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讲啊,我们都是用心拍戏的,完全不投入的话那演出来王导会骂的。”
王珏端着一杯酒哈哈直笑:“是的,我会骂!”
他又看向薛霁真,问:“你的心是怎么做的,这都撬不开?奇了怪了,下个月丰雪过来,红玫瑰白玫瑰齐齐上阵,我就不信你寸心不乱!”
红玫瑰、白玫瑰可不是王珏的说法。
这是港媒搞出来的噱头:一个绯一个雪,一个红一个白,又都是年青一代的二字女演员,论出身、学历、资质,甚至是实绩和人气,比内娱赵曦菱、房露那对强行捆绑起来营销的“唯一对家”更有宿敌感!
这两位的粉丝倒是不怎么抗拒薛霁真的,先不论别的,这张脸首先就让人讨厌不起来。
其次,港岛网友每年也看不少内地剧。
像之前的《玉门雪》,那可是飓风一样的影响力!再到后来的《底色》,更是刮起一阵“沈书记”的风,更别提薛霁真现在还拿了视帝,矛盾点自然而然的就从他的资历、年龄转移到两位女主角的番位上。
一个先出场占了初恋位置,成了一生难忘的存在;
一个有名分是正宫,同甘共苦,既是知己又是伴侣。
反正就是说不清、吵不完!
听王珏这么说,洪绯的危机感是蹭蹭的往上冒!
她下意识地侧过脸去看薛霁真,对方靠着椅背,一手撑在桌边、手心贴着自己的下巴,另一只手扶着酒杯,像是在专心听席上的人讲话,但分明又有一股说不出的漫不经心,他的眼神没有准确的落点,无论看到哪里都忍不住叫人心尖一颤。
是角色的问题吧,怎么越演越入戏了……
*
年过完了,春天也到了。
虽然在港岛这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其实不算特别大。
随着《沥江往事》进度不断推进,薛霁真的状态逐渐也影响到了其他人,王珏越拍越理解沙驰,正是因为有这种演员的存在,他才敢在没立项的情况下就率先预订档期、敲定对方做自己的主角。
因为薛霁真的确是那种能跟得上导演思路,甚至很会理解用意的那种演员。
他不是单纯地用技巧和经验拍戏,而是加上脑子。
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很多人,许多重复的事情做得多了,下意识的就会积攒一些肌肉记忆,脑子还没想到的时候身体已经给出反应,用一些套路的表演方式去应对类似的剧情。但薛霁真不同,无论是做过多少遍的事情,他在去做之前还是会在脑子里过一遍:
江裕礼每天都要检查机器,动作流程就是那么一套,可薛霁真还是会认真设计动作。
这既考虑到职业习惯,又突出了人物的谨慎性格。
甚至他去接丁珈芸下班经过的同一条路,也能走出不同的滋味:高兴的,期待的,紧张的,怅然的,饱含心事的……
王珏私下和郑致羽说:“要不你下部戏还是跟我干吧。”
“为什么?”
“我觉得我会比沙驰更先带出一个影帝。”
郑致羽先是一顿,仿佛在思考,但随后他又摇摇头:“你这话是占便宜了。”港岛的金像奖是能够不拘一格的,只要演得出彩、演得惊艳,哪怕十几岁的影帝、影后也是有过的,但内地的那两个电影奖就不同了,处女作就能一飞冲天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王珏说这话,赌的就是《沥江往事》和《滴绿》谁先突破这层壁垒。
《滴绿》的剧情,仔细想来没什么技术方面的要求。
一旦立项开拍,大概率拍起来会很快,后期制作也会快。
而《沥江往事》有一部分还得靠特效……
特效往往是最耽搁制作周期的。
所以,别看这两部片子隔着时间,还真说不准谁先上。
郑致羽又说了:“你可别想得太好。”
“我看小真走的是比较扎实的那种路线,他不一定会想把步调拉得这么快。”郑致羽自认还是有几份看人的本事,而年轻的薛霁真的确也是个比较好看透的人,“何况,他的经济人是郭令芙,你知道这个女人的,《玉门雪》早两年那么火爆,她硬是按着薛霁真在剧组拍戏,没让人出席一场颁奖典礼。”
没有规则明确说明不出席颁奖典礼就不给颁奖。
但更多的时候,不出席的提名者的确拿不到奖。
薛霁真有拿奖的可能,虽然小,但那也是一种可能。而郭令芙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既谦虚又决绝,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们小真还年轻,这次就不来现场,等到下次他有更好的作品、属于他的代表作再来。
《底色》就是这样一个重返颁奖台的好时机。
所幸的是,薛霁真也的确拿到了。
郭令芙赌对了!
郑致羽弹了弹烟灰,对王珏说:“依我看,你和沙驰,搞不好谁是那个垫刀的炮灰呢。”
……
导演和编剧之间的密谈没有第三人知晓。
到了3月下旬,随着丰雪的加入,《沥江往事》剧组逐渐有了一些特别的氛围:说是白热化吧,不完全是,但红玫瑰白玫瑰二者的确是有些不太融洽。
丰雪的名字乍听冷若冰霜,实则人比洪绯更热烈。
她是那种直来直往、有事说事的性格。
因此,丰雪注定比更懂得人情世故、圆润变通的洪绯要欠缺一些软和,再加上洪绯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片场众人心里更偏向谁,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她和薛霁真十分合得来。
王珏不能理解,他在开机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已经有些跟不上年轻人的话题,他们讲的游戏、电影我很多没听过。
当港媒问具体是谁讲的,王导又含糊的略过。
不过,这点含糊可难不倒神通广大的港媒,等到《沥江往事》拍外景戏份时,他们很快捕捉到片场薛霁真和丰雪的互动:他们把冰淇淋倒放到冰饮上,笑嘻嘻的去逗路边的一条不知道串了什么血统的卷毛大黄狗。
消息传回到内地时,网友们悟了——
“小真就是那种很直很直的男人吧,他分不出很正常。”
“太矜持太端着,遇到这类男人无效,学废了吗?”
“港媒嘴上喊着红白玫瑰其实心里也有偏好吧?”
“内娱那一对宿敌在红白这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好勇,丰雪直接ins裱洪绯……”
“发她和XJZ的花絮就算裱吗?”
“难道不是因为红方CP粉先到人家主页犯贱?”
“啊,这还在拍的片子就已经有CP粉了#惊恐”
“港娱走流程的速度不比咱们内娱慢捏……”
江锐启哈哈大笑,把这些乐子一一转发给颓丧的发小。
“听到没,听到没?太矜持太端着迟早被人捷足先登。”
贺思珩深深吸气:“你别乱说。”
他其实得到了薛霁真的解释:丰雪的确是很爽快开朗的一个姐姐,比起洪绯,他跟丰雪拍戏的时候更放松、更自在。
由此,贺思珩不由反思自己唯一和小真合作的那些天。
好像是这样。
越是端着,彼此的距离越远。
“那我呢?”
语音那头的薛霁真诡异地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啊?你那个时候太讨厌了。我虽然很佩服你,但总是忍不住……哎,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不说这个了,5月中旬中段杀青,我和雪姐约好了一起去滑雪,你来吗?”
贺思珩顿时坐直:“我来!不是,你还喊她?”
“……不可以吗?”
他是不懂薛霁真交朋友的标准,他只知道,这并不是两个人独属的约会。丰雪有给自己造一些危机感,但不多,只有一点点。
“那我也叫一个朋友,可以么?”
薛霁真点头 :“可以啊,你叫谁?阿kar吗?”
“不,我叫江锐启。”
“……也行。回头我跟雪姐说说。”
话是这么说,行程加个人总要和人商量。但贺思珩根本来不及等反馈,转头就找了江锐启:“帮帮忙,兄弟,5月中旬把时间空出来。”
听了来龙去脉,江公子深吸一口气。
“我懂了,让我去照顾丰雪是吧?”
“对,你负责把人粘住。”
“……”江锐启摇着头冷笑,“行行行,都是我欠了你的。回头你们俩结婚,我要跟你爸爸、他哥哥一起坐主桌,有意见没?”
“没意见,你来主持都行。”
第114章 感谢订阅!
有事“兄弟”,无事“别乱说”。
江锐启虽然苦恼,但也没办法呀!
他早些年情窦初开那会儿欠“债”太多,没少不分昼夜地去烦贺思珩,现在对方吃上爱情的苦了,也终于轮到自己出力还债……
贺公子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动凡心,能不帮忙?
别说是当个电灯泡牵制丰雪,就算还有别的什么人,江锐启也得想尽一切办法给贺思珩创造出二人世界!
第二天,他就从兄弟那儿得到回复:同意了。
“虽然我也知道,以小真的性格,绝对会周全地安排好一切,不会给外界留下‘孤男寡女共游’的话头,但他们俩能短时间内相处得这么好,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江锐启觉得奇怪的点,港媒也觉得奇怪,“洪绯那种才是很会来事的吧?她还和小真多拍了一个多月的戏呢,竟然还不如丰雪后来居上。”
贺思珩也讲不清,但他会猜,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猜薛霁真的心思。
人和人相处,是要看缘分。
“小真可能不太喜欢太圆滑、太功利的人。”
甚至他还能举一反三,通过分析为数不多和薛霁真关系好的人的性格特点,找出他们相似的地方,进行总结。
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是陈可、丹德,又或者是徐数、柳毅,这几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执着、坚定。他们对自己要走的路有十分清晰的认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什么都贪、什么都想要。
某种程度上说,他们都是在自己领域既努力又知足的人。
说着说着,贺思珩又开始夸薛霁真,江锐启万万听不下去了,连忙打断他:“行了行了,我会把时间提前空出来,你这段时间就收敛一点,别得意忘形。”
贺思珩轻哼:“我有分寸。”
虽然心里急切想要见面,但他十分懂得见好就收。
至于另一边的薛霁真,他也顿悟自己和丰雪投缘的原因:
这位姐姐,某种程度上说,有点儿像性转版本的缸子!
丰雪是学音乐出身,自小学习钢琴、吉他等乐器,立志当珊姐那样轰动一个时代的歌手,因此她起初的出道路线是十分清晰的:本来纯粹打算拿选美当个跳板,混出点儿流量之后好开路。签约公司也的确答应过她,如果淘汰了就回来借选秀热度发唱片,没想到一路高歌猛进,最后还拿了个亚军!
这下好了,事情一下子超出预料了。
既然好资源都送到手边来了,不要的话也太亏了吧?
于是,本着“不拿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的原则,丰雪一部接一部地拍戏。
没想到她还挺有做演员的天赋!初期尽管演得青涩,但观众又的确吃她这种“看似冷若冰霜实则热烈奔放”的反差,直到资历和经验都上来了开始演女主角,片酬越开越高,丰雪恍然发现自己未免也太适应了:
哎,当初说好的给我发歌出唱片呢?
“然后你一首歌都没有发过?”
丰雪点点头又摇摇头,解释道:“不拍戏的时候,我写了不少歌,但都被公司拿给别的歌手唱了,署的我其他的名字。”
丰雪是本名,她作为词曲作家还有另一个“马甲”。
这事儿还是她头一次说给别人听。
薛霁真也只是微微意外,并不感到多么震惊。
只因为这种事不是丰雪一个人在做:他那三个哥哥工作之余也还在坚持写歌,同样是披着马甲把歌给别人唱,人手打两份工。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想。这样固然辛苦,但是他们仨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能同时赚两边的钱。
虽然大家伙目前都还没有购房资格,但并不耽误哥儿几个先把买房的钱赚了。
“看不出来哎!”
丰雪是见过伍勖洋、缸子他们的,但她的确没看出来。
“我哥哥他们中学时期还组建过乐队。”
薛霁真那个时候没完全度过变声期,能唱的高,声音也偏中性一些,时常被他们拉着唱女声版的demo,只因为从外面请别人唱要额外花一笔钱……
总而言之,遇上能聊得来的人,关系的确进展飞速。
薛霁真和丰雪的融洽,某种程度上很是刺伤了洪绯的眼。
她甚至忍不住怀疑自己无往不利的交际能力!
大家都是成年人,在片场、在工作时间,绝对是该干嘛干嘛,可镜头之外呢?看着人家有说有笑,聊音乐、聊运动,甚至聊一些人文地理,谈天说地。这些对话发生时洪绯虽然没被排除在外,难免有一种插不进去的别扭。
可她分明又看得出来:这两人并不是那种暧昧关系。
“姐,你说,男女之间会有纯粹的友谊吗?”
经济人正在为她筛选中段杀青后的通告,头也不抬地道:“如今这年头,男男之间都不见得有百分之百纯粹的友谊,何况是占比更大的异性恋?”
这话说的,放到当前的语境里仿佛另有所指!
洪绯忍不住捏紧剧本:“你是指,贺思珩和……”
听到这里,对方抬起头看向洪绯。
125/182 首页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