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早有心里准备,可是晏辞还是屏住呼吸,动作顿了一下,接着调转方向,转身猛地推开门,跑到门外不停地干呕起来。
他粗重地喘息着,头上冰冷的汗一滴滴顺着额角落在脚下湿润的泥土中。
屋子里不止他一个人。
屋里那张床上,躺着一个姑娘。
只不过她秀美的面容上呈现一片惊恐之色;漂亮的眸子睁得大大的,朝向头顶的房梁;卷曲的睫毛如今像是干枯的苍蝇腿;乌黑的瞳孔间呈现出一种骇人的破败。
那是一张晏辞熟悉的脸庞,晏辞不知道为什么她在这里,但是他认识她。
正是个把月前还和他们有说有笑的余荟儿。
而她此时安静地躺在屋里那张竹榻上。
白皙的皮肤在褪去了光泽,呈现一种无法言明的灰白色,乌黑的秀发凌乱地贴在她的面庞上。
...
晏辞直起身大口地喘息着,等到山里雨后微凉的空气灌入他的肺中,唤醒他全身每一处感觉,才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在原地站了片刻,垂在身侧的手攥紧成拳,他无法控制地咬着牙关,嘴唇几乎抿成一条线,终于缓慢地转过身,朝屋里走去。
强忍着不适与恐惧,晏辞低头俯视着她,鼻腔里充斥着细微的,怪异的,从她身上传来的香粉味道。
他的目光从她大睁着的眼睛落到她微敞的领口。
那里,原本白皙的脖子上,呈现出一种青紫的颜色,若隐若现,却不难看出是手指的印记。
...
晏辞闭了闭眼,踉跄着倒退了几步,还没退下的酒醉和后脑不断传来的剧痛令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脑中嗡嗡作响,一种无力感袭来,让他几乎支撑不住身体。
所以他也没有听到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议论声。
直到终于有脚步声来到屋子跟前,有一个陌生的声音不客气道:
“你们是什么人,不知道雨大不能往山里跑吗,鬼鬼祟祟地在做——”
“什么”两个字没有说出口,来人已经停住脚步。
他睁大眼睛,目光落在屋里的余荟儿身上,目光从不耐一点点转变成惊恐。
...
“什么,什么意思?”
顾笙以为自己听错了,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刘婶看着他失措的表情,有些同情地拉过他的手腕,踌躇着道:
“...这事你也别太心急...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
“我没心急。”
顾笙截口打断她,语气里无比坚定:“你们看错了,那不是我夫君。”
“唉,我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刘婶看他如此坚定的表情,摇了摇头,“反正是王猎户说,昨晚下雨前,看到有一男一女往山里走去了,说是像你家男人...”
顾笙停住脚步,将手腕从刘婶手中用力挣脱抽出。
“只是像。”
他第一次用如此冰冷的语气跟邻居们说话:“只是像而已,你们就要这么污蔑我夫君?”
“这...”
刘婶哑口无言,同时也是被顾笙如此少见的强硬态度弄得说不出话。
“算了。”她叹了口气,“我也是好心,你男人在没在家?”
顾笙咬了咬唇,终于还是摇了摇头。
刘婶看了他一眼:“是误会吧,就算是你家郎君,应该也是有正当原因,还是上山看看去...”
顾笙原本不打算去的,然而他又担心晏辞的安危,在家里等了一天一夜已经让他十分焦虑。
最终架不住刘婶的劝导,步伐沉重地跟着村民往小檀山走去,一路上听到旁边的村民议论纷纷。
他们说,今天下了雨后,王猎户就跑到村里说,山上的屋子里可能不安全。他看到昨晚有人进去了,还是一男一女,也不知在干什么,怕雨太大冲了屋子。
一男一女本身就很耐人寻味,尤其王猎户还说男的有点儿像晏辞,大家谁不知道,这位白檀镇最近的新秀。
又因为年轻又俊秀,就跟年轻漂亮的女子或是哥儿总会被人多议论几分是一个道理,关于他的闲话自然就多了起来。
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是去救人的,实际大批人是过去看热闹的。
顾笙一边听着村民口中各种八卦猜测,心却是越来越沉,他想离这些人远点儿,可是他们小声的,有些不舒服的话还是传入他的耳中。
然而,直到到了山脚,这种八卦的氛围却被打破了。
一声尖叫从半山腰传来。
众人皆停住脚步,诧异地抬头看向上方。
顾笙面色发白地抬起头,不过还没等他来得及看发生了什么,一个率先上山的村民就面色苍白,一脸惊恐地从半山腰跌跌撞撞地冲下来,速度太快几乎崴了脚。
“出事了!出大事了!”
他一边疯狂地跑,一边大吼道:
“有人死了!有人死了!!”
第96章
他有些尖利的声音就像一把剑,瞬间刺破山林上空的安静。
赶来的村民纷纷呆滞着站住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村民指着山上歇斯底里道:
“就在山上,你们赶紧,赶紧去报官啊!”
人们这才反应过来,脚步声,说话声再次变得噪杂起来。
顾笙的指尖狠狠掐进了掌心,呆呆地看着那跑下来的村民。
一旁的刘婶拽了拽他的胳膊,急声跟他说了什么,可是他什么也没听到,依旧站在原地,满脑子都是那人说的“死人了”。
“谁死了?”顾笙自言自语地喃喃道。
他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冲上前,抓住那刚从山上下来的村民的袖子:
“谁死了,你说谁死了?”
然而那村民却是粗重喘息着,狠狠打开他的手,用颤抖的手指着他:
“你夫君,你夫君他杀人了!”
...
顾笙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镇上的,村子里离镇子的距离不算近,他也没有坐车,只能一路跟着人群走到了镇上。
可是他走到一半就体力不支,然而没人等他,大家都急着去镇上看热闹,最后是刘婶看不过去,让刘叔用牛车送了他一程。
等他下了车之后,腿脚发软,跌跌撞撞地几乎摔倒。
“顾笙?”
面前多出一个黑影,顾笙抬起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苏青木似乎正在看热闹,见到顾笙还有点惊讶,好奇地低头看着他:
“你怎么满头大汗的,出什么事了?”
他又看了看那边一股脑往衙门去的镇民,好奇道:“他们急慌慌地要去做什么?”
顾笙哽咽道:“苏大哥,他们说我夫君,他们说我夫君...”他说一半便说不出话来。
“晏辞?”苏青木一头雾水,“他怎么了?”
顾笙也想把话说清楚,然而他走的太急,几乎喘不过来气,话急得说不出口,只有眼泪已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苏青木一看到他快哭了,更加慌乱,这时候杨安从一旁冲过来,脸上表情惊恐万分:
“东家,出大事了!!”
他消息一向灵通,立马第一个跑上来,扯着苏青木袖子:“坏了坏了!他们说,他们说...”他正要开口,看到顾笙一副快要哭了的样子,赶紧压低声音跟苏青木说了几个字。
苏青木听完,原本还很轻松的表情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你说什么?”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谁杀了谁?”
杨安“唉”了一声,又重复了一遍。
等到听到那两个名字,苏青木的脸色变得和顾笙一样难看。
他脸部因为表情错乱抽搐着,混杂着不可置信,若非杨安不怎么喝酒,他都要以为杨安一定是喝醉了在这发疯。
“不不不,不可能,你一定听错了!这怎么可能?!”
直到杨安指着衙门的方向,苏青木看了看朝那边赶去的人,咬了咬牙:
“走,我们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
白檀镇上设立了一处乡衙。
这种衙门连最低阶的县衙都比不上,只是为了调解镇上百姓日常纠纷设立的。
名声虽然听着气派,但其实由于这镇子很小,衙门里的衙役们平日里都是无事可做,平时镇上最大的案子就是谁偷了谁的东西,或者谁占了谁的便宜发生了口角之类的。
所以当村民们惊慌不安地跑到衙门气喘吁吁地告状时,原本靠在柱子上瞌睡到要睡着的衙役一下子来了精神。
仅有的几个衙役双眼放光,倾巢出动,没过一会儿便到了小檀山半山腰,准备七手八脚地把那个据说是“凶手”的人按在地上拷起来。
出乎意料的是,对方既没有反抗也没有逃跑,一直到把他押回衙门,他都未置一词。
...
等顾笙他们到了衙门时,只见外面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
未到跟前,便听到远远传来的三声升堂鼓低沉的鼓鸣,沉沉击在顾笙的心扉间。
这堂鼓平日里不可以随便敲,只有发生命案或大冤才会敲响,而每当鼓响之时,衙内主官必须立马升堂问案。
听到这声音,苏青木和杨安瞬间白了脸色,毫不客气地冲过去扒开人群,在人群不满的声音中挤到最前面,顾笙紧跟着他们挤进去,终于在堂前看到了晏辞的背影。
他的旁边还跪着三个人,余荟儿的娘亲温氏,弟弟余庆,还有据说是目击证人的王猎户。
温氏此时几乎昏厥,靠在余庆身上嚎哭不止,不必多说,一定是刚刚击鼓之人。
苏青木看着晏辞,咬着牙问旁边的人:“到底怎么回事?”
这件事瞬间传遍了镇上,那些跟着来的村民全部挤在门外看热闹,对着堂下安静跪着的人指指点点,各种猜测流言,以及某些香艳的情节都在人群中被传播开来。
“听说是男的杀了女的,找到他们的时候正在山上行不轨之事...”
结果那人话还没说完,便被他怒吼着打断了:“你放屁!我认识他!他不可能做这种事!”
而且晏辞和荟儿...什么鬼啊这是!
周围人一听他们认识,赶紧往旁边躲了躲:
“诶呦你这么大声做什么,我也是听说,耳朵都要聋了...”
顾笙则完全没时间理会他们的争吵,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晏辞身上。
他的夫君此时就安静地跪在堂下,同样没有理会围观人各种揣测,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出人意料的安静,和旁边痛哭的余家母子,还有喋喋不休跟旁人讲述所见所闻的王猎户形成鲜明的对比。
顾笙个子矮,被挤在人堆里几乎连头都看不见,他用尽全力踮着脚,几乎就想冲进去。
然而守在旁边的衙役,伸出手里冰冷的棍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夫...夫君!”
顾笙被拦住,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情绪几乎失控,他用尽全力地喊着他的名字,然而声音还是被周围人的争议声盖住。
那一刻他难受的不行,泪水再也绷不住流了满脸。
可是一直安静思考的晏辞仿佛感受到什么一样回过头,目光一眼便落在人群中脸上苍白的顾笙身上。
他抿了下唇,虽然听不清顾笙焦急的声音,但看着他的表情,也知道他想说什么,于是朝他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我。”
他的嘴唇一张一合。
“别怕。”
无声的两句话到底还是起到了效果,顾笙看着他镇静的样子以及眸子里的安抚意味,本来将要失控的情绪才渐渐收敛,他用力朝他点了点头,将脸上的泪水狠狠擦干。
...
听到升堂鼓响,有人第一时间去告诉了里正。
不一会儿,白伯良就随着几个衙役快步走到堂前,由于县里的人手不够,就让白檀镇的里正暂代衙门主管官吏的位置。
白伯良上堂之后,一眼便看到了跪在堂下的晏辞,一脸古怪。
“晏辞?”他的表情完全是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怎么是你?”
晏辞当然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衙役押到衙门来。
跟着白伯良的还有一个穿着官服的人,长相还算周正,看样子应该是衙门里的师爷身份,也叫做佐官。
这佐官便是用来协助主官办案的官员,一般也可以审查犯人。
“大人。”那佐官对白伯良说道,“下官已经派仵作前去验尸,这个案子影响恶劣,请大人务必重视。”
白伯良点了点头,升堂前对晏辞道:“这位是查述文查大人,由他负责辅佐本案调查。你放心,如实将详情一五一十向本官道来,本官断不会冤枉你。”
他说完便坐在堂上,一声惊堂木响,“升堂”两个字一出,堂下站在两侧的衙役手中的杀威棒敲击地面,一直噪杂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
晏辞作为“被告”,在堂下将事情的经过如实说了,约摸一刻钟方才停下。
他说话的时候,堂上堂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竖耳倾听。
听完他的叙述,白伯良琢磨道:“你是说余氏的死跟你没有关系,你是被人打晕放在那里的?”
“是。”晏辞声音里有一点疲惫,“草民与这位余姑娘之间清清白白,醒来的时候便已经在屋子里了,这中间发生过什么,草民一无所知。”
他话音未落,旁边的温氏就尖叫起来:“你说谎,一定是你害得我女儿!”
两个衙役怕她冲上去,赶紧喝着拦住她。
晏辞没有理会她的尖叫,只觉得自己和余氏一家真是犯冲,刚开始是余庆差点中毒死在自己铺子里,再是余荟儿...
然而人命关天,他也顾不得想那么多了,只希望快点真相大白。
白伯良还未开口,一旁的佐官便道:“你所说的这些话,可有人为你作证?”
74/208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