的技术,顿时觉得后世技术很香。
不仅仅是一些令他们意想不到的食物,居然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保存得十分长久。
而且,还非常方便、快捷!!
你们看!上面还写着“开袋即食”啊!
按照天幕所说的,这些保存食物的方式,在后世的世界里,应该是极为常见的了!
要不怎么说“合理选择”呢!这都是后世在日常生活里面,就可以自由选择的!
尽管天幕说需要“选择新鲜的食物”,推荐人们“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
然而,秦皇汉武、先秦霸主、诸侯国君们,内心早已在发展“预包装食品”上面策马奔腾了。
这很不错!好学!抄过来!!!
85/88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