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年。”
斯皮尔伯格靠着桌子回答道,耐心地等待着。
童年生活中父亲的缺失不仅让他渴望生活中出现一个类似父亲的角色,也时常不由自主地在年纪比自己小得多的后辈面前扮演“父亲”一类靠谱稳重温和的角色,甚至时不时地提携后辈。
奥斯蒙德快速翻看完,抬起头接过了卢卡斯的妻子玛西亚端来的胡萝卜汁,道了声谢以后,他坦然地对上斯皮尔伯格的视线:“希望你不要觉得我冒犯到你,但这是一部我想要出资投资的电影。”
事实上这是一句夸奖,虽然只是个玩笑。
谈不上什么冒犯不冒犯的。
斯皮尔伯格露出微笑:“你很喜欢它吗?”
“是的,我很喜欢。”
倚在门口的卢卡斯不屑地撇了撇嘴。
“那你愿意作为导演加入《夜空》的剧组吗?档期和酬劳我们可以慢慢谈,不会让你失望的。”
斯皮尔伯格脸上的笑意扩大,像是哄小孩似地压低了声音,放缓了语速。
但如果奥斯蒙德的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在场,一定会出声提醒他,这样的保证可千万不敢乱说。
奥斯蒙德可是连上百万的导演片酬都拿不下的男人!(虽然他拒绝卢卡斯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片酬。)
“我得拒绝你,斯皮尔伯格先生。”
奥斯蒙德诚实地摇了摇头:“我没有档期,我手上有两部电影等待开拍。”
这当然是借口。
《忠犬八公》和青春片他可以拍得很快。
而《夜空》的拍摄档期遥遥无期,真正与各方协商谈妥,将拍摄提上日程,至少也得三四个月。
好莱坞七大厂商正规的制片流程与罗杰·科尔曼新世界电影公司出品的低成本电影不同,需要在拍摄前解决完大大小小的各项问题,比如选定导演、摄像指导、艺术指导,制片人、执行制片人,确定好收音组、会计、灯光组、演员。提前堪景,排练...
奥斯蒙德会拒绝斯皮尔伯格的理由与拒绝卢卡斯一致。
斯皮尔伯格作为制片人在片场的强势根本不逊色于卢卡斯。如果他去给斯皮尔伯格打工,等待他的也只有电影主创名单上的导演位置写着他的名字,斯皮尔伯格自己掌控片场拍摄三分之二左右的镜头。负责现场调度管理、发号施令的人毫无疑问会变成斯皮尔伯格。
相当于让他挂着导演的名字做副导演的活,而片场完全是制片人斯皮尔伯格的一言堂。
斯皮尔伯格脸上又露出几缕失望,揣着商量的口吻与他交谈:“你说还没开拍,是和哪家制片厂签了合同?可以推掉吗?”
其实不止是他,像科波拉、库布里克、卢卡斯这样在好莱坞闯出了些成绩的导演,到了这个年纪这个地位以后,在还没有携手走进片场的前期谈判中,总是一副“什么都好商量”的口吻捧着哄着。
但等进了片场正式开拍以后,暴露强权人格、无差别攻击所有人,冲着所有让他不顺心的人大吼大叫的也是他们。
奥斯蒙德就着玻璃杯喝了一口不添加糖的胡萝卜汁,他不是很喜欢这个味道。所以借着这个令他为难的味道,公式化地表达自己的歉意:“是为罗杰·科尔曼拍摄的电影,已经签好了合同,所以推不掉。很抱歉,斯皮尔伯格先生,我非常想为你执导这部电影,因为我实在是喜欢这个故事...你觉得我可以为它投资吗?”
“叫我史蒂文就行。”
斯皮尔伯格下意识伸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镜:“你没有在开玩笑?...奥兹,听着,或许你还没有来得及接触主流商业电影的规则与流程。《夜空》的拍摄需要大笔的前期投资、后期的宣发费用和只有大厂能够保证的特效制作...”
“我可以给你1000万美元的投资,确保你作为导演的最高权力和剪辑权力——我相信这部电影只能由你来拍摄——以及百分之二十的票房纯利分账。”
奥斯蒙德打断斯皮尔伯格的“科普”,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默默开启了自己的说服技能。
斯皮尔伯格的呼吸一顿,不由自主地回过头与靠着门的乔治·卢卡斯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读出了诧异。
他回过头,喉结上下动了动,斟酌着开口:“你能从《多格板箱》拿到多少比例的纯利分账?”
“米高梅只能拿走5%的票房分账。”
奥斯蒙德抬起下巴:“就算加上后期影院分账比例的提升,我最少也能拿到65%的票房分账吧。”
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多格板箱》的最终票房收获恐怕会在5000到7000万中间。
这样计算的话,奥斯蒙德税后能够拿到的报酬大概在两千到三千万左右。
也难怪他能说出可以为《夜空》投资一千万这样的豪言壮语。
卢卡斯忍不住插话:“但这次的情况和你那次不同,孩子。米高梅愿意用5%的发行费用为你发行电影是收购联美的附加条件。史蒂文的《夜空》必须得拿到大厂协商后最好的档期和足够多的银幕数量。米高梅不会假扮慈善家帮你第二次,事实上如果不由大厂投资,独立拍摄制作电影再寻求大厂的发行,对方至少会收百分之三十五的发行费用以争抢暑假档期或者圣诞档期。”
而好莱坞大厂对自己投资的电影则要宽容许多,只会从票房分账中抽走8%到15%作为发行费用。
奥斯蒙德笑了笑:“不用担心,如果斯皮尔伯格先生愿意接受我的投资,我有办法将发行费用压到百分之十以下。”
《多格板箱》的火爆整个好莱坞有目共睹,甚至有人蠢蠢欲动,如同罗杰·科尔曼最开始设想的那样,想要拍一部内容照搬、演员区别不大的电影来复刻奥斯蒙德的成功,最差也要蹭一波热度。
米高梅只凭借发行费就大赚了一笔,全程没能参与到权益交锋中的米高梅总裁悔得肠子都青了。
所以对现在的米高梅来说,值钱的并不是用高达百分之三十的票房分账为奥斯蒙德发行别的电影,而是这部已经大爆的《多格板箱》。
当然,奥斯蒙德不会将《多格板箱》的版权和各项发行权、售卖权拿去交换下一部电影低廉的发行价格。
但他会拿拍摄《多格板箱》续集的权利和续集所有的盈利去交换。
一方面他本人对拍摄《多格板箱》的续集完全没有兴趣,却因为好莱坞恐怖片的一贯做法在片尾留了个可以拍摄续集的尾巴。
另一方面他不认为《多格板箱》的续集会持续大卖。因为这部电影能取得这样出色的票房成绩确实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和吊着观众胃口的“饥饿营销”。
但好莱坞的各大厂商却不会这么想。
挑选新的IP投资拍摄总有翻船的风险,拍摄火爆IP的续集则能够降低风险,总有观众会为了情怀和熟悉的IP走进电影院。
如果运营得当,《多格板箱》的续集至少也能带来两到三千万的票房。
再加上,好莱坞向来有不少不成文的规则与规律。
其中的一条规律就是处女作大爆的导演拍摄的第二部 作品几乎都会亏本。
按照这条“定律”预估,就算米高梅愿意继续为奥斯蒙德发行第二部 电影,抽高发行费用,也无法从票房分成中赚到多少钱,起码肯定是比不过能从《多格板箱》的续集上捞到的钱。
但斯皮尔伯格却没有立即答应奥斯蒙德的投资请求,即便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些动摇。
“给我些时间,让我再考虑一下。”
合约的金额涉及太多,他难以在短时间内、在没有经纪人和律师以及合伙人在场的情况下轻易许下承诺,签署协议。
“当然。”
奥斯蒙德点了点头,一双法蓝色的眼眸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同会发光一般闪烁着光泽,透出一种诚挚的、少年人单纯的喜欢:“不过我希望您明白,我愿意投资完全是出于对《夜空》故事的喜爱。如果您有更好的选择,也不用顾虑我,通知我一声就好。”
他的表情和话语在斯皮尔伯格看来不是什么好的讯号。
年轻人一时的看好、喜欢,来得快也去得快。奥斯蒙德的兴致不知道还能够维持多久,也许在回去后听了经纪人的劝导就会从这份一时冲昏了头的交易中清醒,放弃这份被口头承诺的无法保证的投资。
毕竟他的上一部电影《1941》饱受争议,仅拍摄成本就有3150万美元,高于电影收获的北美票房。让一向信任他的环球影业都因此失去了信心。
奥斯蒙德的报价和20%的纯利分账其实是斯皮尔伯格目前能够拿到的最好的投资。
“你愿意在旧金山多留一天吗?最迟明天晚上,我会给你答复的。”
奥斯蒙德点了点头,脸上刻意流露出几分明显的失落。
离开卢卡斯的住所以后,奥斯蒙德就近订了一家酒店,他用酒店房间的电话拨给了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然后开门见山地诈他的话:
“乔治·卢卡斯告诉我,《凡夫俗子》的导演罗伯特·雷德福也签在CAA名下,他是你的客户。”
迈克尔果然上当。
他来不及思考为什么卢卡斯会知道这件事,急忙解释道:
“呃...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希望你去见卢卡斯并不是为了给林奇分票,好吧,我得承认,那是一小部分原因,那只占十分之一的原因,因为林奇根本不可能得奖。客户就是我们的家人,CAA无法坐视他白白浪费自己的机会。这件事对你、对大卫·林奇、对罗伯特·雷德福还有CAA来说都是件好事...”
“你偿还了马丁·斯科塞斯的一份人情,不是吗?”
他说得没错。
但CAA作为经纪人瞒着林奇意图分票是事实。
这样看来。
为客户赚更多金钱,好让他们赚更多的佣金才是他们的最崇高、优先级也最靠前的宗旨。
客户本人的意愿得向后靠。
奥斯蒙德冷哼一声,表达自己的不屑与不信任。
但他并不是要为林奇申冤,只是反过来利用迈克尔因为利用自己的心虚,为自己在与环球影业的竞争中谋求更多的利益:“这件事我可以暂时不提,只希望你能够尽心尽力地帮我。”
年轻人的声音压着明显的怒火,但奥斯蒙德脸上却并没有什么表情。
他显然并没有怎么生气,这只是一个谈判中的小妙招。
“出什么事了?你要导演《星战》了?你放心,CAA会全力保障你的权益不被任何人侵.犯。”
迈克尔·奥维茨的声音焦急,既然奥斯蒙德愿意将这件事揭过,他也顺着奥斯蒙德给的台阶向下,将注意力集中到正事上。
“和《星球大战》没关系,我已经拒绝卢卡斯了。”
“我想投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新片《夜空》。你有没有办法帮我劝劝他让他乐意接受我的投资。或者在一天内,给环球的总裁西德尼·辛伯格添些麻烦,让他没办法力排众议,为斯皮尔伯格拿出投资来?”
环球的总裁西德尼·辛伯格对斯皮尔伯格有知遇之恩,被哥伦比亚拒绝了投资拍摄以后,斯皮尔伯格一定会打电话询问辛伯格是否愿意再帮他一次。
如果环球影业经过再次考虑后愿意给出比自己还要丰厚的条件,那他连与斯皮尔伯格再次协商调整条件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红牌罚出比赛。
迈克尔·奥维茨倒抽了一口凉气,如同机关枪一般喋喋不休地询问细节:“什么类型的电影?你要投多少钱?你怎么连商量都没和我商量一下?斯皮尔伯格的《1941》赔的还不够多吗?不对,你不是去见乔治·卢卡斯了谈《星战》的续集拍摄吗?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他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送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去捞一个稳稳赚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的导演合同,变成了一份投资支出计划。
还极有可能会赔本。
“...你清醒一点,你还欠着银行两个亿啊!更何况他的好朋友卢卡斯怎么看都比你有资本吧?”
“你直接告诉我能不能做到?”
奥斯蒙德的声音中压着的怒火让经纪人自己瞬间清醒了过来。
“我尽量,我尽量...”
迈克尔·奥维茨长叹了一口气。
他还能怎么办,谈话一开始就惹怒了客户。
要是再搞砸,他明天就会在办公室桌上看到一份解约的传真文件。
第39章 雪橇
奥斯蒙德挂上了电话, 他并不生气,但身体不适。
他的心脏活跃又不安地跳动着,心悸是他焦虑发作的症状。他正在期待着结果, 但并不适应等待。
他心中产生了某种熟悉的笃定,引导着他认为自己能够万无一失地拿下合约。
如果成功拿下合约。
1000万的投资, 也许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让他有能力能够偿还银行那笔高达一亿二的贷款。
如果他没能做到...
毕竟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碰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奥斯蒙德熟练地放缓了呼吸,从包内掏出铅笔和白纸。
同时在心中劝说自己,就算会输给环球也没什么,不过是继续想办法换用别的方式赚钱。
碳黑的痕迹被勾勒在白纸之上, 奥斯蒙德转移着自己的注意力,为《忠犬八公》画着分镜。
而另一头的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则忙碌了起来,助理桌上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给环球的自己人,打给斯皮尔伯格的经纪人, 打给米高梅的总裁戴维·伯格尔曼...
斯皮尔伯格现在在各大厂商眼中远不及几年前他刚刚创造了《大白鲨》的票房神话时抢手。
环球实际上已经拒绝过斯皮尔伯格一次。作为他的引路人, 几乎是给了他一切的环球影业总裁辛伯格有心无力。
在环球影业的商讨之下,辛波格也给出了斯皮尔伯格环球的让步:可以为斯皮尔伯格投资900万, 收取22%的发行费用用于与其它大厂协商暑假档期安排。如果影片票房达到5000万, 就让渡给斯皮尔伯格10%的纯利分账。
米高梅的总裁则在迈克尔·奥维茨的劝说下,同意只收取10%的发行价格给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下一部作品一个圣诞档期或者暑假档期。他与迈克尔·奥维茨签下了协议, 笑纳了《多格板箱》的续集拍摄权。
32/234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