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吧着,品着还没开拍就紧张起来的戏份,说道:“想过啊,这还是收敛后的效果,你看我之前画的那版分镜,更夸张!那要拍的话,得去人家在N市的海滨庄园……”
第二就是剧情了。
据江裕礼晚年的那本回忆录,他哪怕坐拥万亿财产,脑子里也没能忘掉自己早年的一些经历:那些叫人羞赧的,惭愧的,遗憾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而江湖里,到处都是人情世故。
在这一夜,江裕礼松不开新婚妻子的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彻底忘掉初恋:他看得出那个女人似乎过得不太开心,眉目间有挥之不去的淡淡愁绪。
可这不能成为他辜负另一个女人的原因。
不管是为了责任,还是为了别的,他们都需要朝前看。
薛霁真出来时,全场又一次迎来默契的安静。
就这张脸,这身材,这气度,说他是船王青春版,那真是完完全全不打折扣的艺术包装成分!船王如果在世、亲眼所见,恐怕也要稍稍脸红吧?除了薛霁真,别人做这副扮相恐怕还真没感觉。
直到王珏迎上去,夸了一句:“很有样子。”
大家这才找回声音,该交流的交流,该对戏的对戏……
只有郑致羽,他担心自己改编的这一部分过于夸张,抓着两个主演反复地确认台词,和他们沟通角色的心境和行动初衷。
薛霁真单手拿着剧本,另一只手扶着一旁的桌面。
他现在还没穿上外套,内搭的衬衣考虑到年代因素,是很经典的款式,布料亦是,单看线条有种复古的简约,而这种光滑、柔软的布料在灯光的反射下,又仿佛自动给人加了一层柔光滤镜。
丰雪一席礼服长裙站在他身旁,裙摆刚垂到鞋跟边。
虽然她也在认真听编剧讲话,目光却不自觉追随薛霁真。
二人肩膀之间隔着不到一个拳头的距离,光是站在一起,用不上打光就已经显得十分赏心悦目。
和他们隔着一个桌子的是洪绯和扮演关安的男演员。
可以说,全场的焦点都在这一桌上了!
“不管有多尴尬,品着有多狗血,这一部分还是得拍出来。传记电影又不是纪录片,不需要多么严肃正派、事事考据。这段过往它既然存在,我们就能做相应的戏剧改编。观众也需要一些情绪上的调剂。”
王珏不是特别擅长搞戏剧冲突的那种导演。
他是港派里少有的含蓄、婉约。
王珏镜头里的感情戏,就像是在镜头外面包了一层纱,拍出来的效果似乎是朦朦胧胧的,闪着些许光点粒子的回忆感,这部分戏份也区别与正片其他部分的表达手法:一个是更显柔情、浪漫,另一个,就是给到主视角的效果。
他希望,大家能够从江裕礼的角度去感受一些东西。
一切就绪后,就该正式开拍了。
而大场面的调控总是更难的,画面里光是主演就要分配到好几组镜头,更别提数量不少的背景群演。但薛霁真还算适应:早前《玉门雪》里的战争戏、朝堂群像戏也不少,《底色》里的大场面更是两只手都数不完。论动作、台词,薛霁真早有自己的一套应对经验,称得上游刃有余。
他越是松弛自然,就越显得红白两方暗暗较劲儿!
丰雪饰演的罗琦丹,现阶段还不是后期运筹帷幄、帮扶丈夫事业的江大太太,她也和Daisy丁一样,是个折服在江裕礼魅力之下的小女人,不同的是,此时她与江裕礼有点儿先婚后爱、互为知己的意思。
至于嫁做人妇的丁珈芸,她因为丈夫的背景成了太太圈里地位超然的关太,却少有笑容。
尤其是看到满面春风的罗琦丹,丁珈芸难免怅然。
江裕礼看在眼里,面上并不显露多余的情绪。
这是他极度理智、冷静的初次情感体现,也是人格蜕变成长的一种表现。
在这种社交场合中,江裕礼只需要顾好自己的太太,恰巧有侍者过来加冰块,他下意识地拦下了给罗琦丹的那份,夫妻之间互换眼神,罗琦丹勾勒完美的唇角甜蜜地翘起,这才轻轻哼了一声,端起常温的酒杯与爱人轻轻碰杯。
圆桌另一边,关安和丁珈芸也各有心思。
他们这一对,属于典型的强强联合,对外演得相敬如宾就够了,至于其他的感情,能培养就培养、不能培养也还有利益捆绑。
关安少不了要观察一下江裕礼这个名义上的情敌。
结果他发现他讨厌不来这种人。
没用的男人才会无能狂怒。
关安只是和江裕礼聊了会儿,就发现这人的确不错!
他们俩甚至还能一起喝酒,话题已经从天气、时局,转换到地价和金价。
江裕礼差在原生环境,但他的天赋、嗅觉以及眼光,绝对是顶尖水准,再加上这三年多的疯狂学习、进步,岳父把罗家的部分产业交给他打理,江裕礼上手后,大事小事都办得漂漂亮亮,自己创业的那部分也没耽搁,扩张速度业内没人限制得住,正应了那句“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谁见了都要夸一句老罗觅得好女婿。
“Sorry,光顾着跟你说话。”
暂停了男士们之间的对话,江裕礼又拦下一份点心。
其他人不解,他随口道:“阿琦对小麦粉过敏。”
罗琦丹笑得娇俏,显然很为这份轻描淡写的体贴而感动。
众人只见她爱恋地看向自己的丈夫,那眼神在对方英俊的面庞轻轻划过,要不是有众多来宾在场,她恐怕要献上一枚香甜的吻,说些腻丝丝的情话。
江裕礼并非有意展示恩爱,而是他本就细心。
这盘的点心撤下来,他又微微侧过头,轻轻扯了扯颈上的领结,继续和关安讲话,男士们顾不到的细节,在场大胆的女士却会用扇子挡着半张脸瞧上一眼。
听说江裕礼早年还在码头做过力气活?
这肩颈的线条,领口之下清晰可见的骨骼和血管。
也不怪两位千金都为他倾倒……
*
王珏是很爱拍薛霁真的神态的,尤其是对方一双眼睛尤其生得好,眼皮薄,睫毛密而长,上下两条眼线恍若天成,不管是眨眼还是掀起眼皮,这种简单的动作由他做起来看着都不一般,多情之中又显薄情。
所以,演绎这种看似冷情又流露出丝丝温情的片段,薛霁真简直像呼吸那样,毫不费力。
套在江裕礼的壳子里,有种又渣又苏的魅力!
拍了一镜不够,王珏又调了两个视角过去抓特写。
副导演都懒得说什么了。
反正江裕礼是那个绝对的主角儿。
片场外,江锐启和贺思珩先到一步,赶上两对新婚夫妇坐在同一桌暗暗较劲儿的修罗场,江锐启看得嘎嘎直乐,捂着嘴一直笑,贺思珩恨不得离他远点儿,但他俩的视角有限,站出去怕影响拍摄。
“小真真的很适合演这种理性至上的角色。”
贺思珩看得心热,根本听不清他说什么。
“啊?”
江锐启无语:“算了。”
看了一会儿,直到人家这一幕拍完了,他们俩上前去和主创、主演们打招呼。
今天的景借得是江家一处老庄园,如今亦是在江锐启名下,他一到场,王珏那是大力感谢江公子的大方:“小江总可还满意咱们新布的景?”
江锐启点点头:“王导的审美是没话说的。”
再扭头一看,贺思珩已经凑到了薛霁真旁边,脸上是很矜持、冷淡的表情,但眼神恨不得黏在人家身上:“那酒是真喝么?”
说完觉得不对,他想问“那是真酒吗”……
薛霁真脸上是没有一丝醉意的,他解释:“是道具那边调的颜色最接近的葡萄汁儿。只有我这杯是‘特制’的。”
说着,还端起自己没喝完的那杯给他闻。
“嗯,的确是很重的葡萄味儿。”
再多喝一点,舌头都要变成紫色的了。
贺思珩盯着他说话时隐约能看到一小截舌尖,不知道怎么,浑身发烫,他左看右看,找到了输送冷气的那根银色大管子,多此一举地问:“今天22度,你不热吗?”
薛霁真摇头:“还好吧。”
接下来要换布景,没有半小时折腾不下来。
像丰雪、洪绯她们都去休息室里待机补妆了,薛霁真也想回去歇着,但一个江锐启、一个贺思珩,他们俩仿佛跟剧情过不去似的,一个夸薛霁真演的“爷爷”一定是江家未来的名片,一个心里有事,一直等着另一个人的到来——
说来就来,闻涛到了!
他今天穿的低调休闲,到了片场先是礼貌地和大家打了招呼,王珏和郑致羽对闻涛不怎么熟悉,稍稍点点头就算过了。闻涛也不在意,因为他很快找到了和贺思珩、江锐启在一边说话的薛霁真:三个人的衬衣袖子都挽起来,其中两人不知道在比胳膊肘还是在比血管,反正头碰着头……
“小真哥。”
薛霁真抬起头:“你来了啊!”
他给闻涛介绍其他两位:“这是贺思珩,你知道的。这位是江锐启小江总。刚好拍外景,他们俩今天也来探班的。”
闻涛和他们一一握手,情绪还算收敛得住。
“我也来得刚好,碰上你们在休整。”
薛霁真点点头:“是挺巧的,一会儿开拍了可能就顾不上你,你是下午的飞机吧,这里回机场得要个把小时车程,你自己把握时间。”
听到这里,贺思珩脸上才有了一点笑意。
至于江锐启,他抱着两条胳膊,目光饶有所思的在这三人之间打转:闻涛年轻,收敛得住表情收不住眼神。薛霁真是收放自如,但他有表达喜好的自由,也不畏惧别人的目光,他的喜欢和抗拒细想之下其实是很明显的。
最后回到兄弟身上。
江锐启心里暗道不妙:对不知道真假虚实的情敌,贺思珩可以轻松鼓动百万战力;然而面对薛霁真一丝的浅笑,他立刻丢盔弃甲、当场折服,主动把自己献上!
不行啊,行不了一点……
第116章 感谢订阅!
贺思珩、江锐启来探班,《沥江往事》剧组习以为常。
他们身份上占着理所当然的光,谁也拦不着。
但剧组这边的人对闻涛可不怎么熟悉。
这也正常,闻涛是内地的演员,人又年轻,正儿八经算番位的《乌夜啼》都还没播,之前参演的那些仙侠古偶压根就没传到港岛这边来过。而《沥江往事》整个演员班底,除了男主角和刘青柏,几乎都是选用港岛本地演员,从头到尾没给其他内地演员发过试镜邀请,为的就是一个原汁原味!
所以他们认不出来闻涛,没什么奇怪的。
乍得一看,片场来了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大家先是好奇打量了几眼,随后马上就回过味来了:不是,这小子……怎么长得有点像另一个人啊?
就连副导演也忍不住和郑致羽嘀咕:“有点像。”
郑致羽刚想答话“没错”,肩上一凉。
王珏拿着两瓶冰水凑过来,问:“像什么?”
副导接过给他的那瓶冰水,一边拧瓶盖,嘴巴努了努,示意他看不远处的四个年轻人,低声道:“你不觉得那个来给小真探班的,长得有点像贺公子?我不是说身形五官,而是那种感觉,你细品看看!”
几人齐齐朝那边看,正好贺思珩和闻涛都是正面朝这边。
单个儿看没感觉,放到一起对比,还真别说!
“气质上有5分类似,脸型轮廓只有三分像。”
所以这个“像”,是一边占了一点,似是非是。
作为导演,王珏从业30年间是看过很多人的。
他一语点中,说准了内娱涛了千八百遍才得出的结论,似乎又觉得只看眼下、不算年纪不够精准,于是补充了一句:“贺思珩这个岁数,骨骼轮廓和身量基本稳定了,小的那个还不好说,骨量没定型,谁知道25岁以后是什么样?”
副导演也赞同的点头:“贺思珩和小真是一种类型。”
他说的这种类型,是指小小年纪就发育得惊为天人的头骨和面骨。
父母平平儿女|优秀就能叫做“基因彩票”吗?
哪怕有上一代好的基因打底,也需要在这些基因里再挑挑拣拣,直到选中最好的、最能显性表现出来的那部分。
像他们俩这种,没有什么尴尬的青春期蜕变,那就更谈不上青年期的发腮了……
郑致羽在一旁听着很急,直到这一茬说到底了,连忙给他们解释:“贺思珩和这个闻涛,内娱管他们叫白月光和平替,还有什么‘莞莞类卿’。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要从咱们这个项目第一次延期开始说,当时小真已经签了意向了,但档期总不能干空着吧,于是就想着接个短点儿的剧拍拍。”
“而这部剧,就是这个月马上要播的《乌夜啼》!”
“闻涛在这个《乌夜啼》里,演的男三号。我看了最新的预告,他那个角色还可以的,其中有很多的操作空间。”
说完,郑致羽不紧不慢地喝了两口冰水。
副导欲言又止:“你一天到晚没少刷微博吧!”
“他人在港岛心在内娱,你是头一天知道吗?”
王珏调侃归调侃,但也算了解了贺、闻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的纠葛。说是纠葛,也根本算不上纠葛,中间还隔着一个薛霁真。想来,在这部剧播出之后,这方面的话题更加不会停歇。
再说薛霁真那边,他不是看不出来氛围不太对,但有些事情越是急着处理、越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他和贺思珩的关系,只有自己人知道。
闻涛在场,两人其实也不敢表现地太过。
委婉地劝了闻涛早点登机别延误之后,对方仍然表示,想亲眼看看小真在这边拍戏的样子,粉丝都说你讲粤语的时候好苏。
薛霁真噎住了:“……”
再看一旁的贺思珩,眼神越发冷冽。
127/182 首页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尾页 |