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一他们知道他们要搬家后,乖乖收拾东西跟着东家去了新宅子,留下店里上个月新请的员工照看店铺,从明天开始便是这个员工住在后院的房间里看店,木西明天会把之前给店铺里买的双人大木床从家里搬过来一张。
安排好木一他们后,木西莫名觉得他像是一个无情的掏钱机器,是一个冤大头。养木一他们完全就是在养儿子,不仅要给他们买床、买衣服、管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掏钱请人教他们读书、不管他们看那间小店铺看得怎么样,每月还要给他们月俸,现在更是买了宅子让他们先自己和温哥儿一步搬进去,还特意请了下人伺候他们。
他哪里像是一个东家,明明就是一个钱多人傻的大冤种。
第二天,木西将拆卸成零件的大木床运到小店铺,又去了其他两个店铺查看生意,看了最近两个月的账本。确定店铺里没有大问题后,木西继续回到村子当甩手掌柜,只偶尔来一趟镇上。
比起镇上,他还是更喜欢背靠大山的木家村那个家,空气清新又灵力充沛。
***
进入十月份,天气越来越冷,以往这个时候隔三差五便会下一场雨,但自从入了秋却只下了两场毛毛细雨,刚湿了地表雨便停了。
大家都说今年是最近几年之中雨水最少的一年,春季雨水少,夏季雨水少,没想到到了秋天,雨水依旧少,村口小河里的水也变少了。
雨水少,庄稼不能好好生长,说不定明年的收成会少,村民们靠天吃饭,都担心老天爷不赏脸让他们明年饿肚子。
长时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已经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木文作为村长操心着一村子的事情,虽说木家村有了工坊,村民们不再只依靠地里的收成过日子,但是粮食是村民们过日子的根本,在旱田因为干旱少雨而出现干裂情况、水田里的水稻根部也因为干旱露出水面后,木文便和小河流经的三个村子的村长商量大家一起引河水灌溉农田。
在三个村子的村长的同意后,木家村和周围三个村子的村民在十月十八号这一天引河水灌溉农田。
木西跟着村里人挑了五天的河水,和大伯、木南和木中一起将自家和大伯家的旱田全部浇了一遍,又在每亩水田里倒了五六桶河水。因为河水被村民们大量地使用,河水的水位线也降低了一大半,原本可以没过成年汉子胸部的水位也只能没过成年汉子的膝盖。
村民们都担心河水会被用光,在浇过地后,四个村子的村长便组织村民们将河底挖深、拓宽,努力让河水的干涸程度慢一些,同时限制村民们的日常用水量。
“这可怎么办啊?平常洗衣做饭需要从河里挑水,现在浇地也要从河里挑水,老天爷一直不下雨,河里的水迟早要被我们用光。”
“唉,原本咱们村子里规定早上和晚上可以从河里挑水,现在村子里只允许早上挑水,一家只能挑五桶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天上一直不下雨,河里的水也有限,哪是咱们说用多少就用多少的。”
“……”
“唉……”
“……”
诸如此类的讨论和哀叹在村子里经常可以听到,吃的水不够用经常有人偷偷在半夜去河边挑水,也有人去木西家、许家或村长家挑水,水井的深度挖得比河水深,大家都想着水井里的水不会轻易用光。
木西虽然不喜欢家里有陌生人,但是他也知道如今天上不下雨,村民们吃水困难,村里又只有自己家、大伯家和大壮家里有水井,因此每次有村民们拎着水桶想要上门挑水,木西都会让人进门。
“木西,咱们养殖场里的水也不多了,现在只能从竹管里流出手指粗细的水流,说不定哪一天就流不出来了。”
温乔和木西一边打包着今年下半年收集到的鸭绒和鹅绒,一边和木西说着养殖场里家禽的吃水问题。上半年收集到的鸭绒和鹅绒,木西已经托赵凉运走了,最近赵凉便会让人将这批鸭绒和鹅绒运走。
“那也没有办法,咱们现在只能尽量减少养殖场的用水。”木西虽然担心,但环境如此,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好在咱们家还有你那宝贝儿仙境里的泉水,总不用担心没有水吃,只是等河里的水见底,水井也干了,不知道百姓们的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应该到不了那一步,说不定马上就会下雨了。”木西也只能拿这种宽慰温哥儿。
“但愿吧。”
村民们一直盼望着下午,但是事与愿违,直到入了冬,天上仍然没有落下一滴雨。
寒风凛冽,吹得人骨头疼,温哥儿将自家留下的五十斤鸭绒各分给大伯一家和宝哥儿家里十五斤,他想着之前给家里做了三床羽绒被、给自己和木西各做了两件冬衣,便不打算再做被子,而是拿出一部分鸭绒给他和木西各做了一件厚冬衣,又给木东和乐哥儿的孩子冬瓜做了两床小被子和两套连体冬衣,最后用剩下的十三鸭绒给木一他们每人做了两件冬衣。
小十一他们拿到东西都很高兴,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小东家待他们更好的人了,高兴地跑回房间换衣服。
木西看了一眼他们一群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叹气,养孩子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只听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便听得他头脑发胀。木西收回放在温哥儿和小十一他们身上的目光,低头看着手里的账本,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镇上很多住户都愿意去“大鱼大虾火锅铺”吃锅子,最近“大鱼大虾火锅铺”的生意愈发火爆,铺子里也赚了不少钱。只除了因为天气寒冷,蔬菜的价格比以往贵了一些,铺子里每月的开销也比以往多了一两银子。
木西将每间铺子的账本看完以后忽然发现周围静悄悄的,问过下人才知道温哥儿带着小十一他们和下人去街上置办过冬的东西去了。
木西和温乔打算今年还在乡下过年,木西猜测温哥儿这次出门东西是想一次性将宅子里和自家过冬的物品全部置办好,之后尽量减少冬天顶着寒风来镇上的次数。
温哥儿带着人出门了,木西想着自己在家也没有事情做,索性出门去铺子里转一转。木西将自家在镇上的三间铺子逛过一遍没有发现问题后便准备回宅子里等温哥儿他们回家,刚走了没几步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抬头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过去,发现赵凉和许久未见的冯安正在火锅铺二楼某个包厢的窗口冲他挥手。
木西听到两人招呼他上楼说话,虽然不明白赵凉和冯安怎么会有交集,但还是抬脚拐进了自家火锅铺子。
上了二楼进到赵凉和冯安所在的包厢里,木西看到包厢里还有其他人,有几位是相熟的商人。木西一一和他们打过招呼,寒暄几句,走到冲他招手的冯安身边坐下,位置与赵凉挨着。
木西坐在座位上听周围人说话,渐渐知道今天这饭局是商人们为冯安设的,听说冯安跟着冯父外出这段时间有了大机遇,不知道搭上了谁,冯家父子居然开始做起贩盐的生意,最近镇上新开的盐铺子便是冯家开的。木西和满脸带笑的赵凉对视一眼,惊叹冯家父子攀上的那个主子实力强劲又胆大包天,居然敢把以往官方把持的贩盐资格交到私人手中,不管心中怎么想,木西也和其他人一样恭维起冯安。
饭局散场后,冯安喝得烂醉如泥,被冯家下人扶着出了店铺,其他商人也各自离开,包厢里只剩下赵凉和木西两个人。
原本还满脸醉意的赵凉见无关人都离开以后也不再装出喝醉的模样,开口和木西解释说最近自家主子和冯安那边的主子正斗得激烈,估计明年春上便会有结果,自家主子有九成九的希望可以得到想要的位置,又说腊肠味道很好,葡萄酒的味道也不错,木西说用鸭绒和鹅绒做冬衣的方法更是很好,今年将士们已经穿上了鸭鹅绒做成的冬衣,防寒效果不错,主子很高兴,答应等到坐上那个位置会好好嘉奖木西一番,说不定木西马上就会成为皇商。
木西对于赵凉口中的嘉奖不置可否,赵凉主子的话在他这里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不到兑现承诺的那一天,他不会相信上位者的随口承诺。
离开前,木西让赵凉提醒他主子小心今年会发生灾害,让他主子早做准备。今年的天气有古怪,难保不会有灾难出现。木西担心会出事,早在入冬时便撺掇着大伯一家和大壮家,和自家一样在家里屯了上千斤的木炭和木柴、又磨了两大缸的精细白面、各买了两百斤精米和糙米,又和温哥儿一起买了一百斤白菜和萝卜做成酸菜和榨菜,以备不时之需。
木西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发生灾害,但他在末世摸爬滚打多年,对危险有自己的预感方式,他宁愿提前做准备,即使是虚惊一场,也好过灾难来临时被打得措手不及。他和温哥儿决定今年没事便窝在家里猫冬,没事少外出,打算等到腊月十五便关了镇上的铺子,让铺子里的人拿着年礼和月俸回家。
赵凉知道今年天气古怪,虽然觉得不会有灾害,但还是答应把他说的话递到主子手里,让主子自行决定是否要提前准备防灾的事情。
第108章
天气越来越冷,百姓们也逐渐意识到今年冬天的天气很不一样,自从入了冬,天气总是阴沉沉的,很少有出太阳的晴天。
阴历十一月初十,百姓们早上起来看到天上厚云遮日,猜想又是一个不见太阳的阴天,叹气过后便像以往一样开始一天的忙碌。
可到了中午,忽然寒风大作,刮得人遍体生寒,即使是穿着厚羽绒冬衣的木西和温乔也感到了一丝冷意。
木西直起身看着矮屋上被寒风吹得乱飞的茅草皱眉,“这天气不对劲,咱们赶紧把这些家禽赶进屋子里。”
温乔几人感受着周围骤然降低的气温,心中惴惴不安,连忙把刚放出来没多久的鸡鸭鹅又赶进矮屋,在屋子里铺上厚厚的稻草,放上关上门。
木西让喜哥儿他们几人分别去通知大伯一家、许壮一家和张力一家做好养殖场里的保暖,温哥儿负责帮他递稻草和木板,他踩着梯子在每个矮屋房顶都挨个补稻草并且用竹木板压着以防寒风将稻草吹落。
木西刚在大黑它们的狗窝里塞了满满当当的稻草,挂上挡风的厚帘子,天上便开始飘落鹅毛雪花,气温也变低许多,呼一口气便会带着白白的热气。
去大伯家里和许壮家传话的人回来后,木西和温乔让他们今天早早回家,明天吃过早饭再来养殖场干活。喜哥儿几人离开没多久,木西和温乔看见许叔和许壮父子俩各推一车稻草往养猪场的方向走,木南和木北兄弟俩也推了一车子稻草跟在后面,想来是要给养殖场里的鸡鸭鹅多垫些稻草保暖。
木西和温乔帮着两位堂弟在矮屋里垫上稻草,四人又一起去许家养猪场帮着许家父子俩在猪棚四周挂上厚厚的草帘子,之前刚入冬时许家人便给猪棚做了保暖,但看今天天上飘雪,气温骤降,担心养猪场里的猪会受冻,便准备在猪棚四周再挂一层草帘子。
自从开了养猪场,许家人担心自家养的猪被人偷走,便在养猪场养了三只大狗看门,又搭了一间小木屋,平时许父会住在木屋里看场子。众人给猪棚挂上草帘子后,又把车上剩下的草帘子全部挂在了许父平时住的小木屋四周,又在房顶上铺了两层。
做完这些,众人各自回家。
……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人措手不及,看着天上厚重的云彩,村民们的心情都有些沉重,纷纷抱着稻草去自家菜地里盖菜,以防地里的菜因为这场大雪而冻烂。
木西和温乔拿着稻草将自家菜地和后院种的菜盖上,便坐在屋檐下看着大片大片的雪花“簌簌”往下落,手边的折叠小方桌上放着煮好的红糖姜茶,脚边放着炭盆。
“不知道这场大雪会下到什么时候?以往这个时候还没有到下雪的时候,今年的天气真奇怪。”温乔看着不到半个时辰已经白花花一片的院子,有些担忧地开口。
“谁知道呢,看这个势头,说不定会下个三天三夜。”木西的神色轻松,家里和镇上宅子里过冬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即使下个三天三夜也不会对他们有影响。
“真要是下那么久,从村子里去镇上的路说不定会更难走,镇上的东西也会涨价,不知道那些家里没来得及置办过冬东西的人家要怎么办。”
“别的村子的村民如何咱们不知道,想来咱们木家村的家家户户应该有足够的钱财买东西过冬。”
木家村的村民可以去工坊做工拿工钱,水田里的鱼虾也可以卖给木西,从自家鸭子和大鹅身上收集到的鸭绒和鹅绒也可以卖掉换钱,家里种有药材的人也可以从赵家医馆手中赚钱,怎么样日子都不会比其他村子的人过得差。
想到村子里如今隔三差五便有人买肉吃,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温乔心中的担忧消散许多。
“你说得对,村里人手里有钱,也能过个好年了。喜哥儿前几天还和我说他如今手头有了些许积蓄,等到明年春上他家也请人盖房子,盖三间青砖大瓦房。”
“挺不错的,他在养殖场做工每月拿工钱,家里又养了几头猪,等把猪卖了又是一笔钱,盖五间青砖大瓦房也有钱盖。”
“喜哥儿也说今年的日子好过多了。”温哥儿想起喜哥儿每天动力满满的样子,也替他高兴。
“我听说他弟弟今年秋收结束去大伯那里划了一亩荒地,说要做生意?”
“是啊。”温乔笑着点头,“喜哥儿之前和我抱怨说他弟弟知道蚯蚓可以晒干卖给医馆后,整天在家闹着要养蚯蚓赚钱,把鸡粪、猪粪什么的全搅和在一起,把家里院子弄得腌臜得不得了。喜哥儿实在受不了他弟弟在家里折腾那些东西,索性便同意他弟弟找一块荒地专门养蚯蚓。”
“他弟弟还挺有想法的。”
“是呀,他弟弟知道自己年龄小做不了其他赚钱的事情,又不想让喜哥儿这个哥哥养着他,就想着养些蚯蚓卖钱。听喜哥儿说他弟弟在村里雇了两个和他弟弟关系好的朋友干活,每月给那两个人一百文钱。喜哥儿本来以为他弟弟养蚯蚓这事成不了,没想到上个月他弟弟交给他三两银子,他弟弟说是把蚯蚓割开洗干净又晒干后卖到镇上的赵氏医馆赚到的钱,赵氏医馆按照五十文一斤的价格收的。”
“喜哥儿家里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温乔为喜哥儿感到高兴,喜哥儿终于苦尽甘来了。
“挺好的,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
“是啊,会越来越好的。”
村里人也都这样想,以往遇到这种天气,一家子为了省柴火过冬只能躺在床上裹着被子御寒,今年大家都或多或少赚了钱,手头宽裕,吃的、用的、穿的都备了一些,以往觉得难捱的冬天也变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大家子围着火炉烤地瓜说说笑笑,还有心情欣赏外面的雪景。
85/92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