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换来吕美特和他的小圈子在明年奥斯卡上对奥斯蒙德的支持。
尽管清楚他们俩可能都拿不到最佳导演,但奥斯蒙德不可能在这时放弃斯皮尔伯格,转而支持自己,不然他所做的所有努力就会全部付之东流,得不偿失。
尽管《冥王星》看起来赢面很大,它总计获得了12项奥斯卡提名,成为了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
但奥斯蒙德清楚,在《失乐园》光环的影响下,无论怎样费力营销、公关,《冥王星》能获得的应该只有最佳配乐视觉效果化妆服装这类不值一提的小奖项。
题外话。
化妆奖这类小奖项是因为大卫·林奇的《象人》获得八个提名却没有捧起任何金杯,美国电影学会脸上挂不住,才专门搞出的新奖项,用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尴尬状况。
见奥斯蒙德根本不感兴趣,经纪人只能作罢,怂了怂肩:“好吧,你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不为《冥王星》做吗?”
“对,《冥王星》的事就到此为止吧。”
他已经达到了目的,目前布置的一切,已经足够了,他需要投身于《雨人》的制作,甚至现在,就要开始为《雨人》炒作、预热。
*
然而,蝴蝶翅膀掀起的风浪,并非是“幕后推手”停止,就可以立马停歇的。
阋神星和国际天文协会的影响还在继续进行。
三月初,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发文,通过投票决定以后,冥王星被正式踢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行列,冥王星、阋神星以及汤博天文台发现的第2颗星体,都被协会划入了新的类别:矮行星。
这一则决议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北美境内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包括比半个月前更加激烈的反抗。
NASA的研究基地被愤怒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也有极端的人专门乘坐飞机飞往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总基地,向基地出入口处的每一个人投掷鸡蛋或者烂菜叶。
英国媒体甚至报道:“美国人疯了!”
这么说倒也没错。
《冥王星》这部正在热映的电影引发了民众对冥王星更多的关注,更何况,目前电影的热度还没有过去,几乎是每一位看过了《冥王星》的观众,都被它所展现的,属于人和整个美国社会挫折坎坷的经历打动,他们所有人,包括克莱德·汤博,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冥王星不仅仅是第九颗行星,它更像是独属于美国人的一颗勋章!默默无闻的时代见证者!它代表着他们复苏的美国梦!
欧洲人想剥夺它,门都没有!我们不承认!
NASA的研究员艾伦·斯特恩声称,如果严格按照国际天文协会的新规划分,那么地球、火星、木星和海王星都不算行星,但月球却是行星。
不知道是出于日日夜夜围在NASA门前辱骂的群众带来的压力,还是斯特恩本人就对国际天文协会极为不满,他甚至面对媒体说道:“只有不到5%的科学家对新规表示赞同,将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决定根本无法代表整个天文界,NASA就强烈反对。”
汤博的长住地新墨西哥州的众议院正在审核一项新的法案,并准备进行投票:“为了纪念克莱德·汤博在科研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与奉献,冥王星将会永远被新墨西哥视为行星。”
与此同时。
为了避免被群众视为出尔反尔的公司,斯莱德独立制片公司,正式将100万美元的行星发现奖金,颁给了阋神星的发现团队。
第201章 争议
美国媒体一片哗然。
《全球日报》率先出声:“震惊世界!斯莱德拒绝向国际天文协会低头!”
《纽约时报》:“到底是不是行星, 多数人说了才算!”
《华盛顿邮报》:“警惕欧洲阴谋!面对贬低和打压说不!”
《洛杉矶时报》:“行星无需人类定夺。”
...
百货大楼的家电售卖厅窗户外围着一圈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他们眨也不眨地注视着电视中的新闻。
突然有人说道:“他们抢走了我们的星星,所以我们才穷困潦倒, 还没有医保。”
“不,杰克, 你这个呆瓜。那只是一颗星星。”
“一颗星星属于谁吗?他们想要,就让他们拿走好了,反正也吃不到。”
擦拭灰尘的女店员擦完旁边的展柜,手中的抹布在玻璃窗上重重一敲, 以此警告他们尽快离开。
靠着窗的一名流浪汉猛地向后一退:“谁知道呢?你看,这个接受采访的家伙说要捍卫我们的权力,那里有那么多人,也许现场准备了盒饭或者甜甜圈之类的东西。来吧伙计们,地点好像就在两条街以外, 我们去看看有没有豆汤。”
NASA基地前的示威群众和围观群众越聚越多, 警察和议员匆忙赶到,用防爆盾将人群向外驱赶, 生怕他们暴动:“退后, 你的耳朵是聋了吗?!”
“你不能这么和我们说话!怎么不去冲国际天文协会的人这样吼叫?”
“给我食物还有钱!你们这些从我的口袋里偷走钱的条子!”
人群中有人大喊:“支持克莱德·汤博!”
“冥王星、‘简’都是行星!”
“道歉!让他们向我们道歉!想想是谁让他们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白眼狼!”
导播脸上冒着冷汗,在声音没有播放完之前, 掐灭了镜头,重新切回主持人的画面:“就像大家看到的一样,这是华盛顿目前的状况。我们还是呼吁大家冷静, 用学术的专业方式来解决问题。事情还有转机...”
“啪”地一声, 电视被关上, 坐在茶几上的棕发青少年冷笑了一声:“哈,美国佬, 还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凯,注意你的措辞!我们现在也是美国的一份子。”屋内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
“但我没有错!妈妈!他们都是蠢货!你不知道隔壁的雅各布和我说什么,他说《甘地传》就是一部垃圾,《冥王星》要比他好成百上千倍。哦——那没脑子的肥猪!我原谅他,毕竟他的猪脑子连1+1都算不明白!”
“拜托你友善一点,凯,我不想在下班以后,又接到邻居的投诉电话。”
女人从房间走出,她翻着身上的挎包,从里面掏出一美元:“拿好,这是你今天的饭钱。”
“我不想在待在这里了,我想回英国,我想看英国的电影!而不是像这群蠢货一样,看一部整整90分钟,都无聊枯燥的励志烂片。”
“哥伦比亚也为《甘地传》投了一笔钱,它是美国公司,《甘地传》也算半部美国电影!”女人没有再与他继续纠缠,匆忙地踩上高跟鞋,飞奔着离开屋子。
“它是英印合拍的电影!”
凯独自留在房间内,烦躁地翻出昨天购买的英国杂志,一眼就看到封皮上的硕大标题:“‘冥王星’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翻看内页,第一篇文章就是对《冥王星》电影的批判,从全方位与《甘地传》这部真正的史诗级传记对比,《冥王星》一无是处,只能算得上三流影片。
第二篇文章则是当下现状分析,记者在纽约街头随便找了几个普通人采访,他们用词错误连篇,还夹杂着脏话,态度粗鄙,像疯了一样宣布国际天文协会的最新发布的规定不具任何权威性。
记者告诉他,美国也有天文学家出席会议。接受采访的美国人就说,他们都是叛徒!
“我不知道是什么促使他们诞生了如此荒诞的想法,变得像现在一样疯狂。但我想他们可能和那些在街上抢砸亚裔财产、店铺的是一群人,因为他们误以为那些都是抢了他们工作导致他们下岗的日本人。”
凯撇了撇嘴,他常去的一家韩裔开的杂货店就被美国流浪汉当成日裔杂货店,□□劫一空。嘴上说着自由平等,但他的同学却嘲笑他的英式口音,还说英国电影比不过好莱坞电影。
但事实本就如此,《冥王星》根本不配和《甘地传》相提并论。
*
“哈,《甘地传》,我真搞不懂那群英国佬为什么要吹嘘《甘地传》,他们也不想想谁才是使印度人民受苦的罪魁祸首。”
听到室友的言论,荣恩深深叹了口气:“你说的对...抛开我是奥斯蒙德的忠实影迷不谈,客观来说,电影中塑造的甘地这个人物太空了。为了粉饰历史,编剧居然想用道德解决一切,整部电影看似非常华丽,实际上只是空架,让观众以为靠嘴就可以获胜。真的会有印度人会喜欢这部电影吗?它是英国人的特供影片...我真的无话可说。”
英媒和哥伦比亚嘴上宣称它是一部还原历史的巨作,比《冥王星》杜撰的故事内容真实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实际上这些话只能哄一哄根本不了解历史的观众。
整部电影不愿意深挖当时的任何真实情况,也不愿意侧面塑造群众的心理。荣恩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只有累和困惑。就连他也知道,真实情况哪有这么简单?怎么可能说主角只要露面说几句话,反派就立马惭愧道歉,大家重归于好。
你可以说电影观众的普遍审美不高,但不能把观众当成傻子。大多数人其实是愿意花一张电影票钱去了解一段历史的,如果一部电影,只被影评人选择,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票房依旧不高,制片厂和编剧就得反省一下影片中是否存在着什么问题了。
与之相反,《冥王星》虽然是一部个人传记励志电影,但背景中却穿插着美国艰难走来的时代。荣恩本人虽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似乎他的祖父母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认为它细微的背景反映了阿美莉卡二三十年代的真实状况,让他们忍不住怀念那时淳朴的美国梦与纯真的自己。
更让他难以理解的是,在纽约大学学校内的一些英国留学生,居然用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这件事,来嘲讽《冥王星》电影,认为影片和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是霉星,不仅不配与《甘地传》放到一起比较,还带来了霉运,直接导致了冥王星被除名。甚至有人说,上帝不喜欢《冥王星》这部电影,希望傲慢的美国人趁早闭上臭嘴,所以才亲自将冥王星筛出行星行列。
谁能想到这些看起来像幼儿园吵架的话语就然是纽约大学的高材生说的?
荣恩将这些听起来智商不太对的言论一律视为嫉妒。某几个学生在帝势学院混了五六年还没能毕业,毕业作品不合格、找不到出路,就将怒火撒在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身上,嫉妒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纽约大学知名校友。
“你瞧这篇文章,英媒的。”
室友忽然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他,指给他看一段文字:“...《甘地传》是1982年的最佳影片,大众选择,当之无愧。美国人看似捧着《冥王星》,实际上比我们还要看不起这部电影,所以才没有颁布任何电影奖项给《冥王星》或者创作了这个故事的编剧、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实际上《甘地传》在美国比《冥王星》更受欢迎,迄今为止,《甘地传》已经在美国拿到了6座奖杯,制片人兼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总计获得4座导演奖杯...”
“那明明是因为奥斯蒙德去年已经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了!而且他导演的《失乐园》是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荣恩忍不住恼怒,这些英国媒体说话为什么这么贱?
“谁都知道上一年的奥斯卡得主会在今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奥斯卡奖会颁布给他的可能性几乎为0。但那并非是因为作品不够格,纯粹是因为奥斯卡评委会考虑雨露均沾,让更多的人捧起奥斯卡奖杯,给奥斯卡带来更多的关注,也可以体现奥斯卡的‘公正性’!所以奥斯蒙德干脆放弃了奥斯卡公关。那些满脑子都是预测奥斯卡结果的垃圾奖项,为了提高准确度,引来更多的关注,才将《冥王星》拒之门外!”
《华盛顿邮报》甚至为眼下《冥王星》的窘境撰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在攻击只要流量不要脸的小型电影奖项。刨除偏见,《冥王星》值得影评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它描写的才是实实在在的美国与真挚的梦想。他们不应该仅仅因为《冥王星》不可能拿到奥斯卡,就去硬捧其它电影。
无论是冥王星还是《冥王星》,都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
尤其是现在,冥王星被国际天文协会踢出九大行星之列,遭到大量欧洲人和欧洲媒体嘲讽的现在,他们必须为了捍卫美国梦站出来支持冥王星与《冥王星》。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站在奥斯卡颁奖台上的最佳影片颁奖嘉宾,传奇女演员、女制片人卡洛尔·伯纳特,居然在拆开信封以后,喊出了一个绝不可能出现在信封上的名字: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归属于——《冥王星》。”
第202章 内情
半个月前三月的尾声
斯皮尔伯格团队雇佣的公关团队主要负责人不住向刚刚从公关宴会上回来, 瘫坐在沙发上的斯皮尔伯格倾诉:“你、不,实际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的所有人都得感谢奥斯蒙德在去年就已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且他的作品获得了最佳电影奖项。”
助理为斯皮尔伯格端了一杯冰水。斯皮尔伯格坐起身, 扯开自己的领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已经从许多不同的人那里听过这句话了, 就连派对上也有人感慨。”
“是的,值得庆幸的是他愿意支持你,并且干脆利落地放弃奥斯卡公关。”
主要负责人叹了口气:“我并不是打击你,史蒂文, 而是说,你也清楚奥斯卡的流程,为了让电影获得提名获奖,公关必须让电影足够出名,要保证所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都看过自己的影片。”
“《E.T.》具有相当高的国民关注度, 但与其它12月份上映的电影对比, 《E.T.》处于劣势,观众早已经对它丧失了好奇心, 奥斯卡评委一向不喜欢票房较高、特效较多的电影。我们目前能够拿到优势, 全靠接连不断的公关与宣传。”
“但《冥王星》是一个特例,它是真的没有为奥斯卡砸一分钱。”负责人舔了舔嘴唇:“却依旧保持着目前为止最高的热度, 你听到了吗?即使人人都知道《冥王星》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的可能,但宴会上人人都在提冥王星的名字。”
176/234 首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