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蒙德:“啊?”
他仔细辨认了一遍发言人的名字,反复确认他确实是《甘地传》的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虽说好莱坞的圈子太小,任何人之间都没有隔夜的仇,就算有也不会摆在明面上。筹备了十几年的《甘地传》输给《冥王星》,这种事任谁来都不会如此快速转变口风,《冥王星》的风评越差,阿滕伯勒应该越高兴、越因为奥斯卡的抉择恼怒才对,怎么会这么快就站出来为奥斯蒙德说话。
“他这么回事?”
太怪了。
两届奥斯卡小金人奖杯以后,他快要跟不上圈内的逻辑节奏了。
迈克尔·奥维茨面带笑意:“我猜,是因为《雨人》。”
《雨人》?
哦——《雨人》。
《雨人》的导演位置还空缺着呢。
只要能参加明年的奥斯卡竞争,今年惨遭失败的理查德·阿滕伯勒绝对是获奖的热门选手。
《雨人》又是一部为奥斯卡量身定制的电影,它的简介十分符合奥斯卡评委近几年的审美(家庭矛盾和解,家人相互体谅相互扶持),除了由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担任导演和制片人以外,《雨人》作为一部争奥热门影片没有任何缺点。
理查德·阿滕伯勒的想法说不定是奥斯蒙德卷走了属于他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和属于《甘地传》的最佳影片,心中可能有所亏欠,看到他在报纸上逆大流夸奖自己和《冥王星》,便会顺水推舟,邀请理查德·阿滕伯勒担任《雨人》的导演,偿还“人情”。
奥斯蒙德忍不住笑了笑:“怎么说呢?如果接任的导演不是我自己,我确实有很大的可能考虑由他或者斯皮尔伯格接手。”
然而他更相信他自己。
也需要《雨人》来证明,他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靠的不仅仅是营销。
既然不可能邀请理查德·阿滕伯勒接手《雨人》。
他就只能假装什么都没看懂:“写一篇稿子给《全球日报》,以我的名义夸回去。”
伊莱娜心领神会,她借着奥斯蒙德办公室的电话,给自己部门的助理布置了任务,旋即又从助理那里得到了通知:“约翰尼·德普的电话打到了你家,他给你发了结婚请柬。你是要找个派对放松一下?还是像以前一样,我帮你安排代理替你出席?”
奥斯蒙德:“啊?”
他今天已经震惊了太多次了:“结婚?你确定不是订婚?我记得他比我还小几个月。”
约翰尼·德普确实和他同岁,六月生人,比奥斯蒙德小了四个月,还差一个月才满20岁。
“结婚,我就知道,比自己年纪还小的人比自己还早结婚总是令人震撼。但是这不违法,加州的法律规定年满18就可以结婚,密西西比、华盛顿甚至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12岁的女孩结婚,这没什么。”伊莱娜耸耸肩,她还没有放下电话听筒,显然正在等待奥斯蒙德的回复。
奥斯蒙德捏了捏自己的鼻梁:“找人...不,算了,他的婚礼在什么时候举办?等公布《雨人》的新任导演以后,我需要给我的替身更多的刷脸机会。”
“下个月。”
伊莱娜挑了挑眉:“非常合适的时机,而且没人规定不可以在婚礼上戴墨镜和口罩。说到替身,基努·里维斯已经同意了你的请求,他接下来的三个月内都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可以通过特效化妆师弥补一些轮廓上的区别,扮演你出席一些活动。”
出于蝙蝠侠带给人们的思考(即只要同一时间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那么这两个人就不可能是同一个人)考虑,奥斯蒙德还为自己找了一个身高相仿靠得住的演员替身。
自己在《雨人》的剧组拍摄电影时,就由基努来代替自己,在一些并不清晰的媒体镜头中刷刷脸,露露面。
“很好,我问问利亚姆有没有兴趣和时间与基努一同出席德普的婚礼。有他在的话可信度会更高。”
“我也一起去吧。”
伊莱娜点了点头,面露微笑。
*
“娜塔...我有些茫然...”
黛米·摩尔趴在床上,仔仔细细翻看着好友娜塔莎·金斯基收到的只有半张A4纸大小的试镜剧本。
她和因为《苔丝》走红的娜塔莎·金斯基在洛杉矶的公寓做过一段时间的邻居,关系非常不错。金斯基也曾经在奥斯蒙德筛选《Plan B》的演员时,给奥斯蒙德寄过黛米的照片推荐她,但因为角色形象不符,奥斯蒙德婉拒了她。
近几年来,凭借着金斯基的帮助,她只拿到了几部青春肥皂剧中不重要配角的片约,迟迟无法进入好莱坞的电影圈子。
“别担心,亲爱的。”
娜塔莎将自己试过的外套重新挂起,面对穿衣镜重新拿了一件新的:“奥斯蒙德不会针对谁,或者对什么人抱有偏见,他是一名公正的导演,只要演技过关、形象符合,他都会纳入考虑。”
她与黛米都决定参与《红辣椒》的试镜,只不过娜塔莎想要争一争女主,黛米的目标则要低上许多,只要能拿到一个总镜头时间超过3分钟的配角,她就已经心满意足。
黛米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声:“所有制片人和导演考虑的都是这两个问题,形象、演技,但是我不行...而且选角公司只给了一个很模糊的形象概念,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姑娘,仅此而已。太多了,你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女孩梦想着通过海选成为好莱坞的一员。”
“亲爱的,停下。”
娜塔莎立即放下衣服,制止她:“别再自怨自艾了,我相信你可以,我会帮你的,好吗?”
她坐到床上,与黛米一同面对属于女主角的那份试镜剧本。
通常来说,剧组不会提前泄露剧本,但奥斯蒙德的新电影剧本由日本作家筒井康隆的小说《梦侦探》改编,片方默许试镜演员们可以提前通过小说内容揣摩角色。所以也为提前确定参与第三轮试镜的演员们传真了一份篇幅不到200字的简短试镜剧本参考。
但反复揣摩品味女主角的试镜剧本,并不能为想要试镜配角的黛米带来什么好处。娜塔莎另辟蹊径,决定从她之前与奥斯蒙德合作时观察到的细节着手:“奥斯蒙德拍摄《多格板箱》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癖好...但是我听说在我之前,奥斯蒙德本想邀请波姬·小丝担任《多格板箱》的女主,去年报纸也有报道过奥斯蒙德和小丝的绯闻,也许他本人比较喜欢她那样的女孩?你可以试着...”
黛米打断她的话:“可是奥斯蒙德的所有见报的照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的女伴几乎都是伊莱娜·陈。”
“陈只是他的公关。我还是觉得你应该模仿小丝的妆容以及打扮,也许那能够搏得奥斯蒙德的好感。”
黛米懊恼地坐起身,抬起手用手指卷了卷自己垂落的鬓发,她的形象和波姬·小丝完全搭不上边。波姬虽然表演雏.妓出身,但是她和她的母亲声称波姬一直都在守贞,而自己已经离过一次婚了。
娜塔莎理解她,但是演员有时候不得不这样揣摩制片人和导演的心思才能获得机会,哪怕需要进行拙略的模仿。
就连娜塔莎本人的成功经历也是一样的。
她15岁遇到《苔丝》的导演罗兰·波兰斯基时,他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好莱坞女星沙朗在比弗利山庄的家中惨遭杀害,被开膛破肚连捅16刀后死亡。
遭遇横空祸事的波兰斯基沉浸于丧妻的悲痛中,通过性狂欢麻痹自己的神经,直到他遇到娜塔莎·金斯基。波兰斯基疯了一样追捧她,甚至力排众议,坚持由娜塔莎扮演《苔丝》的女主角。
娜塔莎非常清楚,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突然坠入爱河。
原因很简单。
只是因为娜塔莎和波兰斯基的亡妻沙朗长得非常相像,从某些角度看,甚至算得上一模一样。
娜塔莎并不后悔自己凭借着波兰斯基上位,甚至在媒体面前宣称自己与大她几十岁的波兰斯基是真爱。虽然不齿,但她获得了成功,不需要再出演色.情擦边电影,也不需要再担心来自禽兽父亲的性.骚扰。
“奥斯蒙德是一个很好的导演,也许是因为他年龄小的原因。我和他合作时,他的电影和拍摄风格还总是充斥着理想主义的味道。我们在一起时几乎只会谈论工作,他表现地像是对女人、对一些暗示并不感兴趣。”
娜塔莎解释道:“我愿意将你介绍给他,也是因为他是我接触过的所有导演中,唯一让我在拍摄中感到安全、安心的导演。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偏好,哪怕目前没有想要发展情感关系的想法,在演员的选择方面,也一定有他自己的一套选择。”
可他更看重的,应该还是角色本身与电影的契合度。
黛米咬了咬唇,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她担心的正是这一点,因为信息差,她对角色一无所知:“也许我应该考虑一下,娜塔,接受你的提议,接受CAA的经纪人,你说的对,经纪人可以为我提供很多帮助。哪怕她手下还有十多个像我一样的演员...起码有更多的机会。”
“我一直都相信你可以成功。”
娜塔莎冲着她笑了笑:“也许就是这一次试镜带来的机会,我们俩个都可以。我已经央人找了翻译,把《梦侦探》译成英文,我们可以一起看,一起讨论。奥斯蒙德喜欢演员认真对待角色,分析角色的人格、动机。你会打动他的。”
黛米也露出微笑,她忍不住感慨:“谢谢你,我感觉好多了。但是假如试镜成功,也只不过做到了第一步...”
“不,不会的。如果你和别的导演合作,或许还会担心自己的戏份会不会被剪掉,电影会不会扑街、无人问津,影片会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娜塔莎摇了摇头:“但他可是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现在整个好莱坞都相信,只要你成为他的演员,就一定可以收获你无法想象的资源。金钱、人气、机会...源源不断。”
她自己就是第一位幸运儿。
黛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决定听从闺蜜的一切建议。
“对了,还有一点。我听说奥斯蒙德比较喜欢左脚先迈入房间的演员。也许你到时候可以试试?”
黛米:“你是认真的吗?”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自己都不知道他还有这种癖好吧?前面的都好说,这一条建议未免也太过玄幻了吧?
娜塔莎无奈:“别这样看着我,这是我的经纪人从选角工作室拿到的内部消息,他们说奥斯蒙德在电影中雇佣的演员有百分之七十多都是在试镜中左脚优先迈入房间的。相信一下也没什么坏处。”
第217章 试镜押金
蒂莫西·赫顿面带微笑, 与眼前红脖子大鼻子,讪笑着的中年人握了握手:“感谢你愿意出价购买这幅《弗洛伊德肖像》,先生。”
“我还要感谢你愿意割爱把这副画让给我。”
中年男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收回手,笑意愈深。
他的笑容刺痛了蒂莫西的眼睛, 蒂莫西总觉得他上扬的唇角似乎藏着讥讽嘲弄。
但是他无法发作,只能堆着僵硬的笑脸,注视着对方转身搂过女伴缓步离开。
蒂莫西的眼神阴郁,绕过走廊, 回到房间。
手中盛着快要见底的浅红色酒液的杯子被蒂莫西毫无征兆地砸在了地上,提前他一步回到房间的女孩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惊恐地蜷起腿:“蒂姆?!”
“贱种!一个随处可见踩了狗屎运的新钱,也敢看不起我?”蒂莫西烦躁地撕扯着领带。
大半年以前他还炙手可热,直到《熄灯号》上映。
《熄灯号》是部好片子, 但它的全球票房才3580万美元, 只是一部刚刚拿回投资成本的影片。
也许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带给他的厄运,自《凡夫俗子》之后, 蒂莫西能够拿到的资源就一路下滑, 他出演的所有电影收获的票房数字都非常糟糕。
原本这算不上什么,毕竟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拿到了很多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奥斯卡奖杯;毕竟圈内不知道有多少人同他一样挣扎沉浮, 能够取得观众的认可甚至票房大爆并不容易。他还有时间,还有机会,男演员的花期很长, 他总有一天会成为影史当之无愧的传奇。
但去年圣诞节前夕, 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了消息, 声称他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有龌龊嫌隙,格里菲斯很讨厌他, 甚至因为他拒绝了与派拉蒙合作。
《熄灯号》上映以后低迷的表现本就导致蒂莫西收到的片约数量有所下降,这样一来,更是使得他收到的片约数量骤减了将近一半的数量。剩下的大多都是B级制作低成本制作,需要他扮演的角色俗不可耐,同质化严重。
蒂莫西本就喜欢挑剔角色。
以前他红极一时,无限接近好莱坞顶流,手上不缺剧本片约,就只挑自己喜欢的角色、有深度的角色出演。如果他觉得角色不够好,还会要求制片方根据他的想法修改剧本,将高光集中在他的角色身上。
现在他依旧没能改掉他的毛病,固执地认为他拍的电影必须给他出演的角色足够多的镜头,必须通过曲折的事件发展,将他的人物设计地复杂而有深度。
然而无法带来高额的票房和利润,制片方不会再纵容他,经纪人也不愿意再惯着他。蒂莫西的事业时间已经持续了整整九个月,他又一向爱与狐朋狗友肆意花销,仅仅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就花光了他从《熄灯号》拿到的所有片酬。
豪宅与名车需要巨额资金维护保养,他需要不停地租借礼服维持体面...奥斯卡结束以后,蒂莫西已经拿不出钱支付每月定额的酒水了。
蒂莫西本以为只要熬过去,事情会好转,却没想到,他熟识的、承诺会帮他找一个足够好的电影项目的迪士尼高管突然拒绝再接他的电话。
在他的再三追问下,经纪人才告诉他,迪士尼希望能获得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合作的机会,虽然不清楚格里菲斯憎恨他的消息是否属实,但他们不想把事情搞砸,惹得格里菲斯不快,所以单方面切断了与蒂莫西的交流联络。
蒂莫西不得不变卖他的一些资产来维持生计继续等待机会。
但无独有偶,迪士尼并不是唯一一个因为莫须有的谣言而选择疏远他讨好格里菲斯的制片厂,五月份,蒂莫西只拿到了两份B级电影的片约,制片成本不超一百万,还都是配角。
187/234 首页 上一页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