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没落的神宫
由于枕棋师祖对文珠神的憎恶,在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插手枕棋氏事务之前,枕棋氏门生从未听说过文珠神的尊名。这样的情况不止出现在无名山上,甚至是信息发达的山下,也极少有人知晓文珠神,并对文珠神加以崇拜。
这并不代表文珠信仰的彻底没落,有一群世代信奉文珠神的人民居住于阳蜀市郊区的村落燕子坪,本代成为文珠神化身的巫祝是与余燕子同村的江墟烟。
江墟烟为我们罗列许多睡梦中文珠对她袒露的真言,声称“文珠对我很好,从来没有抛弃过我,她叫我采荷花,推荐我看《少年○青天》”,后被证实与她对话的实际上是顶替了文珠神来到这个世界的番茄酱前辈。
曾任旧届文珠化身的前辈们俨然死尽,仍留世上的余姥姥因番茄酱前辈时刻捣乱而辨不清真假,窥见文珠神的全貌对今日的我们来说已是谬想,然而我们可以在燕子坪窥见的是,即便是在燕子坪周边的居民也对文珠神知之甚少。
既然每年都有盛大的祭祀,为何不为人知?掌控世界的神明为何甘心与人断绝,就此隐于黑暗?想要理解燕子坪居民、化身与文珠神的关系,还要从村中各种祭祀活动说起。
⒉今人对古神
自余燕子同学懂事起,燕子坪对文珠的娱神法事举行得非常频繁,“有空就办,每年过年时最热烈。家家户户都像走丢的小孩找妈妈,再次一等的就是中秋和七夕,夏天最少要有这两回的仪式,冬天可以减少次数,但不能没有”。
余燕子认为祭祀是对神明的美好想象,更通俗地说,每一场仪式都是凡人将自己理想中能将美好事物召至面前的骗局。试问无所不能的神,为何会因几盘肉块、几根香烛便屈尊入凡,聆听渺小如蜉蝣的凡人的愿望并使之实现?
这样的问题似乎只有余燕子想过,燕子坪其余的人们对文珠抱有狂热的信仰,化身每逢仪式开始前三天便要净身焚香,清理好法事所需的神服、神鼓、神铃。
神服是神衣与神帽的统称,在目前已知的信息里有两套神服,一是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早年间亲眼看见过的化神庄壑与关涯共用的神服,一是如今完整保留在余燕子家中的神服。两件神服皆以牛羊皮制成,用动物筋带和五色彩带连接缝织,据说制衣采用的牛羊皮至今未曾更换,余姥姥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文珠认得这身皮囊”。
神帽与神衣的材质相似,在面前垂下珊瑚木珠串成的的五色珠帘。番茄酱前辈切身尝试过存于余燕子家中这件神服的味道,并以“嗯,还是那个味儿”和一阵干呕作为评价。
神鼓和神铃毋庸置疑是召唤文珠的工具。敲鼓声和摇铃声皆有其专属的规律,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需要奏出的音律也各不相同。这两样凡铁打造的乐器是否能达到面见文珠神所必须的“声音够大”的条件,我们尚且无法做出评判,但我们可以想见,夜间黑暗弥漫的寂静山谷中忽然响起交错重叠的铃声与鼓声,远处依稀可见祭祀的火光和一群围着火堆跳大神念经的人,在路过的行客眼里是多可怕的画面。
旧任化身现任铁匠的余燕子小姨宗图有一样与众不同的工具,就是她藏在房中令普通人闻之丧胆的神刀。这把神刀重达三百余斤,长五尺有六,比挥舞它的宗图还要高,更因凝在一端的铁锋而头重脚轻。余燕子说“小姨在仪式上挥着刀旋转舞动,有时还能用刀击鼓”,可知不能得罪这个人。
通常有专人侍奉文珠化身,例如番茄酱前辈说到过“与庄壑形影不离”的关涯,宗图曾任化身时辅助她完成祭祀工作的是其母亲,在化身职权转交给江墟烟后指导江墟烟学习与文珠神相关知识的同样是余家姥姥。
对于文珠神的祭祀通常由化身占筮择出吉日,提前搭建好祭祀用的高台和火塘。火塘由石砖或土块围成,中间燃烧着点燃的干柴。高台在近代的文化变迁中已被弃用,唯有火塘必不可少,应由祭祀的时间多在深夜所致。
将化身职权从余燕子身上转嫁到江墟烟身上的仪式,余燕子在场,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也在场。作为被当时所任化身的宗图招来的“文珠神”,两人在后续给出的资料里,猜测仪式是文珠神所居住的“得乐天”的简化版本。
⒊得乐天
被文珠神短暂请到“神境得乐天”的番茄酱前辈和辣子鸡前辈对该处景象记忆犹新,至今能回忆起得乐天的全貌。
“那里很暗,和晚上一样,只有文珠身上有光”对应举行仪式常在夜晚,“从头顶上飘来音乐声,却看不到乐器”对应化身在仪式上摇响的神铃或敲动的神鼓。“只有文珠身上有光”一句,同样照应了地上化身为吸引文珠目光而身穿的羊皮神服,换而言之,地上的祭祀法事是将文珠神从仙境得乐天中引诱来到人间,并向其传达心意的仪式。
番茄酱前辈和辣子鸡前辈在得乐天中听见神铃和神鼓声,由此推断文珠神每日都能听到来自信徒的祈祷。口口声声说着“世人皆是我的孩子”,可为何对呼唤她的声音充耳不闻?这边是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质疑文珠神的原因。
在两人的回忆里,得乐天的确是一片能使文珠神“得乐”的净土。文珠神与她们会面的空间里墙壁上图画流动,“逼真得好像真有只兔子刷一下窜过去”,“能闻见雨后草木的气味”,“线条粗糙,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实物”。
空气里“香喷喷的,和宋姨一样香”,仙乐声不绝于耳,“最好的宫廷乐师也比不上”。文珠神安卧于生动的壁画和香气乐声中,“面前摆着桌案,酒菜齐备”,推窗便是云叠雾绕,更有金龙为其驾车,太阳月亮群星皆触手可得。
文珠神向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发出邀请,给予她们与神明同住得乐天的特权。如此引人向往的仙境,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因何婉拒?番茄酱前辈称“我天天睡棺材的,最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了”,“死后是什么样?死后就是得乐天的样子,那个得乐天完完全全就是一间墓室嘛。”
二、对亡者的祭祀
经由番茄酱前辈的提点,我们在查探燕子坪一带的丧葬习俗后也逐渐厘清思路。下以余家先祖墓室为例,对比文珠神所在的得乐天与余家葬仪之间的相似之处。
⒈深藏的墓穴
余家先祖葬于燕子坪附近的荻花山中,此处地貌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余氏祖先每逢下葬时便在墓坑中填补封土,饱经岁月周折后成丘成陵,直到形成今日我们所见的矮山。
余姥姥特允我们进入一处因族人远走而空置无人的墓穴。墓穴呈下沉状,最低处离地面高约二十丈,呈长十丈宽十丈的四方形,逐阶深入地底。进入墓室首先需要由斜坡走入地下,再通过墓室前百尺长的通道,下葬时棺椁和随葬品皆由此送入墓室。
这与番茄酱前辈所说“进到文珠躺着的那个房间之前要走过一条很长的封闭起来的走廊”并无二致,进入墓室中,墓室四壁绘有彩画,与辣子鸡前辈回忆一致。番茄酱前辈吓到无法控制尖叫,因为墓室石门上用彩墨绘出一位女子从门后探出身张望的图画,与其在得乐天中所见有一女子为其打开面见文珠神时最后一道大门极为形似。
妇人启门图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于墓室墙壁上绘制一道假门,华服女子半身隐于门后,似乎正在观查着进入墓室的不速之客。目前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此为隐喻女仙迎接墓主前往仙界,而番茄酱前辈进入的便是门后的天地。妇人启门图背后的门扇都是无法打开的,只能理解成墓主对于升仙的美好幻想。如若门后隐藏的确是人类无法到达的仙界,那么文珠神难道是一位已经死去的神明吗?
⒉生者对亡者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亡者的祭祀与对神明的祭祀类似,同样是焚香祷告,同样是呈上供奉,同样是天人永隔。民间流传着许多人死后成为神明的传说,譬如前文提到的弘农冯夷和厕神紫姑,仿佛死亡也是位列仙班的一种方式。
燕子坪居民对于已死的亲人同样设有祭祀仪式,每年寒食前后化身都会披挂上阵,摇铃鸣鼓招魂归家,于拜祭扫墓后送走亡魂。世代成为化身的余家只是在神前点一支香烛,余姥姥称“死后的人们都会跟随大河,前往文珠身边”。
而死者得遇文珠的观念与番茄酱前辈所总结的见神之法相悖,余姥姥主张死者要心平气和,默念着文珠母亲的名字逝去,番茄酱前辈却认为想见文珠神内心的渴求必不可少。
燕子坪的殓葬方式多为土葬或火化,将死者尸身沉入水中是古时才有的习俗。这份被文珠神的信徒们遗忘的传统,却被与文珠神形同陌路的枕棋氏沿用至今,每一任转世者仙逝后皆会被送入无名山上的潭水里,而那些没入水底的转世者们与文珠神亲口认证的女儿素之前辈,见到母亲了吗?
⒊求苦地
文珠信仰与水脱不开关系,在番茄酱前辈和辣子鸡前辈的言辞中,提起她们之前去到过的那个存在着关涯与庄壑的燕子坪方位并不在阳蜀,而是在云南丽江一带。
两处燕子坪皆坐落于群山之中,依傍着一处湖泊。自小长在无名山上的周锦认为“那片湖感觉好熟悉”,并且在余燕子等人借访枕棋氏时,法衡师姐曾将余燕子家后的湖定为使用入壶中符纸的传送地点,原因亦是“那个地方合适”。
番茄酱前辈给出的理由是因庄壑关涯和其背后的燕子坪是文珠神的信奉者,不该流落在外,应该搬到离文珠神更近的地方。如今掌控这个世界的人由文珠神变成她与辣子鸡前辈,燕子坪自然也要靠近她们所占据的阳蜀市。
辣子鸡前辈说:“那时候闲置的地皮很多,不会有人起疑。我们在阳蜀近郊找了块空地,恰好附近山势连绵,我们挖出一片湖来,把原本在丽江的燕子坪搬到了这里。”
至于辣子鸡前辈口中的“挖出一片湖”是通过人力还是神力,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都不肯透露。唯一能确认的是,阳蜀的燕子坪便是曾经丽江的燕子坪。
辣子鸡前辈认为“人间不如得乐天和乐美丽”,番茄酱前辈也说“要是能重来,我要选得乐天”,虽然番茄酱前辈在说完后两秒立即反悔,但经由上述对得乐天的探索和推断,得乐天是一个常人难以触及、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
前任文珠化身余姥姥亦认为“死者会被水推到文珠母亲身边”,两位前辈在得乐天的经历也离不开水——两人都是从一池暖水中醒来,在昏暗中被指引着寻到文珠。
素之前辈与历代转世者沉埋潭底,使得周锦对水源格外敏感。让她初次对水产生共鸣的是幼时进入枕棋氏时的除灵仪式,这场仪式在番茄酱前辈的解说里与化身职权转交的仪式也有许多关联,辣子鸡前辈甚至断定道:“除灵仪式和转交化身身份很明显是同一个路数,并且都与文珠有关。”
【📢作者有话说】
墓葬和得乐天是以汉代墓葬为原型,文中出现的余家墓地参照了马王堆汉墓,一层层往下的结构。但马王堆汉墓没有进墓室前的长甬道,只有方便下葬棺木的斜坡,这部分就是杜撰了,主要还是文珠母神的形象有关。得乐天里墙上流动的壁画灵感也是来自博物馆第四单元进去第一间在封土上看到的投影,有小鹿在树林里跑来跑去,超绝可爱。
辛追夫人是真真实实地吓到过我的,高中看完纪录片当天晚上我直接跑去跟我妈睡了。去博物馆的时候走近遗体却不敢看,看了半个脚我就跑,没有勇气直视她的脸。
该说不说,那个井字椁室看了让人很想躺进去。就好像是独占的一件小房间,虽然小出不去,但是有食物和休息的地方,随葬品里还有玩具和书,简直是neet天堂。
以及要是真有人去博物馆看遗体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真的挺冲击的。在微信公众号里看线上观展的时候也请小心,因为视角好像是站在她身上我没敢细看,不要低头,不要低头!
(没有说辛追夫人不好的意思,没有说线上观展不好的意思,没有说省博公众号不好的意思,长沙很好我爱长沙)
163 ☪ 李乘风著书——《传说得乐天》④
◎枕棋氏的痛李乘风的爽◎
第三章 化身与降神
一、身为魂棺,体为魄鞘
枕棋氏寻觅转世者的方法和除灵仪式皆由枕棋师祖发明,千百年来枕棋氏遵循旧治,从未做出过多改动。
除灵仪式最初被枕棋师祖提出,将寻到的转世者带入无名山,年岁渐长后由当任师祖负责指引,洗净从山下俗世中带来的污秽,寓意为辞别前尘迎接新生。
这其中蕴含着枕棋氏时代信奉的假说——身体是盛装灵魂的容器,灵魂与身体正如剑与剑鞘,若是灵魂在身体中停留太久便会如尘封鞘中的剑一样失去光彩,于是人类的身躯跟随时光缓慢老去,变得迟钝、黯淡、不再方便,直到灵魂从身体、剑从剑鞘中完全脱离,这便是现实上的人身死亡。
番茄酱前辈推断这个说法是枕棋师祖从文珠神之处习得。据其回忆,文珠神曾言“身躯是紧锁灵魂的棺椁”,与枕棋师祖的说法极为相像,番茄酱前辈猜测枕棋师祖与文珠神有过会面,文珠神将这样的观念传给枕棋师祖也不奇怪。
素之前辈想找到一副合适的躯体,绝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办成的。通过文珠神的提示,枕棋师祖研发了一种能让素之前辈更快进入转世者躯壳的办法,几经改良和研究,最终形成了枕棋氏最重要的除灵仪式。
二、洗净身心,隔离污秽
每届转世者接受除灵仪式的消息不是秘密,除灵仪式的过程也不是秘密,但由枕棋师祖发明的除灵仪式究竟是何原理,对转世者本人会造成何种影响,直到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救助周锦遏止转世者诞生,这项仪式不再被枕棋氏需要,其背后的渊源也不再是不可窥探的秘密。
2.1水与文珠
在燕子坪对于文珠的祭祀文化中,与水有关的仪式不在少数。出世后用山中湖水接连沐浴十日、学会走路时在足尖点上山中湖水、学会说话时要饮下山中湖水、死后家人以湖水清理家中地板,与湖水有关的仪式可谓贯穿当地居民的一生。
当地人看来,天下水源无论流向,都会去往同一个地方。落入泥土沉入地底成了地下水,向上蒸发变成雨,水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
“我妈她们那一代的人出远门都会带上一瓶湖水,每天都要喝一口。”余燕子同学对此习俗发出重要见解,“其实我真的很想问,你们听过楚人美吗?”
湖水通过直接饮用的方式进入体内,替换掉体内原本消耗掉的水分。辣子鸡前辈声称枕棋氏的除灵仪式与之是同样的原理,是削除部分原身本有的人格,使得素之的意识与其达成共通,从而人为制造出长相肖似、且积累千百年道术经验和天赋的转世者。
124/126 首页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