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连下七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积雪到达人的腿根处,如果不是木西每天早中晚三次清理自家房顶和养殖场屋顶的积雪,家里的房子和养殖场的矮屋怕不是早就被积雪压塌了。
大雪刚停了两天,到了第三天下午,天上又开始飘起雪花。
看着厚重的积雪,村民们也开始担心起会出现雪灾,担忧地里明年的收成。
木西、温乔、许壮、宝哥儿和木北聚在一起,商量着今天中午一起家里吃锅子,几人忽然听到门外传来的敲门声。
木西打开门,看到木一和温二头发湿漉漉的站在门外,头顶散发着白茫茫的热气,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两人的身体冻得止不住地打摆子。
“下着大雪,你们两个怎么来了?”
“大东家,最近天寒,大家都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铺子里好多人都冻病了,镇上的菜价也越涨越高,我们两个人来问问两位东家的意见,看看两位东家是把店铺开着还是关了。”
“哎呀!你们赶快进来说话。”
温乔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看到木一和温二的凄惨样子,慌忙把两人拉进屋子里烤火,伸手把两人被雪花浸湿的外衣脱掉,宝哥儿给他们两人每人倒了一杯红糖姜茶。自从开始下雪那天起,木西隔三差五便会煮红糖姜茶,以防他或者温哥儿其中一个人受寒生病。
“谢谢哥哥。”
木一和温二接过杯子,小声道谢,乖乖坐在小凳子上烤着火,小口小口地喝着姜茶。
“你们两个人怎么大雪天便过来了?身上穿的衣服也太单薄了,怎么不穿我之前给你们做的厚冬衣?而且你们要过来怎么也要雇辆车子,这样顶着寒风和大雪从镇上走到村子里多累人啊,以后可不能再这样,知道吗?”温乔和宝哥儿一人拿着细棉布给两人擦头发,温乔心疼地开口。
“嗯嗯,我们知道啦。小东家给我们做的厚冬衣一不小心被我们弄脏了不能穿了。”
“天太冷啦,大家都不愿意出门,街上的人好少,店铺里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店铺里还有好多人生病了,我们两个没有找到来村子里的车子,我们知道来村子里的路就从镇上走过来问问两位东家,让两位东家给个指示。”
店铺什么时候开门,什么时候关门由木西决定,温乔不管这些事情,温乔又开口问起其他人,“你们在宅子里住得怎么样?小十一他们有生病吗?”
“除了小七和小五半夜蹬被子着了凉,小十贪玩,玩雪染了风寒,其他人都好好的,我和小二已经带他们三个去看了大夫抓了药,他们的病马上就好了。”
“唉……”温乔忍不住叹气,说到底,还是一群孩子。
木西注意到温哥儿看着自己欲言又止,猜到温哥儿又心软想让木一他们搬到家里住,他也好就近照看木一他们。木西心中叹气,错过脸,全当没有看到温哥儿的眼神,他才不要让木一他们来家里当电灯泡。
“那群下人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居然让你们受寒生病。等你们两个在家里吃过饭,休息好了,我送你们回镇上宅子,好好问问那群下人是怎么办事的。”木西顿了顿,继续开口,“既然铺子里的客人少,咱们店铺便提前一个月关门,把每人的月俸和节礼给发了。”
木一和温二乖乖低头喝着姜茶,对于大东家要去宅子里给他们撑腰的事情没有提出反对,宅子里那些人确实看他们年龄小、好拿捏,会偶尔不好好干活。
吃过饭,木西从放杂物的房间里找出雪橇车打扫干净,将缰绳套在大黑、二黑和芋头身上,让温哥儿在家里乖乖等自己,他带着木一他们两人回镇上。
到了镇上的宅子,木西发现门房空荡荡的没有人守着,宅子里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也没有人打扫,温三他们挤在一个房间里说话,炉子没有人烧,地龙也没有烧,房间里没有一点热气,而木西买下的那群下人,除了那对负责换洗衣服的婆媳和两个有拳脚功夫的汉子在做自己的本分事情,其他下人全挤在偏厅一边喝着酒吃着菜一边侃大山,时不时话语之间贬低主家和木一他们几句。
那群下人看到主家来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经被那两个看家护院的汉子用绳子捆住手脚。听到主家说要把他们发卖掉,众人吓得慌忙求饶,心里后悔他们看主子一直不在家一时松了皮。如果被重新发卖,以后谁还敢买他们。
木西充耳不闻此起彼伏的求饶声,让那位中年浣洗婆子去把人牙子找来,他要把这些阳奉阴违的狗奴才全部卖掉,一个不留。
等人牙子来了,木西干脆利落地卖掉下人,将他们身上的葡萄籽也收了回来丢进地里,暂时让浣洗婆子的婆婆负责做一日三餐,浣洗婆子除了洗衣服还负责照看木一他们,另外两个有拳脚功夫的汉子除了负责看家护院,还负责暂时充当门房。
卖掉下人后,木西去到三间铺子给每个员工发了月俸,每人的年礼以每人一百红封代替,让他们将铺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便关上铺门,没有卖完的蛋、腊肠或果酒全部放进仓库里,把易变质不宜久放的蔬菜和肉食由铺子里所有人均分后,在门口挂上歇业的牌子,到了明年正月初十再来上工。
木西回村前,把木一他们叫到跟前。
“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和我说,不要使苦肉计。苦肉计那套只对你们小东家有用,对我没用。”
木一、温二和温三他们三个年龄最大的人羞愧地低着头,他们没想到大东家一眼便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是,大东家,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
其他人看到大东家冷着脸,惴惴不安地低下头,年龄最小的小十和小十一好奇地看着大东家和哥哥他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还是和哥哥们一样乖乖闭着嘴不说话。
“嗯,下次不要再使这种小伎俩。”
“是。”
木西看着眼前这群低头耷脑的豆芽菜,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先在镇上住着,跟着马夫子学习,等临近过年,我和小东家再来接你们回村子里过年。”
“是!”
刚才还没精打采的豆芽菜瞬间有了活力,连连保证会乖乖待在镇上,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学不撒谎的乖孩子。
第109章
今年的大雪仿佛没了尽头,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下雪,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寒风呼啸像是要把人的脸割伤,滴水成冰,屋檐上的冰凌有成人手臂长,水井和河里全都结了冰,村民们只能将河面上一尺厚的冰块敲出足够容纳木桶的冰口,每天从冰洞里取水,院子里和村路上的积雪经人踩踏依旧有三四尺深,堆积在清理出的小路两旁,高度堪比院墙,可以轻易挡住人的身影,走进清理出的乡间小路像是进了迷宫。
因为大雪,村子里很多人家的房屋都被积雪压塌,吃水、洗衣服和做饭都成问题,木文作为村长经常半夜被人叫出去处理房屋倒塌伤人的事情,“无家可归”的村民被木文这个村长暂时安排在村子里的祠堂、空屋子、家中可以安排人居住的村民家里和村子里的两家工坊里。
温乔家的房子空着没有住人,也被村子里暂时征用,木文决定让村子里房屋倒塌的两户人家搬进去,人选可以由温乔和木西两个人决定。
喜哥儿家里的土房子年久失修,在第三次下大雪时被大雪压塌。温乔和喜哥儿交好,便选了喜哥儿兄弟两人和村子里另外一户名声好、家里只有老夫妻二人相依为命的人家住进自己家里,分别借给两家三十斤精细面粉、二十斤糙米和十斤精米。
家里住了人,木头很容易被发现,木西找出一个破罐子装上土给木头挪了窝,让它暂时住在和厨房挨着的杂货间,顺便把两家共有的院墙上的小门给关上了,防止自家和隔壁两家人通过小门来往让村子里的村民们说闲话。
天气寒冷,木西和温乔每天窝在家里不经常出门,偶尔会去养殖场看一眼家禽,也会去酒坊转一圈,看看最近酒坊酿造梅子酒和梅花酒的进度,两人懒得用土灶做饭,觉得用大铁锅做饭浪费柴火和清水,便直接在厨房烧起了炉子,灶上放着吃火锅的小锅子,这样可以节省木柴,清理起来也方便。
两人不知道这个冬天还要下多久的大雪,为了节省木柴,温哥儿怕冷,木西白天会在暖手炉里放上无烟木炭给他取暖,晚上屋里烧着地龙,被窝里放着牛胃做成的热水袋,即使是这样,木西和温乔准备的一屋子木柴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
进入腊月,腊月初六这一天,木西在温哥儿的催促下坐着雪橇车去镇上将木一他们全都接到了乡下家里,他给马夫子结了月钱,让他明年正月十六再来家里给木一他们上课。好不容易来一次镇上,木西采购了一大批东西,顺便提前给赵凉和小方掌柜这些关系好的人家送了年礼,以防大雪封村之后他来不及给他们挨个送年礼。
赵凉看到木西上门,拉着他讲了许久的话。
赵凉不相信今年会发生灾害,但还是将木西的告诫用书信的方式传达到主子手里,主子那边虽然也将信将疑,但想着提前准备也没有害处。
后来,主子顶着各处的压力屡次上书劝告皇上早做防范灾害的准备,皇上最终听了他们主子的话,让朝廷各部和各位地方官员为未知的灾害早做准备,没想到突如其来的大雪印证了木西的话。
因为朝廷各处早已对灾害一事做了准备,因此各地虽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雪灾,当地官员及时对雪灾作出反应,各地损失不大不小,赵凉主子在百姓和朝廷官员心中的形象和名望也更上一层楼。
“木兄弟,你这次可是帮了大忙了。如果不是你劝我们早做准备,今年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遭殃,我主子也不会狠狠压了其他兄弟一头,得到龙椅上那位的看重和赏赐。”
“这也没什么,我也是听我们村的老人家讲的。村里的老人家和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对看天气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我也只不过是把他们的话讲给你听,想着即使今年不会出现灾害,早做防范也不会出错。”木西不愿意赵良和他的主子一伙人把功劳按在自己的头上,笑着开口解释。
“不管怎么样,木兄弟,没有你,我们也不会想着早做准备,你在这其中的功劳绝对不会小。我主子托我给你带句话,等到他坐上那个位置,他肯定会好好嘉奖你。你想要的东西,他一定会让你得偿所愿的。”不管木西怎么说,赵凉都认为木西在这其中有很大功劳。
木西笑笑,谦虚地说道:“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只不过是一个平头老百姓而已。”
赵凉笑笑没接话,转头说起另外一件事,“大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大雪封路,军队那边的粮食储存也有限,上面想从你和许壮手里再买四万斤腊肠,不知道你们工坊的存货够不够。”
木西算了一下腊肠工坊现有的存货,点头应下,“可以,我们工坊目前有八万四千斤腊肠。”
“这么多?!”赵凉被木西说的话吓了一跳,这四万斤腊肠还是当初他们评估着木西和许壮手里的腊肠工坊的最大产量压着线给出来的数量,没想到他们手中居然有这么多腊肠。
“我记得你们工坊一个月最多能产出两万一千斤腊肠,距离上次我的人从你们工坊拉走几万斤腊肠才多久啊,还没有两个月呢,你们居然有这么多存货了?!”
“现在天气冷,又有雪灾,百姓担心明年收成不好,家家户户的粮食都紧着吃,没有多余的东西给猪吃,也担心猪圈里的猪活不过这个冬天,索性把猪卖的卖,留下一两只自家吃的猪也都提前宰杀了。卖猪的人多,工坊收的猪也比以前多,做出来的腊肠自然也就比以往每月都多。”
“现在腊肠工坊还在制作腊肠,冬天的猪肉不容易变质,我和另外一个合伙人我们两家都希望这个冬天能多制作一些腊肠,这样等到明年便可以少制作一些,也减少了需要做的事情。”腊肠工坊住了许多人,木西和许家人想着既然不做腊肠也需要烧柴火将熏腊肠要用到的火墙烧热为村民们取暖,还不如趁冬天这段时间多做一些腊肠。
“既然你们有这么多存货,那我们这次多要一些。”赵凉想了想,给出一个数量,“八万斤,你们把现在手里有的八万斤存货给我,下一批腊肠估计要到明年二月份才会拉走,你们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多做一些腊肠,想来不会影响你们明年的生意。”
木西思索片刻,点头同意,“八万斤存货可以让你们拿走,但是你们要和之前一样,派自己的人去村子里拉。”
赵凉苦笑一声,“木兄弟,现在天寒地冻的,村子里都是积雪,我们的人和车子怎么能过得去,还是你在村子里找些人帮忙把腊肠从村子里拉到镇上吧。”
“我可以给你们找的那些人付工钱,每人三十文钱,他们只负责帮忙把腊肠从你们工坊拉到镇上。”
“行,回去我就给你找人,明天早上你带着你的人去城门口接货。”木西想到村子里那些房屋倒塌、家产都被压在废墟和积雪下的人家,答应了赵凉的要求。
“行,我明天一大早就带着人和车子去城门口等你们,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两人约定好日期,木西将年礼留下,便离开了赵家,车上带着赵凉给他的年礼。
……
木西带着木一他们一群孩子回到村子,把他们送回家便去许家和许家人说起赵凉要腊肠的事情,从许家离开后又去大伯家里找大伯,将镇上赵少爷请人拉腊肠的事情说给大伯听。
“镇上赵氏医馆的赵少爷说请我帮他找人将腊肠从咱们村子拉到城门口,每人给三十文工钱,工钱当场结清。我想着咱们村子里有很多人家的房屋都被大雪压塌了,可以请那些房屋压塌的人家和穷苦人家的人帮忙干活。”
“真的?!”
木文惊喜地站起身,村子里的好几家遭了难,他最近一直在头疼这些人的花销问题。遭难的人家家里的粮食和钱财大多都被压在房子下,即使有交好的人家借给这些人粮食和银两也不是长久之计,想要重新盖房子只能等到明年开春。他最近一直在想让受难的人家赚钱的法子,没想到侄子今天就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
“赵少爷需要多少人?我这就去给他找人。”
“大概需要四五十个人,大伯,你先帮忙找五十个人,如果人数不够,后面再找人。”
“行,我这就去给你找人。”
遭难的人家听到村长来找他们是有一个赚钱的活需要他们做,又惊又喜,纷纷感谢村长。
木文当了几十年的村长,在村民心中多有威望,不需要抢侄子和许家人的功劳为自己村长的威望添砖加瓦,他知道自从侄子木西和许家做生意赚钱以后,村里有很多人眼红侄子一家和许家,便开口和这些人说清楚想要找他们干活让他们赚钱的人是木西一家和许家人。
86/92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